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窥镜前端构造及内窥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301914发布日期:2021-08-17 13:45阅读:205来源:国知局
内窥镜前端构造及内窥镜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设置在插入到被检体内的内窥镜的插入部的前端的内窥镜前端构造以及内窥镜。



背景技术:

以往,内窥镜通过将在前端设置有摄像单元的呈细长形状的挠性的插入部插入到患者等被检体内,利用配置在前端部的摄像单元取得被检体内的图像数据,通过信号缆线向外部的信息处理装置发送图像数据。摄像单元为了固定与其他内置物之间的相对位置而被保持在前框体上,利用盖等来保护(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等)。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表2017-505154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近年来,进一步期望内窥镜的前端硬质部的细径化、短小化,但在专利文献1的技术中,发送来自摄像单元的信号等的信号缆线从摄像单元连接到基端侧,因此具有前端硬质部的长度变长的问题。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细径化并且能够实现短小化的内窥镜前端构造以及内窥镜。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实现目的,本发明的内窥镜前端构造具备:摄像单元,其对被摄体像进行拍摄;信号缆线,其与所述摄像单元收发信号;收纳部,其侧面的一部分开口而成,且收纳所述摄像单元;以及前端框,其是连接所述信号缆线的缆线连接部,外形是柱状的立体电路部件,所述收纳部是形成于所述前端框的前端侧的凹部,所述收纳部由与所述摄像单元的光轴方向垂直的底面和与所述摄像单元的光轴方向平行的侧面构成,在所述底面设置有将所述摄像单元电连接的连接端子,所述缆线连接部的至少一部分以所述摄像单元的光轴方向为基准,在比所述收纳部的底面靠前端侧设置有连接所述信号缆线的芯线的缆线连接电极,所述连接端子和所述缆线连接电极通过形成于所述收纳部、所述前端框的外周以及所述缆线连接部的布线图案而连接。

另外,本发明的内窥镜前端构造在上述发明中,所述摄像单元及所述信号缆线位于所述前端框的前端面的外接圆的光轴方向的投影面内。

另外,本发明的内窥镜前端构造在上述发明中,所述连接端子至少包括驱动所述摄像单元所需的电源端子、接地端子、影像输出端子。

另外,本发明的内窥镜前端构造在上述发明中,所述缆线连接部由2个平面构成,在所述2个平面分别形成有所述缆线连接电极。

另外,本发明的内窥镜前端构造在上述发明中,所述缆线连接部由与所述前端框的外周同心的圆周面构成。

另外,本发明的内窥镜前端构造在上述发明中,所述缆线连接部形成为所述1个以上的平面与所述前端框的中心轴的距离在基端侧变短的台阶状。

另外,本发明的内窥镜前端构造在上述发明中,所述缆线连接部呈圆周面的直径在基端侧变短的台阶状。

上述前端框具有插通通道管的通道插通孔和供光导贯穿的光导插通孔,上述缆线连接部夹着包含上述通道插通孔的中心轴和上述摄像单元的光轴的剖面设置于2个部位。

另外,本发明的内窥镜前端构造在上述发明中,形成有所述布线图案的所述收纳部、所述前端框的外周以及所述缆线连接部的角部被倒角。

另外,本发明的内窥镜前端构造在上述发明中,在所述缆线连接电极连接有连接器。

另外,本发明的内窥镜具备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内窥镜前端构造。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实现内窥镜的前端部的细径化和短小化。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内窥镜系统的整体结构的图。

图2是配置于图1所示的内窥镜的前端部的内窥镜前端构造的立体图。

图3是从图2的内窥镜前端构造除去外框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图3的前端框的收纳部的构造的图。

图5是在图3的内窥镜前端构造中使用的前端框的立体图。

图6是从基端侧观察图5的前端框的图。

图7是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前端框的缆线连接电极的配置位置的侧视图。

图8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内窥镜前端构造的立体图。

图9是从图8的内窥镜前端构造除去外框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0是表示图8的前端框的收纳部的构造的图。

