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用于对准辅助的集成瞳孔相机的低成本眼底成像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233414发布日期:2021-05-28 14:42阅读:281来源:国知局
具有用于对准辅助的集成瞳孔相机的低成本眼底成像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总体上涉及眼底成像器(fundusimager)领域。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具有改进视场的低成本眼底成像器。



背景技术:

已知用于对被测样本进行成像的各种不同类型的图像捕获设备。特别受关注的是能够以足够的细节(例如,足够的焦距、照明、放大率和信噪比(snr))拍摄样本的特写图像的成像系统。这种成像系统的示例是通常被用于对眼睛的眼底进行成像的眼底成像器。眼底是与眼晶状体(或晶状体)相对的眼睛的内表面,并且可以包括视网膜、视盘、黄斑、中央凹和后极。用于对眼底成像的两类成像系统是泛光照明成像器和扫描成像器。扫描成像器可以进一步分为共焦点扫描眼底成像器和线扫描成像器。

泛光照明成像器诸如通过使用闪光灯同时用光泛光照明样本的受关注的整个视场(fov),并用全帧相机(例如,整体上大小足以捕获期望fov的二维(2d)光电传感器阵列的相机)捕获样本(例如,眼底)的全帧图像。例如,泛光照明眼底成像器将用光泛光照明眼睛的眼底,并在相机的单个图像捕获序列中捕获眼底的全帧图像。

图1是泛光照明眼底成像器10的概念图。示出了作为照明源的闪光灯管15,闪光灯管15的照明光遵循沿着可以包括各种系统透镜19的照明轴17的光路,并被反射镜23折向(fold)包括系统透镜11的光轴25上,以被传送到样品或样本以进行成像(例如,在本示例中,眼睛13的视网膜33)。系统透镜11是最靠近眼睛13的成像器透镜,并在本文中可以被称为接目镜或眼科透镜。光轴25横穿眼睛13的光学组成(包括角膜27、虹膜28、瞳孔29和晶状体31),以到达视网膜33。因此,沿着光轴25行进的照明光可以通过眼睛13的角膜27进入眼睛13,经过其瞳孔29,并横穿晶状体31以在眼睛后部(例如,眼底区域)用光泛光照明视网膜33,并被视网膜33(和眼底的其他部分)散射。从眼底返回的散射光可以通过晶状体31、瞳孔29和角膜27出射,并沿着光轴25行进到观察轴35。观察轴35可以包括多个系统透镜21,并将从眼底返回的散射光引导至包括2d感光区域的全帧相机37(例如,检测器)。例如,2d感光区域可以由感光元件(例如,光电管、光电二极管、光电晶体管等)的2d传感器阵列来实施。眼底的整个视场(fov)38被2d传感器阵列整体地捕获,以产生眼睛13的眼底的全帧图像39。由于观察轴35与照明轴17沿着光轴25重合,因此反射镜23通常具有位于中央的孔径43,孔径43用于允许从眼睛13返回的散射光穿过反射镜23到达观察轴35上,以被相机37捕获。反射镜23可以是平坦的并且是环状的(例如,环形的),在其中心具有圆形孔径43。如果使用反射镜23进行瞳孔分割(pupilsplitting),则它可以进一步被成像到瞳孔29。

瞳孔分割允许照明光(进入眼睛13的光)和返回光(离开眼睛的散射光)遵循在瞳孔的最佳选择区域处进出眼睛13的不同路径。这些区域可以被选定为例如避免瞳孔夹住(例如,避免部分光被其中心限定瞳孔29的虹膜28阻滞/夹住),由于白内障引起的光散射(例如,晶状体31的混浊区域)和诸如由于照明光引起的来自角膜27的镜面反射(例如,反射作用)。为了方便瞳孔分割的实现,将照明光朝向眼睛13反射并且其孔43允许返回光穿过以到达相机37的反射镜23,可以被成像到瞳孔29(例如,在与瞳孔共轭的平面上)或到瞳孔29附近。例如,当反射镜23将来自照明轴17的照明光折到光轴25上朝向眼睛13(例如,反射)时,由于反射镜的圆形孔43,可以在眼睛13处(例如,在瞳孔29附近)形成环状照明区域(或照明环)。也就是说,反射镜23的圆形孔43可以在环状照明区域的中心处在角膜27附近形成圆形的非照明区域。散射光可以通过该非照明区域离开眼睛13,由此避免与进入眼睛13的照明光混合。

图像伪影的另一个来源是各种系统透镜处的反射作用(例如,光反射)。例如,在照明光穿过眼科透镜11时其在眼科透镜11处形成的反射作用伪影可以特别受到关注。可以通过使用所谓的黑点来减少来自系统光学表面的这种镜面伪影,该黑点在照明路径中是静止的并被仔细定位以防止系统光学器件的某些表面区域被照明。去除反射作用的需要会对系统施加约束,该约束可以限制其fov。泛光照明成像系统的示例参见转让给与本发明相同的受让人的美国专利第3,915,564号,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在本文中并入。

相比之下,共焦点扫描眼底成像器使用跨样本(例如,眼底)的期望fov既被垂直又被水平扫描的光的相干点光束,并对眼底的一个点照明部分或斑点进行一次图像捕获。也就是说,在相机的单个图像捕获序列中,没有整体捕获所期望的完整fov。相反,当点光束跨样本扫描从而在各扫描步骤中照明样本的不同点时,返回的(例如,折射或反射的)光经过针孔到达光电检测器上的单个预定义位置,光电检测器捕获一次(例如,在各扫描步骤中)样本的点部分(例如,图像数据的像素)。针孔通过仅使返回光束的中心到达光电检测器(例如,返回光束的外部漫射部分被阻挡)而帮助消除散焦光信号。不管扫描点光束在样本上的扫描位置如何,返回光都到达光电检测器上的相同点位置,并且许多单独的点部分(例如,图像数据的像素)需要在相机的顺序图像捕获序列中被捕获,以产生全帧图像。对样本的期望fov进行一次完整扫描而得到的许多捕获的点部分被组合,以产生可以构成全帧图像的合成图像。

