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人体及其穴位和经络循行分布信息的多维度展示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1789131发布日期:2020-08-07 20:40阅读:831来源:国知局
三维人体及其穴位和经络循行分布信息的多维度展示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中医针灸教育信息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三维人体及其穴位和经络循行分布信息的多维度展示方法,能够在多维度数字空间互动体验感知中医针灸铜人及其参数。



背景技术:

随着2018年中医首次被世界卫生组织纳入全球医学纲要,中华民族独特创造的中医学迎来了进一步全球化、普及化的良好机遇。在中医学领域里,针灸是中医学当中最具特色的组成部分,也是我国为数不多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自然科学领域之一。

在这一片大好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将传统的中医针灸与高速发展的现代科技融合,探索针灸教育全面发展普及的创新模式,以便更高效、更广泛的在世界范围传播,更大范围地造福于人类健康事业,是我们在加强中医创新发展的过程中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

针灸学习的重要基础及难点是认知人体腧穴定位,人体经络的循行分布以及针刺技术等。目前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是应用平面教材,加上彩色图片展示出人体的腧穴位置和经络的分布。或者,在条件较好的教学环境中,结合使用针灸铜人或人体模型作教具来观察体验人体空间的穴位及其经络的循行分布。进一步地,根据人体腧穴定位,人体经络的循行分布实训针刺技术。因为人体是几何形状十分复杂不规则的三维空间体,平面式图形难以清楚简明地展示其空间的穴位位置和经络的循行分布。针灸铜人是较好的针灸学习教具,自北宋时期(1027)发明近千年来一直沿用至今。但它的制造工艺要求较高,很不容易科学地根据人体形态学,较准确的展示出某特定族类具有典型标的人体形态。而且耗费自然材料,增加学习成本,占据物理空间,不便于针灸技术学习的远程传递和广泛普及。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人体的腧穴位置和经络分布展示不便的问题,提供一种三维人体及其穴位和经络循行分布信息的多维度展示方法,取代传统的针灸铜人,通过构建一种多层次结构兼容互通的融媒体表达方式来加强针灸教育横跨平台的传递能力。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三维人体及其穴位和经络循行分布信息的多维度展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创建人体空间几何数据采集模块;选择不同民族及区域的典型人体样本,通过空间立体测量及扫描采集人体空间几何数据;

创建文本内容编辑模块,用于按文本格式对人体空间几何数据进行编辑和存储;

创建人体空间形态展示模块,用于根据人体空间穴位定义和经络的循行分布要求,存储人体的空间表面几何形态、实体形态和肢体部件形态;

创建音频和视频模块,用于根据逻辑结构或内容要求存储音频和视频内容;

创建人体穴位和经络分布模块,用于根据人体形态学、中医针灸学存储展示出特定族类典型的人体形态穴位及其经络在人体空间体的循行分布状态;

创建数字空间构形及内容组装模块,用于存储多维度数字空间的几何构型和定位,按需调用各模块的数据,根据内容逻辑结构组装合成立体式多媒体中医针灸内容。

所述的文本内容编辑模块能够编辑和存储的文本格式包括txt、dita、xml、h5以及非结构化的数字内容。

所述人体空间形态展示模块创建时应用数据重构计算及反向推导方法将人体空间数据生成人体空间的几何曲面形态及实体形态,人体各肢体及其他部件的几何曲面形态和实体形态。

所述的音频内容用于保持主体结构不受影响的辅助提示,包括操作或辅助说明;视频内容用于针灸穴位经络与关联疾病的辅助表述,包括病变与病人行为能力展示。

所述的音频和视频内容按需要加入或删除,根据需要进行修订更新。

所述的数字空间构形及内容组装模块通过unibook方法创建,基于中性的通用文件格式组装合成立体式多媒体中医针灸内容,读者能够与其在数字空间里展示出的三维人体及其穴位和经络循行分布信息实现多自由度的观察测量,任意放大缩小和个性化的互动。

所述中性的通用文件格式为pdf格式。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三维人体及其穴位和经络循行分布信息的多维度展示方法能够用于传统的中医针灸教学工作,为适应现代教育信息化及5g时代的数字化转型升级。尤其适用于对针灸技术培训资料及传统中医针灸教材的数字化转型升级,通过应用本发明,在万物互联的数字经济时代,结合云计算技术,区块链技术和大数据分析加强中医针灸知识的远程传递和普及。即通过数字化达到互动展示网络化,通过传递网络化实现中医针灸技术在全世界的普及化。应用本发明还可通过将针灸技术教育与多媒体以及互联网技术融合,创新传统针灸教材的表达结构,在平面针灸教材内容表达方式的框架里提供三维人体及其穴位和经络循行分布信息的多维度展示空间,能够替代传统上耗费自然材料制作的针灸挂图和针灸铜人,根据人体形态学能较准确的展示出某特定族类典型的真实人体参数,数字化地融合一起,在书中构建的数字空间里以个性化的多自由度互动方式直接呈现出来,不耗自然材料,不占物理空间,没有环境污染。使读者能直接参与针灸技术内容中的人体互动体验、任意放大缩小,观察测量,确定穴位、认知经络,从而使针灸教材内容表达更加真实精炼、更容易理解、更能提高读者对学习针灸技术的兴趣和认知经络和穴位的效率。这样互动数字化的针灸教材还可以通过云空间展示,通过区块链认证,通过大数据分析投放,通过互联网横跨平台,在常规的多种终端设备上打开进行互动体验式学习,不需要附加的硬件环境,也不需要依托任何花费的商业软件。这样通过数字化和网络化,在多个维度以个性化的互动方式展示中医针灸教学内容,将有助于加强中医针灸技术的远程传递能力,以低成本高效率的方式实现中医针灸技术教育培训国际化,普惠大众健康。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多维度展示方法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发明三维人体及其穴位和经络循行分布信息的多维度展示方法,采用如图1所示的数字内容分类模块化组装表达的形式,使我们所用到的多种数字内容元素脱离原文件平台的约束,在一种中性普适的文件格式基础上根据内容的要求和逻辑结构特点进行协同组装,编辑,修订和再循环利用。充分应用数字内容结构有序化、易复制和人体几何构形表达方式通用化的特点进行存储调用和修订,减少重复工作,节省数字资源,通过构建一种多层次结构兼容互通的融媒体表达方式来加强针灸教育横跨平台的传递能力。

