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药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治疗胸痹的中药组分配方。
背景技术:
近年来,心血管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称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一大杀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是目前临床上常见的因动脉粥样硬化造成的器官病变性疾病,是各种原因引起的脂质代谢异常,血液中的脂质沉着在动脉内膜上,进而形成白色斑块,使动脉狭窄,血流受阻,引起心肌缺氧而发生胸痛、憋闷的一类疾病。中医称之为胸痹,主要以胸部闷痛、甚则胸痛彻背、喘息不得卧为主要症状。中医认为疾病的发生与机体心气不足、心阳不振导致推动无力、心神失养、痰气瘀血阻络有关,病因为寒邪侵入、惊扰、虚损等。临床研究表明中药对心血管疾病的疗效显著,特别是血脂异常引起的冠心病,中药加减在治疗冠心病方面有独特的优势和丰富的经验,经济且副作用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治疗胸痹的中药组分配方。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包括瓜蒌、薤白、半夏、葛根、川穹、丹参、降香、甘松、锻龙骨、琥珀、桂枝、炙甘草。
优选的,按重量比,每份含所述瓜蒌15g、所述薤白10g、所述半夏10g、所述厚朴10g、所述川芎15g、所述丹参15g、所述葛根15g、所述降香10g、所述琥珀10g、所述甘松5g、所述锻龙骨30g、所述桂枝10g、所述炙甘草6g。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是一种治疗胸痹的中药组分配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善于涤痰散结、理气宽胸、通阳散结、行气止痛、化上焦痰浊、散胸中阴寒、宣胸中气机、通阳散结、祛痰宽胸之力、行气活血、通络止痛、重镇安神、调理脾胃、升清降浊、脾胃功能失调则痰瘀互结、促进脾的升清作用、益气复脉、健脾、胃,温经通络、散寒止痛、助阳化气之功,辛甘化阳,调和营卫,温通血脉,以助复脉之力。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包括瓜蒌、薤白、半夏、葛根、川穹、丹参、降香、甘松、锻龙骨、琥珀、桂枝、炙甘草。
瓜蒌甘寒入肺,善于涤痰散结,理气宽胸。薤白辛温,通阳散结,行气止痛。二药相配,化上焦痰浊,散胸中阴寒,宣胸中气机,为治胸痹要药;半夏助瓜蒌、薤白通阳散结,祛痰宽胸之力;丹参、川芎、降香、甘松行气活血,通络止痛;琥珀、煅龙骨平肝潜阳,重镇安神;葛根、厚朴调理脾胃、升清降浊,脾胃功能失调则痰瘀互结,葛根入脾、胃经,主升,可促进脾的升清作用,厚朴入胃、大肠经,可助长胃的降浊作用;甘草生能泄心下痞,熟能补中气虚,具有益气复脉、健脾和胃的作用,桂枝为味辛通络药,有温经通络、散寒止痛、助阳化气之功,桂枝、甘草相合,辛甘化阳,调和营卫,温通血脉,以助复脉之力。
优选的,按重量比,每份含所述瓜蒌15g、所述薤白10g、所述半夏10g、所述厚朴10g、所述川芎15g、所述丹参15g、所述葛根15g、所述降香10g、所述琥珀10g、所述甘松5g、所述锻龙骨30g、所述桂枝10g、所述炙甘草6g。
瓜蒌甘、微苦、寒,归肺、大肠、胃经,具有清化痰、宽胸、散结的功能。善利气开郁,导痰浊下行而奏宽胸散结之效,对于上焦痰浊壅盛之证有较好的效果。现代研究瓜蒌总黄酮具有减少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改善血管内皮舒张功能的作用,其中香叶木素-7-o-β-d-葡萄糖苷具有抗血小板凝聚抗血栓的作用,木犀草素-7-o-β-葡萄糖苷对缺氧缺血的心肌细胞具有保护作用。所以瓜蒌有保护血管内皮功能、降低血脂、抗血小板聚集抑制血栓形成的作用,并能改善微循环,改善心肌血供,保护缺血心肌。
薤白辛、苦、温,归肺、大肠、胃经。能通阳、散结、行气、导滞。其性辛散苦降,温通滑利,善散凝滞之阴寒,通闭结之胸阳,是治疗胸痹之要药。现代药理发现薤白中含有的甲基烯丙基三硫(mats)可干扰血小板的花生四烯酸代谢,抑制其环氧化酶代谢途径,同时脂氧化酶途径代谢增强。花生四烯酸经环氧化酶代谢途径,产生前列环素(pgi2),pgi能强烈抑制血小板聚集、舒张血管。说明薤白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和脉粥样硬化形成是与mats对花生四烯酸代谢的干扰有关。
