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防护灭杀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43442发布日期:2020-08-14 16:46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医疗器械行业。



背景技术:

在治疗和防控过程中,广大医务工作者为了防止传染,必然要穿戴沉重而且不透气的防护服,给工作和生活带来许许多多的困难和不方便,这只是被动防护,防止病毒传染给医护人员而已,到目前为止,没有找到一个主动而有效的防止病毒传染的器械和方法,有效防止病毒传染和迅速蔓延。



技术实现要素:

一种病毒防护灭杀器或者病毒防护灭杀的方法,所述的病毒防护灭杀器由外壳1、外壳2、吸气进气管、微型负压泵1、病毒灭杀器1、呼气排气管、微型负压泵2、病毒灭杀器2、排气管主要组成,所述的外壳1和外壳2组成一个整体外壳,所述的整体外壳能够容纳一个人体头颈部,所述的人体头颈部能够在整体外壳中有足够自由活动的空间,所述的整体外壳含有一个吸气进气管和一个呼气排气管,所述的整体外壳从大到小分为0、1、2、3、4、5、6、7、8、9总计十个规格,适合体格大小不同的人群。所述的吸气进气管上安装有单向阀,所述的单向阀许进不许出,所述的进气管一端与大气相导通,所述的进气管的另外一端与单向阀的进气管相连接,所述的单向阀的排气管与所述的微型负压泵1的进气管相连接,所述的微型负压泵1的排气管与所述的病毒灭杀器1进气管相连接,所述的病毒灭杀器1排气管进入整体外壳后插入人体鼻孔,所述的吸气进气管用于人体吸气;所述的呼气排气管上安装有单向阀,所述的单向阀许出不许进,所述的排气管一端与单向阀进气管相连接,所述的单向阀的排气管与所述的微型负压泵2的进气管相连接,所述的微型负压泵2的排气管与所述的病毒灭杀器2的进气管相连接,所述的病毒灭杀器2排气管与大气相导通;所述的病毒灭杀器1、所述的病毒灭杀器2是指紫外线消毒、蒸汽消毒、液体消毒剂消毒器械,所述的液体消毒剂包括过氧乙酸、75%酒精、含氯消毒剂及其他一切能够灭杀病毒的液体:例如:使用液体消毒剂的病毒灭杀器1、病毒灭杀器2是指:一根进、排气管变为无数根微型进、排气管,把人体吸入、呼出气体变为无数个微小气泡,从液体消毒剂的底部排出,微小气泡经过液体消毒剂从底部上升过程中,反反复复与液体消毒剂接触反应,液体消毒剂彻底灭杀病毒,微小气泡从液体消毒剂中析出后进入人体鼻孔、排空,外壳1与外壳2刚性固定连接,所述的壳体1、壳体2是不透气的无色透明体,所述的外壳1、外壳2相互连接部位含有弹性过滤密封条,通过弹性过滤密封条进行密封,防止带有病毒的飞沫泄漏,所述的弹性密封条与壳体刚性固定连接,所述的弹性过滤密封条符合yy0469---2004(医用外科口罩的技术要求)标准:所述的弹性过滤密封条由四层物质组成,第一层是有弹性、可压缩的海绵,第二层、第四层是均为纺粘无纺布,第三层是熔喷无纺布,第四层无纺布可以防飞沫,第二层无纺布可以防止吸湿,第三层层则是过滤层,过滤防菌效率可以达到99.99%。所述的整体外壳与人体颈部之间含有所述的弹性过滤密封条,防止带有病毒的飞沫从颈部泄漏,病毒防护灭杀器就是让病毒携带者使用过程中,病人能够直接吸入新鲜空气,而病人吸入、呼出气体必须经病毒灭杀器,对病毒进行灭杀后吸入、排空,防止病毒进入空气,传染其他人或者动物,同时医护人员在工作过程中,使用病毒防护灭杀器也可以有效保护自己,防止病毒传染自己,轻巧、舒适,灵活、便捷。

