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站立行走电动轮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536501发布日期:2020-07-17 17:32阅读:231来源:国知局
一种站立行走电动轮椅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站立行走电动轮椅,属于轮椅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站立康复轮椅车虽然可以帮助下肢受损的患者实现站立,让其实现了生活自理,但是使用者多是瘫痪人群、腿脚行动不便人群或者体弱的老年人。由于这些人群自身的身体原因,不适合长时间地站立,每站立两个小时后需坐下休息一会儿。若是使用者将站立康复轮椅车开到了户外,找不到地方坐下休息,会对使用者的身体健康不利。站立康复轮椅车虽然可以让使用者从站姿转换为坐姿,但是如果没有别的物体支撑,使用者的小腿依然要靠轮椅车支撑固定,身体重心往前,使用者长时间保持这个姿势反而得不到休息。而对于高位截瘫或者腰上无力的患者,当其坐下时,腰部需要得到支撑。

但是这种站立康复轮椅车在使用时患者自主使用比较麻烦,经常需要别人协助才能实现日常生活中的常见活动,比如自行上下床、蹲坐马桶等,因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站立行走电动轮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站立行走电动轮椅,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站立行走电动轮椅,从后面骑坐上下,包括前后滑动机构、上下升降机构、高度调节机构、座椅板、靠背板、靠背板调节机构,通过前后滑动机构可以调节座椅板与底座之间的距离,通过上下升降机构可以将座椅板由水平状态驱动至竖直状态,在站立状态时起到辅助支撑作用,利用高度调节机构可以调节座椅板的高度,便于患者日常生活中调节,通过靠背板调节机构可以将靠背板放平或是放倒,便于患者从座椅板后侧骑座上下,方便患者日常生活中使用。

进一步而言,所述前后滑动机构底部滑动连接有底座,所述前后滑动机构包括滑动座、设置在底座上的滑动槽,所述滑动槽内设有滑动驱动机构,所述滑动驱动机构输出端固定连接滑动座,所述滑动槽内设有滑轨,所述滑动座底部滑动连接滑轨,所述滑动座底部安装有从动轮。

进一步而言,所述高度调节机构包括第一升降驱动机构、第一支撑柱、缓冲弹簧,所述第一升降驱动机构、支撑柱固定连接在滑动座顶部,所述缓冲弹簧固定连接在支撑柱顶部,所述缓冲弹簧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第一升降驱动机构顶部固定连接支撑板。

进一步而言,所述上下升降机构包括第二支撑柱、第二升降驱动机构,所述第二支撑柱、第二升降驱动机构均固定连接在支撑板顶部,所述第二升降驱动机构输出端与第二支撑柱铰接连接。

进一步而言,所述支撑板顶部开设有转动槽,所述转动槽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轴,所述第一支撑轴上转动连接有转向球,所述第二支撑柱底部固定连接转向球。

进一步而言,所述第二支撑柱顶部固定连接有轴承,所述座椅板内部设有转轴,所述轴承套接在支撑轴上,所述转轴右端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上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栓,所述调节螺栓螺纹连接螺纹孔。

进一步而言,所述底座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顶部固定连接有扶手杆,所述固定支架一侧设有站立驱动机构,所述站立驱动机构包括牵引杆、牵引杆升降驱动机构,所述牵引杆转动连接固定支架,所述牵引杆顶部设有控制面板,所述牵引杆升降驱动机构固定连接在固定支架顶部,所述牵引杆升降驱动结构输出端固定连接牵引杆,所述固定支架底部设有驱动轮。

进一步而言,所述固定支架右端还固定连接有腿部支撑装置。

进一步而言,所述控制面板集成控制所述站立行走电动轮椅的转动、滑动、升降运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在牵引杆上连接有收腹带,在使用时将收腹带固定在患者腰上,通过牵引杆升降驱动机构驱动牵引杆向扶手杆方向运动,进而通过收腹带将患者拉起,由坐下状态转变为站立状态;

2、通过前后滑动机构可以调节座椅板与底座之间的距离,通过上下升降机构可以将座椅板由水平状态驱动至竖直状态,在站立状态时起到辅助支撑作用,利用高度调节机构可以调节座椅板的高度,便于患者日常生活中调节,通过靠背板调节机构可以将靠背板放平或是放倒,便于患者从座椅板后侧骑座上下,实现了患者的自主操作,方便患者日常生活中使用。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