图1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变形例的内窥镜前端构造的立体图。

图12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内窥镜前端构造的立体图。

图13是图12的内窥镜前端构造的从其他方向观察的立体图。

图14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内窥镜前端构造的立体图。

图15是图14的内窥镜前端构造的从其他方向观察的立体图。

图16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的内窥镜前端构造的立体图。

图17是图16的内窥镜前端构造的从其他方向观察的立体图。

图18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6的内窥镜前端构造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以下说明中,作为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以下,称为“实施方式”),说明具备内窥镜前端构造的内窥镜系统。另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该实施方式。此外,在附图的记载中,对相同部分标注相同标号。此外,附图是示意性的,需要注意各部件的厚度与宽度的关系、各部件的比率等与实际不同。另外,在附图相互之间也包含尺寸、比率相互不同的部分。

(实施方式1)

图1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内窥镜系统1的整体结构的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1的内窥镜系统1具备:内窥镜2,其被导入到被检体内,拍摄被检体的体内而生成被检体内的图像信号;信息处理装置3,其对内窥镜2所拍摄的图像信号实施规定的图像处理,并且控制内窥镜系统1的各部;光源装置4,其生成内窥镜2的照明光;以及显示装置5,其对由信息处理装置3进行图像处理后的图像信号进行图像显示。

内窥镜2具备:插入到被检体内的插入部6;位于插入部6的基端部侧且由手术者把持的操作部7;以及从操作部7延伸的挠性的通用缆线8。

插入部6使用光导缆线、电缆以及光纤等来实现。插入部6具有:内置有后述的摄像单元的前端部6a;由多个弯曲块构成的弯曲自如的弯曲部6b;以及设置于弯曲部6b的基端部侧的具有挠性的挠性管部6c。在前端部6a设置有对被检体内进行照明的光导缆线、对被检体内进行拍摄的摄像单元、以及连通处置器具用通道的开口部。

操作部7具有:使弯曲部6b在上下方向以及左右方向上弯曲的弯曲旋钮7a;在被检体的体腔内插入生物体钳子、激光手术刀等处置器具的处置器具插入部7b;以及进行信息处理装置3、光源装置4、送气装置、送水装置以及送气体装置等周边设备的操作的多个开关部7c。从处置器具插入部7b插入的处置器具经由设置于内部的处置器具通道从插入部6前端的开口部露出。

通用缆线8使用光导缆线、缆线等构成。通用缆线8在基端分支,分支的一个端部是连接器8a,另一个基端是连接器8b。连接器8a相对于信息处理装置3的连接器装卸自如。连接器8b相对于光源装置4装卸自如。通用缆线8将从光源装置4射出的照明光经由连接器8b及光导缆线而传播到前端部6a。另外,通用缆线8将后述的摄像单元拍摄到的图像信号经由缆线及连接器8a传送到信息处理装置3。

信息处理装置3对从连接器8a输出的图像信号实施规定的图像处理并且控制内窥镜系统1整体。

光源装置4使用发出光的光源、聚光透镜等构成。光源装置4在信息处理装置3的控制下,从光源发出光,作为针对作为被摄体的被检体内的照明光而提供给经由连接器8b和通用缆线8的光导缆线而连接的内窥镜2。

显示装置5使用显示器等构成,所述显示器使用了液晶或有机el(electroluminescence:电致发光)。显示装置5经由影像缆线5a显示各种信息,所述各种信息包括由信息处理装置3实施了规定的图像处理后的图像。由此,手术者一边观察显示装置5所显示的图像(体内图像)一边操作内窥镜2,由此能够观察被检体内的期望的位置以及判定性状。

接着,对在内窥镜系统1中使用的内窥镜前端构造100进行详细说明。图2是配置在图1所示的内窥镜2的前端部的内窥镜前端构造100的立体图,图3是从图2的内窥镜前端构造100除去了外框10的状态的立体图,图4是表示图3的前端框20的收纳部21的构造的图,图5是在图3的内窥镜前端构造100中使用的前端框20的立体图,图6是从基端侧观察图3的前端框20的图。在图2和图3中,省略了光导和通道的图示。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将内窥镜2的前端部6a侧作为前端侧,将信号缆线40延伸出的一侧作为基端侧。

