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38338发布日期:2020-09-25 18:10阅读:114来源:国知局
医疗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用于去除生物体管腔的物体的医疗设备



背景技术:

由血管内的斑块或血栓等导致的狭窄部的治疗方法能够举出通过气囊扩张血管的方法、和将网眼状或者螺旋状的支架作为血管的支承而留置于血管内的方法等。但是,这些方法难以治疗因钙化而变硬的狭窄部和在血管的分支部产生的狭窄部。作为即便在这种情况下也能够进行治疗的方法,而具有对斑块或血栓等狭窄物进行切削而去除的方法。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使切削物体的工作头固定于驱动轴的远位部的设备。该设备使驱动轴旋转,能够通过工作头切削物体。该设备在手边具有用于将设备的内部密封的密封构造。密封构造具有供密封用的流体注入的注入端口、和吸引流体的吸引端口。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美国专利第8475484号说明书



技术实现要素:

在想要改变专利文献1所述的设备的工作头的朝向的情况下,需要进行对具有注入端口和吸引端口的密封构造的位置进行变更的操作。但是,密封构造由于连接有管等,难以操作。另外,在变更密封构造的位置时,设备会产生向与轴心交叉的方向的相对倾斜,难以操作。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做出的,目的为提供一种能够在生物体管腔内容易变更设备的位置、且能够有效去除切削后的物体的医疗设备

实现上述目的的本发明的医疗设备去除生物体管腔内的物体,具有:能够旋转的驱动轴;固定于所述驱动轴的远位部并对物体进行切削的切削部;将所述驱动轴能够旋转地收容的第1壳体;位于所述第1壳体的远位侧、且以所述驱动轴的轴心为中心能够相对于所述第1壳体旋转的第2壳体;和支承所述第1壳体以及所述第2壳体的支承部,所述第1壳体、所述第2壳体以及所述支承部中的两者的某一方具有凹部,另一方具有能够相对于所述凹部沿着所述轴心相对移动而嵌合以及脱离的凸部,所述凸部以及所述凹部通过嵌合来限制所述第1壳体以及所述第2壳体的相对旋转,所述支承部能够以所述轴心为中心旋转地支承所述第1壳体以及所述第2壳体的至少一方,该支承部限制所述第1壳体以及所述第2壳体的、向与所述轴心交叉的方向的相对倾斜。

实现上述目的的本发明的医疗设备的其他方式为,去除生物体管腔内的物体的医疗设备具有:能够旋转的驱动轴;固定于所述驱动轴的远位部并对物体进行切削的切削部;将所述驱动轴能够旋转地收容的第1壳体;位于所述第1壳体的远位侧、且以所述驱动轴的轴心为中心能够相对于所述第1壳体旋转的第2壳体;和支承所述第1壳体以及所述第2壳体的支承部,所述第1壳体以及所述第2壳体、或者所述第1壳体以及所述支承部能够滑动地接触而限制相对旋转,所述支承部能够以所述轴心为中心旋转地支承所述第1壳体,该支承部限制所述第1壳体以及所述第2壳体的、向与所述轴心交叉的方向的相对倾斜。

发明效果

上述构成的医疗设备由于能够将第2壳体相对于第1壳体旋转,所以操作第2壳体,能够容易地变更生物体管腔内的医疗设备的位置。另外,第1壳体以及第2壳体被支承部支承,即使相对旋转,驱动轴也能够在恰当的位置旋转。因此,医疗设备能够通过固定于驱动轴的切削部,有效地切削生物体管腔的物体并将其去除。此外,凸部以及凹部能够设于第1壳体、第2壳体、与第1壳体连结的支承部、或者与第2壳体连结的支承部。

上述构成的医疗设备的其他方式中,由于能够将第2壳体相对于第1壳体旋转,所以操作第2壳体,能够容易地变更生物体管腔内的医疗设备的位置。另外,第1壳体以及第2壳体被支承部支承,即使相对旋转,驱动轴也能够在恰当的位置旋转。因此,医疗设备能够通过固定于驱动轴的切削部,有效地切削生物体管腔的物体并将其去除。第1壳体以及第2壳体由于限制了相对旋转,所以能够在任意的周向位置上容易地定位。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医疗设备以及驱动设备的俯视图。

图2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医疗设备的近位部的剖视图。

图3是表示医疗设备的远位部的剖视图。

图4是由单虚线透过医疗设备的支承部来表示的放大立体图,(a)表示凸部与凹部嵌合前的状态,(b)表示凸部与凹部嵌合后的状态。

图5是沿着图2的a-a线的剖视图,(a)表示医疗设备与驱动设备卡合的状态,(b)表示医疗设备能够从驱动设备脱离的状态。

图6是表示凸部与凹部嵌合的状态下的医疗设备的近位部的剖视图。

图7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医疗设备的将凸部与凹部嵌合前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8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医疗设备的将凸部与凹部嵌合后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9是表示第3实施方式的医疗设备的近位部的图,(a)是俯视图,(b)是剖视图。

图10是表示第3实施方式的医疗设备的将凸部与凹部嵌合前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11是表示第3实施方式的医疗设备的将凸部与凹部嵌合后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12是表示第3实施方式的医疗设备的变形例的图,(a)是俯视图,(b)是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此外,附图中的各部件的尺寸和比率有时会为了便于说明而夸张,不同于实际的尺寸和比率。

<第1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的医疗设备10用于在急性下肢虚血或深部静脉血栓症中插入血管内而将血栓、斑块、粥样斑、钙化病变等破坏并去除的处置。在本说明书中,将设备的插入血管的一侧称为“远位侧”,将进行操作的手边侧称为“近位侧”。此外,去除的物体并不一定限度于血栓、斑块、粥样斑、钙化病变,能够存在于生物体管腔内的物体全都属于此类物体。

