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囊液外溢的盆腹腔巨大囊肿穿刺吸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908410发布日期:2020-08-18 19:31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防止囊液外溢的盆腹腔巨大囊肿穿刺吸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为中空结构,且外壳由内壁和外壁组成,内壁与外壁之间形成腔体,腔体内安装有环状的推压活塞,且推压活塞一端与环状压杆一端一体铸造成型,环状压杆另一端伸出外壳后端侧壁设置,所述外壳前端侧壁沿周向均匀开设有出胶孔,外壳的内壁后端设置有截面为半圆形的环形卡槽,所述外壳内壁安装有穿刺针杆体,穿刺针杆体为中空结构,穿刺针杆体前端沿周向呈矩阵式开设有漏孔,在穿刺针杆体外圆面后端设置有两处截面为半圆形的环形卡块,所述穿刺针内侧壁安装有活塞杆ⅰ支撑架和活塞杆ⅱ支撑架,且活塞杆ⅰ支撑架和活塞杆ⅱ支撑架均为两个,两个活塞杆ⅰ支撑架位于两个活塞杆ⅱ支撑架之间,穿刺针杆体后端分别设置有调节钮ⅰ和调节钮ⅱ,且调节钮ⅱ位于调节钮ⅰ后端,调节钮ⅰ和调节钮ⅱ上的转轴贯穿穿刺针杆体侧壁,且末端分别安装有主动锥齿轮ⅰ和主动锥齿轮ⅱ,穿刺针杆体内安装有孔隙调节活塞和盲端,孔隙调节活塞用于调节漏孔的露出个数,及单个漏孔的漏出面积大小,所述孔隙调节活塞为中空结构,孔隙调节活塞通过其内壁安装的支撑架设置有活塞杆ⅰ,且活塞杆ⅰ后端依次穿过两个活塞杆ⅰ支撑架,活塞杆ⅰ后端与从动锥齿轮ⅰ相连,且从动锥齿轮ⅰ与主动锥齿轮ⅰ啮合,活塞杆ⅰ前端设置有限位块,所述盲端为工作端,盲端的前端为尖端用于刺破囊肿壁,盲端的中心处开设有盲孔,盲孔孔底一体成型有限位杆,盲端通过盲孔与活塞杆ⅱ前端螺纹连接,且活塞杆ⅱ前端开设有与限位杆配合的限位孔,活塞杆ⅱ后端依次穿过位于前端的活塞杆ⅱ支撑架、孔隙调节活塞、活塞杆ⅰ及位于后端的活塞杆ⅱ支撑架,活塞杆ⅱ后端伸出位于后端的活塞杆ⅱ支撑架部分设置有从动锥齿轮ⅱ,且从动锥齿轮ⅱ与主动锥齿轮ⅱ啮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囊液外溢的盆腹腔巨大囊肿穿刺吸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活塞杆ⅰ支撑架及活塞杆ⅱ支撑架结构相同,均包括支臂及支撑圆环,支撑圆环沿周向均布支臂,且支臂一端与支撑圆环固定连接,支撑圆环内表面设置有内螺纹,支撑架及活塞杆ⅰ支撑架的支撑圆环的内螺纹与活塞杆ⅰ外圆面处的外螺纹配合,活塞杆ⅱ支撑架的支撑圆环的内螺纹与活塞杆ⅱ外圆面处的外螺纹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囊液外溢的盆腹腔巨大囊肿穿刺吸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盲端由圆锥端和圆柱端一体铸造成型,且通过圆柱端与穿刺针杆体内圆面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囊液外溢的盆腹腔巨大囊肿穿刺吸引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孔隙调节活塞的前端与位于前端的活塞杆ⅱ支撑架紧贴时,漏孔全部处于封堵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囊液外溢的盆腹腔巨大囊肿穿刺吸引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限位杆的凸起块与活塞杆ⅱ前端限位孔上的凸起块配合时,盲端的锥面正好与穿刺针杆体前端的弧面衔接。


技术总结
一种防止囊液外溢的盆腹腔巨大囊肿穿刺吸引装置,属于临床手术工具技术领域,包括外壳、腔体、推压活塞、环状压杆、出胶孔、环形卡槽、穿刺针杆体、漏孔、环形卡块、活塞杆Ⅰ支撑架、活塞杆Ⅱ支撑架、调节钮Ⅰ、调节钮Ⅱ、主动锥齿轮Ⅰ、主动锥齿轮Ⅱ、孔隙调节活塞、盲端、限位杆、限位孔、活塞杆Ⅰ、活塞杆Ⅱ、从动锥齿轮Ⅰ、从动锥齿轮Ⅱ、支臂、支撑圆环及支撑架。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巨大囊肿进行穿刺放液过程中的囊液外溢问题,避免了盆腹腔的囊液污染,避免了肿瘤细胞的医源性播散和种植,不影响患者的预后。通过调节钮Ⅰ调节囊肿内囊液的吸引速度,避免放液速度过慢导致手术时间延长,缩短手术时间,同时避免放液速度过快导致的减压综合征。

技术研发人员:张弛远;欧阳玲;高山;李博;郭翠珊;韩雪;郑佳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技术研发日:2019.12.27
技术公布日:2020.08.18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