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可扩展构件的导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22452发布日期:2020-09-23 01:58阅读:101来源:国知局
包括可扩展构件的导管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要求于2018年3月1日提交的标题为“《包括可扩展构件的导管(catheterincludinganexpandablemember)》”的美国申请第15/909,528号的优先权。

本公开涉及医疗导管。



背景技术:

已经提出限定至少一个腔的医疗导管以用于各种医疗程序。举例来说,在一些情况下,医疗导管可用于接近并且治疗血管中的缺陷,如但不限于血管中的病变或闭塞。



技术实现要素:

在一些方面,本公开描述包括细长主体的实例导管,所述细长主体包含内衬、外夹套、定位在内衬的至少一部分和外夹套的至少一部分之间的结构支撑构件以及在细长主体的远侧部分处的处于结构支撑构件远侧的可扩展构件。可扩展构件被配置成在患者的血管内径向向外扩展,例如以接合凝块。本公开还描述形成本文所描述的导管的方法和使用导管的方法的实例。

条款1:在一个实例中,一种导管包含包括近侧部分和远侧部分的细长主体,所述细长主体包含:内衬;外夹套;定位在所述内衬的至少一部分和所述外夹套的至少一部分之间的结构支撑构件;以及在所述细长主体的所述远侧部分处机械地联接到所述结构支撑构件的可扩展构件,其中所述可扩展构件被配置成径向向外扩展。

条款2:在根据条款1所述的导管的一些实例中,所述可扩展构件为焊接、软焊、粘结或钩到所述结构支撑构件中的至少一种。

条款3:在根据条款1或2所述的导管的一些实例中,所述可扩展构件在所述结构支撑构件的多个周向位置处机械地联接到所述结构支撑构件。

条款4:在根据条款3所述的导管的一些实例中,所述可扩展构件包含限定多个单元的多个支杆,其中所述多个支杆中的至少一个支杆的近侧峰联接到所述结构支撑构件。

条款5:在根据条款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导管的一些实例中,所述可扩展构件被配置成自扩展。

条款6:在根据条款5所述的导管的一些实例中,所述导管另外包含定位在所述可扩展构件上的可缩回护套,所述可缩回护套被配置成向近侧缩回,以允许所述可扩展构件从折叠配置自扩展到扩展配置。

条款7:在根据条款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导管的一些实例中,所述可扩展构件被配置成接合凝块。

条款8:在根据条款7所述的导管的一些实例中,所述可扩展构件的内表面包含被配置成促进所述内表面和所述凝块之间的机械或化学接合中的至少一种的表面处理。

条款9:在根据条款8所述的导管的一些实例中,所述表面处理包含表面蚀刻、正电荷和阳离子聚合物(如聚赖氨酸)中的至少一种。

条款10:在根据条款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导管的一些实例中,所述可扩展构件的近侧端部为定位在所述内衬的至少一部分上或定位在所述外夹套的至少一部分下中的至少一种。

条款11:在根据条款10所述的导管的一些实例中,所述内衬包含第一区段和处于所述第一区段远侧的第二区段,所述结构支撑构件定位在所述第一区段上,并且所述可扩展构件定位在所述第二区段上,并且其中所述内衬的所述第二区段的弹性模量低于所述第一区段的弹性模量。

条款12:在根据条款10或11所述的导管的一些实例中,所述内衬包含第一区段和处于所述第一区段远侧的第二区段,所述结构支撑构件定位在所述第一区段上,并且所述可扩展构件定位在所述第二区段上,并且其中所述内衬的所述第二区段的摩擦系数低于所述第一区段的摩擦系数。

条款13:在根据条款10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导管的一些实例中,所述内衬包含第一区段和处于所述第一区段远侧的第二区段,所述结构支撑构件定位在所述第一区段上,并且所述可扩展构件定位在所述第二区段上,并且其中所述内衬的所述第二区段被配置成对凝块的亲和力高于所述内衬的所述第一区段对凝块的亲和力。

条款14:在根据条款10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导管的一些实例中,所述内衬包含第一区段和处于所述第一区段远侧的第二区段,所述结构支撑构件定位在所述第一区段上,并且所述可扩展构件定位在所述第二区段上,并且其中所述第二区段的内表面被配置成促进机械或化学凝块接合中的至少一种。

条款15:在根据条款14所述的导管的一些实例中,所述内衬的所述第二区段的所述内表面被蚀刻以促进机械凝块接合。

条款16:在根据条款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导管的一些实例中,所述可扩展构件被配置成从折叠配置径向向外扩展到扩展配置,其中当处于所述扩展配置时,所述可扩展构件限定漏斗形状。

条款17:在根据条款16所述的导管的一些实例中,在所述扩展配置中,所述可扩展构件的横截面在远侧端部处比在近侧端部处宽。

条款18:在根据条款17所述的导管的一些实例中,在所述扩展配置中,所述可扩展构件在所述远侧端部处的所述横截面比所述细长主体的所述近侧部分的内径宽约150%至约300%。

条款19:在根据条款1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导管的一些实例中,所述细长主体包含电联接到所述可扩展构件的电导体,所述可扩展构件被配置成经由所述电导体接收电信号,所述电信号使所述可扩展构件静电接合凝块。

条款20:在根据条款19所述的导管的一些实例中,所述可扩展构件被配置成响应于接收到所述电信号而径向向外扩展。

条款21:在根据条款1至20中任一项所述的导管的一些实例中,所述外夹套包含第一区段和处于所述第一区段远侧的第二区段,所述第一区段定位在所述结构支撑构件上,并且所述第二区段定位在所述可扩展构件上,其中所述外夹套的所述第二区段包含被配置成适应所述可扩展构件的径向扩展的热塑性弹性体聚合物。

条款22:在根据条款1至21中任一项所述的导管的一些实例中,所述外夹套在所述可扩展构件的至少一部分上延伸。

条款23:在根据条款22所述的导管的一些实例中,所述外夹套和所述内衬将所述可扩展构件机械地联接到所述结构支撑构件。

条款24:在根据条款1至23中任一项所述的导管的一些实例中,所述结构支撑构件和所述可扩展构件一体形成。

条款25:在根据条款1至24中任一项所述的导管的一些实例中,所述结构支撑构件和所述可扩展构件在所述细长主体的同一径向层内。

条款26:在根据条款1至25中任一项所述的导管的一些实例中,所述可扩展构件的至少一部分形成由所述细长主体限定的腔的内表面。

条款27:在一个实例中,一种导管包含:细长主体,所述细长主体包含:内衬;外夹套;结构支撑构件;以及处于所述结构支撑构件远侧的可扩展构件,其中所述结构支撑构件和所述可扩展构件的至少一部分定位在所述内衬和所述外夹套之间。

条款28:在根据条款27所述的导管的一些实例中,所述结构支撑构件邻接所述可扩展构件。

条款29:在根据条款27或28所述的导管的一些实例中,所述可扩展构件的近侧端部与所述结构支撑构件的远侧端部间隔开。

条款30:在根据条款27至29中任一项所述的导管的一些实例中,所述可扩展构件为焊接、软焊、粘结或钩到所述结构支撑构件中的至少一种。

条款31:在根据条款27至31中任一项所述的导管的一些实例中,所述可扩展构件在所述结构支撑构件的多个周向位置处机械地联接到所述结构支撑构件。

条款32:在根据条款31所述的导管的一些实例中,所述可扩展构件包含限定多个单元的多个支杆,其中所述多个支杆的近侧峰联接到所述结构支撑构件。

条款33:在根据条款27至32中任一项所述的导管的一些实例中,所述可扩展构件被配置成自扩展。

条款34:在根据条款33所述的导管的一些实例中,所述导管另外包含定位在所述可扩展构件上的可缩回护套,所述可缩回护套被配置成向近侧缩回,以允许所述可扩展构件从折叠配置自扩展到扩展配置。

条款35:在根据条款27至34中任一项所述的导管的一些实例中,所述可扩展构件被配置成接合凝块。

条款36:在根据条款35所述的导管的一些实例中,所述可扩展构件的内表面包含被配置成促进所述内表面和所述凝块之间的机械或化学接合中的至少一种的表面处理。

条款37:在根据条款36所述的导管的一些实例中,所述表面处理包含表面蚀刻、正电荷和阳离子聚合物(如聚赖氨酸)中的至少一种。

条款38:在根据条款27至37中任一项所述的导管的一些实例中,所述可扩展构件的近侧端部为定位在所述内衬的至少一部分上或定位在所述外夹套的至少一部分下中的至少一种。

条款39:在根据条款38所述的导管的一些实例中,所述内衬包含第一区段和处于所述第一区段远侧的第二区段,所述结构支撑构件定位在所述第一区段上,并且所述可扩展构件定位在所述第二区段上,并且其中所述内衬的所述第二区段的弹性模量低于所述第一区段的弹性模量。

条款40:在根据条款38或39所述的导管的一些实例中,所述内衬包含第一区段和处于所述第一区段远侧的第二区段,所述结构支撑构件定位在所述第一区段上,并且所述可扩展构件定位在所述第二区段上,并且其中所述内衬的所述第二区段的摩擦系数低于所述第一区段的摩擦系数。