如图1~3所示,医疗设备10与产生驱动力的驱动设备100连结而驱动。医疗设备10以及驱动设备100构成一个医疗系统1。

医疗设备10具有:为长尺寸且旋转驱动的驱动轴20;将驱动轴20收容的外管30;和切削血栓的切削部40。医疗设备10还具有:将驱动轴20的近位部能够旋转地保持的第1壳体50;固定于外管30的近位部的第2壳体60;和支承部70。

驱动轴20向切削部40传递旋转力。驱动轴20形成有用于将切削后的物体向近位侧搬运的吸引腔室22(内腔)。驱动轴20具有:具有轴心x的长尺寸管状的驱动管21;和固定于驱动管21的近位部的连接部24。

驱动管21将外管30贯穿,在远位部固定有切削部40。驱动管21的近位部位于第2壳体60的内部。驱动管21经由连接部24、通过后述的旋转驱动轴121而旋转驱动。驱动管21在远位端具有供吸引对象物(切削后的血栓等)进入的入口部26。驱动管21的近位端的内腔封闭,并固定于连接部24。驱动管21在位于第2壳体60的内部的近位部的侧面上,具有使吸引腔室22开口的导出部25。导出部25是供从入口部26进入驱动管21的内部的血栓排出的出口。

驱动管21柔软,且具有能够将从近位侧作用的旋转动力向远位侧传递的特性。位于第1壳体50以及第2壳体60的内部的驱动管21的近位部的表面具有光滑的面性状,且具有高尺寸精度。由此,驱动管21能够在第1壳体50以及第2壳体60的内部,由后述的第1密封部62密封,同时高速地旋转。驱动管21的表面具有光滑的面性状,由此也可以实施镀层处理和研磨处理。

驱动管21可以整体由一个部件构成,或者由多个部件构成。例如,驱动管21的远位部和近位部可以由不同的部件构成。驱动管21的一部分例如可以为将多个线材排列并以螺旋状连结而成的管体。或者,驱动管21为了根据部位来调节刚性,可以通过激光加工等形成螺旋状的缝或槽。

驱动管21的构成材料例如能够优选使用不锈钢,ta、ti、pt、au、w、聚乙烯、聚丙烯等聚烯烃、聚酰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等聚酯纤维、etfe等氟类混合物、peek(聚醚醚酮)、聚酰亚胺等。另外,可以由多个材料构成,也可以埋设线材等加强部件。

连接部24是固定于驱动管21的近位端的大致圆柱状的部件。连接部24是与旋转驱动轴121连结来接受旋转动力的部件。连接部24的近位部具有供旋转驱动轴121嵌合的嵌合凹部27。连接部24将驱动管21的近位端的内腔封闭。

外管30具有:将驱动轴20能够旋转地收容的外管主体31;和固定于外管主体31的远位部的侧面的前端管32。

外管主体31为筒体,近位端固定于第2壳体60。外管主体31的远位端位于切削部40的近位侧。外管主体31在远位部具有以规定的角度弯曲的弯曲部34。弯曲部34能够利用于通过使外管主体31旋转而变更外管主体31的远位端的朝向。

前端管32固定于外管主体31的远位部的外周面。前端管32具有能够供导丝插入内部的导丝腔室33。

外管主体31以及前端管32的构成材料没有特别限定,但例如能够优选使用聚乙烯、聚丙烯等聚烯烃、聚酰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等聚酯纤维、或各种弹性体、etfe等氟素类混合物、peek(聚醚醚酮)、聚酰亚胺等。另外,外管主体31可以由多个材料构成,也可以埋设线材等加强部件。

切削部40是用于切削血栓的部件。切削部40固定于驱动管21的远位部的外周面。切削部40是与驱动管21相比向远位侧突出的圆筒。切削部40的远位端具有锐利的刃41。此外,刃41的形状没有特别限定。切削部40也可以不是刃41,可以具有多个微小的研磨颗粒。

切削部40的构成材料优选具有能够切削血栓的程度的强度,例如能够优选使用不锈钢、ta、ti、pt、au、w、形状记忆合金等。切削部40的构成材料可以为聚醚醚酮(peek)等工程塑料等树脂。

第1壳体50具有第1壳体主体51和连接器52。第1壳体主体51具有第1空间部53。在第1空间部53,形成有供驱动管21能够旋转地贯穿的第1内部空间53a。在第1壳体主体51的远位部的外周面固定有支承部70。连接器52固定于第1壳体主体51的近位部。连接器52能够插入后述的驱动设备100的连结口111而连结。连接器52在近位侧具有连接器开口部54,在内部收容连接部24。

第2壳体60具有第2壳体主体61、第1密封部62、固定部件65、和与支承部70卡合的卡合部66。第2壳体主体61具有第2空间部63和吸引端口64。第2空间部63形成有供驱动管21能够旋转地贯穿的第2内部空间63a。吸引端口64能够连接后述的驱动设备100的吸引管131。吸引端口64与第2内部空间63a连通。第2壳体主体61的远位部液密地固定有外管30的近位端。将外管30贯穿的驱动管21的近位部位于第2内部空间63a。驱动管21的导出部25位于第2内部空间63a。因此,从吸引管131向吸引端口64作用的负压从导出部25作用于驱动管21的内部。在第2空间部63的近位侧,配置有与驱动管21的外周面接触的第1密封部62。第1密封部62抑制第2内部空间63a的负压泄漏。第1密封部62具有环状的外侧密封部62a、和配置于外侧密封部62a的内侧的环状的内侧密封部62b。

对于外侧密封部62a,尺寸精度高,面性状平滑,且柔软性(紧密接触性)高。由此,外侧密封部62a相对于所接触的对象以高尺寸精度无间隙地紧密接触,密封性优异。外侧密封部62a的外周面与第2空间部63的内周面接触。外侧密封部62a的内周面与内侧密封部62b的外周面接触。外侧密封部62a例如为o型环。外侧密封部62a的构成材料例如能够举出天然橡胶、合成橡胶、硅树脂等。