半夏辛、温,归肺、脾、胃经。功善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现代研究表明,半夏能显著降低高脂血症状态下血管内皮通透性,维护no代谢产物亚硝酸盐的生成量,具有保护内皮细胞一氧化氮分成酶(nos)活性的作用,显著降低血浆及红细胞膜中mda的含量。保持血浆6-keto-fgf1α的正常水平及6-keto-pgf1α/txb2平衡。半夏能调节血脂代谢,改善血流动力学,降低血液粘度。厚朴辛、苦,具有下气除满,降逆散结的作用。厚朴的木兰箭毒碱和厚朴碱均有降压作用。厚朴酚能明显抑制由胶原等诱导的兔血小板聚集atp的释放,还可抑制诱导的兔血小板血栓素b2的产生。
。葛根甘、辛、凉,归脾、胃经,具有解肌生津、升阳止泻等作用。药理研究其生理活性成分主要由异黄酮(如葛根素等)、大豆苷、花生素、蛋白质、氨基酸、糖和铁、钙等物质组成。葛根能够扩张冠脉,降低外周阻力,增加心肌收
缩力,降低心肌耗氧量。葛根中的总黄酮能够扩张血管,改善肾血流,改善微循环。葛根素还能够降低主动脉压,调节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起到降压的作用。此外,葛根还具有抗心律失常、抗血小板聚集、降脂、抑制胰岛素抵抗等作用。
川芎辛、温,归肝、胆、心包经。能活血行气,祛风止痛。历代医家认为其“味辛性阳,气善走窜而无阴凝黏滞之态”。临床上川芎不仅能化瘀,还能行气止痛,是治疗瘀血气滞的良药,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川芎能舒张冠脉,保护缺血心肌,减少缺血面积,抗血小板聚集,对抗血栓形成,调节脂质代谢,降低血液粘度,加快清除氧自由基等作用。
丹参苦,微寒,入心、心包、肝经,具活血调经,祛瘀止痛,凉血消痈,除烦安神之功。反藜芦。《神农本草经》谓其可以“破癥除瘕,止烦满,益气”。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丹参的主要成分是丹参酮、丹参酚酸类、挥发油等,其中所含丹参酮ⅱa能够通过减轻h2o对血管内皮的伤害,发挥类雌激素样保护作用等机制进而起到保护血管内皮的效应。丹参酮ⅱa又通过钙调蛋白等离子通道基因的表达而发挥抗心律失常的作用。丹酚酸b和丹参酮ⅱa通过抑制炎症的反应而发挥抗动脉硬化的作用。同时还具有显著的改善微循环的作用
降香辛,温,归肝、脾经。具有行气活血,止痛止血等作用。《本草经疏》中认为瘀血停积胸膈,或内伤、怒气伤肝吐血用降香最有效。现代药理学认为降香有血小板聚集,抑制血栓形成从而在改善心绞痛上疗效明显,也有研究认为降香具有舒张血管的作用,降香的有效提取物有明显抗氧化作用、增加冠脉血流、减慢心率、降低血瘀动物的血液黏度,改善心室重构等作用。
甘松辛、甘,温,归脾、胃经。理气止痛,开郁醒脾。外治牙痛,脚肿。内服可用于脘腹胀满等。《本草汇言》:“甘松醒脾畅胃之药也”。《开宝方》中记载本药可治心腹卒痛。现在药理学研究认为甘松可用于心肌缺血所引发的心律失常,也有学者认为本药可以降低脂质过氧化水平从而对心血管起到了一定保护作用,抗室速、室早,使心肌缺血不明显。
琥珀,具有活血散瘀,定惊安神的作用。
锻龙骨平,味涩,涩则收敛,可敛神气而安神。《本草经百种录》言:“龙骨最粘涩,能收敛正气,凡心神耗散,肠胃滑脱之疾,皆能已之。”《药性论》记载:“逐邪气,安心神。”现代药理研究显示龙骨主要成分为caco3并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具有镇静安神,抗抑郁,改善睡眠等作用。
琥珀甘、平,入血分,入心肝二经,具有镇惊安神,散瘀止血,利水通淋的功能。《本草纲目》:琥珀能安五脏、定魂魄、消淤血、通五淋、壮心明目、止痛安神、破血生机,治疗心神不宁、失眠多梦、惊风癫痫、淤血等病。现代药理研究琥珀酸可改善血球流变性:加速心、脑、肝、肾血流速度,改善这些重要器官供血供氧。琥珀酸还可防止血栓形成。
桂枝辛、甘,性温,具有温经通脉,助阳化气的功效。《本草求真》:“入肌表,兼入心、肝。”《长沙药解》:“桂枝,入肝家而行血分,走经络而达荣郁。”研究表明桂枝中含有桂皮醛、桂皮酸、肉桂醇等成分,具抗炎、抗凝血、镇静,抗焦虑、扩血管、神经保护等作用。
炙甘草甘性平,具有和中缓急、调和诸药的功效。《本经》言其“主五脏六府寒热邪气”,《名医别录》中云:“烦满短气……通经脉,利血气,解百药毒。”《日华子本草》中说:“安魂定魄。补五劳七伤,一切虚损、惊悸、烦闷、健忘。”现代药理研究甘草主要有效成分为三帖皂苷类及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炎、抗心律失常、抗心肌缺血、降脂等作用。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及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