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治疗慢性病的药丸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1180686发布日期:2020-06-20 17:47阅读:29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药制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治疗慢性病的药丸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慢性病是指不构成传染、具有长期积累形成疾病形态损害的疾病的总称。一旦防治不及,会造成经济、生命等方面的危害。

慢性病中,比如久积不愈,慢性肠炎;慢性胃炎,脾胃虚弱;食积胀满,胸肋胀痛;儿童生长发育迟缓,时时感冒,夜间盗汗,维生元素缺乏,头发枯黄干燥,面黄肌瘦,不思饮食等都是常见的慢性病症状,对于该类的慢性病,中医多以调理为主,并不能达到治疗的效果。

因此,目前亟需一种能够治疗该类疾病的中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治疗慢性病的药丸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采用上甲、牡蛎、山甲、龙衣、猥皮、內鸡作为中药原料,将药粉先制成基础药丸后,再反复126次使药丸表面潮湿并包裹药粉,最终制成药丸,由于采用的都是名贵中药材精制而成,纯中药制剂,是治疗慢性病的良药,见效快,疗程短,服用方便,疗效独特,无毒副作用,久服无成瘾,可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治疗慢性病的药丸,包括如下质量的中药配方:

上甲10-30克、牡蛎5-15克、山甲18-38克、龙衣4-12克、猥皮8-16克、內鸡18-28克。

进一步地,所述包括如下质量的中药配方:

上甲12-28克、牡蛎6-13克、山甲20-36克、龙衣5-10克、猥皮10-15克、內鸡20-26克。

进一步地,所述包括如下质量的中药配方:

上甲15-25克、牡蛎8-12克、山甲25-30克、龙衣6-9克、猥皮12-14克、內鸡22-25克。

进一步地,包括如下质量的中药配方:

上甲20克、牡蛎10克、山甲28克、龙衣8克、猥皮12克、內鸡23克。

以上几种中药材的药用机理如下:

上甲,是龟或者鳖上面的龟壳部分。其具有养阴清热,平肝熄风,软坚散结的作用。

牡蛎牡蛎,中药材名。为牡蛎科动物近江牡蛎、长牡蛎或大连湾牡蛎等的贝壳。全年可采集。取得后,去肉、取壳,洗净、晒干。功能主治为:敛阴,潜阳,止汗,涩精,化痰,软坚。治惊痫,眩晕,自汗,盗汗,遗精,淋浊,崩漏,带下,瘰疬,瘿瘤。用于惊悸失眠,眩晕耳鸣,瘰疠痰核,瘕痞块,自汗盗汗,遗精崩带,胃痛泛酸。煅牡蛎收敛固涩。用于自汗盗汗,遗精崩带,胃痛吞酸。(1)益阴潜阳:生用治阴虚阳亢之潮热盗汗、头痛眩晕、烦躁失眠等症。(2)软坚散结:生用治瘰疬、肿块。(3)固涩:煅用治多汗、遗精、带下、崩漏、泄泻等,常与龙骨配伍。(4)也可用于胃酸过多,常配乌贼骨。①《本经》:主伤寒寒热,温疟洒洒,惊恚怒气,除拘缓鼠瘘,女子带下赤白。久服强骨节。②《别录》:除留热在关节荣卫,虚热去来不定,烦满;止汗,心痛气结,止渴,除老血。涩大小肠,止大小便,疗泄精,喉痹,咳嗽,心胁下痞热。③《药性论》:主治女子崩中。止盗汗,除风热,止痛。治温疟。又和杜仲服止盗汗。病人虚而多热,加用地黄、小草。

山甲,别名穿山甲、甲片,为鲮鲤科地栖性哺乳动物鲮鲤的干燥鳞甲。生成在热带及亚热带地区,一般多栖息于山林、丘陵或灌木丛杂树林之较潮湿的地方,挖洞居住,多筑洞于泥土地带。功效与作用:消肿排脓,下乳通经,散瘀通络。主治:痈疽肿毒,乳汁不通,瘀血经闭,风寒湿痹。临床应用:1、用于下乳,治哺乳妇乳汁分泌不足,可用炙山甲配王不留行、宣木瓜、黄芪、木通等,效果不错,方如山甲下乳汤。2、用于治痈疽。内服以炙山甲配银花、皂角刺等煎汤治痈肿初起,促进脓肿消散,方如消疮饮(见银花项下)外用可用炙山甲末或炮山甲末和药调敷疮疡。但痈疽已溃的病例不要使用。此外,穿山甲也可用于治高血压病,配丹参、代赭石等;治神经衰弱用炙山甲配熟枣仁。生地、磁石、阿胶等,效果较好;治癓瘕积聚用炙山甲配莪术、三棱、当归等。