条款41:在根据条款38至40中任一项所述的导管的一些实例中,所述内衬包含第一区段和处于所述第一区段远侧的第二区段,所述结构支撑构件定位在所述第一区段上,并且所述可扩展构件定位在所述第二区段上,并且其中所述内衬的所述第二区段被配置成对凝块的亲和力高于所述内衬的所述第一区段对凝块的亲和力。

条款42:在根据条款38至41中任一项所述的导管的一些实例中,所述内衬包含第一区段和处于所述第一区段远侧的第二区段,所述结构支撑构件定位在所述第一区段上,并且所述可扩展构件定位在所述第二区段上,并且其中所述第二区段的内表面被配置成促进机械或化学凝块接合中的至少一种。

条款43:在根据条款42所述的导管的一些实例中,所述内衬的所述第二区段的所述内表面被蚀刻以促进机械凝块接合。

条款44:在根据条款27至43中任一项所述的导管的一些实例中,所述可扩展构件被配置成从折叠配置径向向外扩展到扩展配置,其中当处于所述扩展配置时,所述可扩展构件限定漏斗形状。

条款45:在根据条款44所述的导管的一些实例中,所述扩展配置,所述可扩展构件的横截面在远侧端部处比在近侧端部处宽。

条款46:在根据条款45所述的导管的一些实例中,所述扩展配置,所述可扩展构件在所述远侧端部处的所述横截面比所述细长主体的近侧部分的内径宽约150%至约300%。

条款47:在根据条款27至46中任一项所述的导管的一些实例中,所述细长主体包含电联接到所述可扩展构件的电导体,所述可扩展构件被配置成经由所述电导体接收电信号,所述电信号使所述可扩展构件静电接合凝块。

条款48:在根据条款47所述的导管的一些实例中,所述可扩展构件被配置成响应于接收到所述电信号而径向向外扩展。

条款49:在根据条款27至48中任一项所述的导管的一些实例中,所述外夹套包含第一区段和处于所述第一区段远侧的第二区段,所述第一区段定位在所述结构支撑构件上,并且所述第二区段定位在所述可扩展构件上,其中所述外夹套的所述第二区段包含被配置成适应所述可扩展构件的径向扩展的热塑性弹性体聚合物。

条款50:在根据条款27至49中任一项所述的导管的一些实例中,所述外夹套在所述可扩展构件的至少一部分上延伸。

条款51:在根据条款50所述的导管的一些实例中,所述外夹套和所述内衬将所述可扩展构件机械地联接到所述结构支撑构件。

条款52:在根据条款27至51中任一项所述的导管的一些实例中,所述结构支撑构件和所述可扩展构件一体形成。

条款53:在根据条款27至52中任一项所述的导管的一些实例中,所述可扩展构件的至少一部分形成由所述细长主体限定的腔的内表面。

条款54:在一个实例中,一种方法,其包含:将导管引入患者的脉管系统中,所述导管包含包括近侧部分和远侧部分的细长主体,所述细长主体包含:内衬;外夹套;定位在所述内衬的至少一部分和所述外夹套的至少一部分之间的结构支撑构件;以及在所述细长主体的所述远侧部分处机械地联接到所述结构支撑构件的可扩展构件,其中所述可扩展构件被配置成径向向外扩展;和在所述患者的所述脉管系统内将所述可扩展构件从折叠配置扩展到扩展配置。

条款55:在根据条款54所述的方法的一些实例中,使所述可扩展构件扩展包含缩回覆盖所述可扩展构件的护套以暴露所述可扩展构件。

条款56:在根据条款54或55所述的方法的一些实例中,使所述可扩展构件扩展包含向所述可扩展构件施加电能。

条款57:在根据条款54至5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一些实例中,所述方法另外包含在使所述可扩展构件扩展之后向所述导管施加吸力,以将材料抽吸穿过所述可扩展构件并且进入所述导管的内腔中。

条款58:在根据条款54至5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一些实例中,所述方法另外包含从所述脉管系统中移除所述导管。

条款59:在根据条款57所述的方法的一些实例中,所述方法另外包含经由所述可扩展构件抑制所述材料相对于所述导管的远侧移动。

条款60:在根据条款59所述的方法的一些实例中,经由所述可扩展构件抑制所述材料的远侧移动包含将所述材料缠绕在所述可扩展构件中。

条款61:在根据条款59或60所述的方法的一些实例中,经由所述可扩展构件抑制所述材料的远侧移动包含使所述材料与所述可扩展构件的内壁摩擦接合。

条款62:在根据条款54至6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一些实例中,所述可扩展构件包含可扩展管或漏斗。

本文所描述的实例可以任何排列或组合的方式组合。

在下文的附图和描述中阐述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方面的细节。本公开中描述的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从描述和附图以及权利要求书中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图1为包括细长主体和在细长主体的远侧部分处的可扩展构件的实例导管的概念性侧视图。

图2至7为图1的细长主体的远侧部分的实例的概念性横截面视图,其中横截面为穿过细长主体的中心并且沿纵向轴线截取的。

图8为沿图2中的线a-a截取的图2的细长主体的概念性横截面视图。

图9为沿图2中的线b-b截取的图2的细长主体的概念性横截面视图。

图10为沿图2中的线c-c截取的图2的细长主体的概念性横截面视图。

图11a和11b为包括可缩回护套的实例导管的概念性横截面侧视图。

图12为形成导管的实例方法的流程图。

图13为使用导管的实例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公开描述一种医疗装置(在本文中称为导管),其包括相对柔性的细长主体,所述细长主体被配置成导航穿过患者的脉管系统,例如患者的大脑中的曲折脉管系统。细长主体可包括内衬、外夹套和定位在内衬和外夹套的至少一部分之间的结构支撑构件(例如,线圈或编织物)。细长主体的远侧部分包括定位在结构支撑构件的近侧端部远侧的可扩展构件,如可扩展支架状结构或可扩展漏斗。可扩展构件可被配置成在患者的血管内径向向外扩展。举例来说,这可使得可扩展构件能够在抽吸程序(如但不限于使用用于急性中风血栓切除术的直接抽吸首次通过技术(adapt)的医疗程序)期间与凝块(例如,血栓或栓塞)接合。与其中在其他方面类似的导管不包括可扩展构件的实例相比,可扩展构件可通过为凝块提供相对较大的直径和内部空间以与细长主体接合来帮助改进凝块向导管的抽吸。举例来说,由于结构支撑构件延伸到导管的远侧端部,因此这类不包括可扩展构件的导管可具有有限的径向扩展,并且因此可使得更难抽吸凝块(例如,由于导管的远侧端部的横截面尺寸较小)。与不包括用于接合凝块的可扩展构件的导管所使用的类似程序相比,可扩展构件可克服这类径向扩展限制,包括通过增加凝块接合、减少血运重建所需的时间量以及增加各种程序的血运重建成功率。

图1和2为包括细长主体12和毂14的实例导管10的概念性侧视图。细长主体12包括近侧部分17a和远侧部分17b。图2示出细长主体12的远侧部分17b的放大概念性横截面视图,其中横截面为沿细长主体12的纵向轴线16穿过细长主体12的中心截取的。

细长主体12被配置成经由施加到细长主体12的近侧部分17a(例如,经由毂14)的推力前进穿过患者的脉管系统,而不屈曲、扭结或以其他方式不期望地变形(例如,椭圆化)。细长主体12包括内衬18、外夹套24和定位在内衬18的至少一部分和外夹套24的至少一部分之间的结构支撑构件28。在远侧部分17b处,细长主体12包括可扩展构件20,其与结构支撑构件28相邻并且被配置成在患者的血管内径向扩展,例如以接合血管内的凝块。

细长主体12从近侧端部12a延伸到远侧端部12b并且限定至少一个内腔26(在图2中示出)。在图1中所示的实例中,细长主体12的近侧端部12a被容纳在毂14内,并且经由粘合剂、焊接或另一种合适的技术或技术组合而机械地连接到毂14。内腔26可由毂14和内衬18的部分限定。导管10可用作抽吸导管,以从患者的脉管系统移除凝块或其它材料,如斑块或异物。在这类实例中,可将真空施加到导管10的近侧端部14a(例如,经由毂14)以将凝块或其它堵塞物吸入内腔26。抽吸导管可用于各种医疗程序(如用于治疗缺血性损伤的医疗程序)中,所述缺血性损伤可为由于血管(动脉或静脉)的闭塞而发生的,所述闭塞剥夺大脑组织、心脏组织或其它组织的携氧血液。

在一些实例中,导管10被配置成进入患者体内的相对远侧位置,包括,例如,大脑中动脉(mca)、颈内动脉(ica)、威利斯环(circleofwillis)以及比mca、ica和威利斯环更远侧的组织部位。mca以及大脑中的其它脉管系统或其它相对远侧的组织部位(例如,相对于脉管进入点)可相对难以用导管到达,至少部分是由于穿过脉管系统到达这些组织部位的曲折路径(例如,包含相对尖锐的扭弯或转弯)。细长主体12可在结构上被配置成相对柔性的、可推动的并且相对抗扭结和屈曲的,使得其可在将推力施加到导管10的相对近侧区段(例如,经由毂14)以将细长主体12向远侧前进穿过脉管系统时抗屈曲,并且使得其可在围绕脉管系统中的急转弯穿越时抗扭结。在一些实例中,细长主体12被配置成基本上符合脉管系统的曲率。另外,在一些实例中,细长主体12具有柱强度和柔性,这允许细长主体12的至少远侧部分17b从股动脉导航穿过患者的主动脉,并且进入患者的颅内脉管系统,例如以到达相对远侧的治疗部位。

