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足阳祛寒调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69782发布日期:2020-06-26 22:51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一种足阳祛寒调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理疗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足阳祛寒调理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身体健康也越发重视。我国传统医学主张“治未病”,是指采取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发展,达到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效果。现在多数人工作时间长期久坐或久站,缺乏运动,加上压力大、饮食不均衡,容易造成人们经络堵塞、免疫力下降。中医理论认为,阳气是生命活动的原动力,机体的阴和阳在功能上存在阳主阴从的关系。人体内的阳气通过正常升降出入布运流行,来发挥它温煦、营养、气化、防御、固摄的各种功用。阳气虚,则容易流行布散受阻,即“阳气郁遏”,就产生疾病,而阳气郁遏不利于生发,进而又造成阳虚。如此形成恶性循环,不利于机体健康。

艾灸、穴位按摩是现在常用调节人们身体健康的方法,但艾灸、按摩通常需要技师进行操作,或者使用理疗装置进行操作。但现有的理疗装置,通常只能针对腰部或腿部等局部部位进行调理,难以起到全身调理的作用。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装置,能够对全身进行综合调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为提供一种足阳驱寒调理系统;本申请提供的足阳驱寒调理系统,能够同时对足部、腿部、腰部、腹部进行调理,通过发热实施温阳、升阳、通阳三部曲,最终达到扶阳、养阳的目的,起到对全身进行综合调理的作用。且本申请提供的足阳祛寒调理系统,可以由使用者自助操作,无需医师全程服务,设置在家中或医疗服务点,实现调理的日常化、便利化。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足阳祛寒调理系统,包括:

足腿调理装置,所述足腿调理装置包括供双腿伸入的箱体,所述箱体内设有足腿发热机构;

腰腹调理装置,所述腰腹调理装置设有腰腹发热机构。

优选地,还设有温灸装置,所述温灸装置设有用于按摩穴位的温炙凸起,所述温灸装置内还设有温炙发热机构。

优选地,所述温灸装置还设有温炙红光发射机构。

优选地,所述温炙凸起外部覆盖硅胶。

优选地,还设有足部按摩装置,所述足部按摩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用于按摩穴位的按摩凸起,以及按摩加热机构。

优选地,所述按摩凸起外侧覆盖硅胶。

优选地,所述足部按摩装置设有两个按摩凸起。

优选地,还设有调理坐垫,所述调理坐垫设有坐垫发热机构。

优选地,所述箱体内还设有足腿红光发射机构。

优选地,所述腰腹调理装置还设有腰腹红光发射机构。

本申请提供一种足阳祛寒调理系统,包括:足腿调理装置和腰腹调理装置,足腿调理装置设有供使用者双腿伸入箱体,通过设置在箱体内的足腿发热机构发热,对双腿进行调理;同时腰腹调理机构使用时固定在使用者腰腹部,通过腰腹发热机构发热,与足腿调理机构协同工作,同时对足部、腿部、腰部、腹部进行调理,通过发热实施温阳、升阳、通阳三部曲,最终达到扶阳、养阳的目的,起到对全身进行综合调理的作用。且本申请提供的足阳祛寒调理系统,可以由使用者自助操作,无需医师全程服务,设置在家中或医疗服务点,实现调理的日常化、便利化。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足阳祛寒调理系统中足腿调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足阳祛寒调理系统中腰腹调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足阳祛寒调理系统中腰腹调理装置另一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足阳祛寒调理系统中温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足阳祛寒调理系统中足部按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足阳祛寒调理系统中调理坐垫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足腿调理装置;11-箱体;2-腰腹调理装置;21-腰腹红光发射机构;3-温炙装置;31-温炙凸起;4-足部按摩装置;41-按摩凸起;5-调理坐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上,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设置在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另一个元件上。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若干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须知,本说明书附图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申请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申请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申请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本申请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撰写。

请如图1至图6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足阳祛寒调理系统,包括:

足腿调理装置1,所述足腿调理装置1包括供双腿伸入的箱体11,所述箱体11内设有足腿发热机构;

腰腹调理装置2,所述腰腹调理装置2设有腰腹发热机构。

针对现有技术中理疗装置,通常只能针对腰部或腿部等局部部位进行调理,难以起到全身调理的作用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足阳祛寒调理系统,包括:足腿调理装置1和腰腹调理装置2,足腿调理装置1设有供使用者双腿伸入箱体11,通过设置在箱体11内的足腿发热机构发热,对双腿进行调理;同时腰腹调理机构2使用时固定在使用者腰腹部,通过腰腹发热机构发热,与足腿调理机构1协同工作,同时对足部、腿部、腰部、腹部进行调理,通过发热实施温阳、升阳、通阳三部曲,最终达到扶阳、养阳的目的,起到对全身进行综合调理的作用。且本申请提供的足阳祛寒调理系统,可以由使用者自助操作,无需医师全程服务,设置在家中或医疗服务点,实现调理的日常化、便利化。