由于照明和检测的点共焦布置,共焦点扫描眼底成像器可以有利地抑制杂散光和散焦光,由此产生高对比度图像而无需进行瞳孔分割。因此,共焦点扫描眼底成像器相对于泛光照明眼底成像器的益处在于共聚焦度增加,这提供了对从待成像目标点以外的表面散射的不期望光的更大辨别力。然而,由于共焦点扫描眼底成像器通过点照明进行操作,因此可以需要高强度,而高强度在对视网膜进行成像时引发安全问题。类似地,由于来自样本的大量返回光被通向光电检测器的针孔阻挡,因此其提高的分辨率通常是以降低信号强度为代价的,使得可能需要延长其曝光时间。另外,共焦点扫描眼底成像器通常需要多个扫描部件(例如,多个电流计或检流计)来实现水平和垂直扫描,这可以是昂贵且复杂的,并且由于需要收集许多点来构成全帧合成图像,因此能够减慢其图像产生。这也可以在收集图像期间引起眼睛移动的问题,该问题可以造成图像失真。

线扫描成像器可以被认为是共焦点扫描成像器与泛光照明成像器的组合。线扫描成像器一次照明样本(例如,视网膜)的线性区域。该照明的线限定了扫描线,该扫描线可以从所期望fov的一端跨越到其相对端。可以跨样本(例如,垂直或水平地)扫描(例如,横跨)扫描线,由此一次扫描就照明整个fov。当跨样本进行扫描线的扫描时,检测器(例如,相机)对多个扫描位置处的扫描线进行成像,并且可以通过组合多个成像的扫描位置来构成合成的全帧图像。

线扫描成像器可以使用窄线束(例如,激光线扫描成像器)或宽线束(例如,宽线扫描成像器)来一次扫描一条线的样本。在眼底成像器领域,线扫描成像器可以被称为线扫描检眼镜,并包括线扫描激光成像器/检眼镜lslo和宽线扫描(眼底)成像器/检眼镜blfi二者,lslo是激光线扫描成像器的示例并通常使用激光器来在它扫描时跨样本产生非常窄的横跨线,blfi是宽线扫描成像器的示例并可使用非相干光源来在它扫描时跨样本产生预定义宽度的横跨宽线。通过引用在本文中并入其全部内容的美国专利7,768,652提供了对lslo的描述。宽线扫描成像器的示例可以参见美国公开第2017/0049323号和美国公开第2018/0014727号,二者都转让给与本发明相同的受让人并且二者都通过引用在本文中并入其全部内容。下文中,术语“线扫描成像器”可以被理解为是指激光线(或非常窄的线)扫描成像器(例如,lslo)和宽线扫描成像器(例如,blfi)或是指其中的任一个。

图2示出了处于所谓的“扫描-反扫描”扫描配置的线扫描成像系统100,其中,跨样本(例如,眼睛75的视网膜73)进行扫描线束115的扫描,但来自眼睛75的收集(光)路径139上的返回(例如,散射)光的线保持在检测器131上的静止的预定义位置处,而没有跨检测器131扫描。辐射源101(例如,诸如激光器、灯或led的光源)产生照明线束103(不相干光束或激光束)。在辐射源101的前方放置辐射孔105,该辐射孔成像到待成像的样本表面,以帮助对照明线束103进行整形。在眼底扫描成像器的情况下,辐射孔105可以被成像到眼睛75的视网膜73。

照明线束103可以在到达扫描部件137之前穿过一个或多个光学器件。例如,照明线束103可穿过准直透镜111和分束器(或束划分器)133到达扫描部件137,扫描部件137可以采用诸如一个或多个反射镜检流计、mems扫描仪、电光偏转器和/或旋转多边形扫描仪的多种不同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例如,如果扫描部件137被实现为反射镜检流计,则使反射镜旋转,以便以离散的步骤(或以连续的可定义步骤)扫描从分束器133接收的照明线束103,以限定辐射的扫描线束(例如,扫描线束115),该扫描线束限定了跨待成像的样本(例如,视网膜73)的照明线(例如,扫描线)。通常,在扫描部件137和眼睛75之间的光路中放置扫描透镜117和眼科透镜119。通常,扫描透镜117以多个扫描角(入射角)中的任一个接收来自扫描部件137的扫描光束,并产生具有基本平坦的表面焦平面(例如,准直光路)的扫描线束115。眼科透镜119可以将扫描线束115聚焦到眼睛75的视网膜73上,以对眼底进行成像。也就是说,扫描线束115跨视网膜73产生横跨的扫描线。

图3示出了当扫描线可以在被扫描的对象上产生时扫描线的简化图案,在本示例中,垂直地扫描(例如,横跨)扫描线,以产生垂直扫描图案v-扫描的多条扫描线l1至li。通常,线扫描成像器可以保持垂直于(例如,沿着y轴)扫描线(l1到li)的散焦光的一定程度的共焦抑制,但缺乏沿着线(例如,沿着x轴)的共焦抑制。扫描线也可以用于增强成像。例如,对于由检测器进行采集期间照明没有显著移动的情况(通常,当正分步进行扫描束的扫描并且扫描束在采集期间相对不移动时),可以使用照明条带边缘的锐度来寻求针对线扫描系统优化的焦点。可以检测视网膜上的未被照明的位置(例如,所捕获的图像),以评估来自眼睛的散焦区域的背景水平(例如,杂散光水平),然后可以从所捕获的线图像中减去该背景水平。线扫描成像器也已经与瞳孔分割结合(例如,参见muller等人的美国专利第8,488,895号,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在本文中并入)。

返回图2,在各扫描步骤(例如,如图3中的各条扫描线l1至li所限定的),光被反射/散射(在捕获阶段)到扫描部件137。出于讨论的目的,可以假定扫描部件137在该捕获阶段期间基本上是静止的,因此沿着与来自分束器133的照明线束相似的光路135反射返回光,如光路135上的双头箭头所示出的。分束器133将散射光的返回的静止线引导到收集路径139上,该收集路径将其传送到本文中被例示性实现为线扫描相机的光电检测器131。如所示出的,不管视网膜73上的扫描线l1至li的垂直扫描位置,扫描部件137将返回的散射光的位置保持在收集路径139上基本上静止,这在本文中称为“反扫描”操作。也就是说,散射光离开眼睛75,并通过眼科透镜119、扫描透镜117返回,到达扫描部件137。因为当返回光到达时扫描部件137的扫描位置与限定对应的扫描线束115时的位置基本上相似,所以扫描部件137具有“反扫描”(或非扫描)返回光的效果,使得在返回光在光路135上并到达分束器133为止,它是稳定的线束(非扫描)。在分束器133处,返回光可以被引导到另一聚焦透镜121上,聚焦透镜121将返回光束聚焦到光电检测器131上。当跨视网膜73进行扫描线的扫描时,各返回(散射)的光线被光电检测器131分别成像(例如,捕获或检测)。来自各离散扫描步骤的所捕获的各返回光线可以被映射到缓冲器141,以在与它们对应的扫描线l1到li的扫描位置对应的位置处限定单独的缓冲线图像b1到bi(参见图3)。然后,诸如,通过使用cpu83,可以将缓冲线图像重构(例如,拼集或拼接)成全帧图像84,并将其在计算机显示器85上渲染。也就是说,由光电检测器131检测到的信号(例如,光线)可以由cpu83进行处理,以形成可以在视频显示器85上显示的全帧图像84,或者被存储在与cpu83关联的存储器中,以进行进一步处理。