龙衣,龙衣就是蛇蜕,对癣疮及各类皮肤病有作用,蛇蜕在入药搭配之后还能够治疗漏疮血水,能够迅速止血及排出疮内的各种毒素,清理伤口,消炎止疼,因此,蛇蜕也被用于治疗各种顽固皮肤科疾病。此外,蛇蜕入药之后,还具有治疗小儿惊痫等疾病,能够起到压惊的作用。其次,蛇蜕还能够治疗多种不同眼疾,例如:能够起到退翳明目的作用。

猥皮,刺猥皮猥,《本经》列为中品,一名猥鼠,肉可食,猥皮入药,名刺猥皮。刺猬肉是含高蛋白的上品佳肴,烤吃可补下元,理胃气,增强食欲。刺猬的脂肪可治严重拉(泻)血,涂擦可治秃疮疥癣,有杀皮肤寄生虫之功效。刺猬的脑、心、肝、胆、肾鞭浸酒饮之,可提神醒目,消除疲劳,健身壮骨。

內鸡,鸡内金是指家鸡的砂囊内壁,系消化器官,用于研磨食物,为传统中药之一,用于消化不良、遗精盗汗等症,效果极佳,故而以“金”命名。功能主治:消积滞,健脾胃。治食积胀满,呕吐反胃,泻痢,疳积,消渴,遗溺,喉痹乳蛾,牙疳口疮。鸡内金配伍金钱草:鸡内金化坚消食而运脾;金钱草利水通淋而排石.二者合用,有消石排石、运脾利水之功效用于治疗湿热内蕴之结石。

本发明提供另一种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治疗慢性病的药丸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中药组分去除杂质,按照中药各组分的比例称取;

s2:将上述称量的上甲、牡蛎、山甲、龙衣、猥皮、內鸡放入中药研磨设备中将其研磨成粉并过120目的网筛成细粉;

s3:在盆式器皿中加入s2的细粉,并逐渐少量的加入纯净水,边加入边将中药细粉搅拌成絮状;

s4:将s3的絮状中药粉料投入到制丸设备中,将其制成球状的药丸;

s5:在s4的药丸表面喷洒一层纯净水,在药丸的表面包裹一层s2的中药细粉并通过制丸设备制成球状的药丸,在药丸表面再次喷洒一层纯净水,在药丸表面再次包裹一层中药细粉,再次制成药丸,如此反复进行,直到最后一次制成药丸;

s6:制成的丸子,在抛光的圆筒里面抛光10到20分钟,抛光之后,在阴凉的地方,把丸子阴干;

s7:丸子干了之后,进行包装贮藏,并根据中药的量,把每天吃的量计算出来。

进一步地,s3中的中药细粉与纯净水的比例为25∶6。

进一步地,s5中药丸表面喷洒纯净水的喷洒方式为水雾状喷洒使药丸表面潮湿即可。

进一步地,s5中反复喷洒纯净水的次数和反复包裹中药细粉的次数为126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采用上甲、牡蛎、山甲、龙衣、猥皮、內鸡作为中药原料,将药粉先制成基础药丸后,再反复126次使药丸表面潮湿并包裹药粉,最终制成药丸,由于采用的都是名贵中药材精制而成,纯中药制剂,是治疗慢性病的良药,见效快,疗程短,服用方便,疗效独特,无毒副作用,久服无成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详细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然而,本发明实施例并不以此为限。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用于治疗慢性病的药丸,包括如下质量的中药配方:

上甲10克、牡蛎15克、山甲20克、龙衣12克、猥皮16克、內鸡28克。

基于上述的中药配方,本实施例提出一种用于治疗慢性病的药丸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将中药组分去除杂质,按照中药各组分的比例称取上甲10克、牡蛎15克、山甲20克、龙衣12克、猥皮16克、內鸡28克;

步骤2:将步骤1称量的上甲、牡蛎、山甲、龙衣、猥皮、內鸡放入中药研磨设备中将其研磨成粉并过120目的网筛成细粉,以保证中药粉颗粒的均匀度,更加便于制备药丸;

步骤3:在盆式器皿中加入步骤2的细粉,并逐渐少量的加入纯净水,中药细粉与纯净水的比例为25∶6,边加入边将中药细粉搅拌成絮状,带些潮湿,这样更加便于粘结成药丸;