内窥镜前端构造100具备:拍摄被摄体像的摄像单元30;与摄像单元30之间收发信号的信号缆线40;外形为大致圆柱状的作为成型电路部件的前端框20;覆盖前端框20的周围的外框10。

摄像单元30具有:未图示的光学单元,其对被摄体进行成像;以及未图示的摄像元件,其对光学单元所成像的被摄体像进行光电转换,生成图像信号,摄像元件由ccd或cmos等构成,受光部被玻璃盖覆盖。

前端框20是通过注塑成型或切削等制作的,是形成有立体布线的成型电路部件(moldinterconnectdevice:mid)。在本实施方式1中,由于使用mid作为前端框20,因此只要在任意的位置形成了电路布线,即使是复杂的结构也能够简单且廉价地制造。作为前端框20的材料,可例示液晶聚合物、聚酰胺、聚碳酸酯等。通过使用成型电路部件作为前端框20,能够简单且廉价地制造内窥镜前端构造100。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1的前端框20呈圆柱状,但并不限定于此。前端框20的外径可以采用能够应用于内窥镜前端构造的形状,所述形状包括多边形的柱状、底面的外形为圆形的一部分被切除的形状的柱状、底面的外形为有一部分从圆形突出的形状的柱状等。

前端框20具有:收纳摄像单元30的收纳部21;供通道管插通的通道插通孔22;供光导插通的光导插通孔23;以及连接信号缆线40的缆线连接部25。通道插通孔22及光导插通孔23是从前端框20的前端侧贯通至基端侧的贯通孔,与摄像单元30的光轴方向平行地配置。在本实施方式1中,由于信号缆线40、通道管以及光导具有挠性,因此前端框20的从前端侧到基端侧的长度为r1的部分成为内窥镜2的硬质部的一部分。

收纳部21是形成于前端框20的前端侧的凹部,前端框20的前端侧的面的一部分及侧面的一部分开口。如图5所示,收纳部21包括:与摄像单元30的光轴方向垂直的底面f1、与摄像单元30的光轴方向平行的侧面f2、f3和f4。在底面f1形成有电连接摄像单元30的连接端子26。摄像单元30的未图示的连接焊盘通过由焊料等构成的凸块31(参照图4)与连接端子26电连接、机械连接。连接端子26由驱动摄像单元30所需的电源端子、接地端子、影像输出端子、时钟端子、通信信号端子等构成。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在图3以及图4中未图示,但摄像单元30与收纳部21之间的间隙(包括摄像单元30与连接端子26的连接部)、以及摄像单元30的不与收纳部21接触的侧面部被底部填充剂等树脂覆盖。

缆线连接部25由前端框20的基端侧被切口后的平面f5构成。如图5所示,在以摄像单元30的光轴方向为基准观察前后方向时,连接信号缆线40的芯线41的缆线连接电极28形成在比收纳部21的底面f1靠前端侧的位置。信号缆线40的前端侧的绝缘性的护套42被除去而芯线41露出,露出的芯线41通过未图示的焊料等导电性材料与缆线连接电极28连接。

在收纳部21、前端框20的外周的一部分以及缆线连接部25形成有连接连接端子26和缆线连接电极28的布线图案27。在本实施方式1中,布线图案27从收纳部21的底面f1布线到前端框20的外周(和收纳部21与基端面f7之间的摄像单元30的光轴方向平行的前端框20的侧面)、基端面f7以及缆线连接部25的平面f5上。

