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内膜开窗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466163发布日期:2020-07-14 16:51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内膜开窗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内膜开窗的装置。



背景技术:

主动脉夹层的治疗已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住院死亡率不断下降,但仍有大约30%的主动脉夹层患者合并远端组织血供障碍等严重并发症,这些患者不论单纯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死亡率都很高。单纯人造血管替换病变的血管,并不能完全缓解夹层内膜塌陷所致肢体内脏器官的血管阻塞问题,而且手术风险大。随着诊疗技术的进步,腔内支架可封堵夹层撕裂入口,扩大狭窄的真腔,内膜开窗术可在真假腔之间开窗,缓解真假腔之间的压力梯度,有助于改善远端器官组织的血运。

目前,内膜开窗术的关键是穿刺内膜瓣而不损伤血管壁。而现有技术中的内膜开窗工具虽有自制锐化导丝尾端、rups器械,但仍然存在穿刺角度调整困难,有穿刺至血管外导致主动脉穿孔等严重并发症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内膜开窗的装置,可以通过磁力连接的方法将从股动脉导入的鞘管和与从肱动脉导入的鞘管在内膜片位置处对齐,从而方便后面的穿刺工作准确进行。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内膜开窗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第一鞘管和第二鞘管,其中,所述第一鞘管的末端端部和所述第二鞘管的末端端部磁力连接。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鞘管和所述第二鞘管的末端端部设置磁体。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鞘管的末端和所述第二鞘管的末端呈弧形。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鞘管的弧形末端和所述第二鞘管的弧形末端弯曲的角度为25~35°。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鞘管的内部和所述第二鞘管的内部均可拆卸式的设置扩张器,其中,所述扩张器的末端设置锥形尖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装置包括激光光纤,所述激光光纤活动设置在所述第一鞘管/所述第二鞘管内,所述激光光纤上还设置刻度指示标记。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鞘管和所述第二鞘管上均设置侧向阀和造影孔。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内膜开窗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第一鞘管和第二鞘管,其中,所述第一鞘管的末端端部和所述第二鞘管的末端端部磁力连接;这样,在使用时,将所述第一鞘管从股动脉导入至内膜片处,将所述第二鞘管从肱动脉导入至内膜片处,然后使得所述第一鞘管和所述第二鞘管的末端端部通过磁力连接在一起,使得第一鞘管和所述第二鞘管的末端相互对齐,最后进行开窗作业,从而避免有穿刺至血管外导致主动脉穿孔等严重并发症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鞘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带有扩张器的第一鞘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带有激光光纤的第二鞘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鞘管末端向上弯曲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血管内第一鞘管和第二鞘管相互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鞘管和第二鞘管在血管内的结构示意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内膜开窗的装置,如图1和2所示,所述装置包括第一鞘管1和第二鞘管2,其中,所述第一鞘管1的末端端部和所述第二鞘管2的末端端部磁力连接。

这里,如图1和2中所示出的,所述第一鞘管1和所述第二鞘管2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所述第一鞘管1和所述第二鞘管2可以呈圆柱管状,也可以呈其他柱管状结构,所述鞘管在使用时包括伸入到动脉内的末端和处于人体外部的外端。在使用时,所述第一鞘管1从股动脉导入至内膜片处,所述第二鞘管2从肱动脉导入至内膜片处,然后调整所述第一鞘管1的末端和所述第二鞘管2的末端对齐,并使得所述第一鞘管1的末端和所述第二鞘管2的末端能够磁性连接在一起。

具体地,所述第一鞘管1和所述第二鞘管2的末端端部均设置磁体3,较优地,所述磁体3呈环状,即磁环,所述磁环沿所述第一鞘管1和所述第二鞘管2的末端端面固定设置。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鞘管1的末端和所述第二鞘管2的末端呈弧形。

所述第一鞘管1的弧形末端和所述第二鞘管2的弧形末端弯曲的角度为25~35°。

这里,如图6中所示的,由于在进行使用时,内膜片位于所述第一鞘管1和所述第二鞘管2之间,且相对处于所述第一鞘管1和所述第二鞘管2的管壁侧面,这样在进行所述第一鞘管1和所述第二鞘管2的对齐工作时,所述第一鞘管1和所述第二鞘管2在调整对齐时会有一定的困难,为了方便所述第一鞘管1和所述第二鞘管2能够对齐,避免出现错位的问题,因此,在使用时,使得所述第一鞘管1的末端和所述第二鞘管2的末端均弯曲设置,即如图4和5所示的,这样在使用时,所述第一鞘管1的末端和所述第二鞘管2的末端能够更加方便的对齐。

较优地,所述第一鞘管1和所述第二鞘管2的末端弯曲的角度为30°。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鞘管1的内部和所述第二鞘管2的内部均可拆卸式的设置扩张器4,其中,所述扩张器4的末端设置锥形尖端41。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装置包括激光光纤5,所述激光光纤5活动设置在所述第一鞘管1/所述第二鞘管2内,所述激光光纤5上还设置刻度指示标记。

这里,所述扩张器4用于戳破血管壁,使得所述第一鞘管1能够进入到股动脉内,使得所述第二鞘管2能够进入到肱动脉内,因此,所述扩张器4的末端设置用于破壁的锥形尖端41,在使用时,所述扩张器4设置在所述第一鞘管1的内部和所述第二鞘管2的内部,具体地,所述扩张器4也呈管状,且末端设置锥形尖端41,当所述第一鞘管1和所述第二鞘管2进入到预定的位置后,可以将所述扩张器4从所述第一鞘管1和所述第二鞘管2内抽出。

当所述扩张器4从所述第一鞘管1和所述第二鞘管2内抽出后,调整所述第一鞘管1和所述第二鞘管2的位置,即如图所示的,所述第一鞘管1和所述第二鞘管2的末端对齐,此时所述激光光纤5伸入至所述第一鞘管1/所述第二鞘管2内,对内膜片进行开窗作业,在进行开窗作业的过程中,操作人员可通过x线下显影来观察所述刻度指示标记,进而了解所述激光光纤5的位置。在开窗作业完成后,将所述激光光纤5抽出,封闭所述第一鞘管1和所述第二鞘管2的前端。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鞘管1和所述第二鞘管2上均设置侧向阀6和造影孔。

这里,所述侧向阀6用于清洗和造影,所述造影孔配合所述侧向阀6使用,所述造影孔位于所述第一鞘管1和所述第二鞘管2的末端设置,从而避免患者被感染,并可以向鞘管内导入造影液,保证在进行所述第一鞘管1和所述第二鞘管2的对准工作时,操作人员可以通过血管造影机进行观察。

具体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装置在使用时,将所述扩张器4塞入到所述第一鞘管1内,然后使用穿刺针刺破患者的血管,将接引导丝通过穿刺针接入至血管内,退出穿刺针,最后将所述扩张器4通过接引导丝导入至血管内。

在使用时,通过上述方法,将所述第一鞘管1从股动脉导入至内膜片处,将所述第二鞘管2从肱动脉导入至内膜片处,抽出所述扩张器4,通过侧向阀6可以对血管进行清洗,并导入至造影液,然后操作所述第一鞘管1和所述第二鞘管2对齐,在操作过程中,可以通过血管造影机对所述第一鞘管1和所述第二鞘管2对齐时的操作进行观察。当所述第一鞘管1和所述第二鞘管2对齐后,在所述第一鞘管1/所述第二鞘管2内导入所述激光光纤5,从而实现对内膜片进行开窗工作。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上述优选实施方式不应视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