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呼吸理疗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635405发布日期:2020-07-29 02:45阅读:242来源:国知局
一种呼吸理疗仪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理疗呼吸问题的设备。



背景技术:

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的肺炎席卷全球,不少人确认后通过呼吸机或输氧机或雾化机的方式理疗。

上述设备通常为单独设立,并且,相互之间的切换通常需要拔管或短时间内的暂停使用设备才能够切换,而这一短时间内的切换很可能让虚弱的病人加重病情,并且,在对于特殊病情的雾化理疗时,医护人员使用的雾化药剂有些较为黏着而无法将药效全部发挥,降低了药物的使用效率,也使给药浓度较为不稳定。

因此,目前亟需一种给药相对稳定的多功能呼吸理疗仪。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给药相对稳定的多功能呼吸理疗仪。

本发明一种呼吸理疗仪,包括

气源,其内部配置有气体;

加湿仓,其内部配置有液体;

辅助换气模块,其以电机驱动摆动架沿第一导轨往复运动而使摆动杆的扭动而晃动加湿仓,并通过摆动杆搅拌加湿仓内的液体,还通过摆动杆带动伸缩杆驱动气泵而将气源内的气体抽出;

呼吸部,其通过第一气管将气泵的出气口与所述加湿仓的内部的底部连通,其通过第二气管将所述气源与所述气泵的进气口连通,并通过吸气管将加湿仓的顶部和面罩连通,再通过排气管排出面罩内的气体。

本发明一种呼吸理疗仪,其中所述气源内配置有带有高浓度氧气的空气的气瓶或带有空气的气瓶。

本发明一种呼吸理疗仪,其中所述加湿仓内配置有雾化模块,其用于将所述加湿仓内的液体雾化。

本发明一种呼吸理疗仪,其中所述辅助换气模块包括支撑块、电机、输出轴、曲柄、第一连杆、摆动架、第一导轨、第二连杆、导孔板、第二长圆孔、第三连杆、第一轴、摆动杆、第四连杆、第一卡销、第一长圆孔、伸缩杆、活塞、第二卡销、搅拌叶;所述支撑块的底部与机架固定,所述支撑块的顶部与电机固定,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曲柄的一端固定,所述曲柄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杆的铰链连接,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摆动架的端面铰链连接,所述摆动架沿所述第一导轨移动,所述第一导轨与所述支撑块固定,所述支撑块与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固定,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导孔板固定,所述导孔板上开设有第二长圆孔,所述摆动架的内表面与所述第三连杆的一端固定,所述第三连杆的另一端通过轴承安装有第一轴,所述第一轴与所述摆动杆固定,所述摆动杆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第一长圆孔,所述第一轴与所述第四连杆的一端固定,所述第四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卡销固定,所述第二卡销沿所述导孔板上开设的第二长圆孔内移动,所述摆动杆的第一长圆孔内设有沿其移动的第一卡销,所述第一卡销固定在伸缩杆的外端面上,所述伸缩杆沿所述摆动架上开设的导孔移动,所述伸缩杆的一端与所述气泵的活塞固定,所述气泵与所述摆动架固定,所述伸缩杆的另一端与搅拌叶固定,所述搅拌叶配置在所述加湿仓内,所述加湿仓与所述摆动架固定。

本发明一种呼吸理疗仪,其中所述第一轴与所述摆动杆的中部固定,所述摆动杆对称的开设有两个第一长圆孔,两个第一长圆孔均设有第一卡销,两个第一卡销对应的其中一个伸缩杆的一端与用于从气源吸气的气泵的活塞固定,搅拌叶固定;两个第一卡销对应的另一个伸缩杆的一端与用于从面罩内排气的气泵的活塞固定,所述面罩的排气管的排气端与所述用于从面罩内排气的气泵连通。

