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机协同穿刺引流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06142发布日期:2020-08-11 21:05阅读:88来源:国知局
一种人机协同穿刺引流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医用器械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人机协同穿刺引流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颅脑穿刺外引流是当前国际公认的诊断及治疗脑积水、脑室出血、颅内感染和颅内高压等疾病的重要手段。及时而准确的穿刺引流是挽救伤员生命最主要和最有效的措施。但现有穿刺引流的术式对于医生操作技术要求较高,穿刺定位精准度较为严格,也是损伤控制性手术里面较难的术式。

目前的穿刺引流是根据头部的解剖标志进行的“盲法操作”,由于脑室的解剖常因某些潜在疾病而改变,导管的放置路径则需要根据ct进行个体化调整。先要通过ct等医学成像设备扫描,医生通过二维图像的分析,借助于标记点定位选定穿刺入针点和病灶靶点,需要经过多次成像扫描、穿刺角度计算,才能使穿刺针到达病灶靶点附近。此过程高度的依赖医生自身的经验和技巧,专业技术要求高,穿刺过程时间长,而且存在射线辐照次数多等问题。如果脑室体积较小,穿刺常常更为困难。尤其是在神经组织复杂和血管稠密区域的介入手术,穿刺难度大,患者的呼吸、身体的微动以及穿刺针的晃动和偏差等,都可能误穿颅内重要血管和功能部位,导致严重手术并发症。

因此研发一种能够解决穿刺精准控制难点问题,提高穿刺定位精度的设备在医学领域具有尤为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人机协同穿刺引流定位装置。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人机协同穿刺引流定位装置,包括弧形弓架、定位块、固定带、固定基环、经颅多普勒超声探头、信息处理模块和显示模块,所述固定基环上两侧对称设置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与固定基环转动连接,所述固定带与固定基环固定连接,所述弧形弓架与连接件固定连接,且位于固定基环上方,弧形弓架相对于固定基环转动;所述定位块设置在弧形弓架上,且定位块可沿弧形弓架移动,所述经颅多普勒超声探头与固定基环可拆卸连接,经颅多普勒超声探头与信息处理模块连接,信息处理模块与显示模块连接,所述经颅多普勒超声探头采集的信息传输给信息处理模块进行处理,处理后的信息通过显示模块进行显示。

本技术方案进一步的优化,所述定位块套设在弧形弓架上,沿弧形弓架移动,所述定位块上设置有固定螺钉,所述定位块可通过固定螺钉定位在弧形弓架上。

本技术方案进一步的优化,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与固定基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通过螺钉与第一连接件转动连接,所述固定带固定连接在第一连接件上,所述弧形弓架两端与第二连接件固定连接。

本技术方案更进一步的优化,所述固定带包括头部固定带和下颚固定带,所述头部固定带位于固定基环上方,且两端固定连接在第一连接件上,所述下颚固定带位于固定基环下方,其两端固定连接在第一连接件上。

本技术方案进一步的优化,所述固定带本体可拆分。

本技术方案更进一步的优化,所述固定带两个末端固定连接在固定基环上,固定带中间设置有可相互配合的插扣。

本技术方案进一步的优化,所述固定带采用弹性材料制成。

本技术方案进一步的优化,所述固定基环前部设有开口,固定基环开口处两自由端通过螺栓可调节连接。

本发明技术方案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可有效解决穿刺精准控制难点问题,提高穿刺定位精准度,缩短穿刺时间,实时监测穿刺过程,减少战地颅脑穿刺医护人员误操作及穿刺手术并发症,提高手术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一的佩戴示意图一;

图3为实施例一的佩戴示意图二;

图4为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5为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二。

1、固定带;2、定位块;3、弧形弓架;4、固定基环;5、连接件;6、第一连接件;7、第二连接件;8、插扣;9、经颅多普勒超声探头;10、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技术方案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实施例一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人机协同穿刺引流定位装置,参阅图1所示,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包括弧形弓架3、定位块2、固定带1、固定基环4、经颅多普勒超声探头9、信息处理模块和显示模块,固定基环4前部设有开口,其开口处两自由端均设置有相互对应的螺纹孔,选择合适的螺栓通过两个螺纹孔,将两个自由端连接,即可通过螺栓调整固定基环4的尺寸。固定基环4上两侧对称设置有连接件5,连接5件与固定基环4通过固定螺钉10转动连接,弧形弓架3位于固定基环4上方,弧形弓架3与连接5件固定连接,弧形弓架3通过连接件5相对于固定基环4转动。定位块2套设在弧形弓架3上,且能沿弧形弓架3移动,定位块2上表面设置有螺纹孔,即当定位块2需要固定时,即可将与该螺纹孔相适应的螺钉拧入,将定位块2与弧形弓架3固定。经颅多普勒超声探头9与固定基环4可拆卸连接。经颅多普勒超声探头9可获取脑部图像及相关信息,经颅多普勒超声探头9与信息处理模块连接,信息处理模块与显示模块连接,经颅多普勒超声探头9采集的人脑相关信息传输给信息处理模块进行处理,处理后的信息通过显示模块进行显示。