图7是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前端框20的缆线连接电极28的配置位置的侧视图,图7的(a)是现有技术,图7的(b)是实施方式1的前端框20。在现有技术的前端框200中,缆线连接电极28从摄像单元30的收纳部21的底面f1配置到基端侧,因此前端框200的光轴方向的长度r1’增加,增加的量为缆线连接电极28的长度。与此相对,在实施方式1的前端框20中,由于将缆线连接电极28形成在比收纳部21的底面f1靠前端侧的位置,因此能够缩短前端框的光轴方向的长度r1。

形成有布线图案27的部分的角部、即收纳部21的底面f1与前端框20的外周(侧面)之间的角部、前端框20的外周(侧面)与基端面f7之间的角部的一部分、基端面f7与缆线连接部25之间的角部被倒角。通过对角部进行倒角,能够防止由布线图案27传输的电信号的品质的劣化。倒角优选为r倒角,但也可以为c倒角。

内窥镜前端构造(100)在将摄像单元(30)收纳于前端框(20)中且将信号缆线(40)连接于缆线连接部(25)的状态下,摄像单元(30)及信号缆线(40)位于前端框(20)的前端面的外接圆的光轴方向的投影面内。由此,能够抑制内窥镜前端构造100的粗径化。

外框10呈基端侧开口的中空圆筒形状,在前端侧的面上,在与收纳部21、通道插通孔22以及光导插通孔23重叠的位置设置有开口11、开口12以及开口13。

在实施方式1中,通过将缆线连接电极28形成在比收纳部21的底面f1靠前端侧的位置,能够实现内窥镜2的硬质部的短小化。另外,摄像单元30以及信号缆线40位于前端框20的光轴方向的投影面内,因此能够抑制内窥镜前端构造100的粗径化。

在实施方式1的内窥镜前端构造100中,前端框20具有通道插通孔22和光导插通孔23,但即使在不具有通道插通孔22的情况下,也能够实现内窥镜的硬质部的短小化以及细径化。

(实施方式2)

图8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内窥镜前端构造100g的立体图,图9是表示图8的前端框20g的收纳部21g的构造的图,图10是在图3的内窥镜前端构造100g中使用的前端框20g的立体图。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图8中,省略了外框10、光导以及通道的图示。

前端框20g具有:收纳摄像单元30的收纳部21g;供通道管插通的通道插通孔22;供光导插通的光导插通孔23;以及连接信号缆线40的缆线连接部25g。

缆线连接部25g由前端框20g的基端侧被切口而得到的平面f5、f6构成。在收纳部21、前端框20g的外周(侧面)的一部分以及缆线连接部25g形成有连接连接端子26和缆线连接电极28的布线图案27。在本实施方式2中,布线图案27从收纳部21g的底面f1通过侧面f2、f3而布线到前端框20g的外周(收纳部21与缆线连接部25g之间)、以及缆线连接部25g的平面f6、f7上。布线图案27也可以不通过收纳部21的侧面f2,而从底面f1布线到侧面f3。

另外,形成有布线图案27的收纳部21g、前端框20g的外周(侧面)的一部分、以及缆线连接部25g的角部、即收纳部21g的底面f1与侧面f2之间的角部、侧面f2与侧面f3之间的角部、侧面f3与前端框20g的外周(侧面)之间的角部、前端框20g的外周(侧面)与缆线连接部25g的平面f5之间的角部、平面f5与平面f6之间的角部被倒角。通过对角部进行倒角,能够防止由布线图案27传输的电信号品质的劣化。

内窥镜前端构造100g在将摄像单元30收纳在前端框20g中且将信号缆线40连接于缆线连接部25g的状态下,摄像单元30及信号缆线40位于前端框20g的光轴方向的前端面的外接圆的投影面内。由此,能够抑制内窥镜前端构造100g的粗径化。