尽管主要被描述为用于到达相对远侧的脉管系统部位,但导管10还可被配置成与其它目标组织部位一起使用。举例来说,导管10可用于进入整个冠状动脉和外周脉管系统、胃肠道、尿道、输尿管、输卵管、静脉和其它体腔中的组织部位。

在一些实例中,导管10可根据细长主体12的工作长度来描述。可沿纵向轴线16从毂14的远侧端部14b(例如,毂组件的应变消除构件的远侧端部)到细长主体12的远侧端部12b测量细长主体12的工作长度。导管10的工作长度可取决于目标组织部位在患者体内的位置,或者可取决于使用导管10的医疗程序。举例来说,如果导管10为用于从患者腹股沟处的股动脉进入点进入患者的大脑中的脉管系统的远侧进入导管,那么细长主体12的工作长度可为约115厘米(cm)到约145cm或更大,如约130cm,尽管可使用其它长度。远侧部分17b的长度可为约5cm至约35cm。远侧部分17b的长度可包括可扩展构件20的长度。近侧部分17a的长度可为约90cm至约130cm,这取决于远侧部分17b的长度。

毂14可定位在细长主体12的近侧部分17a处。毂14可限定导管10的近侧端部14a并且可包括与细长主体12的内腔26对齐的开口15,使得细长主体12的内腔26可经由开口15进入并且在一些实例中,经由开口15关闭。举例来说,毂14可包括鲁尔连接器、止血阀或用于将毂14连接到另一装置(如用于执行本文所描述的抽吸技术的真空源)的另一机构或机构组合。在一些实例中,导管10的近侧端部14a可包括除毂14之外或代替其的另一种结构。

在一些情况下,临床医生可通过推动或旋转导管10的毂14和/或近侧部分17a来操纵导管10穿过患者的脉管系统,以使细长主体12的远侧部分17b导航穿过患者的脉管系统。临床医生可将扭矩施加到导管10的毂14和/或近侧部分17a(或比植入患者体内的远侧部分17b更近侧的细长主体12的至少一部分),以便旋转导管10的远侧部分17b。

在一些实例中,细长主体12的内衬18限定细长主体12的内腔26的至少一部分,内腔26限定穿过细长主体12的通道。如下文另外详细讨论的,可扩展构件20还可限定内腔26的至少一部分。在一些实例中,内腔26可在内衬18的整个长度上(例如,从内衬18的近侧端部12a到远侧端部)延伸。内腔26的尺寸可设置成容纳医疗装置(例如,另一个导管、导丝、栓塞保护装置、支架或其任何组合)、治疗剂等。内衬18可限定导管10的单个内腔26或多个内腔(例如,两个内腔或三个内腔)。

由内衬18形成的内腔26可限定细长主体12的内径。内腔26的直径(如在垂直于细长主体12的纵向轴线16的方向上所测量)可基于导管10可使用的一种或多种程序而变化。在一些实例中,细长主体12的内腔26的直径在本文中也称为细长主体12或内衬18的内径,从近侧端部12a到可扩展构件20的近侧端部可为基本上恒定的(例如,恒定或几乎恒定)(例如,除了与可扩展构件20相关联的直径改变之外,基本恒定)。在一个实例中,内径可为约1.524mm(约0.060英寸)或更大。在其它实例中,内径可为不恒定的。举例来说,细长主体12的内径可从近侧端部12a处的第一内径逐渐减小到恰好在可扩展构件20近侧的更远侧部分处的第二较小内径。举例来说,细长主体12的内径可从约0.0685英寸(约1.74mm)的第一内径逐渐减小到约至0.0605英寸(约1.54mm)的第二内径。内径可例如在沿纵向轴线16的方向上逐渐减小,其中逐渐减小可为线性的、弯曲的、连续的或不连续的;例如,内衬18的内径可以离散步阶从第一内径逐步减小到第二内径。如下文另外描述的,细长主体12的包括可扩展构件20的区段的内径可大于细长主体12在可扩展构件20近侧的区域内的内径。

内衬18可使用任何合适的材料形成,所述材料如但不限于聚四氟乙烯(ptfe)、扩展的ptfe(eptfe,例如单向eptfe或双向eptfe)、含氟聚合物、全氟烷氧基烷烃(pfa)、氟化乙烯丙烯(fep)、聚烯烃弹性体或其任何组合。单向eptfe可在纵向或径向方向中的一个方向上拉伸,而双向eptfe可在纵向和径向方向两个方向上拉伸。可形成内衬18的材料的其它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低密度聚乙烯(ldpe)(例如约42d)、硬度为约60d的ptfe、高密度聚乙烯(hdpe)或其任何组合。一些这类聚烯烃材料可具有与ptfe相似的摩擦系数,并且可有利于加工。在一些实例中,内衬18可包括ptfe,其可为细长主体12提供润滑的内表面,并且允许相对容易地穿过细长主体递送介入装置、移除凝块或者相对容易地在引导构件(例如,导丝或微导管)上追踪细长主体。在一些情况下,ptfe内衬18可赋予细长主体12刚度以改进各种导航特性,如导管10穿过患者的脉管系统的可推动性。

内衬18可由相同或不同的材料的一个或多个管状区段形成,所述管状区段使用任何合适的技术(如粘合剂、熔合/焊接、共挤出或其任何组合)结合在一起。举例来说,可为内衬18的不同区段选择不同的材料,以便实现细长主体12的不同结构特性和性能属性。在一些实例中,不同的各种管状区段可包括类似的聚合构造,其相对特性已被选择以产生具有不同的相对硬度或其它特性的区段,用于改进细长主体12的可导航性或改进细长主体12与凝块的接合。

在一些实例中,限定内腔26的内衬18的内表面的一个或多个部分可为润滑的,以便于医疗装置(例如,另一个导管、引导构件、栓塞保护装置、支架、血栓切除术装置或其任何组合)、治疗剂、凝块等穿过腔26的引入和通过。治疗剂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含氧介质或药剂,其可为例如血管舒张剂(如硝苯地平(nifedipine)或硝普钠(sodiumnitroprusside))或可用于分解血液凝块的组织纤维蛋白溶酶原活化剂(t-pa)。在一些实例中,形成内衬18的部分的材料本身可为润滑的(例如,ptfe)。在一些实例中,除了由润滑材料形成之外或代替由润滑材料形成,内衬18的内表面还涂覆有润滑涂层如亲水涂层。

在一些实例中,内衬18的在远侧部分17b处的一个或多个区段可被配置成对凝块材料具有相对高的亲和力,例如通过在内衬18上使用合适的表面处理(例如,涂覆和/或蚀刻)以促进与凝块的机械或化学接合。(例如,可使用配备有剪切夹层夹具的动态机械分析仪(dma)来测量这类亲和力。)举例来说,内衬18的远侧区段18b的内表面可用表面涂层、蚀刻或其它粗糙化机制进行处理,使得远侧区段18b更好地与凝块接合,使得远侧区段18b的内表面可被配置成促进机械或化学凝块接合中的至少一种。与凝块接触的内衬18的粗糙或不太润滑的表面可允许凝块更好地粘着到内衬18,这可允许将凝块更有效地拉入导管10中。用于增加凝块对内衬18的亲和力的合适的涂层材料的实例可包括,例如,热塑性弹性体,如chronoprenetm(马萨诸塞州威尔明顿的advansource生物材料公司(advansourcebiomaterials,wilmington,massachusetts))、chronoprenetm(马萨诸塞州威尔明顿的advansource生物材料公司)、chronoprenetm5a、chronoprenetm15a;聚烯烃弹性体,如乙烯-辛烯或乙烯-丁烯共聚物,例如engagetm聚烯烃弹性体(密歇根州米德兰的陶氏化学公司(dowchemicalcompany,midland,michigan))、engagetm8107、7367、7270;等。

在一些实例中,内衬18的远侧区段18b可被配置成对凝块的亲和力高于内衬18的近侧区段18a对凝块的亲和力。

在图2所示的实例中,内衬18包括近侧区段18a(例如,内衬18的第一区段)和远侧区段18b(例如,内衬18的第二区段)。在一些实例中,近侧区段18a与结构支撑构件28同轴并且与其共同延伸。然而,在其它实例中,近侧区段18a可不与结构支撑构件28同轴和/或不与其共同延伸。作为实例,近侧区段18a的远侧端部可在结构支撑构件28的远侧端部近侧终止,使得结构支撑构件28向远侧延伸超过近侧区段18a的远侧端部。作为另一实例,近侧区段18a的远侧端部可在结构支撑构件28的远侧端部远侧终止,使得内衬18的近侧区段18a向远侧延伸超过结构支撑构件28的远侧端部。

内衬18的远侧区段18b可与可扩展构件20同轴。在一些实例中,如图2所示,内衬18的远侧区段18b可在可扩展构件20的远侧端部之前终止,使得可扩展构件20向远侧延伸超过内衬18的远侧端部(例如,如图2和3所示)。然而,在其它实例中,内衬18的远侧区段18b可与可扩展构件20共同延伸(例如,如图4和图5所示)。