具体而言,温阳就是借用温热药械,补充温通人体的阳气,温散寒邪,祛湿通络。升阳就是通过刺激涌泉穴,温煦肾水得以上济心火,又引心火下温肾水,故而心肾相交、水火既济,运转人体大周天,提高人体抵抗力。通阳就是通过任督二脉命门、中枢、大椎、中脘、神阙等穴位温炙的运用,疏通经脉,调节阳的分布,从而纠正局部阳虚的方法。通过温阳、升阳、通阳,调节人体阳气正常的升降出入,实现扶阳、养阳的目的。配合平时注意养成良好的生活和饮食习惯,消除或减少损耗阳的因素,维护身体的健康

本申请提供的足阳祛寒调理系统能够保证阳气运行、输布的正常,既温下通上,交融心肾,运转周天,又使肾气得到不断充养,健运命门,调补先天之本-肾,以及温中脘健脾养胃,调补后天之本-脾。足阳祛寒项目实现上下、前后立体三维调节人体阴阳、固本强身,可以有效改善睡眠不佳、疲劳乏力、腿脚疼痛、胃肠不适等状态。同样适用于慢性疲劳、持续性疲劳、肌肉疼痛、关节疼痛、头痛、睡眠不佳、心情抑郁、无法集中注意力、记忆力下降、反应迟钝、消瘦或肥胖、女性宫寒等及日常保健。

优选地,还设有温灸装置3,所述温灸装置3设有用于按摩穴位的温炙凸起31,所述温灸装置3内还设有温炙发热机构。

更优选本申请提供的足阳祛寒调理系统还包括温灸装置3,可以握在手上,对身体各个穴位进行按摩。温灸装置3设有用于按摩穴位的温炙凸起31,通过温炙发热机构发热,使得温炙凸起31在人体各个穴位进行按摩时,可以使热力透入人体。

优选地,所述温灸装置3还设有温炙红光发射机构。

优选地,所述温炙凸起31外部覆盖硅胶。

温灸装置3除温炙凸起31的按摩功能,以及温炙发热机构的发热功能外,还可设置温炙红光发射机构,可以在按摩同时提供红光和/或红外线的刺激;此外,还可设置磁铁,同时提供磁场环境,调节人体健康。

此外,温炙凸起31外部可以覆盖硅胶,按摩穴位时触感更软,提高舒适度。

温灸装置3可以由使用者手持对自身进行操作,也可由技师手持进行操作。使用温灸装置3对人体穴位进行按摩,使热量、红光和红外线、磁场的刺激,结合人体穴位分布,对身体机能的运行进行调节。

例如,使用温灸装置3对颈部大椎穴进行按摩、大椎穴:颈部下端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经属督脉。该穴是汇聚人体所有阳经的穴位,人体的阳经和督脉相交汇在大椎穴,温灸大椎穴可以帮助人体振奋阳气,抵御外邪。

优选地,还设有足部按摩装置4,所述足部按摩装置4包括至少一个用于按摩穴位的按摩凸起41,以及按摩加热机构。

优选地,所述按摩凸起41外侧覆盖硅胶。

优选地,所述足部按摩装置4设有两个按摩凸起41。

本申请提供的足阳祛寒调理系统,还可设置足部按摩装置4,通过按摩凸起41刺激使用者足部穴位,同时按摩加热机构能够发热。

为了对双足穴位分别进行刺激,可以在足部按摩装置4设置两个按摩凸起41。按摩凸起41外部可以覆盖硅胶,按摩穴位时触感更软,提高舒适度

例如,足部按摩装置4可以对足底涌泉穴进行按摩。涌泉穴在足底中线前三分之一交点处,脚屈趾时,脚底前凹陷处。经属足少阴肾经。涌泉穴是人体足少阴肾经上一个非常重要的穴位,俗话说:“若要人常安,涌泉常温暖”。涌泉穴在养生保健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按摩时,使用者双足踩在足部按摩装置4的按摩凸起41上并轻轻移动,自助按摩,简单方便。