从以上的讨论可以看出,眼底成像器的设计和构成可以是复杂且昂贵的,从而需要许多部件并需要考虑图像伪影的多个来源。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低成本的眼底成像器。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反射误差减小的眼底成像器。

本发明的其它目的是提供在扫描成像器不复杂的情况下提供相对较大视场的眼底成像器。



技术实现要素:

在被优化以使用低成本部件并且其配置避免了图像伪影的一些传统来源的眼底相机中,实现了以上目的。另外,通过将两个以上不同fov的图像组合为具有较大整体fov的合成图像,扩展了传统的视场(fov)。第一种选择是使用一个或多个发光二极管(led)作为光源(例如,小型led和/或高亮度led)。这些led可以被成像到眼睛瞳孔上并位于相机的成像光阑(imagingstop)附近但有横向偏移,从而使相同的光学器件能够用于照明和检测。这不再需要传统上将光源的光路引入相机的光路中所需要的光学器件。另外,光源的该定位可以被用作瞳孔分割设计的部分,以减少来自眼睛的光学元件(诸如,来自晶状体和角膜)的反射伪影的量。然而,已发现,尽管使用了瞳孔分割,但当人们扩展所期望的fov时,可能遇到来自角膜的反射伪影(例如,角膜反射作用)。可选地,这些角膜反射作用可以被用作对准辅助,因为它们将在对准期间随着眼底相机的移动而四处移动。然而,可以通过单独地致动多个led并用被致动的各led捕获单独的图像,来从最终捕获的图像中去除角膜反射作用。led反射伪影的位置与其相对于相机的成像光阑的位置相关。因此,通过用不同位置的led捕获多个图像,可以获得在不同位置处具有反射伪影的多个图像。各图像中的无伪影区域可以被提取并组合,以构成具有较大整体fov的无伪影的最终图像。

反射伪影的另一来源是来自系统透镜,并且特别是来自眼科透镜。可以通过从瞳孔中继器(例如,相机的成像光阑与被成像眼睛的瞳孔之间的光路)上移除所有透镜来避免由于系统透镜导致的反射伪影。替代地,可以使用仅弯曲反射表面(例如,反射镜)来构成瞳孔中继器。

通过引入合并了瞳孔相机(或虹膜相机)操作和视网膜相机操作的组合相机,可以进一步降低成本。提供了两种方法。一个实施例实质上将视网膜相机插入瞳孔相机内,这二者均具有相似的光路。在这种情况下,瞳孔相机的聚焦透镜具有可以供视网膜相机插入的孔径。所插入的视网膜相机在第一传感器阵列的第一区域上捕获眼底的图像,并且瞳孔相机的聚焦透镜的外部部分将瞳孔(或虹膜)聚焦到第一传感器后面的第二传感器阵列的第二区域上。来自第二传感器阵列的图像包括由视网膜相机产生的阴影区域,但是该阴影区域可以被用于将当前的眼底相机对准患者。例如,当阴影区域在由第二传感器阵列产生的瞳孔/虹膜图像的中心区域内时,眼底相机可以被认为是对准的(例如,在x-y平面内)。另一实施例将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组合到单个传感器阵列上。该单个传感器阵列延伸超出视网膜相机的周缘。也就是说,单个传感器阵列被分成在其上捕获视网膜图像的第一区域以及在其上捕获瞳孔/虹膜图像的第二区域。结果,在来自该单个传感器阵列的单个图像上,瞳孔和视网膜二者都是可见的(例如,被成像),它们之间的阴影最小(如果有的话)。

通过引入自对准机制,可以进一步降低成本。也就是说,传统上,在拍摄患者视网膜的图像之前,需要操作者监视患者的瞳孔并对准眼底相机。可替换地,自动化反馈机制被用于监视患者的瞳孔以进行对准。针对患者的用途提供自对准机制,使得不再需要这些传统方法并消除了其成本。在实施例中,这可以通过在视网膜相机后面引入弯曲反射表面(例如,反射镜)来实现,其中,该弯曲反射表面将眼睛外部(例如,瞳孔或虹膜)的视场引向被检查的眼睛。因此,患者看到他的瞳孔/虹膜的图像,该图像具有与视网膜相机的位置对应的阴影区域。然后,患者可以调整他们的位置(或调整眼底相机的位置),以将观看的阴影区域处于观看的瞳孔/虹膜的中心,由此对准眼底相机以对视网膜进行成像。

在用于对眼睛进行成像的眼科诊断系统(例如,眼底成像器)中满足了当前的目的,该眼科诊断系统包括:检测器(例如,相机),其用于捕获眼睛的图像;以及至少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例如,高亮度led),其被放置在检测器的孔径(例如,成像光阑)附近(例如,相邻处),使得检测器和光源二者共享朝向眼睛的/离开眼睛的相似光路(例如,瞳孔中继器),并且二者被共轭到眼睛的瞳孔。也就是说,led位于成像光阑附近,但相对于成像光阑横向偏移,从而使相同的光学器件能够被用于照明和检测。检测器在第一光源被致动而第二光源未被致动的情况下捕获眼睛的第一图像(例如,眼睛的眼底区域),并且在第二光源被致动而第一光源未被致动的情况下捕获眼睛的第二图像。如以上说明的,各光源可以在所捕获的图像上的不同位置处产生反射作用伪影区域。可以使用数据处理器提取第一图像的不包括诸如由第一光源引起的反射伪影的第一部分,提取第二图像的不包括诸如由第二光源引起的反射伪影的第二部分,并将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组合以构成合成图像。因此,合成图像避免了由于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引起的反射伪影,并还恢复了先前已经被这些反射区域阻挡的fov。因此,合成图像是fov比第一图像或第二图像中的任一者的fov大的无反射作用图像。