对于内侧密封部62b,尺寸小,尺寸精度高,且面性状光滑。内侧密封部62b与外侧密封部62a相比密封性低,但滑动性优异。内侧密封部62b的外周面与外侧密封部62a的内周面接触。内侧密封部62b的内周面与以高速旋转的驱动管21的外周面接触。内侧密封部62b由于滑动性优异,所以与驱动管21滑动,同时抑制第2内部空间63a的负压泄漏。

内侧密封部62b由于与以高速旋转的驱动管21接触,所以优选为,摩擦阻力低,耐热性高,线膨胀率低,耐摩耗性高。内侧密封部62b的构成材料例如能够举出超高分子聚乙烯、聚酯纤维、聚酰胺、聚四氟乙烯等氟素类树脂、而且使这些材料中的两种以上组合而成的材料(混合物合金、共聚混合物、层叠体等)。

固定部件65是将密封部相对于第2壳体主体61固定的筒状的部件。固定部件65从第2壳体主体61的近位侧进入第2内部空间63a,与第1密封部62的近位侧的面接触。

如图2、4所示,卡合部66设于第2壳体主体61的近位部的外周面。卡合部66具有:截面形状平滑的为正圆的滑动面69;向周向延伸的槽部67;和在槽部67的近位侧的缘沿周向排列的多个凹部68。凹部68的数量没有特别限定。滑动面69设于槽部67的远位侧以及近位侧的双方。此外,滑动面69可以仅设于槽部67的远位侧以及近位侧中的一方。

支承部70是对第1壳体50以及第2壳体60的相对移动进行辅助的筒状的部件。位于支承部70的近位部的近位内周面71固定于第1壳体50的远位侧的外周面。位于支承部70的远位部的远位内周面72具有:截面形状平滑的为正圆的支承滑动面73;和沿周向排列的多个凸部74。支承滑动面73的内径比相对的滑动面69的外径稍微大。支承滑动面73相对于滑动面69能够滑动地紧密接触。凸部74从支承滑动面73向径向的内侧突出,同时向近位侧成为凸状。凸部74收容于第2壳体60的槽部67,能够在槽部67的内部移动。凸部74的数量优选与凹部68的数量一致,但也可以不一致。凸部74的沿着轴心x的方向上的长度比槽部67的沿着轴心x的方向上的长度短。凸部74具有相对于凹部68能够朝向近位侧嵌合、且能够朝向远位侧脱离的形状。凸部74在收容于槽部67内的状态下能够相对于槽部67向周向移动。支承部70限制第1壳体50以及第2壳体60的与轴心x交叉的方向上的相对移动。而且,支承部70限制第1壳体50以及第2壳体60的相对倾斜。

接下来,说明驱动设备100。

如图1、2所示,驱动设备100具有外壳110;产生旋转力的驱动部120;产生吸引力的吸引部130;电池140;和开关150。

驱动部120具有旋转驱动轴121和第1马达122。旋转驱动轴121能够与医疗设备10的连接部24连接。第1马达122从电池140获得电力,使旋转驱动轴121旋转。第1马达122的旋转速度没有特别限定,但例如为5,000~200,000rpm。

吸引部130具有吸引管131、泵132、第2马达133、废液管134和废液包135。吸引管131能够与医疗设备10的吸引端口64连接。第2马达133从电池140获得电力,使泵132驱动。泵132由第2马达133驱动,对吸引管131作用负压。另外,泵132将经由吸引管131吸引的流体向废液管134排出。废液管134与泵132连结。废液管134将从泵132排出的废液向废液包135搬运。

开关150是对电力从电池140向第1马达122以及第2马达133供给的开始以及停止进行操作的部位。开关150固定于外壳110。每当按下开关150,切换电力供给的开以及关。

外壳110具有设于远位部的连结口111、和设于近位部的收容部112。

收容部112收容第1马达122、第2马达133、泵132以及电池140等。另外,收容部112以使开关150能够操作地露出于外表面的方式固定开关150。从收容部112导出吸引管131以及废液管134。

连结口111是供医疗设备10的连接器52插入而连结的部位。连结口111具有与连接器52的外周面相接的承接部113、和与第1壳体50能够脱离地连结的连结部160。

如图2、5的(a)所示,连结部160具有:供手术师按压操作的按压部161;供按压部161滑动的滑动槽164;对按压部161施力的弹性部件166;和限制弹性部件166的位置的突起部165。滑动槽164在与驱动管21的轴心x正交的方向上形成于连结口111的内周面。滑动槽164的一端与从连结口111的内周面向外周面贯穿的贯穿孔167连通。按压部161能够滑动地收容于滑动槽164。按压部161具有从贯穿孔167向外部露出的操作部162、和与第1壳体主体51的外周面相接的抵接部163。抵接部163的远位侧的内缘168以随着趋向远位侧而扩大的方式倾斜。突起部165形成于与形成有连结口111的贯穿孔167的一侧为相反侧的内周面。弹性部件166例如是螺旋弹簧。弹性部件166的一端与突起部165嵌合而固定。弹性部件166的另一端与抵接部163抵接。弹性部件166在与没有作用外力的自然状态相比收缩的状态下与抵接部163接触。因此,弹性部件166对抵接部163朝向第1壳体主体51施力。当通过弹性部件166的施加力而使抵接部163与第1壳体主体51抵接时,第1壳体主体51与连结口111连结。此时,抵接部163位于连接器52的远位侧。因此,连接器52无法从连结口111向远位侧拔出。当手术师按压操作部162时,如图5的(b)所示,按压部161在滑动槽164内移动。由此,弹性部件166收缩,抵接部163从第1壳体主体51的外周面离开。因此,第1壳体主体51从弹性部件166的施加力被解放。而且,抵接部163向从连接器52的远位侧的位置脱离的位置移动。由此,第1壳体50能够不妨碍抵接部163地从连结口111向远位侧脱离。