优选地,还设有调理坐垫5,所述调理坐垫5设有坐垫发热机构。

本申请提供的足阳祛寒调理系统,还设置设有坐垫发热机构的调理坐垫5,使用者坐在调理坐垫5上,使调理坐垫5散发的热力透入身体。

优选地,所述箱体11内还设有足腿红光发射机构。

箱体11内还设有足腿红光发射机构,发射红光和/或红外线。足腿红光发射机构可以设置在箱体11顶部或侧壁上部,对使用者双腿进行红光和红外线的刺激。

箱体11内壁还可设置碳纤维层,使箱体11内的热量更加均匀;同时,碳纤维层在发热同时能够释放远红外线,对身体有益。

箱体11供使用者的双腿伸入,对双腿和双足进行调理。可以在箱体11上设置翻盖、卷帘门、软布等,对双腿伸入的入口进行遮盖,保持箱体11内部温度的稳定。

优选地,所述腰腹调理装置2还设有腰腹红光发射机构21。

所述腰腹调理装置2还设有腰腹红光发射机构21,发射红光调理身体;腰腹红光发射机构21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光源。腰腹红光发射机构21还可凸出腰腹调理装置2外表面设置,可以起到一定按摩的作用。多个腰腹红光发射机构21可以成一定规律排列,如菱形、五边形等。

腰腹调理装置2还可以设置隔层,用于容纳药包。药包在腰腹发热机构的发热作用下,散发对人体有益的物质,且药包可根据使用者的不同需要进行替换。

所述腰腹调理装置2还可设置磁铁。

更优选腰腹调理装置2为腰腹调理带,所述腰腹调理带的两端分别设有可拆卸的连接机构、如系带、魔术贴等,便于使用者操作。

腰腹调理装置2可以针对腰腹部的命门穴、中枢穴、神阙穴、中脘穴等进行针对性的调理,并能提供热量、磁场、红光和红外线等,对腰腹部的内脏器官进行调理。

本申请提供的足阳祛寒调理系统中,优选设置控制机构,使得足腿调理装置1、腰腹调理装置2、温炙装置3、足部按摩装置4、调理坐垫5的发热温度和发热时间是可调控的,可以避免烫伤。为便于调控,还可设置操作面板、按键等供使用者或专业操作人员调控。

本申请提供的足阳祛寒调理系统,还可配合介质油(例如姜油)、保鲜膜进行使用。

本申请提供的足阳祛寒调理系统,将足腿调理装置1、腰腹调理装置2、温炙装置3、足部按摩装置4、调理坐垫5联合,并配合介质油、保鲜膜使用时,可以按照如下方式操作:

a、将足部调理装置1、腰腹调理装置2、温灸装置3、足部按摩装置4、调理坐垫5接通电源,进行预热;

b、使用者坐在铺设了预热好的调理坐垫5的座椅上,长强穴、仙骨穴及臀部相关穴位开始热力温炙;

c、取介质油滴于阴陵泉、地机、足三里、三阴交等相关穴位,将保鲜膜从膝部到整个足部进行包裹;使用者双腿置于足腿调理装置1中,设定好温度,时间调节为20-30min,热力温炙膝部和腿部、足部;

d、将腰腹调理装置2贴身系于使用者腰腹部,将温度设定在适度范围;腰腹调理装置2覆盖中枢穴、命门穴等穴位,10-15min后移动腰腹调理装置2,使得腰腹调理装置2反转覆盖神阙穴、中脘穴等穴位;

e、到达时间后,使用者双腿离开足腿调理装置1,然后将双足底部涌泉穴置于足部按摩装置4上,轻踏、适当用力揉动4-5min,感受热力缓慢上行;

f、手持温灸装置3按摩身体穴位,例如大椎穴1min;

g、解开腰腹调理装置2,揭去保鲜膜,用毛巾或纸巾擦净肌肤,调理结束。

此外,需要对肩颈部、膝关节、腹部进行单独调理时,可以增加或单独使用如下操作:

调理肩颈部时,将介质油滴在温炙装置3的温炙凸起31上,手持温炙装置3在肩颈部快速推动展油,并对穴位(如风府穴、大椎穴、肩井等)进行温炙,至皮肤局部潮红;还可对肩颈部进行温刮,达到局部潮红或轻微出痧。

调理膝关节时,将介质油滴在温炙装置3的温炙凸起31上,手持温炙装置3在膝关节部位推动展油,并对穴位(如梁丘、血海、阳陵泉、阴陵泉、足三里、内外膝眼、委中、承山、承筋等)进行温炙、温推、温刮至潮红,操作力度适中,速度舒缓。

调理腹部时,需要受调理人仰卧于床上,将介质油滴在温炙装置3的温炙凸起31上或滴于受调理人腹部,手持温炙装置3对穴位(如任脉中脘、神阙、关元穴、胃经天枢、脾经大横穴等)进行温炙,还可以肚脐为中心顺时针(便溏者逆时针)缓慢向外绕圈温推,再向中心收缩温推至肚脐,推揉腹部,至皮肤局部潮红。

此外,还可手持温炙装置3,温刮、温推任脉从上脘至中极穴,中间绕开神阙;或温刮两侧胃经从关门至水道穴;或温刮两侧脾经从腹哀至腹结。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