可选地,可以将第三光源(例如,led)放置在检测器的成像光阑附近。将理解的是,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照明眼睛的视网膜,但该第三光源可以主要用于照明眼睛的外部(例如,瞳孔/虹膜)。第三光源可以是患者不可见以便避免患者不适或避免来自患者的瞳孔反应的红外光源。然而,由于来自第三led的照明可以保持在眼睛的外部,因此第三光源也可以可选地是可见光。当使用附加光源对瞳孔进行成像时,可以使检测器具有与眼睛的视网膜共轭的第一成像区域以及与眼睛的瞳孔共轭的第二成像区域。例如,检测器可以包括沿着检测器的轴向光路在第二光电检测器阵列前方的第一光电检测器阵列,并且第一成像区域可以在第一光电检测器阵列内并且第二成像区域可以在第二光电检测器阵列内。这可以通过提供具有沿着检测器的轴向光路包围中央孔径的外部区域的检测器透镜来实现,其中,该孔径被确定大小以防止检测器透镜接收来自眼睛的视网膜的反射光(或者使接收到的量最小化)。然后,外部区域可以将来自眼睛的瞳孔的反射光聚焦到第二光电检测器阵列的第二成像区域上。这可以通过例如以下步骤来实现:将第一光电检测器阵列作为第一相机单元的部分,并将第二光电检测器阵列作为第二相机单元的部分,并将第一相机单元插入中央孔径(例如,第二相机单元的中央孔径)内。可替换地,第一成像区域和第二成像区域可以被限定在单个光电检测器阵列内。

为了实现自对准,可以设置至少部分包围检测器并指向眼睛的弯曲反射器。以这种方式,反射器向被成像(例如,被检查)的同一只眼睛提供眼睛的患者可见图像。眼睛的患者可见图像指示检测器与眼睛的对准,患者可以利用该对准来调整眼底相机的对准。

可选地,检测器和眼睛之间的瞳孔中继器可以没有透镜。这避免了来自这种透镜的任何反射。作为透镜的替代,可以使用与第二弯曲反射器分开的第一弯曲反射器来限定瞳孔中继器。第一弯曲反射器可以在第一视场(fov)中接收来自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的光,并将接收到的光反射到第二弯曲反射器,第二弯曲反射器在第二fov中将该接收到的光反射到眼睛。第二fov可以大于第一fov。可以通过调整第一弯曲反射器与第二弯曲反射器之间的间距来补偿眼睛中的屈光不正。

在另一实施例中,用于对患者的眼睛进行成像的眼科诊断系统(例如,眼底成像器)包括:检测器,用于捕获眼睛的图像;至少一个光源,在检测器孔径的附近(例如,相邻处),使得二者针对照明和检测共用同一光学器件;以及弯曲反射器,至少部分地包围检测器并指向眼睛。反射器被配置为向待成像的同一只眼睛提供眼睛的患者可见图像。该患者可见图像指示检测器与眼睛对准,并且患者可以使用其将检测器与眼睛的瞳孔自对准。

在该实现方式中,弯曲反射器可以设置在检测器的光轴上的检测器后面。因此,患者可见图像可以包括眼睛的瞳孔/虹膜的图像,该图像具有与检测器的位置对应的阴影区域。然后,通过将阴影区域与眼睛的瞳孔/虹膜的图像的中央区域对准,可以将检测器与眼睛的瞳孔对准。例如,可以提供用于控制检测器在至少一个运动平面内的移动的用户输入。然后,患者可以使用用户输入来将检测器与虹膜自对准。

通过参考结合附图的以下描述和所附权利要求书,本发明的其他目的和益处连同对其的更全面理解将变得显而易见。

本文中公开的实施例仅是示例,并且本公开的范围不限于它们。在一个权利要求类别中提到的任何实施例特征(例如,方法)也可以在另一个权利要求类别(例如,系统)中要求保护。仅出于形式上的原因而选择所附权利要求书中的从属或引用。然而,也可以要求保护由有意地返回引用任何先前的权利要求而导致的任何主题,使得权利要求的任何组合及其特征被公开并可以被要求保护,而不管所附权利要求书中选定的从属关系。

附图说明

在附图中,类似的参考符号/字符表示类似的部分:

图1是泛光照明眼底成像器10的概念图。

图2示出了所谓的“扫描-反扫描”线扫描成像系统的理想扫描配置,其中,跨样本进行扫描线束的扫描,但来自眼睛的收集光路上的返回光的线保持在检测器上的静止的预定义位置处,并没有跨检测器扫描。

图3示出了用于线扫描成像器的简化的示例性扫描图案。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使用相机对眼睛的视网膜进行成像的眼底成像器。

图5示出了图4的瞳孔中继器的第二配置。

图6示出了使用反射元件代替折射元件的图4的瞳孔中继器的替代配置。

图7示出了根据图6的配置的光路的模型视图。

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眼底成像器构造。

图9示出了适于扩展当前眼底成像器的fov的相机的示例配置。

图10示出了从图9中的单独led的选择致动得到的第一捕获眼底图像。

图1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使用相机捕获无伪影图像的方法。

图12示出了将瞳孔(或虹膜)相机包括在当前眼底成像器设置。

图13示出了视网膜和虹膜二者以完全集成和小型化设计被成像到同一光电传感器上的配置。

图14示出了辅助眼底相机的自对准的配置。

图15示出了示例计算机系统(或计算设备或计算机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眼底成像是眼科公认的诊断手段。眼底相机将照明光传递到眼睛的后部并收集反射回的光。任何眼底相机必须克服的主要挑战是通过避免或消除眼底相机和人眼角膜中的透镜的反射来形成无伪影的图像。

眼底相机系统的第二个任务是当与另一眼科仪器耦接时辅助患者对准或瞳孔对准。例如,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系统可以包括眼底相机,并可以利用眼底相机来确保在启动oct扫描操作之前患者与oct系统正确地对准。也就是说,眼底相机可以提供患者眼睛的实时视图,oct操作者可以使用该实时视图来确保在启动oct扫描操作之前眼底的所期望区域在视场内。

如所述的,眼底相机的挑战是克服诸如由于来自透镜的光反射而引起的图像伪影。当前的眼底相机可以使用瞳孔分割光学器件来实现瞳孔分割。瞳孔提供了供光通过其进入和离开眼睛的受限制区域。瞳孔分割指定了供照明光通过其进入眼睛的第一瞳孔区域以及供离开眼睛的反射光通过其被导向检测器的第二瞳孔区域,并试图保持这两个区域彼此分离。减少系统镜头反射的另一种技术(用于泛光照明眼底相机)是在特定透镜上使用抗反射点。如以上说明的,共焦点扫描眼底成像器和线扫描成像器可以采用另外的技术来去除图像伪影。这些技术有助于避免或减轻人类角膜和/或眼底相机中的系统透镜的反射,但给眼底相机引入了额外的复杂性和成本。