在实施方式2中,通过将缆线连接电极28形成在比收纳部21g的底面f1靠前端侧的位置,能够实现内窥镜2的硬质部的短小化。另外,摄像单元30以及信号缆线40位于前端框20g的光轴方向的投影面内,因此能够抑制内窥镜前端构造100g的粗径化。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施方式2中,形成为利用外框覆盖前端框20g的整体的构造,但不一定需要覆盖整体。图1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变形例的内窥镜前端构造100f的立体图。在内窥镜前端构造100f中,利用外框32覆盖前端框20f的形成有缆线连接部25f的基端侧。通过利用外框32覆盖信号缆线40与缆线连接电极28的连接部、以及摄像单元30与连接端子26的连接部,能够防止布线图案27的露出且实现前端部的细径化。

(实施方式3)

在实施方式3中,前端框20a除了具有缆线连接部25a以外,还具有连接扁平缆线45的扁平缆线连接部29。图12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内窥镜前端构造100a的立体图,图13是图12的内窥镜前端构造100a的从其他方向观察的立体图。在图12以及图13中,省略了外框、光导以及通道的图示。

缆线连接部25a由与前端框20a的外周为同心圆的圆周面25a-1和圆周面25a-2构成。圆周面25a-1及圆周面25a-2的基端侧、即圆周面25a-2的直径形成为比圆周面25a-1短。

在图12中,在圆周面25a-1及圆周面25a-2上各连接有2根信号缆线40,但通过将圆周面25a-1与圆周面25a-2之间的高低差r2设为大于等于信号缆线40的直径,能够连接更多的信号缆线40。

扁平缆线45的排列成带状的多个芯线46被绝缘性的覆皮47覆盖,芯线46在端部露出。

扁平缆线连接部29由前端框20的基端侧被切口而得到的平面f8、f9构成。缆线连接部25a和扁平缆线连接部29夹着截面而设置,所述截面包含通道插通孔22的中心轴和摄像单元30的光轴。在以摄像单元30的光轴方向为基准观察前后方向时,连接信号缆线40的芯线41和扁平缆线45的芯线46的缆线连接电极28如图12和图13所示,形成于比收纳部21的底面f1靠前端侧的位置。通过将缆线连接电极28形成在比收纳部21a的底面f1靠前端侧的位置,能够缩短前端框20a的光轴方向的长度r1。

另外,形成有布线图案27的收纳部21a、前端框20a的外周(侧面)的一部分、缆线连接部25a的角部、以及扁平缆线连接部29的角部、即收纳部21的底面f1与侧面f2之间的角部、侧面f2与侧面f4之间的角部、侧面f4与前端框20a的外周(侧面)之间的角部、前端框20a的外周(侧面)与缆线连接部25a之间的角部、侧面f2与侧面f3之间的角部、侧面f3与前端框20a的外周(侧面)之间的角部、前端框20a的外周(侧面)与扁平缆线连接部29之间的角部被倒角。通过对角部进行倒角,能够防止由布线图案27传输的电信号品质的劣化。

在实施方式3中,除了缆线连接部25a以外,还设置有扁平缆线连接部29,因此能够通过信号缆线40以及扁平缆线45进行更多的信号的收发。另外,在将其他管脚的扁平缆线45安装到前端框20a的安装中,能够简化工序。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代替扁平缆线而使用柔性印刷基板的情况下,也能够得到同样的效果。

在上述实施方式3中,缆线连接部25a由圆周面25a-1和圆周面25a-2构成,但也可以由1个圆周面构成。另外,也可以夹着截面而配置2个缆线连接部25a,或者也可以配置2个扁平缆线连接部29,所述截面包含通道插通孔22的中心轴和摄像单元30的光轴。

并且,在实施方式3中,前端框20a具有通道插通孔22和光导插通孔23,但在不具有通道插通孔22的情况下,缆线连接部25a和扁平缆线连接部29只要夹着截面而设置即可,所述截面包含光导插通孔23的中心轴和摄像单元30的光轴。

(实施方式4)

在实施方式4中,前端框20b将同轴缆线50与缆线连接部25b连接。图14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内窥镜前端构造100b的立体图,图15是图14的内窥镜前端构造100b的从其他方向观察的立体图。在图14以及图15中,省略了外框、光导以及通道的图示。