图1是本发明一种站立行走电动轮椅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站立行走电动轮椅座椅部分站立状态结构图。

图3是本发明一种站立行走电动轮椅座椅部分靠背板放平状态构图。

图4是本发明一种站立行走电动轮椅座椅部分靠背板放倒状态结构图。

图5是本发明一种站立行走电动轮椅支撑板结构图。

图6是本发明一种站立行走电动轮椅座椅板内部结构图。

图7是本发明一种站立行走电动轮椅底座结构图。

图中标号:1、底座;2、滑动座;3、固定支架;4、支撑板;5、座椅板;6、靠背板;7、第一升降驱动机构;8、第二支撑柱;9、第二升降驱动机构;10、第一支撑柱;11、缓冲弹簧;12、调节螺栓;13、靠背板调节机构;14、驱动轮;15、从动轮;16、牵引杆升降驱动机构;17、牵引杆;18、控制面板;19、扶手杆;20、转动槽;21、第一支撑轴;22、转向球;23、转轴;24、轴承;25、滑动驱动机构;26、滑动槽;27、滑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基于本发明中的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具体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在本实施中,适用于患者日常生活中的行走站立。

如图1、图7所示,一种站立行走电动轮椅,从后面骑坐上下,包括前后滑动机构、上下升降机构、高度调节机构、座椅板5、靠背板6、靠背板调节机构13,通过前后滑动机构可以调节座椅板5与底座1之间的距离,通过上下升降机构可以将座椅板5由水平状态驱动至竖直状态,在站立状态时起到辅助支撑作用,利用高度调节机构可以调节座椅板5的高度,便于患者日常生活中调节,通过靠背板调节机构13可以将靠背板6放平或是放倒,便于患者从座椅板5后侧骑座上下,方便患者日常生活中使用。

靠背板调节机构13设置在靠背板6与座椅板5连接处,靠背板调节机构13设置为生活中常见的汽车座椅中使用的座椅调角器,调节范围为0-180度。

如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前后滑动机构底部滑动连接有底座1,所述前后滑动机构包括滑动座2、设置在底座1上的滑动槽26,所述滑动槽26内设有滑动驱动机构25,所述滑动驱动机构25输出端固定连接滑动座2,所述滑动槽26内设有滑轨27,所述滑动座2底部滑动连接滑轨27,所述滑动座2底部安装有从动轮15。

通过滑动驱动机构25驱动滑动座2在滑轨27上的前后滑动,可以改变座椅板5距离固定支架3上扶手杆19以及牵引杆17的距离,方便患者在乘坐过程中进行调节,同时滑动座2底部安装的从动轮15可以有效起到辅助支撑和运动的作用,从动轮15优先设置为万向轮,方便转向。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高度调节机构包括第一升降驱动机构7、第一支撑柱10、缓冲弹簧11,所述第一升降驱动机构7、支撑柱10固定连接在滑动座2顶部,所述缓冲弹簧11固定连接在支撑柱10顶部,所述缓冲弹簧11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4,所述第一升降驱动机构7顶部固定连接支撑板4。

通过第一升降驱动机构7驱动支撑板4上下运动可以改变座椅板5的高度,方便患者自行调整,便于使用,同时支撑柱10与缓冲弹簧11可以对支撑板4起到辅助支撑的作用,有效保证座椅板5在使用过程中更加稳定。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上下升降机构包括第二支撑柱8、第二升降驱动机构9,所述第二支撑柱8、第二升降驱动机构9均固定连接在支撑板4顶部,所述第二升降驱动机构9输出端与第二支撑柱8铰接连接。

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板4顶部开设有转动槽20,所述转动槽20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轴21,所述第一支撑轴21上转动连接有转向球22,所述第二支撑柱8底部固定连接转向球22,通过转向球22可以实现第二支撑柱8在第二升降驱动结构9驱动下的转动。

如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支撑柱8顶部固定连接有轴承24,所述座椅板5内部设有转轴23,所述轴承24套接在转轴23上,所述转轴23右端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上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栓12,所述调节螺栓12螺纹连接螺纹孔,座椅板5侧面上设有与调节螺栓12螺纹连接的螺纹孔,调节螺栓贯穿座椅板5螺纹连接转轴23对座椅板5进行固定,通过将调节螺栓12从座椅板5上拧下可以实现座椅板5在转轴23上的转动。