减少透镜反射的另一种技术是减少透镜(例如,折射光学器件)的使用。当可行时,可以使用诸如反射镜的反射光学器件来取代折射光学器件。先前已经论证了使用反射光学器件的眼底相机,参见例如转让给carlzeissmeditec有限公司的德国公开申请de102011114753a1,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在本文中并入。

一些眼底相机提供了用于辅助瞳孔对准的虹膜(或瞳孔)相机。也就是说,可以使用虹膜相机提供其中心限定瞳孔的虹膜的实时视图。通过观看虹膜,操作者可以将眼底相机对准瞳孔,以确保通畅地进入眼睛的眼底区域,由此避免诸如由于瞳孔夹住而引起的额外误差。

本发明提供了使用一个或多个(例如,高亮度)led进行照明的低成本的无伪影的眼底相机,该led可以被放置在与眼底相机的成像光阑(例如,瞳孔光阑或检测光阑、或检测孔径)相同(或基本上类似)的平面中但相对于其横向偏移,以充当瞳孔分割设计/机制。可以使用反射光学器件将瞳孔分割中继到人眼的瞳孔,由此避免在照明眼睛时可能从所使用透镜(诸如,从眼科透镜)引起的反射伪影。

尽管瞳孔分割可以减少来自角膜的反射伪影,但已经发现,随着fov的扩展,仍然可能遇到来自角膜的伪影,这限制了可实现的fov。也就是说,与照明led对应的反射覆盖区(footprint)可以被检测器成像,并且覆盖区区域减小了所捕获图像的fov。因此,可以通过去除该覆盖区区域来增大fov。一种实现此的方法是在检测器的成像光阑的平面上(或基本上在其附近)使用两个以上led,但led相对于该平面横向偏移,其中,各led被分别致动并针对各致动的led捕获单独的图像。来自各致动的led的图像可以包括该led的反射覆盖区,但根据led相对于成像光阑的位置,该覆盖区将处于各捕获图像中的针对各led的不同位置处。因此,第一图像中的第一led的反射覆盖区的区域可以没有第二图像中与第二位置处的第二led对应的任何反射覆盖区。因此,可以将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与它们相应的led反射覆盖区组合,以构成没有led反射伪影的合成图像。例如,可以将第一led放置在相机的成像光阑的一侧,而将第二led放置在成像光阑的相对侧。在仅第一led致动的情况下拍摄的第一图像将示出led在图像一侧的反射覆盖区。在仅第二led致动的情况下拍摄的第二图像将示出led在图像相对侧的反射覆盖区。可以将第一图像的无伪影部分与第二图像的无伪影部分组合,以构成fov比第一图像或第二图像中的任一者的大的合成的无伪影第三图像。

可选地,眼底成像器还可以提供集成的虹膜观察器(例如,虹膜相机或瞳孔相机)以辅助瞳孔对准。虹膜观察器可以位于与第一传感器壳体相同或相似的光轴上,第一传感器壳体的检测孔径是以上提到的成像光阑并包括第一传感器(例如,光电传感器阵列)。该成像光阑可以与眼睛瞳孔共轭,并被确定大小以接收通过眼睛瞳孔的眼睛眼底的投影,以将眼底成像到第一传感器上。任意led可以设置在与其成像光阑相似的平面上并相对于该平面偏移(例如,与其相邻或在其附近)的第一传感器壳体上。优选地,使第一传感器壳体的大小与其成像光阑相似,使得允许虹膜的任何投影绕过第一传感器壳体。第二传感器可以设置在与第一传感器相同的(或相似的)光轴的后面以及设置在(例如,基本上)与第一传感器相同(或相似的)光轴上,从而捕获绕过第一传感器壳体的虹膜投影的图像。正如将理解的,所捕获的虹膜图像将具有与第一传感器壳体(和任何led)的位置对应的暗(例如,阴影)区域,但可以使用该暗区域通过确保暗区域处于成像的虹膜的中心来对准眼底成像器。

可选地,第二传感器可以是具有第二孔径的第二传感器壳体的部分。在这种情况下,第一传感器壳体可以被插入第二孔径的中央区域内。第二传感器壳体的聚焦透镜可以具有孔径,通过该孔径第一传感器壳体插入其中。该聚焦透镜的外部区域可以将虹膜的投影的绕过第一传感器壳体的部分聚焦到第二传感器上。这可以提供更紧凑的配置。

可替换地,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可以被组合成单个组合传感器。在该实施例中,组合传感器将延伸超出第一传感器壳体的边界,并且可以使用组合传感器的中央部分经由第一传感器壳体对视网膜进行成像,并且可以使用组合传感器的周缘部分对虹膜进行成像。

可选地,弯曲反射表面可以作为第二传感器的替代(或补充)放置在第一传感器壳体的后面。该弯曲反射表面可以在第一传感器壳体的光轴上,并将虹膜的图像引导回正被成像的眼睛。以这种方式,患者可以看到他眼睛虹膜的图像连同与他眼睛的瞳孔对应的阴影区域。然后,患者可以通过将观察到的阴影区域操纵到观察到的虹膜中心来自对准眼底图像。例如,患者可以通过物理地移动他的头部以更好地对准眼睛来操纵观察到的阴影区域,或者可以通过利用图形用户界面(gui)或计算机输入设备(例如,操纵杆、计算机鼠标、滚轮等)来操纵第一传感器壳体的位置以对准眼睛。

当前的眼底成像器基于泛光眼底成像器的概念。眼底成像是拍摄眼睛后部的照片的照相技术。泛光眼底相机通常通过眼睛的瞳孔传递一小段白光,并利用成像光学器件收集反射光,以形成图像。该图像由检测器记录。从眼睛后部返回的信号的幅度比照明光低几个数量级。在进入眼睛的照明路径上反射的任何光都被成像到检测器(例如,传感器)上并在图像上产生不期望的反射伪影。该反射通常比眼底信号要亮得多,由此压过了眼底图像中的临床信息。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使用相机305对眼睛303的视网膜301进行成像的眼底成像器300。如本领域中已知的,相机305包括成像光阑或瞳孔光阑(未示出),该成像光阑或瞳孔光阑是供光通过以进入相机以在内部传感器(例如,未示出的光电传感器)上进行成像的开口(大小可以可变的孔径)。瞳孔中继器307提供了使相机305的成像光阑与眼睛303的瞳孔309共轭的光路,并且相机305的内部光学器件将进入相机的光聚焦到与视网膜301共轭的其内部传感器上。在本示例中,如本领域中已知的,瞳孔中继器307使用处于4f配置的两个会聚透镜313和315来实现,但可以使用瞳孔中继器307的其他配置。