本发明一种呼吸理疗仪,其中所述第一轴到驱动从气源吸气的气泵的伸缩杆的距离与第一轴到驱动从面罩的排气的气泵的伸缩杆的距离的比例为1:1。

本发明一种呼吸理疗仪,其中所述第一轴到驱动从气源吸气的气泵的伸缩杆的距离与第一轴到驱动从面罩的排气的气泵的伸缩杆的距离的比例为大于1:1。

本发明一种呼吸理疗仪,其中两个伸缩杆的另一端均与弧形板状的搅拌叶固定,所述弧形板状的搅拌叶的圆心朝向伸入加湿仓的第一气管的液体的一段。

本发明一种呼吸理疗仪,其中所述导孔板的第二长圆孔为沿所述导孔板的长度方向开设的直孔。

本发明一种呼吸理疗仪,其中所述导孔板的第二长圆孔自靠近第一轴至远离第一轴方向可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直孔、弧形孔、第二直孔,所述弧形孔的圆心与所述第一轴的轴线重合。

本发明一种呼吸理疗仪与现有技术不同之处在于本发明一种呼吸理疗仪通过辅助换气模块可利用同一电机完成抽气、晃动加湿仓、搅拌加湿仓的效果,一举三得。并且,上述呼吸部将各个设备串连起,而可实现呼吸机的辅助呼吸作用,或者在配置有口服药剂、或喷雾剂、或雾化药剂等的加湿仓内以均匀的给药浓度直接给药并不妨碍用户持续吸氧或吸气,特别是在加湿仓内配置有类似糖浆、或胶状药剂、或粘稠药剂时可通过对加湿仓的晃动和搅拌来保持给药浓度。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一种呼吸理疗仪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呼吸理疗仪的俯视图;

图2是图1的运动状态变化图;

图3是图1的主视图;

图4是图1的一种变形示意图;

图5是图1的另一种变形示意图;

图6是图2的局部放大图;

图7是图3的局部放大图;

图8是图4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8所示,参见图1、2、3,本发明一种呼吸理疗仪包括

气源100,其内部配置有气体;

加湿仓200,其内部配置有液体;

辅助换气模块300,其以电机302驱动摆动架306沿第一导轨307往复运动而使摆动杆313的扭动而晃动加湿仓200,并通过摆动杆313搅拌加湿仓200内的液体,还通过摆动杆313带动伸缩杆317驱动气泵402而将气源100内的气体抽出;

呼吸部400,其通过第一气管401将气泵402的出气口与所述加湿仓200的内部的底部连通,其通过第二气管403将所述气源100与所述气泵402的进气口连通,并通过吸气管404将加湿仓200的顶部和面罩406连通,再通过排气管405排出面罩406内的气体。

本发明通过辅助换气模块300可利用同一电机302完成抽气、晃动加湿仓200、搅拌加湿仓200的效果,一举三得。并且,上述呼吸部400将各个设备串连起,而可实现呼吸机的辅助呼吸作用,或者在配置有口服药剂、或喷雾剂、或雾化药剂等的加湿仓200内以均匀的给药浓度直接给药并不妨碍用户持续吸氧或吸气,特别是在加湿仓200内配置有类似糖浆、或胶状药剂、或粘稠药剂时可通过对加湿仓200的晃动和搅拌来保持给药浓度。

其中,本发明可做为输氧机器或雾化器或呼吸机使用,以治疗肺炎。并且,本发明在充当上述任意一种装置时均可无缝切换。

其中,所述面罩406可与普通的呼吸机的面罩相同。

作为对本实施例的进一步解释,参见图1、2,所述气源100内配置有带有高浓度氧气的空气的气瓶或带有空气的气瓶。

本发明通过将气源配置为上述两种气瓶而使本发明作为输氧机或呼吸机使用,可实现上述装置的无缝切换。

作为对本实施例的进一步解释,参见图1、2、3,所述加湿仓200内配置有雾化模块101,其用于将所述加湿仓200内的液体雾化。

本发明通过上述雾化模块101可将加湿仓200内的药剂雾化而直接通过吸气管404便于用户呼吸雾化空气。并且,在雾化模块101关闭时,本发明可无缝切换为氧气机或呼吸机。