图1所示的模块包括人体空间几何数据采集模块,文本内容编辑模块,人体空间形态展示模块,音频和视频模块,人体穴位和经络分布模块,数字空间构形及内容组装模块。

所述的人体空间几何数据模块包含了针对基于民族为分类目标的人群,根据人体形态学,按百分位选择典型样本所采集的人体空间数据。所述的文本内容编辑模块包括文字、dita、h5、xml以及结构和非结构化的数字内容编辑。所述的人体空间形态展示模块包含了人体的空间表面几何形态,实体形态和部件形态。所述的音频和视频模块包含了杜比音效在内的高品质音频,高清,4k以及8k视频。所述的人体穴位和经络循行分布模块包含了根据人体形态学,能较准确的展示出某特定族类具有典型标的人体形态的穴位及其经络在人体空间体的循行分布。所述的数字空间构形及内容组装模块包括了多维度数字空间的构型和定位,根据逻辑结构组装合成的可与读者在数字空间展示体多自由度观测互动的针灸技术培训内容。

本发明三维人体及其穴位和经络循行分布信息的多维度展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创建人体空间几何数据采集模块,主要用于存储根据人体形态学,不同的民族、区域的典型样本。以重庆地区汉族为例,按第50百分位的中等身材(高1.7米,重70公斤)选择健康中年男性作为典型样本,通过空间高精度立体测量及扫描采集人体空间数据。

(2)创建文本内容编辑模块;

包括txt纯文本格式、xml、h5以及结构和非结构化的数字内容的编辑和存储。

(3)创建人体空间形态展示模块;

主要用于根据人体空间穴位定义和经络的循行分布要求,存储人体的空间表面几何形态,实体形态和部件(肢体)形态。应用数据重构计算方法及反向技术将人体空间数据生成人体空间的几何曲面形态及实体形态,人体各肢体及其他部件的几何曲面形态和实体形态。

(4)创建音频和视频模块;

主要用于存储根据逻辑结构或内容要求,能够用包括杜比音效在内的高音质音频,高清,4k以及8k视频等多媒体形式的音频和视频内容。音频用于保持主体结构不受影响的辅助提示,例如操作或辅助说明等;视频主要用于针灸穴位经络与关联疾病的辅助表述,例如病变与病人行为能力展示等。高质量的音频和视频用于辅助提高认知效率,精炼表达形式,它们可以按需要加入或删除,适时修订更新,不影响整体结构的完整性。

(5)创建人体穴位和经络分布模块,主要用于存储根据人体形态学,中医针灸学,能较准确的展示出某特定族类典型的人体形态穴位及其经络在人体空间体的循行分布状态。

(6)创建数字空间构形及内容组装模块;

主要用于存储多维度数字空间的几何构型和定位,应用数字重构技术和2013年在美国沃尔顿大学教育技术博士学位计划中提出的友簿(unibook)方法,按需调用各模块的数据,基于中性的通用文件格式(可以有多种通用中性文件格式,本发明中具体选择pdf格式)。根据内容逻辑结构组装合成立体式多媒体中医针灸内容,读者可与其在数字空间里展示出的三维人体及其穴位和经络循行分布信息实现多自由度的观察测量,任意放大缩小和个性化互动。

本发明可用于传统的中医针灸教学工作,适应现代教育信息化及5g时代的数字化转型升级,尤其适用于对针灸技术培训资料及传统中医针灸教材的数字化转型升级,通过应用本发明,在万物互联的数字经济时代,结合云计算技术,区块链技术和大数据分析加强中医针灸知识的远程传递和普及。应用本发明还可通过将针灸技术教育与多媒体以及互联网技术融合,创新传统针灸教材的表达结构,在平面针灸教材内容表达方式的框架里提供三维人体及其穴位和经络循行分布信息的多维度展示空间,这样互动数字化的针灸教材还可以通过云空间展示,通过区块链认证,通过大数据分析投放,通过互联网横跨平台,在常规的多种终端设备上打开进行互动体验式学习,不需要附加的硬件环境,也不需要依托任何花费的商业软件。这样通过数字化和网络化,在多个维度以个性化的互动方式展示中医针灸教学内容。

以上所述仅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对本发明进行任何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原则的前提下,该技术方案还可以进行若干简单的修改和替换,这些没有实质性改变的修改和替换也均属于权利要求书所涵盖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