一种消化内科用新型内镜治疗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828672发布日期:2020-11-06 13:18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一种消化内科用新型内镜治疗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消化内科用新型内镜治疗车。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与提高。人们在享受日益丰盈的物质生活带来的幸福同时,对于关系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多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对于关系人们身体和身心健康的医疗服务水平,更是给予很大的期望。在社会关注、政府重视和科学技术进步的推动下,医疗服务水平也进入了新的发展历程。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软式内镜作为医生眼、手的延伸,已经达到了“无孔不入”的境界。由于软式内镜检查治疗涉及病变种类较多,其功能及结构不同,现有技术中,对于内镜器械的收集归整通常是水平放置在托盘平台上,使用时进行拿取,使用后依然平放回至原处。传统的归整方式容易使得器械直接进行无意的碰撞,对于精密内镜器械造成不必要的损坏,进而影响其治疗效果,另一方面,传统的归整方式在整理过程中会将干净的内镜与用过的内镜放在一块,用过的内镜会对干净的内镜造成污染,传动的归整没有将二者区分开来并分开存放。对患者的治疗效果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同时也极大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难度。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消化内科用新型内镜治疗车,有效解决了医护人员在对患者进行内镜更换时的碰撞,另一方面,解决了内镜的分类存放,避免了新旧内镜间的感染,不仅保证了患者治疗时的安全,而且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难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消化内科用新型内镜治疗车,包括车体,所述车体上固接有扶手架,所述车体上设置有输液架,所述车体设置有与输液架相配合的升降机构;所述车体上滑动连接有一对储存箱,所述车体内设置有与储存箱相配合的卡扣机构;所述车体上设置有托盘,所述车体上设置有活动垃圾箱,所述车体上设置有与活动垃圾箱相配合的托架;所述车体内滑动连接有第一收纳柜和第二收纳柜,所述车体内设置有与第一收纳柜、第二收纳柜相配合的控制机构;所述车体内转动连接有旋转活动板,所述车体内设置有与旋转活动板相配合的转动机构。所述车体下方设置有万向轮和刹车。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机构包括与车体滑动连接的三根活动杆;所述活动杆上固接有移动滑块,所述车体内滑动连接有与移动滑块相配合的活动滑板;所述车体上固接有三个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上均固接有第一活动弹簧,所述第一活动弹簧另一端与活动杆固接;所述限位块与活动杆滑动连接;所述活动杆中有两根活动杆上固接有卡条,所述第一收纳柜与第二收纳柜上均设置有与卡条相配合的槽孔;所述车体上固接有拉簧,所述拉簧另一端与活动滑板固接。

进一步地:所述升降机构包括与车体转动连接的蜗杆,所述车体内转动连接有与蜗杆相配合的蜗轮;所述蜗轮上同轴固接有升降螺杆;所述车体上滑动连接有与升降螺杆相配合的螺杆套筒,所述螺杆套筒与输液架固接。

进一步地:所述卡扣机构包括与车体固接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滑动连接有活动块;所述储存箱上固接有与固定块相配合的固定套筒,所述固定套筒内滑动连接有活动卡块,所述活动上固接有第二活动弹簧,所述第二活动弹簧与固定套筒固接。

进一步地:所述转动机构包括与旋转活动板转动连接的卷簧,所述车体内转动连接有活动连杆,所述活动连杆另一端与旋转活动板滑动连接,所述旋转活动板上设置有与活动连杆相配合的轨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增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构思完善,操作简单;医护人员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医护人员可通过对储存箱、收纳箱的控制实现药品,内镜等收纳存放,同时多个存放空间的设置实现了对内镜等分类存放,在避免了医疗器械之间相互污染的同时也保证了患者接受治疗过程中的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控制机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旋转机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升降机构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卡扣机构立体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卡扣机构剖切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升降机构剖切图

图中:1、扶手架,2、输液架,3、储存箱,4、托盘,5、活动垃圾箱,6、第一收纳箱,7、旋转活动板,8、万向轮,9、刹车,10、第二收纳箱,11、活动杆,12、移动滑块,14、活动滑板,15、第一活动弹簧,16、限位块,17、卡条,19、拉簧,20、活动连杆,21、卷簧,22、螺杆套筒,23、升降螺杆,24、蜗轮,25、蜗杆,26、固定块,27、活动块,28、固定套筒,29、活动卡块,30、第二活动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消化内科用新型内镜治疗车,包括车体,车体上固接有扶手架1,车体上设置有输液架2,车体设置有与输液架2相配合的升降机构;车体上滑动连接有一对储存箱3,车体内设置有与储存箱3相配合的卡扣机构;车体上设置有托盘4,车体上设置有活动垃圾箱5,车体上设置有与活动垃圾箱5相配合的托架;车体内滑动连接有第一收纳柜和第二收纳柜,车体内设置有与第一收纳柜、第二收纳柜相配合的控制机构;车体内转动连接有旋转活动板7,车体内设置有与旋转活动板7相配合的转动机构。车体下方设置有万向轮8和刹车9。

如图1所示:医护人员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医护人员推动扶手架1将本实用新型转移至合适位置时,踩下刹车9对万向轮8进行固定,然后医护人员通过卡扣机构将储存箱3打开,医护人员通过控制机构将内镜从收纳柜中取出,然后医护人员调节升降机构将输液架2调整至合适位置,然后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内镜检查,在内镜检查完后,医护人员通过转动机构打开旋转活动版,医护人员将使用过后的内镜等放入其中,然后,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护理,在护理过程中,医护人员可将医疗垃圾放入活动垃圾箱5中。本实用新型结构完善,不仅保证了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安全,也极大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压力。