缆线连接部25b由与前端框20b的外周为同心圆的圆周面25b-1和圆周面25b-2构成。圆周面25b-1及圆周面25b-2的基端侧、即圆周面25b-2的直径形成为比圆周面25b-1短。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4中,缆线连接部25b由圆周面25b-1以及25b-2构成,但也可以由多级的平面(基端侧接近中心的台阶状)构成。

同轴缆线50具有芯线51、覆盖芯线的内部绝缘体52、覆盖内部绝缘体52的屏蔽件53、以及覆盖屏蔽件53的外部绝缘体54,以使芯线51、内部绝缘体52以及屏蔽件53在端部分别露出的方式,去除外部绝缘体54、屏蔽件53以及内部绝缘体52。

在缆线连接部25b的圆周面25b-1上形成有连接信号缆线40的芯线41和同轴缆线50的芯线51的缆线连接电极28。在圆周面25b-2上形成有连接同轴缆线50的屏蔽件53的缆线连接电极。通过在具有台阶差r2的圆周面25b-1及圆周面25b-2上分别连接同轴缆线50的芯线51及屏蔽件53,能够容易地进行同轴缆线50的连接,能够降低因芯线51的弯折等引起的断线的可能性。

在图14中,在圆周面25b-1上连接有2根信号缆线40,并连接有同轴缆线50的芯线,在圆周面25b-2上连接有屏蔽件53,但通过将圆周面25b-1与圆周面25b-2之间的台阶差r2设定为大于等于信号缆线40的直径,也能够在圆周面25b-2上连接信号缆线40。

缆线连接部25b和扁平缆线连接部29夹着截面而设置,所述截面包含通道插通孔22的中心轴和摄像单元30的光轴。在以摄像单元30的光轴方向为基准观察前后方向时,连接信号缆线40的芯线41、同轴缆线50的芯线51、以及屏蔽件53以及扁平缆线45的芯线46的缆线连接电极28如图14以及图15所示,形成于比收纳部21b的底面f1靠前端侧的位置。通过将缆线连接电极28形成在比收纳部21b的底面f1靠前端侧的位置,能够缩短前端框20b的光轴方向的长度r1。

另外,形成有布线图案27的收纳部21b、前端框20d的外周(侧面)的一部分、缆线连接部25b的角部、以及扁平缆线连接部29的角部、即收纳部21的底面f1与侧面f2之间的角部、侧面f2与侧面f4之间的角部、侧面f4与前端框20b的外周(侧面)之间的角部、前端框20b的外周(侧面)与缆线连接部25b之间的角部、侧面f2与侧面f3之间的角部、侧面f3与前端框20b的外周(侧面)之间的角部、前端框20b的外周(侧面)与扁平缆线连接部29之间的角部被倒角。通过对角部进行倒角,能够防止由布线图案27传输的电信号品质的劣化。

(实施方式5)

在实施方式5中,对于前端框20d,在基端侧将通道70以及光导60的周围切除掉,将缆线连接部25d配置在前端框20d的中心附近。图16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的内窥镜前端构造100d的立体图,图17是图16的内窥镜前端构造100d的从其他方向观察的立体图。在图16以及图17中,省略了外框的图示。

前端框20d具有前端侧的圆柱形状的第一主体部20d-1、与第一主体部20d-1一起形成摄像单元30的收纳部21的第二主体部20d-2。在除了第二主体部20d-2以外的前端框20d的基端侧,通道70以及光导60的周围被切除。

在内窥镜中,通过操作未图示的角线(anglewire)来操作由数个弯曲块构成的弯曲自如的弯曲部6b,从而规定观察方向。根据内窥镜的种类而在插入部的弯曲块附近、即插入部的外周侧插通有上下2条、或者上下左右4条未图示的角线。在将缆线连接部设置于前端框的外周侧的情况下,信号缆线40与未图示的角线有可能发生干扰。因此,在实施方式5中,将前端框20d的基端侧的通道70和光导60的周围切口,将缆线连接部25d配置在前端框20d的中心侧,防止与未图示的角线的干扰。