在一些实例中,内衬18的近侧区段18a和远侧区段18b可一起延伸沿纵向轴线16所测量的内衬18的整个长度。举例来说,近侧区段18a可从细长主体12的近侧端部12a延伸到远侧区段18b开始的点(例如,结构支撑构件28与可扩展构件20相遇的点),并且远侧区段18b可在可扩展构件20的全部或一部分内延伸。在其它实例中,内衬18可包括沿细长主体12的附加区段,以在工作长度的各个部分上更改导管10的特性。

近侧区段18a和远侧区段18b可包含不同的材料和/或表面处理。在这些实例中的一些中,内衬18的近侧区段18a和远侧区段18b可形成为单独的结构,它们附接在一起以限定对接接头或另一合适的管接头。在其它实例中,内衬18的近侧区段18a和远侧区段18b可具有一体式主体构造(例如,可形成为一个主体,使得内衬18为单个无缝管状主体)。无缝内衬18可例如没有任何接缝(例如,由在沿纵向轴线16的轴向位置处将两个单独的管状主体结合在一起形成的接缝),使得无缝内衬18为一体式主体,而不是单独形成并且随后连接在一起的多个离散主体。与由彼此机械地连接的两个或更多个纵向区段形成的导管相比,无缝内衬18可更容易地在另一装置(例如引导构件)上滑动,这是因为无缝内衬可限定更平滑的内腔26。相反,由两个或更多个纵向区段形成的内衬的各区段之间的接头可沿内腔26限定表面突起或其它不规则物,这可干扰装置穿过内腔26。另外,无缝内衬18可帮助沿细长主体12的长度分布推力和旋转力。在一些这类实例中,内衬18的远侧区段18b和近侧区段18a可由与形成一体式主体构造的材料相同的材料或不同的材料形成(例如,通过共挤出工艺)。

在一些实例中,近侧区段18a和远侧区段18b由具有不同结构特征的不同的材料形成。举例来说,内衬18的远侧区段18b可包括更软的材料,所述材料与形成近侧区段18a的材料相比可更容易地径向扩展以适应可扩展构件20的扩展。作为另一实例,内衬18的远侧区段18b可比内衬18的近侧区段18a具有更低的摩擦系数、比近侧区段18a具有更低的弹性模量、比近侧区段18a具有更低的刚度(例如,更柔性的材料)或其任何组合。内衬18的刚度可通过例如挠曲刚度或扭转刚度值来测量。包括比远侧区段18b具有更大的刚度的近侧区段18a的内衬18可使得细长主体12能够表现出更柔性的尖端,同时仍然在整个细长主体12的大部分中保持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以用于导航。另外或可替代地,可选择用于远侧区段18b的材料以提供与凝块更好的接合(例如,机械或化学接合)。

在一些实例中,远侧区段18b可包括表面处理,所述表面处理提供与凝块更好的接合(例如,机械或化学接合)。内衬18的近侧区段18a可包括与远侧区段18b相同或相似的表面处理,或者可不包括与远侧区段18b相同或相似的表面处理。在一些医疗程序中,当凝块穿过细长主体12的远侧端部被抽吸时,远侧区段18b在近侧区段18a之前与凝块接合,并且因此,可期望远侧区段18b被配置成比近侧区段18a更好的凝块接合,以便防止/抑制凝块向远侧不期望的移动到远侧区段18b或导管10之外。近侧区段18a可被配置成使医疗装置更好地穿过内腔26,例如,可限定比远侧区段18b更润滑的通道。

细长主体12包括定位在内衬18上的一个或多个结构支撑构件28。结构支撑构件28被配置成增加细长主体12的结构完整性,同时允许细长主体12保持相对柔性。举例来说,结构支撑构件28可被配置成帮助细长主体12基本上维持其横截面形状(例如,圆形或几乎圆形),或至少帮助防止细长主体12在其导航穿过曲折解剖结构时屈曲或扭结。另外或可替代地,结构支撑构件28与内衬18和外夹套24一起可帮助沿细长主体12的长度分布推力和旋转力两者,这可在主体12旋转时帮助防止细长主体12扭结,或在向主体12施加推力时帮助防止主体12的屈曲。因此,临床医生可向细长主体12的近侧部分施加推力、旋转力或两者,并且这类力可使细长主体12的远侧部分分别向远侧前进、旋转或两者。

结构支撑构件28可包括一个或多个管状编织结构、一个或多个限定多匝的线圈构件,例如呈螺旋形状,或编织结构和线圈构件的组合。因此,尽管本公开的实例主要将结构支撑构件28描述为线圈,但是在其它实例中,导管10可包括代替线圈的编织结构、除线圈之外的编织结构,或包括每种结构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作为一个实例,结构支撑构件28的近侧部分可包括编织结构,并且结构支撑构件28的远侧部分可包括线圈构件。在一些实例中,与其它导管设计(例如,仅由一个金属线圈组成的支撑元件或仅由圆形导线组成的编织物)相比,编织导线(例如,圆形导线和扁平导线的组合)可为细长主体12提供更好的抗椭圆化性和抗张强度,并且与其它导管设计相比,线圈结构(例如,导线线圈)可表现出更好的柱状强度(例如,抗扭结性)和/或环向强度(例如,抗椭圆化性)。

结构支撑构件28可由任何合适的材料制成,所述材料如但不限于金属(例如,镍钛合金(镍钛诺(nitinol))、不锈钢、钨、钛、金、铂、钯、钽、银或镍-铬合金、钴-铬合金等)、聚合物、纤维或其任何组合。在一些实例中,结构支撑构件28可包括围绕内衬18编织或盘绕的一根或多根金属导线。金属导线可包括圆形导线、扁平-圆形导线、扁平导线或其任何组合。圆形导线的横截面可为基本上圆形的,并且扁平导线的横截面可为四边形的,其中当导线为基本上直的时,横截面为在与相应导线的纵向轴线正交的方向上截取的。导线的横截面尺寸(例如直径)有时可被称为导线的尺寸。举例来说,0.0015英寸(0.0381mm)的圆形导线的圆形横截面直径可为约0.0015英寸,并且0.001×0.008英寸(0.0254×0.2032mm)的扁平导线的横截面尺寸可为约0.001英寸和约0.008英寸。在一些实例中,结构支撑构件28可包括限定在约0.001英寸和约0.008英寸之间的区域的金属导线。

在其它实例中,结构支撑构件28可包括扩展并且定位在内衬18上的螺旋形切割海波管。如下文另外描述的,在一些这类实例中,结构支撑构件28可与可扩展构件20一体形成。举例来说,可从同一海波管激光切割结构支撑构件28和可扩展构件20,例如,代表海波管的螺旋形切割段的结构支撑构件28和代表海波管的网格/支杆切割段的可扩展构件20。

如图2所示,结构支撑构件28可仅沿细长主体12的长度的一部分延伸,并且定位在可扩展构件20近侧。在一些实例中,结构支撑构件28的远侧端部可邻接可扩展构件20的近侧端部并且可联接到可扩展构件20(例如,机械地联接或用粘合剂粘结或焊接)。在其它实例中,可扩展构件20可不联接到结构支撑构件28或可不与结构支撑构件28直接接触(例如,邻接接触),尽管两个构件可在细长主体12的同一径向层中。举例来说,结构支撑构件28的远侧端部可与可扩展构件20的近侧端部相邻,但是由小间隙隔开。在这类实例中,结构支撑构件28和可扩展构件20可在同一径向层中,并且内衬18、外夹套24或两者都可将可扩展构件20和结构支撑构件28两者沿细长主体12固定在适当位置。

在一些实例中,结构支撑构件28可联接、粘附或机械地连接到内衬18的外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举例来说,结构支撑构件28可定位在内衬18上并且通过外夹套24使用熔融-回流/热收缩工艺或其它合适的技术相对于内衬18固定在适当位置(例如,固着)。

另外或可替代地,结构支撑构件28可在支撑层(未示出)的辅助下固定到内衬18,所述支撑层帮助将结构支撑构件28粘附到内衬18或外夹套24中的一个或两个。支撑层可包括热塑性材料或热固性材料,如粘结到内衬18、外夹套24或两者的热固性聚合物或热固性粘合剂。在一些情况下,形成支撑层的材料可具有弹性特性,使得支撑层可存在返回到静止位置的趋势。在一些实例中,支撑层定位在结构支撑构件28和内衬18的整个长度上。在其它实例中,支撑层仅定位在结构支撑构件28和内衬18的长度的一部分上。

细长主体12还包括定位在结构支撑构件28和内衬18上的外夹套24,结构支撑构件28定位在内衬18和外夹套24的部分之间。在一些实例中,外夹套24可围绕结构支撑构件28定位,使得外夹套24覆盖内衬18和结构支撑构件28两者的至少一部分或全部。外夹套24与内衬18和结构支撑构件28一起可被配置成限定具有期望的结构特征(例如,柔性、抗扭结性、扭矩响应性、结构完整性、可推动性和柱强度,其可为在不发生永久变形的情况下可施加到细长主体12的最大压缩载荷的量度)的细长主体12。举例来说,外夹套24可具有对细长主体12的期望刚度轮廓有贡献的刚度特征。

