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控制液体流量及流速的流控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105118发布日期:2020-06-16 21:12阅读:435来源:国知局
一种控制液体流量及流速的流控阀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控制液体流量及流速的流控阀。



背景技术:

咽喉麻醉法在咽喉部的手术及内窥镜检查时运用非常广泛,主要用于粘膜表面麻醉,以保证咽喉部反射敏感的患者能够配合医生完成检查。在临床实践中,麻醉科医生对患者进行喉镜检查、气管插管和咽喉手术的操作时,需对患者的咽喉进行麻醉以减轻其痛苦。

传统的咽喉麻醉装置包括注射器及注射导管,通过外力注射向咽喉部位喷洒麻醉药液,这种咽喉麻醉装置药液喷洒不均匀,且药液喷洒速度不好控制。

传统的输液器一般包括输液针、输液管、流量调节器和滴斗等,它们通过导管连接,输液方法是把装有液体的瓶或输液袋悬挂在高处,利用重力的作用使液体通过输液皮管流入静脉内,流量的大小需要通过流量调节器手动调节,调节的程度是看滴斗中的滴速(滴/分)。使用传统输液器进行输液时,必须要时刻注意药瓶中药液量的变化,若未及时发现药液滴空,空气便会由输液管进入血管或血液由输液管逆流。空气进入血管有可能引起不良后果,严重的会导致猝死。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的控制液体流量及流速的流控阀,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控制液体流量及流速的流控阀,包括阀套和阀芯,所述阀套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均是中空结构;所述阀芯包括瓣型挡板、圆形挡板、连接杆和弹性阀环,所述瓣型挡板中部和圆形挡板中部与连接杆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圆形挡板直径小于阀套内径,所述弹性阀环套接在所述连接杆外围,所述瓣型挡板通过其外周的扇形凸起结构与阀套内表面连接,所述流控阀除弹性阀环外均是一体成型。

上述流控阀除弹性阀环外的其它结构可以用弹性材料一体注塑成型,也可以用刚性材料一体浇铸而成;其根据应用场景而定。

上述弹性阀环因为具有弹性,因此可用相应工具通过弹性阀环中间的通孔穿过圆形挡板,从而套接在所述连接杆外围。

当上述瓣型挡板设置在靠近第一连接部端口一侧时,则流体从第一连接部端口流入,从第二连接部端口流出;当上述瓣型挡板设置在靠近第二连接部端口一侧时,则流体从第二连接部端口流入,从第一连接部端口流出。瓣型挡板的具体设置方向根据应用场景而定。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扇形凸起结构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内表面或第二连接部内表面连接。所述扇形凸起结构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在阀套内表面任何部位,优选设置在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连接处内表面,可以增加阀芯的强度和使用寿命。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扇形凸起结构为三个或三个以上,可以实现分流的作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弹性阀环为可发生形变的医用硅胶材料,具有优异的耐多种化学药品性能,对人体无不良反应,且具有更好的弹性能够进一步控制流体的流量及流速,使流体分布更加均匀。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弹性阀环外径<所述阀套内径,可用于医疗器械领域,如用于咽喉麻醉装置,使流体分布更加均匀,减少药液回流造成的二次污染。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弹性阀环外径≥所述阀套内径,可用于医疗器械领域,如用于咽喉麻醉装置,使流体分布更加均匀,防止药液回流造成的二次污染;也可用于输液装置,一方面可以防止空气进入血管导致的不良反应,另一方面还可以防止药物或血液回流造成的二次污染。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弹性阀环厚度≤所述连接杆长度;优选弹性阀环厚度<连接杆长度,此时弹性阀环可沿连接杆移动,起到缓冲作用,减少流体对弹性阀环的应力。所述弹性阀环厚度优选为0.01~10mm,可根据需要或流控阀尺寸进行调整,通过弹性阀环厚度控制液体流量和流速,在相同压力下,所述弹性阀环厚度越小,弹性阀环形变量越大,流速越大;所述弹性阀环厚度越大,弹性阀环形变量越小,流速越小。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外径相同或不同,可以根据需要,如根据与其它注射设备的连接情况进行调整,以作匹配。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内径相同或不同,可以根据需要,如根据与其它注射设备的连接情况进行调整,以作匹配。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的内表面或外表面可根据需要设置螺纹,可以增加与其它设备的连接强度,防止脱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控制液体流量及流速的流控阀,具有如下技术效果:将其用于咽喉麻醉时,可以控制麻醉药液流量及流速,从而达到雾化的效果,使药液喷洒更为均匀,吸收更全面、麻醉效果更好,减少或防止药物回流造成的二次污染;在用于输液装置时,一方面可以防止空气进入血管导致的不良反应,另一方面可以防止药物或血液回流造成的二次污染,有效避免药液输完导致的回血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优选实施方案的流控阀的立体图。

图2为图1流控阀的a-a剖面图(50%比例)。

图3为图1流控阀的b-b剖面图(约75%比例,流体流入端方向的视图)。

图4为图1流控阀的b-b剖面图(约75%比例,流体流出端方向的视图)。

图5为图1未安装弹性阀环的流控阀的b-b剖面图(约75%比例)。

图6为安装有弹性阀环的阀芯的立体图。

图7为未安装弹性阀环的阀芯的立体图(流体流入端方向的视图)。

图8为未安装弹性阀环的阀芯的立体图(流体流出端方向的视图)。

图9为弹性阀环的立体图。

图10为图2剖面图的正视图。

图11为图1立体图的左视图。

图12为图1立体图的右视图。

图13为麻醉注射装置示意图。

图14为输液装置示意图。

图中各标记如下:

1、流控阀;1.1、阀套;1.1.1、第一连接部;1.1.2、第二连接部;1.2、阀芯;1.2.1、瓣型挡板;1.2.1.1、扇形凸起结构;1.2.2、圆形挡板;1.2.3、连接杆;1.2.4、弹性阀环;2、注射装置;3、药物导管;3.1、标识物;4、输液针;5、输液瓶;6、输液管。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说明书附图中图1至图14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至图14所展示的是本发明的一个较佳实施例。

如图1所示,是发明一种优选实施方案的流控阀的立体图。现对图1作a-a剖面,得到图2所示的a-a剖面图。对图1作b-b剖面,得到图3和图4所示的b-b剖面图。为了使本发明的流控阀结构和各部件之间的连接关系更加清晰,图5展示了未安装弹性阀环的流控阀的b-b剖面图,图6展示了安装有弹性阀环的阀芯立体图,图7~图8展示了未安装弹性阀环的阀芯立体图,图9展示了弹性阀环的立体图,图10~12展示了流控阀各个角度的平面视图。为了使本发明的流控阀对其使用用途的解释更加清楚,图13~图14展示了流控阀的使用方法示意图。

如图2~图8所示,本发明所述流控阀1包括阀套1.1和阀芯1.2,所述阀套1.1包括第一连接部1.1.1和第二连接部1.1.2,所述第一连接部1.1.1与所述第二连接部1.1.2均是中空结构,且第一连接部1.1.1外径小于第二连接部1.1.2外径,第一连接部1.1.1内径等于第二连接部1.1.2内径;第一连接部1.1.1外表面和第二连接部1.1.2的内表面设置有螺纹,可以增加与其它设备的连接强度,防止脱落。所述阀芯1.2包括瓣型挡板1.2.1、圆形挡板1.2.2、连接杆1.2.3和弹性阀环1.2.4,所述瓣型挡板1.2.1中部和圆形挡板1.2.2中部与连接杆1.2.3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瓣型挡板1.2.1设置在靠近第一连接部1.1.1端口一侧,所述圆形挡板1.2.2直径小于阀套1.1内径,所述弹性阀环1.2.4套接在所述连接杆1.2.3外围,所述瓣型挡板1.2.1通过其外周的扇形凸起结构1.2.1.1与阀套1.1内表面连接,所述流控阀1除弹性阀环1.2.4外均是一体成型。扇形凸起结构1.2.1.1有三个,设置在第二连接部1.1.2内表面,且靠近第一连接部1.1.1一端,第二连接部1.1.2径向厚度比第一连接部1.1.1径向厚度大,因此可以增加阀芯1.2的强度和使用寿命。如图9所示,弹性阀环1.2.4为可发生形变的医用硅胶材料,具有优异的耐多种化学药品性能,对人体无不良反应,且具有更好的弹性能够进一步控制流体的流量及流速,使流体分布更加均匀。如图10~图12所示,所述弹性阀环1.2.4外径等于所述阀套1.1内径,弹性阀环1.2.4厚度<连接杆1.2.3长度,弹性阀环1.2.4厚度为1mm,此时弹性阀环1.2.4可沿连接杆1.2.3移动。

下面实施例1和实施例2分别展示了本发明的流控阀在医疗器械领域,具体如麻醉注射装置和输液装置中的使用方法。

实施例1:

根据上述结构,将控制液体流量及流速的流控阀1用于麻醉注射装置中咽喉盐酸利多卡因的注射。如图13所示,流控阀1设置在注射装置2与药物导管3之间,即流控阀1中阀套的第一连接部1.1.1与注射装置2的输出端连接,流控阀1中阀套的第二连接部1.1.2与药物导管3的输入端连接。当使用注射装置2注射药液时,将药物导管3凸面朝上,缓慢插入病人的咽喉,直至标识物3.1到达病人的声带附近,即可停止深入,在外力的作用下药液由注射装置2依次经过流控阀1流进阀芯,通过瓣型挡板分流后流向弹性阀环,弹性阀环在药液的压力下发生弹性形变,药液最后流入药物导管从而使得药液分布更加均匀,流速更快,高速水流碰到障碍物后会裂成小水滴,从而形成喷雾。使得盐酸利多卡因能以雾状的形式注射到咽喉部位,从而增强麻醉效果。在注射完成后不易出现药液回流,造成二次污染。

实施例2:

根据上述结构,将控制液体流量及流速的流控阀1用于输液装置。如图14所示,流控阀1设置在输液针4上方,当病人输液时,药液由输液瓶5经输液管6流入流控阀1。药液由流控阀1中阀套的第一连接部1.1.1流进阀芯,通过瓣型挡板分流后流向弹性阀环,弹性阀环在药液的压力下发生弹性形变,药液最后流向输液针进入人体。当药液逐渐流尽时,药液重力提供的力不足以使弹性阀环发生形变,此时弹性阀环恢复原形,避免了药液流尽导致的空气进入血管,而且能防止药物或血液倒流造成的二次污染。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