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单手残疾辅助夹持装置,属于残疾人辅助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残疾人数量在世界人口总量中的比例不可小觑,残疾人的生活幸福指数关系到整个社会制度的完善程度。社会应本着人文关怀的精神对残疾人的生活给予特殊的庇护,良好的生活用品能够有效提升残疾人生活质量。单手残疾人在残疾人数量中占有很大比例,由于双手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单手用品的匮乏严重影响了残疾人生活自理。故亟需一种单手残疾辅助夹持装置来使单手残疾人士更加便捷的在家庭中生活,既给家人和看护人员带来了方便,也给残疾人士自己带来了便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夹持的物品多样化、并且便于物品夹持和取下、方便单手操作的单手残疾辅助夹持装置。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安装多种规格的底座,从而适应家庭不同环境,普适性强的单手残疾辅助夹持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单手残疾辅助夹持装置,包括下夹片,所述下夹片的后侧面两端设置有向上凸出的连接耳,所述连接耳上设置有连接孔;
所述下夹片的上方设置有上夹片,所述上夹片位于两所述连接耳之间,所述上夹片在与所述连接孔的相对位置处设置有水平的长条孔,连接杆贯穿所述连接孔和长条孔;
所述上夹片的后侧面为向上延伸的圆弧形状,所述圆弧形状的后侧面通过转杆与竖向的齿条板的顶端相连;
所述下夹片底端连有底板和电机箱,所述电机箱位于所述下夹片的后下方,所述电机箱内设置有两个电机,两所述电机的转轴之间连有齿轮,所述齿轮与所述齿条板相啮合;
所述底板内设置有电源,所述下夹片的中部设置有开关,所述电源与所述开关和电机相连;
所述上夹片的中部设置有u型开口;
所述下夹片和上夹片的相对面均设置有夹持面,位于所述上夹片上的所述夹持面靠近所述上夹片的前侧面。
所述电机为正反转电机。
所述长条孔的长度大于所述连接杆的外径。
所述夹持面上设置有齿排。
所述电机箱的下方设置有电机控制箱,所述电机控制箱内设置有电机控制器,所述电机控制器与所述电机相连,所述电机控制器与所述电源相连。
所述电源包括电池和市电。
所述底板上连接有用于与底座上的卡槽相连的卡板。
所述底座包括螺栓底座、螺孔底座或吸盘底座。
所述齿条板的底端连有滑块,所述电机控制箱的外壁上设置有滑轨,所述滑块位于所述滑轨上。
所述卡板的左、右两端上表面均开设有l型通槽,所述卡槽上设置有与所述l型通槽相适配的挡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单手残疾辅助夹持装置,可以使单手残疾人士更加便捷的在家庭中生活,既给家人和看护人员带来了方便,也给残疾人士自己带来了便利。使用此装置,从简单的拧毛巾到比较复杂的晾衣服或者是简单的工具、物品的固定夹持,都可以改善使用。并且此装置还提供了多种底座,可以安装在家中的各个房间和需要的地方。
本实用新型利用内部的双电机进行驱动齿轮旋转,继而带动与齿轮相啮合的齿条板进行上下向运动,齿条板向上运动,在下夹片被限位以及转杆转动、连接杆的杠杆原理的作用下,带动上夹片的前端向下压合运动,继而实现对物品的夹持固定,这种夹持方法不仅可以夹持衣物和毛巾等,只要是大小不超过上夹片和下夹片之间的开合角度的物品都可以进行一定程度的固定。同理,当需要取下被夹持物品时,只需驱动齿轮反转,继而带动与齿轮相啮合的齿条板向下运动,在下夹片被限位以及转杆转动、连接杆的杠杆原理的作用下,带动上夹片的前端向上运动,继而实现对物品的夹持解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夹持装置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夹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吸盘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螺栓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螺孔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5的左视图;