在一些实例中,外夹套24可形成为具有从细长主体12的近侧端部12a朝向远侧端部12b减小的刚度。细长主体12的远侧部分17b内的外夹套24的降低的刚度可改进导管10穿过患者的弯曲脉管系统的柔性和可导航性,而导管10的近侧部分17a内的外夹套24的相对较高的刚度可提供更好的可推动性或抗扭结性。在一些实例中,外夹套24可由具有使得外夹套24能够表现出期望刚度特征的不同机械特性的两种或更多种不同的材料形成。在一些实例中,外夹套24的刚度可根据夹套材料的相对硬度(肖氏硬度)来表征。在一些实例中,外夹套24的硬度可在约30的肖氏a硬度和约85的肖氏d硬度之间。举例来说,外夹套24在远侧部分17b内可具有小于约30a的硬度以提供柔性和可扩展性,而外夹套24在近侧部分17a内可具有在约55和约85之间的肖氏d硬度以提供改进的刚度和可导航性。

另外或可替代地,外夹套24在外夹套24的远侧区段24b(其至少部分地与可扩展构件20共同延伸)内可具有小于约15a-30a的刚度。在一些实例中,外夹套24可在近侧区段24a(例如,外夹套24的第一区段)内限定刚度,所述刚度大于远侧区段24b(例如,外夹套24的第二区段)的刚度。外夹套24的远侧区段24b可被配置成适应可扩展构件20的径向扩展。

另外或可替代地,外夹套24可沿纵向轴线16限定硬度梯度(例如硬度)。举例来说,外夹套24可由从近侧端部12a朝向远侧端部12b延伸的多个管状段限定,其中每个管状段限定不同硬度。可选择外夹套24的硬度梯度以帮助为细长主体12提供期望柔性特征。举例来说,在其中细长主体12从近侧端部12a朝向远侧端部12b柔性增加的一些实例中,外夹套24的硬度梯度可在从近侧端部12a朝向远侧端部12b的方向上减小。在一些实例中,外夹套24的硬度可为约25d至约75d。举例来说,外夹套24可限定从近侧端部12a朝向远侧端部12b的硬度梯度,所述硬度梯度通常从约75d减小到约25d。

在一些实例中,外夹套24可使用任何合适的材料形成,所述材料包括但不限于聚合物,如聚醚嵌段酰胺(例如,可从法国科隆布市的阿科玛集团(arkemagroupofcolombes,france)商购获得的)、脂肪族聚酰胺(例如,可从南卡罗来纳州萨姆特的ems-chemie(ems-chemieofsumter,southcarolina)商购获得的)、另一种热塑性弹性体(例如,被配置成适应可扩展构件20的径向扩展的热塑性弹性体聚合物)、聚氨基甲酸酯、聚酰胺或其它热塑性材料或其组合。在一些实例中,外夹套24可由弹性材料形成,如聚烯烃热塑性弹性体、聚氨基甲酸酯弹性体合金或硅树脂,其准许可扩展构件20扩展。举例来说,外夹套24的至少部分地与可扩展构件20共同延伸地延伸的远侧区段24b可由这类弹性材料形成。

外夹套24可围绕结构支撑构件28并且在一些实例中围绕可扩展构件20的至少一部分(例如,近侧部分)热收缩,以将两个构件固定在同一径向层中。在一些实例中,在围绕结构支撑构件28的外夹套24的热收缩期间,外夹套24的材料可流入结构支撑构件28或可扩展构件20内的内部间隔或间隙中的至少一些(例如,在线圈的相邻匝之间或在支杆或编织物之间的间隙)中,使得外夹套24和结构支撑构件28或可扩展构件20的部分形成伪共同延伸层。

在一些实例中,外夹套24的外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包括一个或多个涂层,如但不限于可帮助减少体外血栓形成的抗血栓形成涂层、抗微生物涂层和/或润滑涂层。在一些实例中,润滑涂层可被配置成当细长主体12前进穿过脉管系统时减少细长主体12和患者的组织之间的静摩擦或动摩擦。另外或替代地,在一些实例中,润滑涂层可被配置成减小细长主体12和可穿过其插入细长主体12的另一个导管之间的静摩擦或动摩擦。润滑涂层可例如为亲水涂层。在一些实例中,细长主体12的整个工作长度(从毂14的远侧端部14b到外夹套24的远侧端部)可涂覆有亲水涂层。在其它实例中,使仅细长主体12的工作长度的一部分涂覆有亲水涂层。这可在毂14的远侧端部14b远侧提供一定长度的细长主体12,临床医生可用其握持细长主体12,例如,以旋转细长主体12,当从患者体内移除细长主体12时拉动细长主体12,或推动细长主体12穿过脉管系统。

尽管可在外夹套24的外表面上施加涂层或另一种材料,但外夹套24仍然可基本上限定细长主体12的外表面的形状和尺寸。在一些实例中,细长主体12的外径沿细长主体12的长度可为基本上恒定的(例如,恒定或几乎恒定),不包括由可扩展构件20产生的直径改变。在其它实例中,细长主体12的外径可从细长主体12的近侧部分17a内的第一外径逐渐减小到在靠近可扩展构件20的近侧端部的点处(例如,在可扩展构件20联接到结构支撑构件28或邻近其定位的点处)的第二外径,并且外径可从参考点增加到可扩展构件20定位的细长主体12的区段的第三外径。

在一些实例中,细长主体12的外径的逐渐减小(例如,从第一直径到第二直径或从第二直径到第三直径)可沿细长主体12的长度连续,使得细长主体12的外表面限定不同直径部分之间的平滑过渡。在其它实例中,细长主体12可限定外径不连续逐步减小以限定逐渐减小。可选择直径不连续逐步减小的尺寸以减少当细长主体12前进穿过脉管系统时可钩在脉管系统内的解剖特征的边缘的数量。

细长主体12的较大直径的近侧部分可为细长主体12提供更好的近侧支撑,这可帮助增加细长主体12的可推动性。另外,远侧部分内的通常较小的直径(例如,不包括可扩展构件20的直径)可增加细长主体12穿过曲折脉管系统的可导航性。因此,通过从近侧部分17a到远侧部分17b减小细长主体12的外径,细长主体12可更好地横穿曲折脉管系统,同时仍然维持相对较高水平的近侧可推动性。在一些实例中,如当可扩展构件20处于折叠配置时,在远侧端部12b处的外径可等于或小于在远侧端部12b近侧的第二外径。在一些实例中,细长主体12的一个或多个外径在约3french至约10french,如约3french至约6french的范围内。缩写为fr或f的测量术语french为以mm为单位测量的装置直径的三倍。举例来说,6french直径为约2mm。

细长主体12还包括定位在细长主体12的远侧部分17b处的可扩展构件20,使得可扩展构件20的远侧端部限定细长主体12的远侧端部12b。可扩展构件20可为支架状结构或可扩展漏斗,其被配置成提供具有相对较大的直径(例如,与细长主体12的近侧部分17a相比)和内部空间以用于与凝块(例如,血栓或栓塞物)更好地接合的径向可扩展远侧端部12b。在一些实例中,导管10可与抽吸程序(例如,adapt技术)一起使用,并且可扩展构件20的尺寸和形状可通过增加可容纳凝块的开口,和/或通过将抽吸力分布在凝块的更大部分而不是局部区域上来使得细长主体12能够更好地接合凝块,从而允许将凝块抽吸到导管10中。

通过将可扩展构件20并入到导管10的设计中,导管10可提供优于常规抽吸导管的几个优点。举例来说,通过构造仅具有结构支撑构件28的导管10(例如,在不包括可扩展构件20的情况下),导管10可表现出一种或多种期望的可导航性特征(例如,强度、柔性、抗扭结性等),但将在远侧端部处表现出有限的不可扩展性。为了改进抽吸效率,可增加导管的直径以提供与凝块的接合,但是增加的直径可降低导管穿过患者的脉管系统的整体可导航性。包括可扩展构件20可允许导管10可允许细长主体12的直径(例如,在近侧部分17a内)保持相对较小,并且表现出具有小直径的导管主体的改进的可导航性特征,而可扩展构件20将为导管10提供可归因于具有大直径的远侧端部12b的改进的接合和吸入特征在一些实例中,可扩展构件20的存在可引起改进的血运重建成功率,如由于如本文所述的改进的凝块接合(例如,由于在抽吸期间更好地将整个凝块拉入导管10中)。

在扩展配置中,可扩展构件20可限定漏斗形状。举例来说,可扩展构件20可从可扩展构件20的近侧端部附近的相对较小的横截面尺寸逐渐减小到在远侧端部12b处的相对较大的横截面尺寸。在一些实例中,横截面可为圆形的(例如,圆形形状),并且横截面轴线可被称为直径。在一些实例中,横截面可为不规则形状的,在这种情况下,横截面尺寸可被称为主轴线(例如,横截面的最长尺寸)。在一个实例中,在扩展配置中,可扩展构件20的横截面在远侧端部处可比在近侧端部处宽。举例来说,在扩展配置中,可扩展构件20的远侧端部可比细长主体12的近侧部分17a的内径宽约150%至约300%。

在一个实例中,在远侧端部12b处增加的直径可允许与血管壁更好的密封能力以及在抽吸期间与凝块更好的接合。举例来说,在用常规导管抽吸期间,由于导管在其远侧尖端处的相对较小的直径,与凝块的接合可减少。另外,由于导管相对于血管直径的尺寸,血管壁的内部和导管的外部之间的间隔可导致吸入力的总体损失。相反,可扩展构件20的增加的直径可提供与血管壁更好的密封,从而产生减小的吸入损失。另外,在横截面通常为圆形的实例中,可扩展构件20的增大的直径和漏斗形状可允许大部分凝块被容纳在由漏斗形状限定的内部容积内,以在抽吸程序期间提供与凝块的改进的密封和物理接合。

