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便内镜预处理的调配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53956发布日期:2020-10-28 11:57阅读:94来源:国知局
一种方便内镜预处理的调配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方便内镜预处理的调配瓶。



背景技术:

在医生使用了内镜之后,需要对内镜进行清洗消毒,以供下次再次使用,其中清洗的过程中,需要先采用经过稀释后的酶液进行预清洗;目前使用的经过稀释的酶液由于其保质时间只有四小时,因此医护人员在预清洗内镜前,需要先以水:酶液=100:1的比例配置稀释酶液,然后再采用纱布蘸区酶液稀释液对内镜进行清洗;然而该过程中需要医护人员每天都重新调配,其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另一方面由于每次调配的溶液都无法做到完全精准,因此每次调配的溶液量均是有富余,其会造成调配的酶液被浪费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即用即调配酶液的方便内镜预处理的调配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方便内镜预处理的调配瓶,包括用于盛装水体的第一瓶体、用于盛装酶液的第二瓶体、用于抽出水体的第一泵体、用于抽出酶液的第二泵体及用于供被抽出的水体和被抽出的酶液相混合的导流管道,所述第一瓶体与所述第二瓶体可拆卸连接。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瓶体盛放水,第二瓶体盛放酶液,然后通过同时按压第一、第二泵体,将水和酶液同时抽入至导流管道当中,此时水和酶液混合在一起,构成了符合要求的酶液稀释液;然后由导流管道当中喷出到纱布或直接喷至待清洗的内镜上,其即可实现采用稀释的酶液清洗内镜;通过该方式实现了即用即调配的效果,其一方面避免了每次清洗内镜时都需要调配酶液,减少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另一方面保质期被有效的延长至与纯酶液的保质期一致;并且还起到了节省酶液的效果,避免酶液被浪费掉。

优选的,所述第一泵体上设有可伸入至所述第一瓶体内的管体;通过管体伸入至第一瓶体内,可快速的抽出水体。

优选的,所述第二泵体上固连有抽液管,所述第二泵体上设有可与所述抽液管上部插接配合的连接管;通过设置抽液管可便于抽出第二瓶体内的酶液,并且抽液管与第二瓶体固连,在拆卸第二瓶体的时候,抽液管一起拆卸下来,其拆卸方便,避免拆卸的时候单独拿出抽液管时,抽液管与第一瓶体侧壁相接触而造成抽液管被污染,该方式能够避免酶液被污染,保障酶液的杀菌效果。

优选的,所述第二瓶体上设有装液口,该第二瓶体上可拆卸连接有用于堵住所述装液口的封堵件;设置装液口可便于将酶液灌装到第二瓶体当中,其灌装酶液方便,只需要将封堵件打开即可。

优选的,所述第一瓶体上设有供所述第二瓶体由下至上推入的凹槽部,当所述第二瓶体插入至凹槽部后,所述连接管与所述抽液管相连通;通过将第二瓶体由下至上推入第一瓶体当中,其安装方便,第二瓶体装入即可正常使用;并且将第二瓶体置于凹槽部当中之后,其能够对第二瓶体进行限位,保障第二瓶体安装后的稳定性,同时第二瓶体被隐藏化,能够方便移动调配瓶。

优选的,所述凹槽部内设有卡扣凸部,所述第二瓶体外壁上设有与所述卡扣凸部相配合的卡扣凹部;通过设置卡扣凸部卡入至卡扣凹部当中,实现第二瓶体和第一瓶体之间防脱,并且还起到第二瓶体在第一瓶体上被精准定位。

优选的,所述第一泵体上设有用于将泵送出的水体导入至所述导流管道上的第一支管,所述第二泵体上设有用于将泵送出的酶液导入至导流管道上的第二支管,所述第一、第二支管部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导流管道上;通过设置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保障抽出的水体和酶液均能够完全进入到导流管道当中,避免酶液被浪费掉。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管上设有第一出液口,所述第二支管上设有第二出液口,所述第一出液口与所述第二出液口相对应;将第一出液口和第二出液口相对应,在抽出水体和酶液的时候,两液体形成对冲,其能保障水体和酶液在进入到导流管道当中的第一时间就混匀在一起,其保障了混合效果。