接下来,以对血管内的血栓、钙化病变等进行破坏并将其吸引的情况为例来说明第1实施方式的医疗设备10的使用方法。

首先,手术师将导丝(未图示)插入血管,使其到达血栓的附近。接下来,手术师将导丝的近位端插入医疗设备10的导丝腔室33。然后,将导丝作为引导体,使医疗设备10到达血栓的附近。

接下来,如图2所示,手术师将医疗设备10的连接器52插入驱动设备100的连结口111。由此,位于连结口111的抵接部163的内缘168由连接器52向侧方按压。因此,弹性部件166收缩,向侧方移动。由此,连接器52在连结口111的内部越过抵接部163向近位侧移动。连接器52与承接部113紧密接触。当连接器52越过抵接部163时,如图5的(a)所示,抵接部163由弹性部件166按压,与第1壳体主体51抵接。由此,第1壳体主体51与连结口111连结。此时,抵接部163位于连接器52的远位侧。因此,限制连接器52从连结口111向远位侧拔出。另外,旋转驱动轴121与连接部24连接。接下来,如图2所示,手术师将吸引管131与吸引端口64连结。

手术师在想要将切削部40的位置在周向上变更的情况下,使外管30旋转。当使外管30旋转时,外管30的弯曲部34的方向变化,能够变更切削部40的位置。手术师在使外管30旋转时,如图2、图4的(a)所示,使第2壳体60相对于固定有第1壳体50的驱动设备100向近位侧移动。由此,支承部70的凸部74不与位于第2壳体主体61的凹部68嵌合,成为收容于槽部67的状态。该状态下,凸部74能够相对于槽部67向周向移动。因此,手术师能够使第2壳体60相对于驱动设备100以及第1壳体50旋转。当使第2壳体60旋转时,固定于第2壳体60的外管30会旋转。由此,外管30的弯曲部34的方向变化,能够变更切削部40的位置。因此,不用使难以大幅度旋转的驱动设备100旋转,使第2壳体60旋转,就能够容易地大幅度变更切削部40的方向。

手术师在将外管30的方向调节之后,如图4的(b)、图6所示,使第2壳体60相对于固定有第1壳体50的驱动设备100向远位侧移动。由此,支承部70的凸部74与位于第2壳体主体61的凹部68嵌合。因此,第2壳体60相对于第1壳体50以及驱动设备100不能旋转。也就是说,第2壳体60能够与第1壳体50以及驱动设备100一体地操作。并且,当使驱动轴20旋转,进行血栓的切削以及吸引时,能够抑制外管30以及第2壳体60因从驱动轴20受到的摩擦力而追随驱动轴20旋转。

接下来,手术师按下开关150(参照图1)。由此,从电池140向第1马达122以及第2马达133供给电力。第1马达122使旋转驱动轴121旋转,并使与旋转驱动轴121连接的连接部24旋转。由此,驱动轴20旋转,切削部40也旋转。旋转的切削部40在血管内对血栓进行切削。

第2马达133使泵132工作。由此,如图6所示,经由吸引管131向第2内部空间63a作用负压。因此,从位于第2内部空间63a的导出部25向驱动管21的吸引腔室22作用负压。因此,由切削部40的刃41切削后的血栓通过切削部40的内侧,从驱动管21的入口部26被吸引至吸引腔室22。在第2内部空间63a的近位侧,设有将驱动管21的外周面与第2壳体主体61之间密封的第1密封部62。而且,第1密封部62具有能够与以高速旋转的驱动管21接触的内侧密封部62b。而且,第1密封部62具有将内侧密封部62b与第2壳体主体61之间密封的密封性高的外侧密封部62a。由此,第1密封部62能够将以高速旋转的驱动管21与第2壳体主体61之间有效密封。因此,第1密封部62内的压力损失非常小。因此,能够从入口部26良好地吸引血栓。

被吸引的血栓通过导出部25、第2内部空间63a、吸引管131而到达泵132。到达泵132的血栓如图1所示地经由废液管134向废液包135排出。血栓的切削以及吸引完成之后,手术师按下开关150。由此,从电池140向第1马达122以及第2马达133的电力供给停止。因此,驱动轴20的旋转停止,且泵132停止。由此,基于切削部40的切削以及基于驱动管21的吸引停止。此后,将医疗设备10从血管拔出,处置完成。

如上所述,第1实施方式的医疗设备10是去除生物体管腔内的物体的医疗设备10,其具有:能够旋转的驱动轴20;固定于驱动轴20的远位部并对物体进行切削的切削部40;将驱动轴20能够旋转地收容的第1壳体50;位于第1壳体50的远位侧、且以驱动轴20的轴心x为中心能够相对于第1壳体50旋转的第2壳体60;和支承第1壳体50以及第2壳体60的支承部70,第2壳体60以及支承部70中的某一方具有凹部68,另一方具有能够相对于凹部68沿着轴心x相对移动而嵌合以及脱离的凸部74,凸部74以及凹部68通过嵌合来限制第1壳体50以及第2壳体60的相对旋转,支承部70能够以轴心x为中心旋转地支承第1壳体50以及第2壳体60的至少一方,该支承部70限制第1壳体50以及第2壳体60的、向与轴心x交叉的方向的相对移动以及相对倾斜。

上述构成的医疗设备10由于能够将第2壳体60相对于第1壳体50旋转,所以操作第2壳体60,能够容易地变更生物体管腔内的医疗设备10的位置。另外,医疗设备10设有支承部70,由此第1壳体以及第2壳体即使相对旋转,轴心也不会变化。因此,驱动轴20能够在恰当的位置旋转,能够将生物体管腔的物体有效地切削并去除。而且,通过使凸部74与凹部68嵌合,能够使第2壳体60无法相对于第1壳体50旋转。由此,医疗设备10能够将第1壳体50和第2壳体60一体操作,提高操作性。另外,第1壳体50以及第2壳体60的向与轴心x交叉的方向的相对移动以及相对倾斜被限制,由此能够降低驱动轴20的负担。