在一些实例中,可扩展构件20可类似于包括管状主体的支架状结构,所述管状主体包含多个支杆21(例如,波形环的单个直的部分),所述支杆经由相邻顶点23(峰或谷)处的一个或多个连接而互连,以在相邻支杆21之间限定多个单元25,如菱形单元或其它单元设计。在图2的实例中,两个标记的支杆21形成顶点23,它们一起指向近侧方向。通常,可扩展构件20的支杆21中的每一个可为基本上直的部分(例如,直或几乎直的构件),其可在相应顶点23处与一个或多个其它支杆21结合。在一些实例中,支杆21可各自在可扩展构件20扩展之前和之后保持为基本上直的。然而,当可扩展构件20从折叠配置扩展到扩展配置时,支杆21可相对于彼此移动(例如,在顶点23处相对于相邻支杆21枢转)。在一些实例中,多个支杆中的至少一个支杆(例如,支杆21)的一个或多个近侧峰可联接到结构支撑构件28。

支杆21可被迫彼此分开并且径向向外(例如,经由波形环的张紧),以增加可扩展构件20的各个部分处的直径。在其它实例中,可扩展构件20可包括可扩展网状物(例如,织造套筒或织造管状结构)或其它设计。

可扩展构件20可由任何合适的材料制成,所述材料如但不限于金属(例如,镍钛合金(镍钛诺(nitinol))、不锈钢、钨、钛、金、铂、钯、钽、银或镍-铬合金、钴-铬合金等)、聚合物、纤维或其任何组合。在一些实例中,可扩展构件20可由形状记忆金属(例如,镍钛(镍钛诺))形成。可选择可扩展构件20的材料,使得一旦处于扩展配置,可扩展构件20就基本上维持其形状,即使在抽吸工艺期间存在施加到导管10的真空力的情况下。

可扩展构件20可具有任何合适的长度和直径,其可基于目标血管或所执行的特定程序来选择。在一些实例中,可扩展构件20可为在平行于纵向轴线16的方向上测量的约2厘米至约25厘米长,并且被配置成扩展到其折叠配置的外径的约150%至约300%。如上文所讨论的,在一些实例中,在折叠状态下,可扩展构件20的横截面尺寸可等于或基本上等于接近可扩展构件20的细长主体12的外径。在一个实例中,可扩展构件20的长度可为约1.5cm、约2.0cm或约25cm。在一些实例中,在扩展配置中,可扩展构件20的远侧端部12b的直径可为可扩展构件20的近侧端部的直径的约150%至约300%。在一些实例中,与细长主体12的仅包括结构支撑构件28的一部分(例如,在图2的线a-a处的直径或横截面)相比,细长主体12在远侧端部12b处的扩展外径或横截面尺寸可大约200%、250%、300%或另一个百分比。在一些实例中,对于可扩展构件20在远侧部分17b处的可扩展性可允许细长主体12在近侧部分17a内的横截面尺寸保持相对较小。如上所述,这类组合可允许导管10表现出具有小直径的导管主体的改进的可导航性特征,同时仍然为导管10提供改进的接合和吸入特征,这可归因于具有大直径的远侧端部12b。

在一些实例中,可扩展构件20可机械地联接到结构支撑构件28和/或层叠在内衬18和外夹套24之间(至少在可扩展构件20的近侧部分中)。举例来说,可扩展构件20和结构支撑构件28可彼此独立地形成,并且可扩展构件20的近侧端部可联接到结构支撑构件28的远侧端部。在一些实例中,可扩展构件20和结构支撑构件28可经由焊接、铜焊、软焊、环氧树脂或其它合适的技术来结合。在一些实例中,可扩展构件20可被焊接、软焊、粘结或钩到结构支撑构件28。在图2所示的实例中,可扩展构件20包含限定多个单元的多个支杆。最近侧支杆(例如,在可扩展构件20的近侧端部处)的近侧峰中的一个或多个可联接到结构支撑构件28,使得可扩展构件20在围绕结构支撑构件28的多个周向位置处机械地联接到结构支撑构件28,如图2至6所示。在一些实例中,可扩展构件20可被粘结(例如,胶合)、钩(例如,机械互锁)或使用其它方式联接到结构支撑构件28。

在一些实例中,结构支撑构件28和可扩展构件20可一体形成。举例来说,结构支撑构件28可包括多根导线(例如,线圈或编织物),它们随后被织造以形成可扩展构件20,使得制造可不一定需要将可扩展构件20焊接或其它组装或连接到结构支撑构件28。在其它实例中,结构支撑构件28和可扩展构件20可使用同一海波管形成;海波管的近侧部分被螺旋切割以形成线圈结构(例如结构支撑构件28),而海波管的远侧部分被切割以形成多个互连的支杆,所述支杆形成可扩展构件20。

另外或可替代地,可扩展构件20可经由内衬18和/或外夹套24至少部分地固定到结构支撑构件28。举例来说,可扩展构件20可不直接联接到结构支撑构件28或可不与结构支撑构件28直接接触(例如,邻接接触),尽管两个构件可在细长主体12的同一径向层中。在一个实例中,可扩展构件20可在内衬18上与结构支撑构件28相邻定位,并且外夹套24可定位在可扩展构件20和结构支撑构件28上。外夹套24可在两个构件上热收缩,使得外夹套24将可扩展构件20和结构支撑构件28两者相对于内衬18固定在适当位置。在这类实例中,可扩展构件20可至少部分地定位在内衬18和外夹套24之间(例如,层叠或定位在内衬18的远侧区段18b和外夹套24的远侧区段24b之间)。举例来说,可扩展构件20的至少近侧部分可定位在内衬18和外夹套24之间(例如,如图2-5和7所示)。内衬18或外夹套24中的一个或两个可在可扩展构件20的整个长度上延伸,或可仅在可扩展构件20的长度的一部分上延伸。举例来说,内衬18的远侧区段18b可仅在可扩展构件20的长度的一部分上延伸,留下可扩展构件20的部分暴露于内腔26(例如,图3)。由于可扩展构件20的纹理或与可扩展构件20的直接静电接合,可扩展构件20的暴露部分可提供与凝块更好的接合和/或防止凝块从导管10向远侧迁移。举例来说,如本文所述,细长主体12可包含电联接到可扩展构件20的电导体,并且可扩展构件20可被配置成经由导体接收电信号,所述电信号使可扩展构件20静电接合凝块。在一些实例中,可扩展构件20可被配置成响应于接收到电信号而径向向外扩展。

在一些实例中,可扩展构件20的内表面可包含被配置成促进内表面和凝块之间的机械或化学接合中的至少一种的表面处理。在一些实例中,涂层可被施加到可扩展构件20的内表面(例如,支杆的内表面)或内衬18的内表面的部分,或表面可经由蚀刻被纹理化或与可扩展构件20的外表面相比以其他方式使其粗糙化(或更粗糙),以更好地机械接合凝块。在一些实例中,内衬18的远侧区段18b的内表面可被蚀刻,以便促进机械凝块接合。

在一些实例中,可通过将电能输送到可扩展构件20来增强与可扩展构件20的凝块接合。举例来说,电能源(例如,电信号发生器)可经由电联接到可扩展构件20的一个或多个电导体(未示出)将电信号输送到可扩展构件20。电能可带正电以静电接合凝块。可调节电能的特征以更好地接合凝块,如极性或输送的电流的量或类型。举例来说,可采用脉冲直流,其任选地具有非方形和/或非负波形。电导体可延伸穿过细长主体12的内腔26、可沿细长主体12的外表面延伸、可被嵌入细长主体12的壁中,或具有任何其它合适的配置。

可扩展构件20可使用任何合适的技术从折叠配置扩展到扩展配置。在一些实例中,可扩展构件20可为球囊可扩展的。举例来说,一旦将细长主体12定位在邻近目标治疗部位的患者的血管内,就可穿过腔26引入球囊(未示出)并且对其进行充气以使可扩展构件20从折叠配置径向扩展到扩展配置。一旦处于扩展配置,可扩展构件20就可维持其形状以允许球囊放气和移除。然后,通过例如将细长主体12或至少可扩展构件20拉入具有内腔的外护套中,可扩展构件20可折叠以从患者的血管中移除,所述内腔的直径小于扩展的可扩展构件20的直径。当可扩展构件20缩回到外护套中时,外护套可向可扩展构件20施加向内的力。

在其它实例中,可扩展构件20可被配置成自扩展。举例来说,可扩展构件20可由如镍钛诺的形状记忆材料形成。在如下文另外描述的一些这类实例中,导管10可包括在可扩展构件20上的可缩回护套,其例如在将细长主体12导航到患者的脉管系统内的目标治疗部位期间,帮助将可扩展构件20保持在折叠配置。一旦在目标治疗部位处,可缩回护套就可在细长主体12上向近侧撤回,以允许可扩展构件20自扩展。在其它实例中,电能可用于使可扩展构件20扩展。举例来说,可扩展构件20(或其一部分或层)可由响应于通过其中的电流(或由于这类电流产生的热量)而弯曲或偏转的材料或金属形成。一种这类材料为形状记忆合金致动器材料,例如镍钛诺或可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尔湾的dynalloy有限公司(dynalloy,inc.ofirvine,californiausa)获得的flexinoltm