步骤4:将步骤3的絮状中药粉料投入到制丸设备中,将其制成球状的药丸;

步骤5:在步骤4的药丸表面喷洒一层纯净水,中药丸表面喷洒纯净水的喷洒方式为水雾状喷洒使药丸表面潮湿即可,能够粘附一层中药粉即可,在药丸的表面包裹一层步骤2的中药细粉并通过制丸设备制成球状的药丸,在药丸表面再次喷洒一层纯净水,在药丸表面再次包裹一层中药细粉,再次制成药丸,如此反复进行,反复喷洒纯净水的次数和反复包裹中药细粉的次数为126次,直到最后一次制成药丸;

步骤6:制成的丸子,在抛光的圆筒里面抛光10到20分钟,抛光是为了使药丸表面更加光滑,抛光之后,在阴凉的地方,把丸子阴干;

步骤7:丸子干了之后,进行包装贮藏,并根据中药的量,把每天吃的量计算出来。

实施例2

一种用于治疗慢性病的药丸,包括如下质量的中药配方:

上甲12克、牡蛎15克、山甲18克、龙衣12克、猥皮16克、內鸡28克。

基于上述的中药配方,本实施例提出一种用于治疗慢性病的药丸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将中药组分去除杂质,按照中药各组分的比例称取上甲12克、牡蛎15克、山甲18克、龙衣12克、猥皮16克、內鸡28克;

步骤2:将步骤1称量的上甲、牡蛎、山甲、龙衣、猥皮、內鸡放入中药研磨设备中将其研磨成粉并过120目的网筛成细粉,以保证中药粉颗粒的均匀度,更加便于制备药丸;

步骤3:在盆式器皿中加入步骤2的细粉,并逐渐少量的加入纯净水,中药细粉与纯净水的比例为25∶6,边加入边将中药细粉搅拌成絮状,带些潮湿,这样更加便于粘结成药丸;

步骤4:将步骤3的絮状中药粉料投入到制丸设备中,将其制成球状的药丸;

步骤5:在步骤4的药丸表面喷洒一层纯净水,中药丸表面喷洒纯净水的喷洒方式为水雾状喷洒使药丸表面潮湿即可,能够粘附一层中药粉即可,在药丸的表面包裹一层步骤2的中药细粉并通过制丸设备制成球状的药丸,在药丸表面再次喷洒一层纯净水,在药丸表面再次包裹一层中药细粉,再次制成药丸,如此反复进行,反复喷洒纯净水的次数和反复包裹中药细粉的次数为126次,直到最后一次制成药丸;

步骤6:制成的丸子,在抛光的圆筒里面抛光10到20分钟,抛光是为了使药丸表面更加光滑,抛光之后,在阴凉的地方,把丸子阴干;

步骤7:丸子干了之后,进行包装贮藏,并根据中药的量,把每天吃的量计算出来。

实施例3

一种用于治疗慢性病的药丸,包括如下质量的中药配方:

上甲14克、牡蛎15克、山甲36克、龙衣6克、猥皮10克、內鸡20克。

基于上述的中药配方,本实施例提出一种用于治疗慢性病的药丸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将中药组分去除杂质,按照中药各组分的比例称取上甲14克、牡蛎15克、山甲36克、龙衣6克、猥皮10克、內鸡20克;

步骤2:将步骤1称量的上甲、牡蛎、山甲、龙衣、猥皮、內鸡放入中药研磨设备中将其研磨成粉并过120目的网筛成细粉,以保证中药粉颗粒的均匀度,更加便于制备药丸;

步骤3:在盆式器皿中加入步骤2的细粉,并逐渐少量的加入纯净水,中药细粉与纯净水的比例为25∶6,边加入边将中药细粉搅拌成絮状,带些潮湿,这样更加便于粘结成药丸;

步骤4:将步骤3的絮状中药粉料投入到制丸设备中,将其制成球状的药丸;

步骤5:在步骤4的药丸表面喷洒一层纯净水,中药丸表面喷洒纯净水的喷洒方式为水雾状喷洒使药丸表面潮湿即可,能够粘附一层中药粉即可,在药丸的表面包裹一层步骤2的中药细粉并通过制丸设备制成球状的药丸,在药丸表面再次喷洒一层纯净水,在药丸表面再次包裹一层中药细粉,再次制成药丸,如此反复进行,反复喷洒纯净水的次数和反复包裹中药细粉的次数为126次,直到最后一次制成药丸;

步骤6:制成的丸子,在抛光的圆筒里面抛光10到20分钟,抛光是为了使药丸表面更加光滑,抛光之后,在阴凉的地方,把丸子阴干;