另外,医疗设备10具有固定于第2壳体60且将驱动轴20能够旋转地收容的外管30。因此,通过使第2壳体60旋转,能够变更将驱动轴20收容的外管30的朝向。因此,操作第2壳体60,能够容易地变更生物体管腔内的医疗设备10的位置。

另外,第2壳体60形成有从外部接受吸引力的吸引端口64,驱动轴20的至少一部分为管状,该驱动轴20的吸引腔室22与吸引端口64连通,在形成有吸引端口64的第2壳体60的近位部,配置有与驱动轴20的外周面接触的第1密封部62。由此,由于通过支承部70使第1壳体50以及第2壳体60的轴心一致,所以即使第1壳体50以及第2壳体60相对旋转或者移动,也能够恰当维持第1密封部62和驱动轴20的位置。因此,医疗设备10能够降低第1密封部62内的压力损失,向驱动轴20的内腔有效作用吸引力。

另外,第1密封部62具有与第2壳体60接触的环状的外侧密封部62a、和与驱动轴20接触的环状的内侧密封部62b,外侧密封部62a比内侧密封部62b柔软,内侧密封部62b与外侧密封部62a的内周面接触,内侧密封部62b与外侧密封部62a相比摩擦阻力小。由此,内侧密封部62b与驱动轴20以低摩擦滑动,抑制对驱动轴20的旋转阻碍,同时发挥高密封性。并且,柔软的外侧密封部62a抑制基于内侧密封部62b与第2壳体60之间的间隙导致的压力损失。因此,第1密封部62通过具有外侧密封部62a和内侧密封部62b,能够不妨碍旋转的驱动轴20的旋转地降低压力损失。

另外,第2壳体60能够相对于第1壳体50沿着驱动轴20的轴心x移动。医疗设备10由于设有支承部70,所以即使第2壳体60相对于第1壳体50沿着轴心x移动,第2壳体60以及第1壳体50的轴心也不会错开。因此,驱动轴20能够在恰当的位置旋转,能够将生物体管腔的物体有效地切削并去除。

<第2实施方式>

第2实施方式的医疗设备200如图7所示地在第1壳体210上设有吸引端口213,在这一点上不同于第1实施方式的医疗设备10。此外,对于具有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的功能的部位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说明。

第1壳体210具有第1壳体主体211和连接器52。第1壳体主体211具有第1空间部212、吸引端口213、第1密封部62、和密封用外周面214。在第1空间部212,形成有供驱动管21能够旋转地贯穿的第1内部空间212a。吸引端口213能够连接驱动设备100的吸引管131。吸引端口213与第1内部空间212a连通。将外管30以及第2壳体220贯穿的驱动管21的近位部位于第1内部空间212a。驱动管21的导出部25位于第1内部空间212a。因此,从吸引管131向吸引端口213作用的负压从导出部25向驱动管21的内部作用。在第1空间部212的近位侧,配置有与驱动管21的外周面接触的第1密封部62。第1密封部62抑制第1内部空间212a的负压泄漏。

密封用外周面214设于第1壳体主体211的远位部。密封用外周面214是位于离驱动管21的轴心x一定距离的位置上的外周面。密封用外周面214的截面形状为光滑的正圆。在密封用外周面214形成有供第2密封部230配置的密封用槽215。密封用槽215在周向上延伸而形成于密封用外周面214。密封用外周面214在固定于第1壳体主体211的远位部的外周面上的支承部70的内侧,位于从支承部70离开的位置。

位于第1壳体主体211的远位侧的第2壳体220具有第2壳体主体221、与支承部70卡合的卡合部66、和密封用内周面223。第2壳体主体221具有第2空间部222。第2空间部222形成有供驱动管21能够旋转地贯穿的第2内部空间222a。第2壳体主体221的远位部液密地固定有外管30的近位端。

密封用内周面223设于第2壳体主体221的近位部。密封用内周面223是位于离驱动管21的轴心x一定距离的位置上的内周面。密封用内周面223的截面形状为光滑的正圆。密封用内周面223与第1壳体210的密封用外周面214相对。密封用内周面223与被密封用外周面214的密封用槽215保持的第2密封部230能够滑动地相接。密封用内周面223以及密封用外周面214能够相对旋转。而且,密封用内周面223以及密封用外周面214维持规定的分离,通过能够沿着驱动管21的轴心x相对移动。密封用内周面223、第2密封部230以及密封用外周面214由支承部70包围。

第1壳体210以及第2壳体220的相对移动是以基于手动的移动为主。因此,夹着第2密封部230的密封用内周面223以及密封用外周面214不会相对地以高速移动。因此,第2密封部230不用于与驱动管21接触的第1密封部62,没有要求高滑动性、耐摩耗性以及耐热性。因此,第2密封部230能够优先密封性来适用材料。第2密封部230例如为o型环。第2密封部230的构成材料例如能够举出天然橡胶、合成橡胶、硅树脂等。

驱动设备100在连结口111形成有用于将设于第1壳体210的吸引端口213接受的受容部114。

接下来,说明第2实施方式的医疗设备200的使用方法。

医疗设备200与第1实施方式的医疗设备10同样地,能够将第1壳体210的连接器52插入驱动设备100的承接部113而连结。此时,由于在连结口111形成有受容部114,所以能够将设于第1壳体210的吸引端口213配置于受容部114。