尽管图2说明其中内衬18和外夹套24在可扩展构件20的远侧端部近侧终止的实例,但是在其它实例中,内衬18和外夹套24相对于可扩展构件20可具有其它布置。图3至7说明内衬18、可扩展构件20和外夹套24的其它实例布置。图3至7为图1的细长主体12的远侧部分17b的附加实例的概念性横截面视图,其中横截面为穿过细长主体的中心并且沿纵向轴线16截取的。在图3至7所示的实例中的每一个中,内衬18的远侧区段18b可与可扩展构件20同轴,并且外夹套24可与可扩展构件20同轴。通常,在一些实例中,可扩展构件20的近侧端部可为定位在内衬18的至少一部分上或定位在外夹套24的至少一部分下中的至少一种,如下面关于图3至7所述。

在图3的实例中,内衬18的远侧区段18b仅在纵向方向上与可扩展构件20部分共同延伸地延伸,使得内衬18在可扩展构件20的远侧端部近侧终止。外夹套24的远侧区段24b可与可扩展构件20完全共同延伸(在本文中也称为相连),使得远侧区段24b的远侧端部在与可扩展构件20的远侧端部相同的点处终止。在一个实例中,因为内衬18的远侧区段18b仅与可扩展构件20部分共同延伸地延伸,所以可扩展构件20的内表面可暴露(例如,部分限定)内腔26。在一些实例中,可扩展构件20的至少一部分可形成由细长主体12限定的腔26的内表面。可扩展构件20的暴露的内表面可增强凝块接合和/或防止凝块在抽吸或撤回期间向远侧迁移(例如,由于内表面的表面处理或由于可施加到可扩展构件20以接合凝块的电能,或由于支杆和单元的网状物的暴露部分的“握持”特性)。

在其它实例中,如图4所示,内衬18的远侧区段18b可与可扩展构件20同轴并且完全共同延伸。在图4所示的实例中,外夹套24的远侧区段24b与可扩展构件20同轴,但是仅在纵向方向上与可扩展构件20部分共同延伸地延伸。特别地,外夹套24的远侧区段24b在可扩展构件20的远侧端部近侧终止。在一个实例中,因为外夹套24的远侧区段24b仅与可扩展构件20部分共同延伸地延伸,所以可扩展构件20的外表面的一部分可暴露(例如,未被外夹套24覆盖),这可允许可扩展构件20更容易扩展。在一个实例中,因为内衬18的远侧区段18b可与可扩展构件20同轴并且完全共同延伸,所以内衬18的远侧区段18b可更好地接合凝块(例如,由于内衬18的材料特征或由于内衬18的表面处理)。

在图5的实例中,内衬18的远侧区段18b和外夹套24的远侧区段24b两者都与可扩展构件20同轴并且完全共同延伸。在一个实例中,因为可扩展构件20可至少基本上被内衬18和外夹套24覆盖(例如,完全覆盖或几乎覆盖),所以可扩展构件20可不一定需要暴露于凝块或患者的其它身体材料。举例来说,可扩展构件20可基于结构特征来选择,而不一定需要基于凝块接合特征(例如,导电或支杆图案)来选择。

在图6的实例中,内衬18仅由近侧区段18a限定(例如,内衬18不包括与可扩展构件20共同延伸地延伸的区段。类似地,外夹套24仅由近侧区段24a限定(例如,外夹套24不包括与可扩展构件20共同延伸地延伸的区段)。在一个实例中,因为可扩展构件20可不一定被内衬18或外夹套24覆盖,所以可扩展构件20的柔性和可扩展性可增加(例如,允许可扩展构件20更容易径向向外扩展)。

在图7的实例中,可扩展构件20被部分固定在内衬18和外夹套24之间并且与支撑构件28相邻,但是可扩展构件20可不一定直接联接到结构支撑构件28。尽管以扩展配置示出,但是可扩展构件20可与结构支撑构件28处于同一径向层中(例如,定位或层叠在内衬18和外夹套24之间),即使未直接联接到结构支撑构件28。在图7的实例中,内衬18的远侧区段18b和外夹套24的远侧区段24b各自仅在纵向方向上与可扩展构件20部分共同延伸地延伸。在一个实例中,因为可扩展构件20可不一定需要直接联接到结构支撑构件28,因此远侧部分17b可为更柔性的。

本文所描述的实例导管的元件可以任何合适的布置组合。举例来说,在一些实例中,可扩展构件20可仅固定在内衬18和外夹套24之间(例如,不直接联接到结构支撑构件28,其中可扩展构件20的近侧端部可与结构支撑构件28的远侧端部间隔开),如图7所示,并且远侧区段18b和/或远侧区段24b可与可扩展构件20完全共同延伸,如图3、4或5所示。

图8-10说明细长主体12的相应概念性横截面视图。图8为沿图2的线a-a截取的图1的细长主体12穿过细长主体12在可扩展构件20近侧的部分的概念性横截面视图。在图8所示的实例中,细长主体12的横截面a-a包括示出为导线线圈的结构支撑构件28,其定位在内衬18和外夹套24之间。图8-10所示的横截面为在与纵向轴线16(图1)正交的方向上截取的。

图8说明细长主体12的不同厚度,包括外夹套24的厚度(toj)、内衬18的厚度(til)和细长主体12的厚度(tcb)。细长主体12的总厚度tcb可等于内衬18的厚度til加上外夹套24的厚度toj。在一些实例中,结构支撑构件28还可对细长主体12的总厚度tcb有贡献,并且可导致总厚度tcb在细长主体12的给定横截面内不均匀。在其中细长主体12包括支撑层(未示出)的实例中,总厚度tcb同样可包括支撑层的厚度。然而,在其它实例中,结构支撑构件28可嵌入内衬18或外夹套24中的一个或两个中,并且因此可基本上不对细长主体12的总厚度tcb有贡献。在一些实例中,外夹套24的厚度(toj)可在约0.002英寸(约0.05毫米)和约0.008英寸(约0.20毫米)之间,内衬18的厚度(til)可在约0.0005英寸(约0.127毫米)和约0.003英寸(约0.076毫米)之间,并且细长主体12的总厚度tcb可在约0.003英寸(约0.076毫米)和约0.010英寸(0.254毫米)之间。

图9为沿图2中的线b-b截取的细长主体12的概念性横截面视图,并且说明细长主体12的远侧部分17b穿过可扩展构件20的近侧部分的实例横截面。在图9的实例横截面中,内衬18和外夹套24两者在可扩展构件20的一部分上延伸。

图10为沿图2的线c-c截取的图2的细长主体12的概念性横截面视图,和说明细长主体12的远侧部分17b穿过可扩展构件20的远侧部分的实例横截面。在图10的实例横截面中,外夹套24在结构可扩展构件20上延伸,并且不存在内衬18。如图10的实例所说明,外夹套24的部分和可扩展构件20的部分可限定内腔26的部分。

本文所描述的导管可与导丝、可缩回护套或两者协作前进到患者的脉管系统内的目标位置,这可有助于导管穿过脉管系统的导航(例如操纵和操控)。举例来说,细长主体的内腔可被配置成容纳导丝,使得细长主体12可被引导穿过在导丝上的脉管系统。

图11a和11b为借助于可缩回护套22展开的细长主体12的可扩展构件20的概念性横截面侧视图。为了说明的目的,图11a和11b中的细长主体12包括可扩展构件20,然而,内衬18、结构支撑构件28和外夹套24的细节没有标记。图11a说明定位在可扩展构件20上的可缩回护套22内处于折叠配置的可扩展构件20。可缩回护套22可代表细长主体12上的可缩回管状主体,或可代表单独的递送导管的管状主体。如图11a所示,可缩回护套22可含有可扩展构件20,并且防止构件在与目标治疗部位相邻定位之前自扩展。一旦将可扩展构件20定位在期望的位置,就可向近侧撤回可缩回护套22(例如,图11b)以暴露可扩展构件20,从而允许可扩展构件20经由自扩展(例如,用形状记忆金属构造可扩展构件20)或借助于患者的脉管系统内的附加装置(例如,借助于定位在腔26内的球囊使可扩展构件20扩展)而从折叠配置扩展到扩展配置。一旦已经完成抽吸程序,可缩回护套22然后就可在可扩展构件20上向远侧延伸,以将可扩展构件20转变回到折叠配置,并且导管10可从患者体内撤回。

图12和13分别描述用于制造和使用本文所描述的导管的实例技术。为了说明的目的,参考图1和2的导管10的各个方面来描述图12和13的技术,然而,这类描述并不旨在为限制性的,并且图12和13的技术可用于形成其它导管,或图1和2的导管10可使用除图12中描述的技术以外的技术来形成。

图12为形成导管10的实例方法的流程图。图12的技术包括将结构支撑构件28定位在内衬18上(30);将可扩展构件20联接到结构支撑构件28(32);并且将外夹套24定位在结构支撑构件28的至少一部分上(34)。