其中,雾化模块101为现有技术,其也可与加湿器的水底放置的雾化模块原理相同。

作为对本实施例的进一步解释,参见图1、3、6,所述辅助换气模块300包括支撑块301、电机302、输出轴303、曲柄304、第一连杆305、摆动架306、第一导轨307、第二连杆308、导孔板309、第二长圆孔310、第三连杆311、第一轴312、摆动杆313、第四连杆314、第一卡销315、第一长圆孔316、伸缩杆317、活塞319、第二卡销320、搅拌叶321;所述支撑块301的底部与机架固定,所述支撑块301的顶部与电机302固定,所述电机302的输出轴303与曲柄304的一端固定,所述曲柄304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杆305的铰链连接,所述第一连杆305的另一端与所述摆动架306的端面铰链连接,所述摆动架306沿所述第一导轨307移动,所述第一导轨307与所述支撑块301固定,所述支撑块301与所述第二连杆308的一端固定,所述第二连杆308的另一端与所述导孔板309固定,所述导孔板309上开设有第二长圆孔310,所述摆动架306的内表面与所述第三连杆311的一端固定,所述第三连杆311的另一端通过轴承安装有第一轴312,所述第一轴312与所述摆动杆313固定,所述摆动杆313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第一长圆孔316,所述第一轴312与所述第四连杆314的一端固定,所述第四连杆314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卡销320固定,所述第二卡销320沿所述导孔板309上开设的第二长圆孔310内移动,所述摆动杆313的第一长圆孔316内设有沿其移动的第一卡销315,所述第一卡销315固定在伸缩杆317的外端面上,所述伸缩杆317沿所述摆动架306上开设的导孔322移动,所述伸缩杆317的一端与所述气泵402的活塞319固定,所述气泵402与所述摆动架306固定,所述伸缩杆317的另一端与搅拌叶321固定,所述搅拌叶321配置在所述加湿仓200内,所述加湿仓200与所述摆动架306固定。

本发明通过上述电机302、输出轴303、曲柄304、第一连杆305、摆动架306、第一导轨307构成的曲柄滑块结构可在电机302以相同方向转动的情况下就能使摆动架306沿所述第一导轨307摆动,而使固定在摆动架306上的加湿仓200摆动,从而晃动加湿仓200内的液体或药剂,以持续保持大致稳定的药剂的浓度;本发明通过上述其余零件可通过往复摆动的摆动架306上的往复横向移动的第一轴312、第四连杆314、第二卡销320、第二长圆孔310、导孔板309来实现摆动杆313的往复摆动,而通过摆动杆313的往复摆动而带动伸缩杆317往复伸缩,致使伸缩杆317带动气泵402的活塞319往复运动,而活塞319通过其单向阀的原理而将气源100的气体泵送至加湿仓200内,并且伸缩杆317的另一端通过带动搅拌叶321往复移动而搅拌加湿仓200内的液体或药剂,而使加湿仓200内泵送出的气体可保持大致稳定的浓度,并且,更加适用于浓度较高或粘稠度较高的液体的搅拌,从而实现单一电机302实现晃动加湿仓200、搅拌加湿仓200、泵送气体的作用,一举三得。

其中,所述第一连杆305的方向可与所述第一连杆305的长度方向平行,也就是均为横向布置,以通过曲柄连杆机构而驱动摆动架306在第一导轨307上往复摆动。

其中,所述电机302的电源模块、雾化模块101的电源模块通过导线与电源连接,所述雾化模块101的电源模块、导线、及本体配置有防水层,以避免其进水短路,其中防水层可由橡胶制成。