第2实施方式的医疗设备200的吸引端口213设于第1壳体210。因此,医疗设备200具有设于第1壳体210的近位部的第1密封部62、和设于第1壳体210与第2壳体220之间的第2密封部230。此外,用于将第1内部空间212a密封的第2密封部230并没有设于第1壳体主体211与驱动管21之间,而是设于第1壳体210与第2壳体220之间。因此,第2密封部230相较于与驱动管21相接的情况而变大,不需要与以高速旋转的驱动轴20接触。因此,将第2密封部230的负担抑制得小,能够抑制第2密封部230的损伤。另外,若吸引端口213设于第2壳体220,则当使第2壳体220相对于第1壳体210旋转时,会妨碍吸引管131的操作。相对于此,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吸引管131设于第1壳体210,所以使第2壳体220相对于第1壳体210旋转的操作变得容易。

手术师当使外管30旋转时,如图7所示,使第2壳体220相对于固定有第1壳体210的驱动设备100向近位侧移动。由此,支承部70的凸部74不与凹部68嵌合地,能够沿着槽部67向周向移动。因此,手术师能够使第2壳体220相对于驱动设备100以及第1壳体210旋转。若使第2壳体220旋转,则固定于第2壳体220的外管30也旋转。若使第2壳体220相对于第1壳体210旋转,则密封用内周面223以及密封用外周面214相对旋转。此时,相对旋转的密封用内周面223以及密封用外周面214之间的密封由第2密封部230维持。

手术师将外管30的方向调节之后,如图8所示,使第2壳体220相对于固定有第1壳体210的驱动设备100向远位侧移动。由此,支承部70的凸部74与位于第2壳体主体221的凹部68嵌合。因此,第2壳体220不能相对于第1壳体210以及驱动设备100旋转。也就是说,第2壳体220能够与第1壳体210以及驱动设备100一体地操作。

若使第2壳体220相对于第1壳体210向远位侧移动,则密封用内周面223相对于密封用外周面214向远位侧移动。此时,相对移动的密封用内周面223以及密封用外周面214之间的密封由第2密封部230维持。

接下来,手术师按下开关150。由此,驱动轴20旋转,且泵132工作。若驱动轴20旋转,则切削部40旋转。旋转的切削部40在血管内对血栓进行切削。

若泵132工作,则经由吸引管131向第1内部空间212a作用负压。因此,从位于第1内部空间212a的导出部25向驱动管21的吸引腔室22作用负压。因此,由切削部40的刃41(参照图3)切削后的血栓等通过切削部40的内侧,从驱动管21的入口部26吸引至吸引腔室22。第1内部空间212a的近位侧由第1密封部62密封,远位侧由第2密封部230密封。因此,第1内部空间212a的压力损失非常小。因此,能够从入口部26良好地吸引血栓。

如上所述,第2实施方式的医疗设备200中,第1壳体210形成有从外部接受吸引力的吸引端口213,驱动轴20的至少一部分为管状,驱动轴20的吸引腔室22与吸引端口213连通,第1壳体210以及第2壳体220的一方具有密封用内周面223,另一方具有与密封用内周面223相对的密封用外周面214,密封用内周面223以及密封用外周面214能够相对旋转,并且能够在维持规定的分离距离的同时沿着驱动轴20的轴心x相对移动,在密封用内周面223与密封用外周面214之间配置有环状的第2密封部230。由此,医疗设备200能够通过第2密封部230来降低基于能够相对旋转以及移动的第1壳体210以及第2壳体220之间的间隙导致的压力损失。因此,医疗设备200能够提高吸引力。第2密封部230由于不与以高速旋转的驱动轴20接触,所以能够适用密封性高的材料。另外,第1壳体210以及第2壳体220的向与轴心x交叉的方向的相对移动以及相对倾斜被限制,由此能够降低驱动轴20的负担。

<第3实施方式>

第3实施方式的医疗设备300如图10所示地支承部340能够覆盖第2壳体330,在这一点上不同于第1、第2实施方式的医疗设备。此外,针对具有与第1、第2实施方式同样的功能的部位,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说明。

如图9所示,第3实施方式的医疗设备300具有能够旋转地保持驱动轴20的近位部的第1壳体310、固定于外管30的近位部的第2壳体330、和支承部340。

第1壳体310具有第1壳体主体311、固定部件312、中间部件313、第1密封部314、第1轴承315、第2轴承316、和第3密封部323。

第1壳体主体311具有第1空间部317和吸引端口318。在第1空间部317形成有供驱动管21能够旋转地贯穿的第1内部空间317a。吸引端口318能够将驱动设备100的吸引管131连接。吸引端口318与第1内部空间317a连通。将外管30以及第2壳体330贯穿的驱动管21的近位部位于第1内部空间317a。驱动管21的导出部25位于第1内部空间317a。因此,从吸引管131向吸引端口318作用的负压从导出部25向驱动管21的内部作用。在第1空间部317的近位侧,配置有与驱动管21的外周面接触的第1轴承315以及第1密封部314。第1密封部314抑制第1内部空间317a的负压泄漏。在第1空间部317的远位侧,配置有与驱动管21的外周面接触的第2轴承316。第1轴承315以及第2轴承316将驱动管21以轴心x为中心能够顺畅旋转地保持。

固定部件312固定于第1壳体主体311的近位侧。固定部件312从第1壳体主体311的近位侧朝向第1内部空间317a进入。固定部件312与第1密封部314抵接,而将第1密封部314以及第1轴承315固定。在固定部件312上,能够旋转地贯穿有驱动管21。

中间部件313固定于第1壳体主体311的远位侧。中间部件313从第1壳体主体311的远位侧朝向第1内部空间317a进入。中间部件313与第1密封部314抵接,将第2轴承316固定。此外,第1密封部314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地,可以由两个外侧密封部62a以及内侧密封部62b构成。在中间部件313上能够旋转地贯穿有驱动管21。另外,在中间部件313的内部,设有与外管30的外周面接触的第3密封部323。第3密封部323抑制第1空间部317的内部的负压向外部泄漏。此外,第3密封部323没有设于第1壳体310,而是设于第2壳体330。