可使用任何合适的装置来形成内衬18。举例来说,内衬18可呈管状主体的形式并且被放置在心轴上。内衬18可使用任何合适的技术来制造。在一些实例中,内衬18的各个区段,在适用的情况下,可使用挤出工艺形成,在所述工艺中将聚合材料机械地混合在一起并且加热到下面的聚合材料的熔点,并且通过管状挤出工艺以形成具有期望厚度和直径轮廓的管状主体。在一些实例中,内衬18的各个区段(例如,近侧区段18a和远侧区段18b)可定位在心轴上,随后被随后结合在一起(例如,熔合)在一起。可替代地,可将各个区段共挤出以形成一体式管状主体。

在一些实例中,在将内衬18定位在心轴上之后,可将内衬18热收缩到心轴上,使得内衬18符合心轴的外表面并且获取心轴的逐渐减小的轮廓(如果适用的话)。在此类实例中,内衬18的各个区段的尺寸可设置成使得各个衬套区段的内径略微过大,以便于在热收缩工艺之前将衬套区段放置在心轴上。然而,在其它实例中,热收缩可不为必需的。举例来说,除了热收缩之外或代替热收缩,内衬18的各个区段可在心轴上纵向拉伸,以便基本上符合心轴的外表面。在任一实例中,内衬18可限定恒定的内径,或可具有不同的内径,例如,对应于由心轴限定的外径。

一旦将内衬18定位在心轴上,就可将结构支撑构件28(例如,线圈、编织物或其组合)定位在内衬18上(30)。举例来说,结构支撑构件28可包括盘绕或织造在内衬18上的一个或多个导线元件(例如,扁平导线、扁平-圆形导线或圆形导线)。接下来,可扩展构件20可定位在内衬18的一部分上并且联接到结构支撑构件28(32)。举例来说,在可扩展构件20和结构支撑构件28各自彼此独立地形成的情况下,可扩展构件20的近侧端部可经由焊接、铜焊、软焊、环氧树脂、机械钩或其它合适的技术结合到结构支撑构件28的远侧端部。在一个实例中,可扩展构件20可不直接连接到结构支撑构件28,并且可经由内衬18和外夹套24相对于彼此保持在适当的位置(例如,如图7所示)。

在其它实例中,结构支撑构件28和可扩展构件20可一体形成,使得附加联接不为必需的。举例来说,导管10可包括海波管,所述海波管被切割以形成结构支撑构件28和可扩展构件20的全部或一部分,使得两个部件由同一海波管一体形成。然后可将海波管拉伸并且定位在内衬18上。在这类实例中,海波管可被限定为具有小于内衬18的外径的直径。当海波管定位在内衬18上时,海波管的直径可扩展,从而在海波管的相邻匝(例如,代表结构支撑构件28的区段)之间产生间隙。在其它实例中,结构支撑构件28和可扩展构件20两者都可使用金属导线形成,其中结构支撑构件28和可扩展构件20代表由导线形成的不同结构(例如,线圈对织造)。

在一些实例中,结构支撑构件28和/或可扩展构件20的结构配置可在被定位在内衬18上之前被至少部分地限定。举例来说,可在不同的心轴上形成形状记忆导线(例如,镍钛诺合金)或其它可热定形的金属、合金或聚合物基料的其它结构,其中将结构热定形以限定结构支撑构件28和/或可扩展构件20的期望形状。在热定形之后,然后可将结构支撑构件28和/或可扩展构件20从心轴上随后移除,并且然后将其重新定位在内衬18上。

在一些实例中,在将结构定位在内衬18上之前限定结构支撑构件28和/或可扩展构件20的结构特征中的一些或全部可帮助控制结构支撑构件28和/或可扩展构件20的结构特征(例如,间隙间隔、节距、扩展特征等),以及控制用于多个导管的结构支撑构件28和/或可扩展构件20的产品一致性和均匀性。另外,在单独的耐热心轴上的金属结构的形状设定使得能够在不损坏内衬18的情况下构造细长主体12。

在适用的情况下,可使用任何合适的技术将结构支撑构件28和可扩展构件20相对于内衬18固定在适当的位置。举例来说,结构支撑构件28可粘附到内衬18。在一些实例中,可在将结构支撑构件28定位在内衬18上之前将粘合剂定位在内衬18上。除了粘合剂之外或代替粘合剂,外夹套24可用于将结构支撑构件28和可扩展构件20的部分固定到内衬18。

图12的技术还包括将外夹套24定位在内衬18和结构支撑构件28上(34)。举例来说,形成外夹套24的一个或多个区段可独立地形成(例如,挤出)并且以期望的布置在内衬18、结构支撑构件28和可扩展构件20上滑动。外夹套24可使用任何合适的技术连接到内衬18。举例来说,外夹套24可在内衬18上热收缩。用于将外夹套24连接到内衬18的合适技术可包括在外夹套24处于足以使外夹套24的材料熔化的热缩管中时加热外夹套24,然后使外夹套24的材料回流。在一些实例中,外夹套24的热收缩可帮助沿细长主体12固定结构支撑构件28和/或可扩展构件20的相应位置。这可通过限制在细长主体12的壁构造内包括附加层来帮助使细长主体12的壁厚度降到最低,并且因此对于给定的外径,增加细长主体12的内径。另外,不存在将内衬18结合到外夹套24的附加层(例如,粘合剂/扎带/支撑层)可对增加导管10的柔性有贡献。在一些实例中,在热收缩工艺期间,外夹套24的各个区段也可被粘结(例如,熔合)在一起。

图13为使用导管10抽吸的实例方法的流程图。图13的技术包括将导管10插入患者的脉管系统中(36);展开可扩展构件20,其被配置成在患者的脉管系统中扩展(38);并且抽吸凝块(40)。在一些实例中,本文所描述的技术包括一旦程序完成就从患者的脉管系统移除导管10。举例来说,可扩展构件20可通过在可扩展构件20上使可缩回护套22向远侧前进而折叠成折叠配置,如下文另外描述。在一些实例中,细长主体12可缩回到护套(例如,护套22)中以使可扩展构件20折叠。在一些实例中,可将电能施加到可扩展构件20以使可扩展构件20折叠。

在一些实例中,将导管10插入患者的脉管系统中(36)可通过首先将导丝、引导导管或另一引导构件引入患者的脉管系统中至目标治疗部位来辅助。然后可将细长主体12引入导丝上并且前进至目标治疗部位。另外或可替代地,导管10可借助于引导导管被引入患者的脉管系统中。举例来说,引导导管可最初被引入患者的脉管系统中并且定位在目标治疗部位附近。然后可穿过引导导管的内腔引入导管10。

一旦邻近目标治疗部位,可扩展构件20就可展开到脉管系统中(38)。在一些实例中,可扩展构件20可为自扩展的。在此类实例中,可扩展构件20可被约束在覆盖可扩展构件20的可缩回护套22(例如,引导导管的可缩回护套或主体)内。在一些实例中,使可扩展构件20扩展可包含缩回可覆盖可扩展构件20以暴露可扩展构件20的护套(例如,可缩回护套22)。一旦邻近目标治疗部位,可缩回护套22就可向近侧缩回或以其他方式从周围可扩展构件20移除,从而允许可扩展构件20扩展并且与血管壁和/或凝块接合,这取决于可扩展构件20相对于凝块(或待除去的其它材料)的位置。在一些这类实例中,可缩回护套22可形成导管10的一部分,或可缩回护套22可代表递送或引导导管,导管10穿过所述递送或引导导管被导航以到达目标治疗部位。在一些实例中,可缩回护套22可在凝块的吸入完成之后前进,以允许可扩展构件20的缩回(例如,将可扩展构件20恢复成折叠配置)和导管10从患者体内的撤回。

另外或可替代地,可扩展构件20可使用球囊展开至扩展的可扩展构件20。在涉及球囊的实例中,球囊可导航穿过腔26并且在细长主体12的远侧部分处的内腔26内时充气以使可扩展构件20扩展。可扩展构件20在扩展之前(例如,在护套内时或在对球囊进行充气之前)可处于折叠配置。

在其它实例中,可扩展构件可通过向可扩展构件20施加电能来扩展。举例来说,可扩展构件20(或其一部分或层)可使用形状记忆合金致动器材料来构造,如本文其他地方所讨论的。

图13的技术还包括开始抽吸以除去凝块(40)。举例来说,可将细长主体12的远侧端部12b引入在凝块附近和/或近侧的颅内血管中。真空源可连接到毂14,并且凝块可经由抽吸穿过细长主体12的内腔26从血管中吸入。可扩展构件20的形状和配置可提供与凝块更好的接合。在一些实例中,通过可扩展构件20防止或抑制凝块或其它材料相对于可扩展构件20或导管10的远侧移动或迁移。举例来说,可扩展构件20的内表面可防止或抑制凝块/材料相对于可扩展构件20或导管10的远侧移动。这可涉及凝块/材料在可扩展构件20中的缠绕,和/或可扩展构件20的内表面对凝块/材料的远侧移动的摩擦阻力。

在一些实例中,可将电能施加到可扩展构件20以更好地接合凝块。举例来说,电能可经由联接到可扩展构件20的一个或多个电导体(未示出)输送到可扩展构件20的暴露部分。电能可带正电以静电接合凝块。可调节电能的特征以更好地接合凝块,如极性或输送的电流的量或类型。举例来说,可采用脉冲直流,其任选地具有非方形和/或非负波形。

一旦程序完成,就可将导管10从脉管系统中移除。

已经描述本公开的各个方面。这些和其它方面在以下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