步骤7:丸子干了之后,进行包装贮藏,并根据中药的量,把每天吃的量计算出来。

实施例4

一种用于治疗慢性病的药丸,包括如下质量的中药配方:

上甲15克、牡蛎12克、山甲38克、龙衣10克、猥皮8克、內鸡18克。

基于上述的中药配方,本实施例提出一种用于治疗慢性病的药丸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将中药组分去除杂质,按照中药各组分的比例称取上甲15克、牡蛎12克、山甲38克、龙衣10克、猥皮8克、內鸡18克;

步骤2:将步骤1称量的上甲、牡蛎、山甲、龙衣、猥皮、內鸡放入中药研磨设备中将其研磨成粉并过120目的网筛成细粉,以保证中药粉颗粒的均匀度,更加便于制备药丸;

步骤3:在盆式器皿中加入步骤2的细粉,并逐渐少量的加入纯净水,中药细粉与纯净水的比例为25∶6,边加入边将中药细粉搅拌成絮状,带些潮湿,这样更加便于粘结成药丸;

步骤4:将步骤3的絮状中药粉料投入到制丸设备中,将其制成球状的药丸;

步骤5:在步骤4的药丸表面喷洒一层纯净水,中药丸表面喷洒纯净水的喷洒方式为水雾状喷洒使药丸表面潮湿即可,能够粘附一层中药粉即可,在药丸的表面包裹一层步骤2的中药细粉并通过制丸设备制成球状的药丸,在药丸表面再次喷洒一层纯净水,在药丸表面再次包裹一层中药细粉,再次制成药丸,如此反复进行,反复喷洒纯净水的次数和反复包裹中药细粉的次数为126次,直到最后一次制成药丸;

步骤6:制成的丸子,在抛光的圆筒里面抛光10到20分钟,抛光是为了使药丸表面更加光滑,抛光之后,在阴凉的地方,把丸子阴干;

步骤7:丸子干了之后,进行包装贮藏,并根据中药的量,把每天吃的量计算出来。

实施例5

一种用于治疗慢性病的药丸,包括如下质量的中药配方:

上甲20克、牡蛎10克、山甲28克、龙衣8克、猥皮12克、內鸡23克。

基于上述的中药配方,本实施例提出一种用于治疗慢性病的药丸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将中药组分去除杂质,按照中药各组分的比例称取上甲20克、牡蛎10克、山甲28克、龙衣8克、猥皮12克、內鸡23克;

步骤2:将步骤1称量的上甲、牡蛎、山甲、龙衣、猥皮、內鸡放入中药研磨设备中将其研磨成粉并过120目的网筛成细粉,以保证中药粉颗粒的均匀度,更加便于制备药丸;

步骤3:在盆式器皿中加入步骤2的细粉,并逐渐少量的加入纯净水,中药细粉与纯净水的比例为25∶6,边加入边将中药细粉搅拌成絮状,带些潮湿,这样更加便于粘结成药丸;

步骤4:将步骤3的絮状中药粉料投入到制丸设备中,将其制成球状的药丸;

步骤5:在步骤4的药丸表面喷洒一层纯净水,中药丸表面喷洒纯净水的喷洒方式为水雾状喷洒使药丸表面潮湿即可,能够粘附一层中药粉即可,在药丸的表面包裹一层步骤2的中药细粉并通过制丸设备制成球状的药丸,在药丸表面再次喷洒一层纯净水,在药丸表面再次包裹一层中药细粉,再次制成药丸,如此反复进行,反复喷洒纯净水的次数和反复包裹中药细粉的次数为126次,直到最后一次制成药丸;

步骤6:制成的丸子,在抛光的圆筒里面抛光10到20分钟,抛光是为了使药丸表面更加光滑,抛光之后,在阴凉的地方,把丸子阴干;

步骤7:丸子干了之后,进行包装贮藏,并根据中药的量,把每天吃的量计算出来。

实施例6

一种用于治疗慢性病的药丸,包括如下质量的中药配方:

上甲25克、牡蛎5克、山甲25克、龙衣4克、猥皮15克、內鸡27克。

基于上述的中药配方,本实施例提出一种用于治疗慢性病的药丸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将中药组分去除杂质,按照中药各组分的比例称取上甲25克、牡蛎5克、山甲25克、龙衣4克、猥皮15克、內鸡27克;