在中间部件313的外周面,设有与第2壳体330能够旋转地连结的连结槽319、和与支承部340卡合的卡合部320。连结槽319在周向上延伸。卡合部320具有截面形状为光滑的正圆的滑动面321、和沿周向排列的多个凹部322。此外,滑动面321也可以设置直至第1壳体主体311的外周面。

第2壳体330位于第1壳体310的远位侧。第2壳体330相对于第1壳体310能够旋转地连结。此外,第2壳体330也可以为,相对于第1壳体310没有连结,能够相对于第1壳体310在轴向上移动。第2壳体330具有第2空间部331和外侧凸部332。第2壳体330供外管30的近位部固定。第2空间部331形成有供驱动管21能够旋转地贯穿的第2内部空间331a。中间部件313从近位侧进入第2内部空间331a。第2空间部331的内周面形成有与中间部件313的连结槽319能够滑动地嵌合的连结凸部333。通过使连结凸部333与连结槽319嵌合,第2壳体330相对于第1壳体310能够旋转地连结。外侧凸部332从第2壳体330的外周面的远位端朝向近位侧延伸。

支承部340是对第1壳体310以及第2壳体330的相对旋转进行辅助的筒状的部件。支承部340具有供外管30能够滑动地贯穿的滑动孔341、和能够将第2壳体330收容的罩部342。滑动孔341位于支承部340的远位侧。支承部340能够沿着将滑动孔341贯穿的外管30向远位侧以及近位侧移动。罩部342以能够将第2壳体330的整体和第1壳体310的远位部覆盖的方式向近位侧开口。

罩部342的内周面在周向上隔着等间隔排列地形成有能够与第2壳体330的外侧凸部332嵌合的多个内侧凹部343。各内侧凹部343沿着轴心x延伸。另外,罩部342的内周面在内侧凹部343的近位侧具有截面形状为光滑的正圆的支承滑动面344、和沿周向排列的多个凸部345。支承滑动面344的内径与第2壳体330的滑动面321的外径相比稍微大。支承滑动面344相对于滑动面321能够滑动地紧密接触。凸部345从支承滑动面344向径向的内侧突出,同时向近位侧成为凸状。凸部345的数量优选为与凹部322的数量一致,但也可以不一致。凸部345具有相对于凹部322能够朝向近位侧嵌合且能够朝向远位侧脱离的形状。凸部345能够与第2壳体330的凹部322的任意一个嵌合。支承部340的外周面具有多个摩擦部346、和支承连结部347。摩擦部346是为了增加摩擦以使手术师易于用手操作而突出的部位。支承连结部347位于支承部340的外周面的近位部。支承连结部347与驱动设备100的承接部113能够滑动地连结。

接下来,说明第3实施方式的医疗设备300的使用方法。

如图10所示,手术师使支承部340相对于第2壳体330向近位侧移动,能够使罩部342覆盖于第2壳体330以及第1壳体310。由此,第2壳体330的外侧凸部332与支承部340的内周面的内侧凹部343嵌合。由此,第2壳体330相对于支承部340不能旋转。在支承部340的凸部345没有与第1壳体310的凹部322嵌合的状态下,若支承部340旋转,则第2壳体330也一起旋转。支承部340的外径比第2壳体330的外径大,由此手术师易于使支承部340旋转。另外,在支承部340的外周面形成有增加摩擦的摩擦部346(参照图9)由此手术师通过摩擦部346易于使支承部340旋转。因此,手术师通过使支承部340旋转,能够使固定于第2壳体330以及第2壳体330的外管30容易旋转。由此,外管30的弯曲部34的方向变化,不用使驱动设备100旋转,就能够变更切削部40的位置(参照图1)。

另外,若支承部340将第2壳体330覆盖,则支承部340的支承滑动面344与第1壳体310的滑动面321能够滑动地接触。由此,第1壳体310、第2壳体330以及支承部340的轴心不会错开而一致。另外,支承部340限制第1壳体310以及第2壳体330的相对倾斜。因此,即使第1壳体310以及第2壳体330相对旋转,驱动轴20也能够在恰当的位置旋转。因此,医疗设备300能够通过固定于驱动轴20的切削部40,将生物体管腔的物体有效地切削并去除。另外,假设,即使为第2壳体330能够从第1壳体310在轴向上分离的构造,支承部340也能够限制第1壳体310以及第2壳体330的向与轴心x交叉的方向的相对移动以及相对倾斜。因此,能够降低驱动轴20的负担。

另外,支承部340的支承连结部347与连结口111的承接部113能够滑动地接触。由此,支承部340抑制第1壳体310以及第2壳体330的轴心与驱动设备100的轴心错开。因此,驱动轴20能够在恰当的位置旋转。

手术师将外管30的方向调节之后,能够使支承部340相对于第2壳体330进一步向近位侧移动。由此,如图11所示,支承部340的凸部345与第1壳体310的凹部322的某一个嵌合。由此,支承部340相对于第1壳体310不能旋转。因此,第1壳体310、第2壳体330以及支承部340能够一体操作,操作性提高。

另外,吸引端口318并没有设于第2壳体330,而是设于第1壳体310。因此,当支承部340以及第2壳体330旋转时,吸引端口318不会旋转。因此,使支承部340旋转的操作变得容易。

接下来,手术师按下开关150(参照图1)。由此,驱动轴20旋转,且泵132工作。若驱动轴20旋转,则切削部40旋转。旋转的切削部40在血管内对血栓进行切削。

若泵132工作,则经由吸引管131向第1内部空间317a作用负压。因此,从位于第1内部空间317a的导出部向驱动管21的吸引腔室22作用负压。因此,由切削部40的刃41切削后的血栓等被吸引至吸引腔室22。第1内部空间317a的近位侧由第1密封部314密封,远位侧由第3密封部323密封。因此,第1内部空间317a的压力损失非常小。因此,能够从入口部26良好地吸引血栓。