作为对本实施例的进一步解释,参见图1、2、3,所述第一轴312与所述摆动杆313的中部固定,所述摆动杆313对称的开设有两个第一长圆孔316,两个第一长圆孔316均设有第一卡销315,两个第一卡销315对应的其中一个伸缩杆317的一端与用于从气源100吸气的气泵402的活塞319固定,搅拌叶321固定;两个第一卡销315对应的另一个伸缩杆317的一端与用于从面罩406内排气的气泵402的活塞319固定,所述面罩406的排气管405的排气端与所述用于从面罩406内排气的气泵402连通。

本发明通过同时利用上述单个摆动杆313来同时驱动两个伸缩杆317的伸缩,带动两个气泵402一进一出的抽气和排气,从而使面罩406内的空气流动性强,并且,将用户呼出的或许带有病毒的气体朝向指定方向排斥而非随着面罩扩散,可增加医护人员的安全性。

作为对本实施例的进一步解释,参见图1、6,所述第一轴312到驱动从气源100吸气的气泵402的伸缩杆317的距离与第一轴312到驱动从面罩406的排气的气泵402的伸缩杆317的距离的比例为1:1。

本发明通过上述配置在中间的第一轴312可在相同型号的气泵402的情况下使面罩406内每次的进气排气量一定,从而保持用户舒适呼吸。

也就是说,所述第一轴312在两个伸缩杆317的连线的中点处,以保持两个气泵402的活塞的摆动幅度一致。其中上述比例可为1.1:1或1.2:1或1.05:1等。

当然,本发明的一种变形还可为,参见图5、8,所述第一轴312到驱动从气源100吸气的气泵402的伸缩杆317的距离与第一轴312到驱动从面罩406的排气的气泵402的伸缩杆317的距离的比例为大于1:1。

本发明通过上述配置在靠近排气的伸缩杆317的一侧,从而增加面罩406内进气的比例,从而在用户消耗部分气体后,依旧能保持一定的压力打入用户的体内,而辅助用户的吸气,以避免用户呼吸困难引发的各种问题。

也就是说,所述第一轴312在两个伸缩杆317的连线的中点的靠近排气的伸缩杆317的一侧,以保持进气的气泵402的活塞的摆动幅度大于排气的气泵402的活塞的摆动幅度。

作为对本实施例的进一步解释,参见图2、6,两个伸缩杆317的另一端均与弧形板状的搅拌叶321固定,所述弧形板状的搅拌叶321的圆心朝向伸入加湿仓200的第一气管401的液体的一段。

本发明通过上述形状的搅拌叶321可使位于加湿仓200两侧的不同浓度的药剂与刚刚打入药剂中的伸入加湿仓200的第一气管401的液体的一段的气体更好的汇合和搅拌,以增加药效,并使给药浓度更加稳定。

其中,雾化模块101可配置在所述加湿仓200的角落,优选地,雾化模块101配置在伸入加湿仓200的第一气管401的液体的一段的正下方,以充分使打入的气体与雾化的气体和药剂混合。

其中,两个伸缩杆317的另一端通过第五连杆323与搅拌叶321固定,本发明通过上述两个第五连杆323可以躲开支撑第一气管401的第六连杆324。

作为对本实施例的进一步解释,参见图6,所述导孔板309的第二长圆孔310为沿所述导孔板309的长度方向开设的直孔。

本发明通过上述直孔的第二长圆孔310可避免第二卡销320在上面卡住而无法摆动。

作为对本实施例的进一步解释,参见图7,所述导孔板309的第二长圆孔310自靠近第一轴312至远离第一轴312方向可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直孔341、弧形孔342、第二直孔343,所述弧形孔342的圆心与所述第一轴312的轴线重合。

本发明通过上述三段式的带有弧形孔342的第二长圆孔310可在第二卡销320运动至弧形孔342内时,不驱动气泵402的活塞运动,从而使用户在呼吸之间的停顿时,不对其进行打气和排气,从而使用户的呼吸更为舒适。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