其中,第二支撑柱8、第二升降驱动机构9均为倾斜设置,通过第二升降驱动机构9将第二支撑柱8转动升起,同时将调节螺栓12从座椅板5上拧下,此时座椅板5可以随第二支撑柱8转动至与第二支撑柱8平行,实现了座椅板5由水平状态转化为90度垂直状态的背靠状态,可以实现在站立行走电动轮椅由坐姿向站立姿态转换过程中的辅助支撑。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底座1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支架3所述固定支架3顶部固定连接有扶手杆19,所述固定支架3一侧设有站立驱动机构,所述站立驱动机构包括牵引杆17、牵引杆升降驱动机构16,所述牵引杆17转动连接固定支架3,所述牵引杆17顶部设有控制面板18,所述牵引杆升降驱动机构16固定连接在固定支架3顶部,所述牵引杆升降驱动结构16输出端固定连接牵引杆17,所述固定支架3底部设有驱动轮14。

驱动轮14通过设置在固定支架3内部的驱动电机驱动,通过驱动电机驱动驱动轮14转动带动站立行走电动轮椅移动,在牵引杆17连接有收腹带,在使用时将收腹带固定在患者腰上,通过牵引杆升降驱动机构16驱动牵引杆17向扶手杆19方向运动,进而通过收腹带将患者拉起,由坐下状态转变为站立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支架3右端还固定连接有腿部支撑装置17。

所述腿部支撑装置17固定连接在固定支架3上,腿部支撑装置17设置为可以捆绑在膝盖的护膝板,在患者站立过程中可以起到对腿部的施力和支撑作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面板18集成控制所述站立行走电动轮椅的转动、滑动、升降运动。

以上第一升降驱动机构7、第二升降驱动机构9、牵引杆升降驱动机构16、滑动驱动机构25均为直线驱动器且优选采用电力推杆或液压推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适用于患者日常生活中的行走站立,方便患者改变姿势,自行选择坐姿或者站姿,同时靠背板6、座椅板5可以实现在站立行走电动轮椅由坐姿向站立姿态转换过程中的辅助支撑和站立姿态的平衡保护。

实施例2

在本实施中,适用于患者在生活中对轮椅的自行使用,比如患者在上床或下床过程中的使用。

如图1、图7所示,一种站立行走电动轮椅,包括前后滑动机构、上下升降机构、高度调节机构、座椅板5、靠背板6、靠背板调节机构13,通过前后滑动机构可以调节座椅板5与底座1之间的距离,通过上下升降机构可以将座椅板5由水平状态驱动至竖直状态,在站立状态时起到辅助支撑作用,利用高度调节机构可以调节座椅板5的高度,便于患者日常生活中调节,通过靠背板调节机构13可以将靠背板6放平或是放倒,便于患者从座椅板5后侧骑座上下,方便患者日常生活中使用。

靠背板调节机构13设置在靠背板6与座椅板5连接处,靠背板调节机构13设置为生活中常见的汽车座椅中使用的座椅调角器,调节范围为0-180度。

如图3所示,在患者自行在从床上坐到轮椅的过程中,将靠背板6放平,通过高度调节机构将座椅板5的高度调节至略高于床面,利用前后滑动机构将靠背板6放到床面上,患者通过手部力量支撑从靠背板6上骑座至座椅板5上,将靠背板6调节至与座椅板5垂直状态,实现了患者自主操作从床上坐到轮椅的过程,不需要他人协助,使用起来更加方便。

在患者自行在从轮椅坐到床上的过程中,将靠背板6放平,通过高度调节机构将座椅板5的高度调节至略高于床面,利用前后滑动机构将靠背板6放到床面上,患者通过手部力量支撑从座椅板5上骑座至床上,实现了患者自主操作从轮椅坐到床上的过程,不需要他人协助,使用起来更加方便。

如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前后滑动机构底部滑动连接有底座1,所述前后滑动机构包括滑动座2、设置在底座1上的滑动槽26,所述滑动槽26内设有滑动驱动机构25,所述滑动驱动机构25输出端固定连接滑动座2,所述滑动槽26内设有滑轨27,所述滑动座2底部滑动连接滑轨27,所述滑动座2底部安装有从动轮15。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高度调节机构包括第一升降驱动机构7、第一支撑柱10、缓冲弹簧11,所述第一升降驱动机构7、支撑柱10固定连接在滑动座2顶部,所述缓冲弹簧11固定连接在支撑柱10顶部,所述缓冲弹簧11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4,所述第一升降驱动机构7顶部固定连接支撑板4。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上下升降机构包括第二支撑柱8、第二升降驱动机构9,所述第二支撑柱8、第二升降驱动机构9均固定连接在支撑板4顶部,所述第二升降驱动机构9输出端与第二支撑柱8铰接连接。