如上所述,第3实施方式的医疗设备300中,第1壳体310具有从外部接受吸引力的吸引端口318,支承部340具有将第2壳体330覆盖的罩部342,第2壳体330通过由罩部342覆盖而能够与支承部340一同旋转。由此,通过外径比第2壳体330大的支承部340,能够使第2壳体330旋转。因此,手术师能够经由支承部340而使第2壳体330以及外管30容易地旋转。

另外,罩部342的外周面具有与向驱动轴20传递驱动力的驱动设备100连结的支承连结部347。由此,支承部340能够将第2壳体330收容至内部并将其支承,同时与驱动设备100连结。支承部340位于第2壳体330与驱动设备100之间。因此,支承部340能够有效限制驱动设备100、第1壳体310以及第2壳体330的、向与轴心x交叉的方向的相对移动以及相对倾斜。

此外,本发明并不仅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的技术思想之内能够由本领域技术人员进行各种变更。例如,医疗设备所插入的生物体管腔不限定于血管,例如可以为脉管、尿管、胆管、卵管、肝管等。因此,破坏的物体可以不是血栓。

另外,支承部可以是第1壳体或者第2壳体的构成的一部分。因此,支承部可以与第1壳体或者第2壳体一体形成。

另外,在上述的第1、第2实施方式中,通过使第2壳体相对于第1壳体向远位侧移动,而使凸部与凹部嵌合,使第2壳体能够与第1壳体一体旋转,但也可以为相反的构成。也就是说,也可以为,通过使第2壳体相对于第1壳体向近位侧移动,而使凸部与凹部嵌合,使第2壳体与第1壳体一体旋转。

另外,第2实施方式的医疗设备200中,密封用内周面223设于第2壳体220,密封用外周面214设于第1壳体210。但是也可以为,密封用内周面设于第1壳体,密封用外周面设于第2壳体。另外,保持第2密封部的密封用槽可以不设于密封用外周面,而设于密封用内周面。

另外,医疗设备和驱动设备可以一体构成。另外,驱动轴的导出部可以不形成于驱动轴的侧面,而形成于近位端。该情况下,驱动轴的驱动源(马达等)可以不位于驱动轴的近位侧,而位于侧面侧。例如,驱动轴通过在外周面设置齿轮,而能够经由齿轮从侧面侧获取旋转驱动力。

另外,在图9所示的第3实施方式中,第1壳体310以及第2壳体330也可以为,通过能够滑动地接触而限制相对旋转。例如可以为,连结凸部333的外径与连结槽319的内径大致一致,连结凸部333压入至连结槽319。由此,只要手术师以某种程度的力作用旋转力,第1壳体310以及第2壳体330就以不会相对旋转的程度的阻力而接触。因此,医疗设备300不会使支承部340向近位侧移动而使凸部345与凹部322嵌合,能够将第1壳体310以及第2壳体330在任意的周向位置上定位。因此,不会使支承部340在轴心方向上移动,能够使第1壳体310以及第2壳体330一体地或者独立地旋转,将切削部40的位置在任意的方向上容易变更。

另外,第2壳体330配置于相对于第1壳体310在驱动轴20的轴心方向上固定的位置。也就是说,第2壳体330不会相对于第1壳体310向轴心方向移动。因此,能够不会使第2壳体330相对于第1壳体310向轴心方向移动地,使第1壳体310以及第2壳体330一体地或者独立地旋转。因此,能够将切削部40的位置在任意的方向上容易变更。另外,由于第1壳体310以及第2壳体330的向与轴心x交叉的方向的相对移动以及相对倾斜被限制,所以能够降低驱动轴20的负担。

另外,作为第3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例如可以为,连结凸部333为能够变形的阀体,在压缩的状态下配置于连结槽319。由此,只要手术师以某种程度的力作用旋转力,连结凸部333以及连结槽319就能够以不会相对旋转的程度的阻力接触。此外,阀体所配置的位置只要位于第1壳体310以及第2壳体330的彼此滑动的位置,就没有特别限定。因此,限制第1壳体50和第2壳体60之间的旋转的阀体可以配置于与第2壳体330的连结凸部333不同的位置、和第1壳体310。

另外,也可以为,第1壳体310以及支承部340通过能够滑动地接触,而限制相对旋转。例如,在图10所示的第3实施方式中,可以为,第1壳体310的滑动面321和支承部340的支承滑动面344通过能够滑动地接触,而限制相对旋转。此时,支承部340的凸部345没有与第1壳体310的凹部322嵌合。支承部340与第2壳体330连结,能够与第2壳体330一起旋转。由此,通过限制第1壳体310以及支承部340的相对旋转,而限制第1壳体310以及第2壳体330的相对旋转。因此,医疗设备300不用使支承部340向近位侧移动而使凸部345与凹部322嵌合,能够将第1壳体310和第2壳体330在任意的周向位置上定位。因此,能够使第1壳体310以及第2壳体330一体地或者独立地旋转,将切削部40的位置在任意的方向上容易变更。这样地,只要不使凸部345与凹部322嵌合地,能够使第1壳体310以及第2壳体330在任意的周向位置上定位,就也可以如图13所示的第3实施方式的变形例那样地,不设置凸部345以及凹部322。

此外,本申请基于2018年3月29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2018-064011号,其公开内容被参照,作为整体而编入至此。

附图标记说明

10、200、300医疗设备

20驱动轴

21驱动管

25导出部

30外管

50、210、310第1壳体

53、212、317第1空间部

53a、212a、317a第1内部空间

60、220、330第2壳体

62、314第1密封部

62a外侧密封部

62b内侧密封部

63、222、331第2空间部

63a、222a、331a第2内部空间

64、213吸引端口

68、322凹部

70、340支承部

74、345凸部

214密封用外周面

223密封用内周面

230第2密封部

342罩部

347支承连结部

x轴心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