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加温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448629发布日期:2020-10-09 18:21阅读:276来源:国知局
一种医用加温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医用加温毯。



背景技术:

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是人体最重要的四大生命体征,也是手术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项目,保证四大生命体征的正常是保障患者围术期安全的重要基础。但是在手术过程中,由于手术位置的暴露、血液的丢失、麻醉药物对身体代谢的影响、大量冰冷液体的输注等原因,经常会造成患者围术期低体温现象的发生。

针对这一技术问题,目前已有充气式加温毯可以覆盖患者部分身体,通过向加温毯中吹送热气来进行患者加温,但是仍然存在以下缺陷:1)由于手术位置的不同,目前的加温毯只能覆盖很少一部分身体位置并且不容易固定,经常出现身体贴合不好、移位等情况,从而造成加温效果不良、影响手术暴露等;2)一些加温毯设计成垫在患者身体下面,通过吹气膨胀给患者加温。但是患者身体下面由于体重充气困难,只有周边很少区域能够充气包围患者四周,使得接触面积小而且远离动静脉血管,热量难以通过血液均衡的向身体各处释放,从而造成有些区域局部加温过度出现烫伤,而其他区域体温较低出现组织缺血缺氧的现象。3)对于儿童以及部分成人大面积手术患者,头部的保温是保障患者体温的一个重要部位,但是目前的加温毯没有这方面的考虑,常常造成患者头部热量散失过多,出现保温效果不理想的情况。

因此,鉴于以上问题,有必要提出一种保温效果好且易于固定的加温毯,已解决现有医用加温毯所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出的一种医用加温毯,用于术中覆盖于患者身体上,包括加温毯主体,所述加温毯主体上设置有用于连接热气泵的充气阀门,所述加温毯主体上设置有多个用于将加温毯主体两侧面连接、密封,并固定加温毯主体形状的密封件,每一所述密封件至少一端间隔于加温毯主体边缘和相邻密封件设置;所述密封件包括多条纵向密封件和至少一条横向密封件,所述横向密封件设置于沿人体身高方向延伸的加温毯主体长度方向的中间位置,所述横向密封件将加温毯主体分为上、下两个充气区;上充气区两侧边分别固定连接有与加温毯主体可充气连通的翼毯,所述翼毯两侧固定连接有用于将翼毯固定于患者肢体上的固定带。

所述加温毯主体上还设置有折叠装置,所述折叠装置包括平行于横向密封件设置的横向自封带以及分设于加温毯主体上、下两边缘、用于固定折叠后的上充气区和下充气区位置的连接固定扣;所述自封带两端分别与加温毯主体两侧边缘固定连接,扣上或打开自封带,可隔离或导通加温毯主体的上充气区和下充气区。

优选的,所述充气阀门为对称设置于上充气区内的两个,每一所述充气阀门上均设置有封闭盖;所述横向自封带设置于下充气区靠近上充气区的一侧。

优选的,所述翼毯与加温毯主体连接的一侧上部与加温毯主体充气连通,下部点断式连接。

优选的,所述加温毯还包括用于覆盖患者头部的透明塑料包头,所述透明塑料包头与加温毯主体可拆卸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加温毯主体接触患者身体的一侧面上设置有若干条用于将加温毯主体固定于患者身体上的不干胶条。

优选的,所述加温毯主体和翼毯均由双层面料制作而成,包括内部塑料层和外部无纺布层,所述内部塑料层与外部无纺布层固定连接;所述加温毯主体和翼毯接触患者身体的一侧面上均布出气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医用加温毯的优点是:

(1)本实用新型将加温毯主体分为上下两个充气区,并于上充气区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与加温毯主体可充气连通的翼毯,翼毯两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带,方便将翼毯固定于患者肢体上,保证手术过程中患者肢体处的保温,加温毯覆盖区域更全面,且加温毯固定效果更好,更加贴合于患者身体,保温效果更好。

(2)本实用新型设置有折叠装置,可根据保温区域的需要,折叠部分加温毯,在避免影响手术区域的基础上,保证保温效果。

(3)本实用新型还设置有透明塑料包头,可以在不受影响的观察患者头面部的情况的基础上,保证患者头部保温,提高患者手术中的保温效果。

(4)本实用新型在接近患者身体一侧的加温毯主体上设置有不干胶条,不干胶条与固定带配合作用,可将加温毯主体更好的固定于患者身体上,保温效果更好。

(5)本实用新型中充气阀门为设置于加温毯主体左右两侧的两个,方便根据手术需要将泵管和热泵放置于患者身体左右,避免只设置在一侧造成的使用不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的,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医用加温毯的结构图。

图2为加温毯主体结构图。

图3为加温毯主体剖视图。

图中的数字或字母所代表的零部件名称为:

1-加温毯主体;11-无纺布层;12-塑料层;13-出气孔;2-翼毯;21-固定带;3-透明塑料包头;4-密封件;41-纵向密封件;42-横向密封件;5-自封带;6-连接固定扣;7-充气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简要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图1-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其结构进行了详细的剖析。

如图1、2所示的一种医用加温毯,用于术中覆盖于患者身体上,包括加温毯主体1。加温毯主体1上设置有用于连接热气泵的充气阀门7、多个用于将加温毯主体1两侧面连接、密封、并固定加温毯主体1形状的密封件4以及可根据保温需要折叠加温毯主体1的折叠装置。

充气阀门7为对称设置于上充气区内的两个,每一充气阀门7上均设置有封闭盖,方便根据手术需要将泵管和热泵放置于患者身体任一侧,未使用一侧用封闭盖封闭即可,使用方便。

每一密封件4至少一端间隔于加温毯主体1边缘和相邻密封件4设置,从而保证加温毯主体1内至少存在一条可贯穿所有待充气区域的通道。该密封件4包括多条纵向密封件41和一条横向密封件42,横向密封件42设置于沿人体身高方向延伸的加温毯主体1长度方向的中间位置,横向密封件42将加温毯主体1分为上充气区和下充气区,多条纵向密封件41对称分设于上充气区和下充气区内。

上充气区两侧边分别固定连接有与加温毯主体1可充气连通的翼毯2,翼毯2两侧固定连接有用于将翼毯2固定于患者肢体上的固定带21,方便将翼毯2固定于患者肢体上,保证手术过程中患者肢体处的保温,加温毯覆盖区域更全面;同时增设固定带21,使得加温毯固定效果更好,更加贴合于患者身体,保温效果更好。具体的,翼毯2与加温毯主体1连接的一侧上部充气连通,下部点断式连接,在保证翼毯2保温效果的基础上,方便在不需要翼毯2的情况下,轻松撕下。具体使用过程中,上充气区覆盖于患者上半身,翼毯2固定于患者上肢上;当进行头面部和上肢手术时,可以将加温毯头尾相掉或直接覆盖腹部和下肢。

折叠装置包括平行于横向密封件42设置的横向自封带5以及分设于加温毯主体1上、下两边缘、用于固定折叠后的上充气区和下充气区位置的连接固定扣6。具体的,横向自封带5设置于下充气区靠近上充气区的一侧。自封带5两端分别与加温毯主体1两侧边缘固定连接,扣上或打开相应自封带5,可隔离或导通加温毯主体1的上充气区和下充气区。折叠装置的设置,可根据保温区域的需要,折叠部分加温毯,在避免影响手术区域的基础上,保证保温效果。在患者需要局部保温时,扣上自封带5,隔离上充气区与下充气区,翻折下充气区至上充气区的上部,并用连接固定扣6固定,然后连接热气泵对上充气区进行充气;在患者需要全身保温时,打开连接固定扣6,展开下充气区,打开自封带5,导通上充气区与下充气区,连接热气泵进行充气。具体的,连接固定扣6为相互配合的子母扣。

进一步的,加温毯还包括用于覆盖患者头部的透明塑料包头3,该透明塑料包头3与加温毯主体1通过相互配合的子母扣固定连接,可在不需要的情况下方便的拆卸。透明塑料包头3的设置,为患者头部提供了一个相对封闭的区域,加温毯主体上的出气孔向头部所输出热气在透明塑料包头所形成的封闭空间内对患者头部进行保温,提高患者手术中的保温效果,同时不影响观察患者头面部的情况。

进一步的,加温毯主体1接触患者身体的一侧面上设置有若干条用于将加温毯主体1固定于患者身体上的不干胶条,该不干胶条与固定带21配合作用,可将加温毯主体1更好的固定于患者身体上,保温效果更好。

如图3所示,加温毯主体1与翼毯2均由双层面料制作而成,包括内部塑料层12和外部无纺布层11,内部塑料层12与外部无纺布层11固定连接。加温毯主体1与翼毯2接触患者身体的一侧面上均布出气孔13,在充气过程中热气会通过出气孔13吹送至患者身体上,从而实现保温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医用加温毯,将加温毯主体分为上下两个充气区,并于上充气区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与加温毯主体可充气连通的翼毯,翼毯两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带,方便将翼毯固定于患者肢体上,保证手术过程中患者肢体处的保温,加温毯覆盖区域更全面,且加温毯固定效果更好,更加贴合于患者身体,保温效果更好。同时,还设置有折叠装置,可根据保温区域的需要,折叠部分加温毯,在避免影响手术区域的基础上,保证保温效果。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和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方式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在其他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