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板4顶部开设有转动槽20,所述转动槽20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轴21,所述第一支撑轴21上转动连接有转向球22,所述第二支撑柱8底部固定连接转向球22。

如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支撑柱8顶部固定连接有轴承24,所述座椅板5内部设有转轴23,所述轴承24套接在转轴23上,所述转轴23右端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上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栓12,所述调节螺栓12螺纹连接螺纹孔。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底座1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支架3所述固定支架3顶部固定连接有扶手杆19,所述固定支架3一侧设有站立驱动机构,所述站立驱动机构包括牵引杆17、牵引杆升降驱动机构16,所述牵引杆17转动连接固定支架3,所述牵引杆17顶部设有控制面板18,所述牵引杆升降驱动机构16固定连接在固定支架3顶部,所述牵引杆升降驱动结构16输出端固定连接牵引杆17,所述固定支架3底部设有驱动轮14。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支架3右端还固定连接有腿部支撑装置17。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面板18集成控制所述站立行走电动轮椅的转动、滑动、升降运动。

以上第一升降驱动机构7、第二升降驱动机构9、牵引杆升降驱动机构16、滑动驱动机构25均为直线驱动器且优选采用电力推杆或液压推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患者在上床或下床过程中可以自主实现,无需他人协助,使用起来更加方便。

实施例3

在本实施中,适用于患者日常生活中的其他自主行为,比如从轮椅蹲坐至马桶上的过程。

如图1、图7所示,一种站立行走电动轮椅,包括前后滑动机构、上下升降机构、高度调节机构、座椅板5、靠背板6、靠背板调节机构13,通过前后滑动机构可以调节座椅板5与底座1之间的距离,通过上下升降机构可以将座椅板5由水平状态驱动至竖直状态,在站立状态时起到辅助支撑作用,利用高度调节机构可以调节座椅板5的高度,便于患者日常生活中调节,通过靠背板调节机构13可以将靠背板6放平或是放倒,便于患者从座椅板5后侧骑座上下,方便患者日常生活中使用。

靠背板调节机构13设置在靠背板6与座椅板5连接处,靠背板调节机构13设置为生活中常见的汽车座椅中使用的座椅调角器,调节范围为0-180度。

如图4所示,在患者自行在从轮椅坐到马桶的过程中,将靠背板6放下,通过高度调节机构将座椅板5的高度调节至略高于马桶,患者通过手部力量支撑从座椅板5上骑座至马桶上,实现了患者自主操作从轮椅坐到马桶的过程,不需要他人协助,使用起来更加方便。

在患者自行在从马桶坐到轮椅的过程中,患者通过手部力量支撑从马桶上骑座至座椅板5上,然后将靠背板6调节至与座椅板5垂直即可,实现了患者自主操作从马桶坐到轮椅的过程,不需要他人协助,使用起来更加方便,方便患者自主如厕。

如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前后滑动机构底部滑动连接有底座1,所述前后滑动机构包括滑动座2、设置在底座1上的滑动槽26,所述滑动槽26内设有滑动驱动机构25,所述滑动驱动机构25输出端固定连接滑动座2,所述滑动槽26内设有滑轨27,所述滑动座2底部滑动连接滑轨27,所述滑动座2底部安装有从动轮15。

通过滑动驱动机构25驱动滑动座2在滑轨27上的前后滑动,可以改变座椅板5距离固定支架3上扶手杆19以及牵引杆17的距离,方便患者在乘坐过程中进行调节,同时滑动座2底部安装的从动轮15可以有效起到辅助支撑和运动的作用,从动轮15优先设置为万向轮,方便转向。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高度调节机构包括第一升降驱动机构7、第一支撑柱10、缓冲弹簧11,所述第一升降驱动机构7、支撑柱10固定连接在滑动座2顶部,所述缓冲弹簧11固定连接在支撑柱10顶部,所述缓冲弹簧11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4,所述第一升降驱动机构7顶部固定连接支撑板4。