光源与相机的成像光阑相邻地设置,以提供视网膜301的泛光照明。在本实施例中,设置了led311作为光源,但要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其他光源。因为led311与相机305的成像光阑相邻,所以二者都与瞳孔309共轭,并且二者在瞳孔309处保持分离。因此,本配置建立了紧凑的瞳孔分割机制,由此来自led311的照明光在与瞳孔309的另一指定区域不同的瞳孔309的指定区域处进入眼睛303,通过该不同的瞳孔309的指定区域,出射的散射(例如,返回)光被指向相机305的成像光阑以进行成像。注意的是,如以上参考图1描述的,本配置在不需要传统的泛光照明眼底成像器的辅助光路17和环形镜23的情况下建立瞳孔分割设计。

如以上说明的,眼底成像中的主要技术任务是避免或消除反射伪影。在本实施例中,可以通过使用公认的瞳孔分割方法来减轻来自人角膜的反射,其中,通过将一个或多个led(或其他光源)放置在相机的成像光阑的相邻处(可选地在其周围)来实现瞳孔分割。然而,仍可能存在来自角膜(例如,角膜反射作用)的反射伪影325,并且随着视场的增大,这些反射伪影325可以在图像321中变得明显。尽管通常被认为是不期望的伪影,但角膜反射作用325可以被用作对准辅助。它们将随着眼底相机的移动而移动,使得可以被用作用于相机对准的标记或指示符。在实现对准之后,可以在捕获最终视网膜(或眼底)图像期间避免角膜反射作用325,如以下说明的。

另外,由于诸如眼科透镜315的系统透镜,在图像321中还可以存在次生反射伪影323。如以上说明的,一种减少由于系统透镜引起的反射伪影323的方式是使用所谓的暗点。如以上说明的,另一种避免由于系统透镜引起的伪影的方式是避免在瞳孔中继器307中使用系统透镜。

所捕获的图像321可以被传送到cpu327(例如,计算系统或设备)以进行可选的成像处理和/或以显示在电子显示器329上。

图5示出了图4的瞳孔中继器307的另一种配置。也就是说,如现有技术中已知的,图4的透镜313和315可以被替换为处于2f配置的单个透镜331。平面333(例如,距透镜331两个焦距)与平面335共轭。使用当前瞳孔中继器,在图4的配置内,相机305的成像光阑可以在平面333上,并且眼睛303的瞳孔309可以在平面335上。

图6示出了使用反射元件替代折射元件(例如,透镜313和315)的图4的瞳孔中继器307(例如,成像路径)的替代配置。与图4的元件相似的所有元件具有相似的附图标记并在上文进行了描述。附图标记rc指示视网膜共轭平面,附图标记pc指示瞳孔共轭平面。为了图示的目的,相机305被示出为矩形传感器壳体,并且相机305的内部示意图示出了与瞳孔309共轭的聚焦透镜343和与视网膜301共轭的传感器(光电传感器阵列)345。如所示出的,尽管仅示出了两个led,但相机305可以具有与相机的成像光阑相邻并分布在成像光阑周围的多个光源(例如,led311)。例如,相机305可以被配置为具有在其成像光阑周围分布的led的内窥镜相机。在本实现方式中,瞳孔中继器由第一弯曲反射表面341和第二弯曲反射表面343组成。例如,第一弯曲反射表面341可以是抛物柱面镜,第二弯曲反射表面343可以是球面镜。当前光学系统将视网膜301成像到传感器345上,并将人眼303的瞳孔309成像到相机305的成像光阑(例如,瞳孔分割平面)上。

通过使用反射表面341和343并避免在相机305和眼睛303之间的瞳孔中继器中使用透镜,避免了由于系统透镜引起的反射伪影323。也就是说,通过使用反射光学器件,消除了来自成像光学器件的背向反射。可选地,可以使反射表面341和343之间的间距距离是可调整的,并且可以调整它们的间距以补偿眼睛中的屈光不正。可选地,反射表面343可以被成形使得在第一fov中接收来自led311的光,并将接收到的光反射到第二反射表面341,第二反射表面341在更大的第二fov中将该接收到的光反射到眼睛。

图7示出了根据图6的配置的光路的模型示图。示出了相机305的多种配置。例如,相机配置305a示出了在相机成像光阑351(例如,成像相机305a的瞳孔)周围的led311的环。该环中的所有led311可以被一致地致动以进行明亮的照明,或者各自可以被单独地控制,从而控制照明量或照明方向。也就是说,各个led311(或者可替换地,led311的各选定组)可以被按顺序单独地致动,并且可以为各照明led(或各照明led组)捕获单独的眼底图像。如上所述,成像光阑351和led311位于瞳孔共轭平面,并且通过从眼睛301返回进入成像光阑351并聚焦到照相机传感器上的光,来实现视网膜的检测(例如,图像捕获)。相机305a还可以提供聚焦,以校正人眼301的屈光不正。

可替换地,可以在相机305的成像光阑的相邻处设置不同类型的led。例如,相机配置305b示出了两个可见光(例如,白光)led311a和311b以及不可见光(例如,红外)led311c。像上文一样,led311a、311b和311c可以被同时地或以任何所期望的顺序或组合致动。例如,红外led311c可以被连续地激活/致动,以提供眼睛301的虹膜的连续视图,而led311a和311b可以被交替地致动并且可以针对led311a和311b的每次致动而捕获单独的眼底图像。

在相机配置305c中,led被分成彩色组。例如,可以限定两个组,其中,各组都包括一个红色led311d、一个绿色led311e和一个蓝色led311f。可以通过适当地致动各组中的彩色led来捕获彩色图像。例如,彩色组内的所有led都可以被一起致动。可替换地,各组中的led可以例如按顺序分别被致动。进一步可替换地,可以按颜色来限定组,使得第一组可以包括两个红色led311d,第二组可以包括两个绿色led311g并且第三组可以包括两个蓝色led311f。各组可以提供具有单独颜色的单独图像,但在各组内,led仍可以被顺序地致动。例如,可以通过在成像光阑351的一侧使用仅一个致动的红色led311d捕获第一红色图像,在相对于成像光阑的另一位置处使用仅第二红色led311d捕获第二红色图像,并将这两个捕获的红色图像组合来构成合成红色图像。如将在下面更全面地说明的,该方法可以帮助进一步减少反射伪影并增大fov。