具体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一种病毒防护灭杀器或者病毒防护灭杀的方法,所述的病毒防护灭杀器由外壳1、外壳2、吸气进气管、微型负压泵1、病毒灭杀器1、呼气排气管、微型负压泵2、病毒灭杀器2、排气管主要组成,所述的外壳1和外壳2组成一个整体外壳,所述的整体外壳能够容纳一个人体头颈部,所述的人体头颈部能够在整体外壳中有足够自由活动的空间,所述的整体外壳含有一个吸气进气管和一个呼气排气管,所述的整体外壳从大到小分为0、1、2、3、4、5、6、7、8、9总计十个规格,适合体格大小不同的人群。所述的吸气进气管上安装有单向阀,所述的单向阀许进不许出,所述的进气管一端与大气相导通,所述的进气管的另外一端与单向阀的进气管相连接,所述的单向阀的排气管与所述的微型负压泵1的进气管相连接,所述的微型负压泵1的排气管与所述的病毒灭杀器1进气管相连接,所述的病毒灭杀器1排气管进入整体外壳后插入人体鼻孔,所述的吸气进气管用于人体吸气:所述的呼气排气管上安装有单向阀,所述的单向阀许出不许进,所述的排气管一端与单向阀进气管相连接,所述的单向阀的排气管与所述的微型负压泵2的进气管相连接,所述的微型负压泵2的排气管与所述的病毒灭杀器2的进气管相连接,所述的病毒灭杀器2排气管与大气相导通;所述的病毒灭杀器1、所述的病毒灭杀器2是指紫外线消毒、蒸汽消毒、液体消毒剂消毒的器械,所述的液体消毒剂包括过氧乙酸、75%酒精、含氯消毒剂及其他一切能够灭杀病毒的液体:例如:使用液体消毒剂的病毒灭杀器1、病毒灭杀器2是指:一根进、排气管变为无数根微型进、排气管,把人体吸入、呼出气体变为无数个微小气泡,从液体消毒剂的底部排出,微小气泡经过液体消毒剂从底部上升过程中,反反复复与液体消毒剂接触反应,液体消毒剂彻底灭杀病毒,微小气泡从液体消毒剂中析出后进入人体鼻孔、排空,外壳1与外壳2刚性固定连接,所述的壳体1、壳体2是不透气的无色透明体,所述的外壳1、外壳2相互连接部位含有弹性过滤密封条,通过弹性过滤密封条进行密封,防止带有病毒的飞沫泄漏,所述的弹性密封条与壳体刚性固定连接,所述的弹性过滤密封条符合yy0469---2004(医用外科口罩的技术要求)标准:所述的弹性过滤密封条由四层物质组成,第一层是有弹性可压缩的海绵,第二层、第四层是均为纺粘无纺布,第三层是熔喷无纺布,第四层无纺布可以防飞沫,第二层无纺布可以防止吸湿,第三层层则是过滤层,过滤防菌效率可以达到99.99%。所述的整体外壳与人体颈部之间含有所述的弹性过滤密封条,防止带有病毒的飞沫从颈部泄漏,病毒灭杀器就是让病毒携带者使用过程中,病人能够直接吸入新鲜空气,而病人呼出气体必须经病毒灭杀器,对病毒进行灭杀后排空,防止病毒进入空气,传染其他人或者动物。其优点是:就是把病毒携带者吸入、呼出气体进行灭杀,防止病毒经过空气传染给其他人或者动物,有效控制和灭杀病毒源头,防止病毒经过吸呼吸传染和蔓延,危害社会和他人健康,污染环境,同时也能够使得医务工作者能够避免穿戴沉重而且不透气的防护服,工作、生活更方便。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病毒防护灭杀器或者病毒防护灭杀的方法,所述的病毒防护灭杀器由外壳1、外壳2、吸气进气管、微型负压泵1、病毒灭杀器1、呼气排气管、微型负压泵2、病毒灭杀器2、排气管主要组成,所述的外壳1和外壳2组成一个整体外壳,所述的整体外壳能够容纳一个人体头颈部,所述的人体头颈部能够在整体外壳中有足够自由活动的空间,所述的整体外壳含有一个吸气进气管和一个呼气排气管,所述的整体外壳从大到小分为0、1、2、3、4、5、6、7、8、9总计十个规格,适合体格大小不同的人群。所述的吸气进气管上安装有单向阀,所述的单向阀许进不许出,所述的进气管一端与大气相导通,所述的进气管的另外一端与单向阀的进气管相连接,所述的单向阀的排气管与所述的微型负压泵1的进气管相连接,所述的微型负压泵1的排气管与所述的病毒灭杀器1进气管相连接,所述的病毒灭杀器1排气管进入整体外壳后插入人体鼻孔,所述的吸气进气管用于人体吸气;所述的呼气排气管上安装有单向阀,所述的单向阀许出不许进,所述的排气管一端与单向阀进气管相连接,所述的单向阀的排气管与所述的微型负压泵2的进气管相连接,所述的微型负压泵2的排气管与所述的病毒灭杀器2的进气管相连接,所述的病毒灭杀器2排气管与大气相导通:所述的病毒灭杀器1、所述的病毒灭杀器2是指紫外线消毒、蒸汽消毒、液体消毒剂消毒的器械,所述的液体消毒剂包括过氧乙酸、75%酒精、含氯消毒剂及其他一切能够灭杀病毒的液体:例如:使用液体消毒剂的病毒灭杀器1、病毒灭杀器2是指:一根进、排气管变为无数根微型进、排气管,把人体吸入、呼出气体变为无数个微小气泡,从液体消毒剂的底部排出,微小气泡经过液体消毒剂从底部上升过程中,反反复复与液体消毒剂接触反应,液体消毒剂彻底灭杀病毒,微小气泡从液体消毒剂中析出后进入人体鼻孔、排空,外壳1与外壳2刚性固定连接,所述的壳体1、壳体2是不透气的无色透明体,所述的外壳1、外壳2相互连接部位含有弹性过滤密封条,通过弹性过滤密封条进行密封,防止带有病毒的飞沫泄漏,所述的弹性密封条与壳体刚性固定连接,所述的弹性过滤密封条符合yy0469---2004(医用外科口罩的技术要求)标准:所述的弹性过滤密封条由四层物质组成,第一层是有弹性可压缩的海绵,第二层、第四层是均为纺粘无纺布,第三层是熔喷无纺布,第四层无纺布可以防飞沫,第二层无纺布可以防止吸湿,第三层层则是过滤层,过滤防菌效率可以达到99.99%。所述的整体外壳与人体颈部之间含有所述的弹性过滤密封条,防止带有病毒的飞沫从颈部泄漏,病毒灭杀器就是让病毒携带者使用过程中,病人能够直接吸入新鲜空气,而病人吸入、呼出气体必须经病毒灭杀器,对病毒进行灭杀后排空,防止病毒进入空气,传染其他人或者动物。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