通过第一升降驱动机构7驱动支撑板4上下运动可以改变座椅板5的高度,方便患者自行调整,便于使用,同时支撑柱10与缓冲弹簧11可以对支撑板4起到辅助支撑的作用,有效保证座椅板5在使用过程中更加稳定。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上下升降机构包括第二支撑柱8、第二升降驱动机构9,所述第二支撑柱8、第二升降驱动机构9均固定连接在支撑板4顶部,所述第二升降驱动机构9输出端与第二支撑柱8铰接连接。

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板4顶部开设有转动槽20,所述转动槽20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轴21,所述第一支撑轴21上转动连接有转向球22,所述第二支撑柱8底部固定连接转向球22,通过转向球22可以实现第二支撑柱8在第二升降驱动结构9驱动下的转动。

如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支撑柱8顶部固定连接有轴承24,所述座椅板5内部设有转轴23,所述轴承24套接在转轴23上,所述转轴23右端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上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栓12,所述调节螺栓12螺纹连接螺纹孔,座椅板5侧面上设有与调节螺栓12螺纹连接的螺纹孔,调节螺栓贯穿座椅板5螺纹连接转轴23对座椅板5进行固定,通过将调节螺栓12从座椅板5上拧下可以实现座椅板5在转轴23上的转动。

其中,第二支撑柱8、第二升降驱动机构9均为倾斜设置,通过第二升降驱动机构9将第二支撑柱8转动升起,同时将调节螺栓12从座椅板5上拧下,此时座椅板5可以随第二支撑柱8转动至与第二支撑柱8平行,实现了座椅板5由水平状态转化为90度垂直状态的背靠状态,可以实现在站立行走电动轮椅由坐姿向站立姿态转换过程中的辅助支撑。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底座1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支架3所述固定支架3顶部固定连接有扶手杆19,所述固定支架3一侧设有站立驱动机构,所述站立驱动机构包括牵引杆17、牵引杆升降驱动机构16,所述牵引杆17转动连接固定支架3,所述牵引杆17顶部设有控制面板18,所述牵引杆升降驱动机构16固定连接在固定支架3顶部,所述牵引杆升降驱动结构16输出端固定连接牵引杆17,所述固定支架3底部设有驱动轮14。

驱动轮14通过设置在固定支架3内部的驱动电机驱动,通过驱动电机驱动驱动轮14转动带动站立行走电动轮椅移动,在牵引杆17连接有收腹带,在使用时将收腹带固定在患者腰上,通过牵引杆升降驱动机构16驱动牵引杆17向扶手杆19方向运动,进而通过收腹带将患者拉起,由坐下状态转变为站立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支架3右端还固定连接有腿部支撑装置17。

所述腿部支撑装置17固定连接在固定支架3上,腿部支撑装置17设置为可以捆绑在膝盖的护膝板,在患者站立过程中可以起到对腿部的施力和支撑作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面板18集成控制所述站立行走电动轮椅的转动、滑动、升降运动。

以上第一升降驱动机构7、第二升降驱动机构9、牵引杆升降驱动机构16、滑动驱动机构25均为直线驱动器且优选采用电力推杆或液压推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患者在如厕的马桶蹲坐过程中可以自主实现,无需他人协助,使用起来更加方便。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为一种站立行走电动轮椅,在使用时,首先,通过靠背板调节机构13将靠背板6放平,通过高度调节机构将座椅板5的高度调节至略高于床面,利用前后滑动机构将靠背板6放到床面上,患者通过手部力量支撑从座椅板5上骑座至床上,实现了患者自主操作从轮椅坐到床上的过程,不需要他人协助,使用起来更加方便,当患者需要如厕时,将靠背板6放下,通过高度调节机构将座椅板5的高度调节至略高于马桶,患者通过手部力量支撑从座椅板5上骑座至马桶上,实现了患者自主操作从轮椅坐到马桶的过程,在使用过程中,在牵引杆17连接有收腹带,在使用时将收腹带固定在患者腰上,通过牵引杆升降驱动机构16驱动牵引杆17向扶手杆19方向运动,进而通过收腹带将患者拉起,由坐下状态转变为站立状态,还可以通过前后滑动机构调节座椅板5与底座1之间的距离,通过上下升降机构可以将座椅板5由水平状态驱动至竖直状态,在站立状态时起到辅助支撑作用,利用高度调节机构可以调节座椅板5的高度,便于患者日常生活中调节,通过靠背板调节机构13可以将靠背板6放平或是放倒,便于患者从座椅板5后侧骑座上下,方便患者日常生活中使用。

以上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以及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