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眼底成像器300。与图6和图7的元件相似的所有元件具有相似的附图标记并在上文进行了描述。在本实施例中,图6和图7的瞳孔中继器被封闭在壳体353内。该配置的优点是仅使用了几个低成本的部件并且组装简单。例如,壳体353可以是3d打印壳体,并且眼底相机300可以是使用三个低成本部件来构成的。相机305可以是(或基于)内窥镜相机,其成本可以低至40美元。球面镜343和抛物柱面镜341可以是现成的部件,其价格分别为例如50美元和100美元。这些部件可以被容易地安装在3d打印的壳体353上。

可选地,壳体353可以安装在(可操纵的)桌子或基座363上,以使相机305容易对准眼睛301。眼睛301可以表示患者的眼睛,并且壳体353关于眼睛301的相对位置可以被调整。例如,患者可以物理地移动,从而通过眼睛观察口355将眼睛301对准相机305。可替换地,可以通过移动眼底成像器300(诸如,通过使用图形用户界面357和/或诸如操纵杆359和/或滚轮361的计算机用户输入设备),来实现对准。可替换地,眼底成像器300可以足够小且轻,使得患者可以物理地抬起并定位它,以进行对准。

如以上说明的,图6、图7和图8的配置消除了由于系统透镜(参见图4)引起的反射伪影323,但fov仍可能受到来自眼睛角膜的反射伪影的限制。另外如以上说明的,本发明设想到对多个光源(例如,多个led)的单独控制,并且可以通过适当地控制led并适当地组合来自单独led(或单独led组)的图像,来消除由于来自角膜的反射引起的伪影。

图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适于扩展眼底成像器的fov的相机305的示例配置。为了图示的目的,示出了相机305,该相机在成像光阑351的相对侧具有两个led311g和311h(其各自都可以是可见白光),并且当两个led311g和311g被同时致动时具有样本捕获图像371。led311g和311h中的每个产生相应的反射伪影覆盖区(例如,角膜反射作用)373g和373h,反射伪影覆盖区373g和373h二者限制了可用的fov。然而,通过适当地控制led311g和311h,可以避免(或去除)反射伪影覆盖区373g和373h并且可以实现扩展的fov。然而,在去除角膜反射作用373h和/或373g之前,角膜反射作用373h和/或373g中的任一者或二者可以被用于相机对准。例如,在预览阶段(或对准阶段)期间,可以调整相机对准,直到角膜反射作用373g和373h清晰可见和/或目标视网膜区域在角膜反射作用373g和373h之间居中。在实现对准之后,可以启动避免/去除了角膜反射作用373h和/或373g的视网膜图像捕获阶段,如以下说明的。

图10示出了从图9中的单独led的选择致动得到的第一捕获眼底图像375。在当前情况下,led311h被致动(接通),而led311g未被致动(例如,关断)。如所示出的,该操作扩展了第一捕获眼底图像375的可用fov,以包括先前被图9中的反射覆盖区373g遮挡的下半球。如将理解的,在led311h未致动的情况下,通过致动的led311g捕获另一眼底图像将得到具有无伪影上半球以及具有来自致动的led311g的反射覆盖区的下半球的第二捕获眼底图像。通过组合第一捕获眼底图像和第二捕获眼底图像的无伪影部分,可以构成无伪影合成图像。

图1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使用相机捕获无伪影图像的方法。通过致动相机成像光阑一侧的第一led(或第一组led)来捕获第一图像381。致动的led在第一图像381上产生第一反射伪影覆盖区383。从第一图像381中提取不包括第一覆盖区383的第一图像部分385。第一图像部分385限定第一视场fov1。通过致动从第一led物理移位的第二led(或第二组led)来捕获第二图像387。例如,第二led(或第二组led)可以沿着相机的成像光阑的周缘与第一led(或第一组led)相对地设置。因此,第二图像387具有与第二led(或第二组led)对应的第二反射伪影覆盖区389。从第二图像387中提取不包括第二覆盖区389的第二图像部分386。第二图像部分386限定第二视场fov2。然后,诸如通过拼接,将第一图像部分385与第二图像部分386组合,以限定具有跨越fov1和fov2二者的第三视场fov3的第三图像391。

如以上说明的,当前眼底成像器可以被扩展,以合并虹膜相机。也就是说,轴上虹膜相机可以被设置在眼底相机305的后面,以辅助系统对准。

图12示出了将虹膜(或瞳孔)相机400包括在当前眼底成像器设置中。与图6的元件相似的所有元件具有相似的附图标记并在上文进行了描述。如将理解的,瞳孔平面可以与虹膜平面相似。然而,为了便于讨论,将眼睛303的虹膜平面标记为ip,并将其在相机305上的共轭/图像标记为虹膜共轭ic。透镜401可以按2f配置使用,以将虹膜共轭平面ic处的虹膜图像中继到另外的光电传感器403上。还示出了可以由光电传感器403捕获的示例性虹膜图像405。在该配置中,相机305将阴影407投射到透镜401上,从而得到虹膜图像405上的阴影区域409。当相机305被正确对准(例如,以眼睛虹膜为中心)时,阴影区域409将处于虹膜图像405的中心。未对准将造成阴影区域409在虹膜图像405中偏离中心。因此,阴影区域409可以被技术人员或患者用作对准指示符。

图13示出了视网膜和虹膜二者以完全集成和小型化的设计被成像到同一传感器411上的配置。与图6和图12的元件相似的所有元件具有相似的附图标记并在上文进行了描述。如以上说明的,虹膜共轭与瞳孔共轭可以基本上相似(例如,相同),因此该共轭平面在图13中被标记为ir/pc。在该紧凑的配置中,透镜401可以具有环状并包围相机305。也就是说,透镜401可以被改造为具有孔径,通过该孔径相机305可以被插入其中。此外,传感器345和403被组合成具有两个成像区域的单个传感器411。第一中央成像区域345’被设置成通过相机305对平面ic/pc中的眼睛眼底进行成像,并且包围第一成像区域345’的第二(周缘)成像区域403’对平面ic/pc中的虹膜进行成像。也就是说,透镜401以与图12的方式类似的方式将平面ip/ic中的虹膜聚焦到第二成像区域403’上。