步骤2:将步骤1称量的上甲、牡蛎、山甲、龙衣、猥皮、內鸡放入中药研磨设备中将其研磨成粉并过120目的网筛成细粉,以保证中药粉颗粒的均匀度,更加便于制备药丸;

步骤3:在盆式器皿中加入步骤2的细粉,并逐渐少量的加入纯净水,中药细粉与纯净水的比例为25∶6,边加入边将中药细粉搅拌成絮状,带些潮湿,这样更加便于粘结成药丸;

步骤4:将步骤3的絮状中药粉料投入到制丸设备中,将其制成球状的药丸;

步骤5:在步骤4的药丸表面喷洒一层纯净水,中药丸表面喷洒纯净水的喷洒方式为水雾状喷洒使药丸表面潮湿即可,能够粘附一层中药粉即可,在药丸的表面包裹一层步骤2的中药细粉并通过制丸设备制成球状的药丸,在药丸表面再次喷洒一层纯净水,在药丸表面再次包裹一层中药细粉,再次制成药丸,如此反复进行,反复喷洒纯净水的次数和反复包裹中药细粉的次数为126次,直到最后一次制成药丸;

步骤6:制成的丸子,在抛光的圆筒里面抛光10到20分钟,抛光是为了使药丸表面更加光滑,抛光之后,在阴凉的地方,把丸子阴干;

步骤7:丸子干了之后,进行包装贮藏,并根据中药的量,把每天吃的量计算出来。

实施例7

一种用于治疗慢性病的药丸,包括如下质量的中药配方:

上甲30克、牡蛎6克、山甲30克、龙衣5克、猥皮10克、內鸡20克。

基于上述的中药配方,本实施例提出一种用于治疗慢性病的药丸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将中药组分去除杂质,按照中药各组分的比例称取上甲30克、牡蛎6克、山甲30克、龙衣5克、猥皮10克、內鸡20克;

步骤2:将步骤1称量的上甲、牡蛎、山甲、龙衣、猥皮、內鸡放入中药研磨设备中将其研磨成粉并过120目的网筛成细粉,以保证中药粉颗粒的均匀度,更加便于制备药丸;

步骤3:在盆式器皿中加入步骤2的细粉,并逐渐少量的加入纯净水,中药细粉与纯净水的比例为25∶6,边加入边将中药细粉搅拌成絮状,带些潮湿,这样更加便于粘结成药丸;

步骤4:将步骤3的絮状中药粉料投入到制丸设备中,将其制成球状的药丸;

步骤5:在步骤4的药丸表面喷洒一层纯净水,中药丸表面喷洒纯净水的喷洒方式为水雾状喷洒使药丸表面潮湿即可,能够粘附一层中药粉即可,在药丸的表面包裹一层步骤2的中药细粉并通过制丸设备制成球状的药丸,在药丸表面再次喷洒一层纯净水,在药丸表面再次包裹一层中药细粉,再次制成药丸,如此反复进行,反复喷洒纯净水的次数和反复包裹中药细粉的次数为126次,直到最后一次制成药丸;

步骤6:制成的丸子,在抛光的圆筒里面抛光10到20分钟,抛光是为了使药丸表面更加光滑,抛光之后,在阴凉的地方,把丸子阴干;

步骤7:丸子干了之后,进行包装贮藏,并根据中药的量,把每天吃的量计算出来。

实施例1-7中制备的中药丸,分别给予病情相仿的10人服用,在服用2个月后,病人的久积不愈,慢性肠炎;慢性胃炎,脾胃虚弱;食积胀满,胸肋胀痛;儿童生长发育迟缓,时时感冒,夜间盗汗,维生元素缺乏,头发枯黄干燥,面黄肌瘦,不思饮食的情况有所缓解,尤其是实施例5的中药丸,相对其他几个实施例,病情缓解的效果更好,因此,实施例5的中药配方更优。

本药丸的用量:成年人8-10丸,儿童每一周岁加1丸,0-1岁1丸,1-2岁1-3丸,3-4岁4-5丸,5-6岁5-7丸,8-10岁8-10丸。饭前(空腹)服用。

综上所述:本发明采用上甲、牡蛎、山甲、龙衣、猥皮、內鸡作为中药原料,将药粉先制成基础药丸后,再反复126次使药丸表面潮湿并包裹药粉,最终制成药丸,由于采用的都是传统中药,对于久积不愈,慢性肠炎;慢性胃炎,脾胃虚弱;食积胀满,胸肋胀痛;儿童生长发育迟缓,时时感冒,夜间盗汗,维生元素缺乏,头发枯黄干燥,面黄肌瘦,不思饮食的病人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