优选的,所述导流管前端可拆卸连接有雾化网;通过可拆卸的雾化网,可对稀释后酶液进行雾化,进而可直接喷到内镜上进行清洗,免除纱布蘸酶液的过程,简化清洗内镜的步骤。

优选的,所述第二瓶体外壁上设有多个防滑凸筋;通过设置多个防滑凸筋可便于将第二瓶体推入到凹槽部当中,其操作方便。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现以下效果:

1、避免每次清洗内镜时都需要调配酶液,减少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2、清洗所需的酶液保质期被有效的延长至与纯酶液的保质期一致;

3、起到节省酶液的效果,避免酶液被浪费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图4为图3中a的放大图。

图5为图3中b的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一泵体和第二泵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如图1-6所示,一种方便内镜预处理的调配瓶,包括第一瓶体1、第二瓶体2、第一泵体3、第二泵体4及导流管道5;其中所述第一瓶体1为塑料瓶或者是玻璃瓶,该第一瓶体1用于盛放去离子水,所述第一泵体3为现有市场上已有的按压泵,其与目前现有化妆品瓶上的按压泵相同,所述第一泵体1下端管道套接有管体30,该管体30为塑料管道,所述管体30伸入至第一瓶体1当中,因此在按压的时候,第一泵体3能够将第一瓶体1当中的水抽出;同时在所述第一泵体3的出液口处连接有第一支管31,所述第一支管31为塑料管道,所述第一泵体3泵送来的水会从第一支管31当中流出,并且第一支管31的前端具有第一出液口311。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瓶体2为塑料瓶或者是玻璃瓶,所述第二泵体4将第二瓶体2当中的酶液抽出,所述第二泵体4与所述第一泵体3的结构完全相同,其不同的是,第二泵体4的体积与第一泵体3的体积不同,在该第二泵体4的出液口端连接有第二支管41,所述第二支管41为塑料管道,所述第二支管41的前端设有第二出液口411;所述第二出液口411与第一出液口311相对应,因此输出的水和酶液会对冲混合。

具体的,所述第二瓶体2上粘接有抽液管22,所述抽液管22为橡胶管,该抽液管22上端为开口,在所述第二泵体4中下部的管道上连接有连接管42,该连接管42为塑料管,所述连接管42可插入到所述抽液管22的上端,从而连接管42与抽液管22相连通,因此按压第二泵体4的时候,可将第二瓶体2当中的酶液从第二支管41当中送出;在所述第二瓶体2上设有装液口20,所述装液口20为条形开口;酶液可由装液口20当中灌装进去;在所述第二瓶体2上可拆卸连接有封堵件23,所述封堵件23为橡胶塞,该封堵件23堵住所述装液口20。

进一步的,所述导流管道5为一塑料管道,所述导流管道5上具有套部50,所述套部50套入到第一、第二泵体上部,所述第一、第二支管部分插入到导流管道5当中,并且此时第一出液口311和第二出液口411相对应;按压套部50的时候,使得第一、第二泵体同时工作将水体和酶液同时抽出,此时酶液从第二出液口当中喷出,水体从第一出液口当中喷出,进而水体和酶液相对冲,混合在一起得到稀释液;经过稀释之后的酶液从导流管道当中快速流动,在所述导流管道5上设有可拆卸连接有雾化网51,所述雾化网51为金属网;流入到导流管道5当中的稀释液经雾化网51雾化成喷雾。

具体的,所述第二瓶体2与所述第一瓶体1为可拆卸连接;其具体为在所述第一瓶体1上设有凹槽部10,该凹槽部10内壁弧形面,所述第二瓶体2由所述凹槽部10的下方向上推送入到凹槽部10当中,当第二瓶体2安装到指定位置之后,所述连接管42插入至抽液管22当中。

进一步的,在凹槽部10的内壁上设有卡扣凸部101,所述卡扣凸部101塑料卡扣,在所所述第二瓶体2上设有卡扣凹部201,在第二瓶体2由下推入到凹槽部10当中,所述卡扣凸部101卡入至卡扣凹部201当中;为了便于推动第二瓶体2沿着凹槽部10动作,在第二瓶体2的外壁上具有多个防滑凸筋200,所述防滑凸筋200与第二瓶体2一体成型。

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