图8为图4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单手残疾辅助夹持装置,可以使单手残疾人士更加便捷的在家庭中生活,既给家人和看护人员带来了方便,也给残疾人士自己带来了便利。使用此装置,从简单的拧毛巾到比较复杂的晾衣服或者是简单的工具、物品的固定夹持,都可以改善使用。并且此装置还提供了多种底座,可以安装在家中的各个房间和需要的地方。
该装置不仅适用于单手残疾人,也适用于正常人,正常人也可以用来做辅助固定,单手易操作,特别是在另一只手还拿着东西的情况下亦可操作。
如图2所示,其具体结构如下:包括下夹片1,所述下夹片1的后侧面两端设置有向上凸出的连接耳2,所述连接耳2上设置有连接孔4;
所述下夹片1的上方设置有上夹片3,所述上夹片3位于两所述连接耳2之间,所述上夹片3在与所述连接孔4的相对位置处设置有水平的长条孔5,连接杆6贯穿所述连接孔4和长条孔5;
所述上夹片3的后侧面为向上延伸的圆弧形状,所述圆弧形状的后侧面通过转杆7与竖向的齿条板8的顶端相连;
所述下夹片1底端连有底板9和电机箱10,所述电机箱10位于所述下夹片1的后下方,所述电机箱10内设置有两个电机11,两所述电机11的转轴之间连有齿轮12,所述齿轮12与所述齿条板8相啮合;
如图3所示,所述底板9内设置有电源13,所述下夹片1的中部设置有开关14,所述电源13与所述开关14和电机11相连;
所述上夹片3的中部设置有u型开口15;
所述下夹片1和上夹片3的相对面均设置有夹持面16,位于所述上夹片3上的所述夹持面16靠近所述上夹片3的前侧面;位于所述下夹片1上的所述夹持面16略远离所述下夹片1的前侧面。
所述电机11为正反转电机。
所述长条孔5的长度大于所述连接杆6的外径。
所述夹持面16上设置有齿排。
所述电机箱10的下方设置有电机控制箱17,所述电机控制箱17内设置有电机控制器,所述电机控制器与所述电机11相连,所述电机控制器与所述电源13相连。
所述电源13包括电池和市电。
所述底板9上连接有用于与底座19上的卡槽20相连的卡板18。
如图4~图8所示,所述底座19包括螺栓底座21、螺孔底座22或吸盘底座23。底座19与底板9之间安装拆卸方便,从而便于更换适合所需环境的底座19。
所述齿条板8的底端连有滑块,所述电机控制箱17的外壁上设置有滑轨,所述滑块位于所述滑轨上。滑块和滑轨的设置,用于为齿条板8进行限位,使齿条板8仅可进行上下向的位移,不可进行左右向或者前后向的位移。
所述卡板18的左、右两端上表面均开设有l型通槽24,所述卡槽20上设置有与所述l型通槽24相适配的挡边25,该设置,方便底座19与底板9之间的安装拆卸,从而便于更换适合所需环境的底座19。
本实施例利用内部的双电机11进行驱动齿轮12旋转,继而带动与齿轮12相啮合的齿条板8进行上下向运动,齿条板8向上运动,在下夹片1被限位以及转杆7转动、连接杆6的杠杆原理的作用下,带动上夹片3的前端向下压合运动,继而实现对物品的夹持固定,这种夹持方法不仅可以夹持衣物和毛巾等,只要是大小不超过上夹片3和下夹片1之间的开合角度的物品都可以进行一定程度的固定。
同理,当需要取下被夹持物品时,只需驱动齿轮12反转,继而带动与齿轮12相啮合的齿条板8向下运动,在下夹片1被限位以及转杆7转动、连接杆6的杠杆原理的作用下,带动上夹片3的前端向上运动,继而实现对物品的夹持解除。
开关14位于下夹片1中间突起,前推夹紧,后推放松,与放置物品方向一致,可以在放物品的同时完成夹持。并且夹持装置内设置有电池,电池可以在无电源的情况下使用一定的时间以备应急。u型开口15的设置,使开关14不被遮挡,并且方便对物品的单手夹持操作。
本实施例为了让夹持装置可以适应更多家居环境,采用了分体设置,即夹持装置本身作为一个主体,底座19作为多元配件。双方采用卡槽固定,底座19的不同种类又可以固定在墙体、木板或光滑平面上面,等等。
本实施例中,上夹片3和下夹片1使用铝合金材质,齿轮12和齿排用镀铬黄铜,不仅增加加持力而且在防锈蚀、疲劳性和强度方面表现突出。底座19可以采用工程塑料,也可以使用金属加工。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