控制机构包括与车体滑动连接的三根活动杆11;活动杆11上固接有移动滑块12,车体内滑动连接有与移动滑块12相配合的活动滑板14;车体上固接有三个限位块16,限位块16上均固接有第一活动弹簧15,第一活动弹簧15另一端与活动杆11固接;限位块16与活动杆11滑动连接;活动杆11中有两根活动杆11上固接有卡条17,第一收纳柜与第二收纳柜上均设置有与卡条17相配合的槽孔;车体上固接有拉簧19,拉簧19另一端与活动滑板14固接。

如图2所示:医护人员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医护人员可通过对控制机构的调节实现对第一收纳箱6和第二收纳箱10的控制,在此过程中,医护人员按动第一根活动杆11,第一根活动杆11滑动带动移动滑块12滑动在活动滑板14内滑动,活动杆11滑动带动第一活动弹簧15收缩,同时带动卡条17向下运动,卡条17向下滑动与第一收纳柜槽孔相啮合;第二根活动杆11同样操作可对第二收纳箱10的控制,在此过程中,当按下第二根活动杆11第一根活动杆11会弹在第一活动弹簧15的作用下弹起来,当按下第三根活动杆11时可将第二根活动杆11与第一根活动杆11全部弹起来,如果要将第一收纳箱6和第二收纳箱10全部限制住时,医护人员同时按下第一根活动杆11和第二杆活动杆11。

升降机构包括与车体转动连接的蜗杆25,车体内转动连接有与蜗杆25相配合的蜗轮24;蜗轮24上同轴固接有升降螺杆23;车体上滑动连接有与升降螺杆23相配合的螺杆套筒22,螺杆套筒22与输液架2固接。

如图4和7所示:医护人员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医护人员转动蜗杆25,蜗杆25转动带动蜗轮24转动,蜗轮24转动带动升降螺杆23转动,升降螺杆23转动带动螺杆套筒22在车体上滑动,从而实现对输液架2的调整。

卡扣机构包括与车体固接的固定块26,固定块26上滑动连接有活动块27;储存箱3上固接有与固定块26相配合的固定套筒28,固定套筒28内滑动连接有活动卡块29,活动上固接有第二活动弹簧30,第二活动弹簧30与固定套筒28固接。

如图5和6所示:医护人员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医护人员在握住储存箱3上的手扣,然后向里面推动,然后医护人员可将储存箱3拉出,在此过程中,固定套筒28带动活动卡块29运动,固定套筒28运动过程中第二活动弹簧30收缩,第二活动弹簧30收缩带动活动卡块29滑动,然后活动卡块29与活动块27啮合,在医护人员向外拉动过程中,活动块27在固定块26上滑动,在活动块27与固定块26啮合时,医护人员可将储存箱3拉出。

转动机构包括与旋转活动板7转动连接的卷簧21,车体内转动连接有活动连杆20,活动连杆20另一端与旋转活动板7滑动连接,旋转活动板7上设置有与活动连杆20相配合的轨道。

如图3所示:医护人员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医护人员旋转活动板7上的手扣,旋转活动板7转动带动活动连杆20与车体连接处转动,同时,活动连杆20在旋转活动板7上滑动,卷簧21收缩转动;当医护人员松开手扣后,旋转活动板7可在卷簧21作用下复位。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为:

如图1、2、3、4和6所示:医护人员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医护人员推动扶手架1将本实用新型转移至合适位置时,踩下刹车9对万向轮8进行固定,然后医护人员通过卡扣机构将储存箱3打开,医护人员在握住储存箱3上的手扣,然后向里面推动,然后医护人员可将储存箱3拉出,在此过程中,固定套筒28带动活动卡块29运动,固定套筒28运动过程中第二活动弹簧30收缩,第二活动弹簧30收缩带动活动卡块29滑动,然后活动卡块29与活动块27啮合,在医护人员向外拉动过程中,活动块27在固定块26上滑动,在活动块27与固定块26啮合时,医护人员可将储存箱3拉出。医护人员通过控制机构将内镜从收纳柜中取出,在此过程中,医护人员可通过对控制机构的调节实现对第一收纳箱6和第二收纳箱10的控制,在此过程中,医护人员按动第一根活动杆11,第一根活动杆11滑动带动移动滑块12滑动在活动滑板14内滑动,活动杆11滑动带动第一活动弹簧15收缩,同时带动卡条17向下运动,卡条17向下滑动与第一收纳柜槽孔相啮合;第二根活动杆11同样操作可对第二收纳箱10的控制,在此过程中,当按下第二根活动杆11第一根活动杆11会弹在第一活动弹簧15的作用下弹起来,当按下第三根活动杆11时可将第二根活动杆11与第一根活动杆11全部弹起来,如果要将第一收纳箱6和第二收纳箱10全部限制住时,医护人员同时按下第一根活动杆11和第二杆活动杆11。然后医护人员调节升降机构将输液架2调整至合适位置,在此过程中,医护人员转动蜗杆25,蜗杆25转动带动蜗轮24转动,蜗轮24转动带动升降螺杆23转动,升降螺杆23转动带动螺杆套筒22在车体上滑动,从而实现对输液架2的调整。然后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内镜检查,在内镜检查完后,医护人员通过转动机构打开旋转活动版,在此过程中,医护人员旋转活动板7上的手扣,旋转活动板7转动带动活动连杆20与车体连接处转动,同时,活动连杆20在旋转活动板7上滑动,卷簧21收缩转动;当医护人员松开手扣后,旋转活动板7可在卷簧21作用下复位。医护人员将使用过后的内镜等放入其中,然后,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护理,在护理过程中,医护人员可将医疗垃圾放入活动垃圾箱5中。本实用新型结构完善,不仅保证了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安全,也极大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压力。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