如上所述,患者可以将本配置用于眼底相机的自对准。图14示出了辅助眼底相机的自对准的替代配置。在本配置中,弯曲反射表面(例如,反射镜)421被放置在相机305的后面,并被设置成将与图12的图像405相似的虹膜图像发送给患者。也就是说,反射表面421在相机305的光轴上,以将患者虹膜的图像提供回被成像的眼睛。例如,图12的透镜401可以被替换为反射表面421,以通过与相机305的位置对应的阴影区域对虹膜进行成像。

图15示出了示例计算机系统(或计算设备或计算机设备)。在一些实施例中,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系统可以提供本文描述或例示的功能,和/或执行本文中描述或例示的一种或多种方法的一个或多个步骤。该计算机系统可以采用任意合适的物理形式。例如,计算机系统可以是嵌入式计算机系统、片上系统(soc)、单板计算机系统(sbc)(诸如,例如,模块上计算机(com)或模块上系统(som))、台式计算机系统、膝上型计算机或笔记本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系统的网格、移动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da)、服务器、平板计算机系统、增强型/虚拟现实设备、或这些中的两个以上的组合。在适当时,计算机系统可以驻留在云中,该云可以在一个或多个网络中包括一个或多个云组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计算机系统可以包括处理器cmp1、内存cmp2、存储器cmp3、输入/输出(i/o)接口cmp4、通信接口cmp5和总线cmp6。计算机系统可以可选地还包括显示器cmp7,诸如计算机监视器或屏幕。

处理器cmp1包括用于执行指令的硬件,该指令为诸如组成计算机程序的指令。例如,处理器cmp1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pu)或图形处理单元上的通用计算(gpgpu)。处理器cmp1可以从内部寄存器、内部高速缓存、内存cmp2或存储器cmp3中检索(或取回)指令,解码和执行指令,并将一个或多个结果写入内部寄存器、内部高速缓存、内存cmp2或存储器cmp3。在特定实施例中,处理器cmp1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用于数据、指令或地址的内部高速缓存。处理器cmp1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指令高速缓存、一个或多个数据高速缓存,诸如以保持数据表。指令高速缓存中的指令可以是内存cmp2或存储器cmp3中的指令的副本,并且指令高速缓存可以加速处理器cmp1对那些指令的检索。处理器cmp1可以包括任意适当数量的内部寄存器,并且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算术逻辑单元(alu)。处理器cmp1可以是多核处理器;或者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cmp1。尽管本公开描述并示出了特定的处理器,但本公开设想到任意合适的处理器。

内存cmp2可以包括用于存储使处理器cmp1在处理期间执行或保持临时数据的指令的主存储器。例如,计算机系统可以将来自存储器cmp3或来自另一个来源(诸如,另一计算机系统)的指令或数据(例如,数据表)加载到内存cmp2。处理器cmp1可以将来自内存cmp2的指令和数据加载到一个或多个内部寄存器或内部高速缓存。为了执行指令,处理器cmp1可以从内部寄存器或内部高速缓存取回指令并进行解码。在执行指令期间或之后,处理器cmp1可以将一个或多个结果(可以是中间结果或最终结果)写入内部寄存器、内部高速缓存、内存cmp2或存储器cmp3。总线cmp6可以包括一条或多条存储器总线(可以各自包括地址总线和数据总线),并可以将处理器cmp1耦接到内存cmp2和/或存储器cmp3。可选地,一个或多个存储器管理单元(mmu)有助于在处理器cmp1和内存cmp2之间的数据传送。内存cmp2(可以是快速的易失性存储器)可以包括诸如动态ram(dram)或静态ram(sram)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存储器cmp3可以包括用于数据或指令的长期或大容量存储器。存储器cmp3可以在计算机系统内部或外部,并包括盘驱动器(例如,硬盘驱动器、hdd或固态驱动器ssd)、闪存、rom、eprom、光盘、磁光盘、磁带、通用串行总线(usb)可访问驱动器或其它类型的非易失性存储器中的一种或多种。

i/o接口cmp4可以是软件、硬件或二者的组合,并包括用于与i/o设备通信的一个或多个接口(例如,串行或并行通信端口),该接口可以使得能够与人(例如,用户)通信。例如,i/o设备可以包括键盘、小键盘、麦克风、监视器、鼠标、打印机、扫描仪、扬声器、照相机、触笔、平板、触摸屏、轨迹球、摄像机、另一合适的i/o设备或其中两种以上的组合。

通信接口cmp5可以提供用于与其他系统或网络通信的网络接口。通信接口cmp5可以包括蓝牙(bluetooth)接口或其它类型的基于分组的通信。例如,通信接口cmp5可以包括网络接口控制器(nic)和/或用于与无线网络通信的无线nic或无线适配器。通信接口cmp5可以提供与wi-fi网络、自组织网络、个人局域网(pan)、无线pan(例如,蓝牙wpan)、局域网(lan)、广域网(wan)、城域网(man)、蜂窝电话网络(诸如,例如,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网络)、互联网或这些中的两个以上组合的通信。

总线cmp6可以提供计算系统的以上提到的部件之间的通信链路。例如,总线cmp6可以包括加速图形端口(agp)或其它图形总线、增强型工业标准架构(eisa)总线、前端总线(fsb)、超传输(ht)互连、工业标准架构(isa)总线、无线带宽(infiniband)总线、低引脚数(lpc)总线、内存总线、微通道架构(mca)总线、外围组件互连(pci)总线、pci快速(pcie)总线、串行高级技术附件(sata)总线、视频电子标准协会本地(vlb)总线或其它合适的总线或其中两种以上的组合。

尽管本公开描述并示出了在特定布置中具有特定数量的特定部件的特定计算机系统,但本公开设想到在任意适当布置中具有任意合适数量的任意合适部件的任意合适计算机系统。

本文中,在可行的情况下,计算机可读非暂态存储介质或媒体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基于半导体的或其它集成电路(ic)(诸如,例如,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专用ic(asic))、硬盘驱动器(hdd)、混合硬驱动器(hhd)、光盘、光盘驱动器(odd)、磁光盘、磁光盘驱动器、软盘、软盘驱动器(fdd)、磁带、固态驱动器(ssd)、ram驱动器、安全数字卡或驱动器、任何其它合适的计算机可读非暂态存储介质、或这些中的两种以上的任何合适组合。在可行的情况下,计算机可读非暂态存储介质可以是易失性、非易失性或易失性和非易失性的组合。

尽管已经结合几个特定的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依照前面的描述,许多进一步的替代形式、修改形式和变化形式将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本文中描述的本发明旨在涵盖可以落入所附权利要求书的精神和范围内的所有这种的替代形式、修改形式、应用形式和变化形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