缆线连接部25d由平面f5、平面f6构成。缆线连接电极配置于平面f6。

布线图案27将连接端子与缆线连接电极连接,并形成于收纳部21d、前端框20d的外周的一部分以及缆线连接部25d。

在内窥镜前端构造100d中,在以摄像单元30的光轴方向为基准观察前后方向时,连接信号缆线40的芯线41的缆线连接电极形成于比收纳部21d的底面靠前端侧的位置。通过将缆线连接电极形成在比收纳部21d的底面f1靠前端侧的位置,能够缩短前端框20d的光轴方向的长度r1。

另外,形成有布线图案27的收纳部21d、前端框20d的外周(侧面)的一部分、以及缆线连接部25d的角部、即收纳部21d的底面f1与侧面f2之间的角部、侧面f2与侧面f3之间的角部、侧面f3与前端框20d的外周(侧面)之间的角部、前端框20d的外周(侧面)与缆线连接部25d之间的角部、平面f5与平面f6之间的角部被倒角。通过对角部进行倒角,能够防止由布线图案27传输的电信号品质的劣化。

(实施方式6)

在实施方式6中,信号缆线40经由连接器80与缆线连接部25e连接。图18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的内窥镜前端构造100e的立体图。图18是将信号缆线40安装到缆线连接部25e之前的图,省略了光导以及通道的图示。

缆线连接部25e由平面f5、f6构成,在平面f5的布线图案27上配置有接受侧连接器80a。

信号缆线40的芯线露出的前端侧安装于连接器80b。通过使该连接器80b与接受侧连接器80a嵌合,信号缆线40的芯线与摄像单元30的连接焊盘通过布线图案27、连接端子、凸点(bump)电连接。在图18中,虽然在平面f6的缆线连接电极28上未连接信号缆线40,但也可以直接连接信号缆线40的芯线,或者也可以经由连接器80连接。

由于接受侧连接器80a能够通过回流(reflow)与前端框29e连接,因此能够简便地进行信号缆线40向前端框20e的安装。另外,一般在向前端框20e安装摄像单元30后,将信号缆线40与前端框20e连接,但通过在摄像单元30的安装前连接接受侧连接器80a,能够减少对摄像单元施加的热过程。

并且,与实施方式1以及2同样地,在以摄像单元30的光轴方向为基准观察前后方向时,连接信号缆线40的接受侧连接器80a形成于比收纳部21的底面f1靠前端侧的位置,因此能够缩短前端框20的光轴方向的长度r1。

另外,形成有布线图案27的收纳部21e、前端框20e的外周(侧面)的一部分、以及缆线连接部25e的角部、即收纳部21e的底面f1与侧面f2之间的角部、侧面f2与侧面f3之间的角部、侧面f3与前端框20e的外周(侧面)之间的角部、前端框20e的外周(侧面)与缆线连接部25e的平面f5之间的角部、平面f5与平面f6之间的角部被倒角。通过对角部进行倒角,能够防止由布线图案27传输的电信号品质的劣化。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的内窥镜前端构造及内窥镜在要求细径化和短小化的内窥镜系统中是有用的。

标号说明

1内窥镜系统

2内窥镜

3信息处理装置

4光源装置

5显示装置

6插入部

6a前端部

6b弯曲部

6c挠性管部

7操作部

7a弯曲旋钮

7b处置器具插入部

7c开关部

8通用缆线

8a、8b连接器

10外框

20、20a、20b、20d、20e、20f、20g前端框

21、21a、21b、21d、21e、21f、21g收纳部

22通道插通孔

23光导插通孔

25缆线连接部

26连接端子

27布线图案

28缆线连接电极

29扁平缆线连接部

30摄像单元

31凸点

32底部填充剂

40信号缆线

45扁平缆线

50同轴缆线

60光导

70通道

80连接器

100、100a、100b、100d、100e、100f、100g内窥镜前端构造。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