参与图3所示,为实施例一的佩戴示意图二,固定带1与固定基环4固定连接,固定带1包括头部固定带和下颚固定带,所述头部固定带位于固定基环4上方,且两端固定连接在固定基环4上。所述下颚固定带位于固定基环4下方,其两端固定连接在固定基环4上。固定带1为一种中间部分可拆分的结构,除了其两个末端固定在固定基环4上外,其本体还设置有可相互配合的插扣8,通过插扣8部分实现固定带1的连接和拆分,固定带1采用弹性材料制成,方便患者进行佩戴。

工作原理:参阅图2所示,为实施例一的佩戴示意图一,此装置通常在躺姿下使用,首先通过固定基环4和固定带1在被穿刺对象的下颌、前额以及后脑处将被穿刺对象的头部固定,通过佩戴的经颅多普勒超声探头9来探测和定位出血或积液位置,然后将探测信息传递到信息处理模块,经信息处理模块处理后的信息传递到显示模块成像,即可基于医学图像的辅助,确定患者需穿刺部位,然后将弧形弓架3通过连接件5移动到病灶靶点上方,并将套设在弧形弓架3上的定位块2沿弧形弓架3移动到病灶靶点,然后通过螺钉将定位块2在该位置固定在弧形弓架3上,即可实现精准定位穿刺部位的功能。

实施例二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人机协同穿刺引流定位装置,参阅图4所示,为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一,包括弧形弓架3、定位块2、固定带1、固定基环4、经颅多普勒超声探头9、信息处理模块和显示模块,固定基环4前部设有开口,其开口处两自由端均设置有相互对应的螺纹孔,选择合适的螺栓通过两个螺纹孔,将两个自由端连接,即可通过螺栓调整固定基环4的尺寸。固定基环4上两侧对称设置有连接件5,该实施例的连接件5包括第一连接件6和第二连接件7,第一连接件6与固定基环4固定连接,第二连接件7与第一连接件6通过固定螺钉10转动连接。固定带1固定连接在第一连接件6上,弧形弓架3位于固定基环4上方,所述弧形弓架3两端与第二连接件7固定连接,即第二连接件7可带动弧形弓架3相对于固定基环4转动。定位块2套设在弧形弓架3上,且能沿弧形弓架3移动,定位块2上表面设置有螺纹孔,即当定位块2需要固定时,即可将与该螺纹孔相适应的螺钉拧入,将定位块2与弧形弓架3固定。经颅多普勒超声探头9与固定基环4可拆卸连接,经颅多普勒超声探头9可获取脑部图像及相关信息,经颅多普勒超声探头9与信息处理模块连接,信息处理模块与显示模块连接,经颅多普勒超声探头9采集的人脑相关信息传输给信息处理模块进行处理,处理后的信息通过显示模块进行显示。

参阅图5所示,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二,固定带1与固定基环4固定连接,固定带1包括头部固定带和下颚固定带,所述头部固定带位于固定基环4上方,且两端固定连接在固定基环4上,所述下颚固定带位于固定基环4下方,其两端固定连接在固定基环4上。固定带1为一种中间部分可拆分的结构,除了其两个末端固定在固定基环4上外,其本体还设置有可相互配合的插扣8,通过插扣8部分实现固定带1的连接和拆分,固定带1采用弹性材料制成,方便患者进行佩戴。

工作原理:此装置通常在躺姿下使用,首先通过固定基环4和固定带1在被穿刺对象的下颌、前额以及后脑处与被穿刺对象固定,通过佩戴的经颅多普勒超声探头9来探测和定位出血或积液位置,然后将探测信息传递到信息处理模块,经信息处理模块处理后的信息传递到显示模块成像,即可基于医学图像的辅助,确定患者需穿刺部位,然后将弧形弓架3通过第二连接件7移动到病灶靶点上方,并将套设在弧形弓架3上的固定块2沿弧形弓架3移动到病灶靶点,然后通过螺钉将固定块2在该位置固定在弧形弓架3上,即可实现精准定位穿刺部位的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或“包含……”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要素。此外,在本文中,“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

尽管已经对上述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