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重导入式高吸收性面膜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1631271发布日期:2020-07-29 02:41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重导入式高吸收性面膜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化妆品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双重导入式高吸收性面膜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日常护理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产品的功效要求也越来越细化。因为黄种人肤色问题,中国人普遍存在肤色暗沉、黯黄、缺乏光泽、易过敏、色素沉积等问题。专业数据显示,色素沉着现象在女性占到大约80%的比例,而另一项数据显示中国女性80%都是混合性肌肤,肤色不匀是这类肌肤面临的最大问题,如何美白,也是中国消费者最关心的话题之一。

面膜是一种敷在脸上的美容护肤品,可起到清洁、健美和保护脸部的作用。随着传统中医药美容在现代美容的作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同,中药面膜作为一种皮肤护理理想的护肤品应运而生,并以其低敏感性和低副作用获得了人们的喜爱。

但是现有的面膜在吸收精华的能力方面因人而异,即取决于用户的肌肤吸收能力,一般面膜的使用时间为15-30分钟,随着时间的推移效果反而下降,因此在这有效的时间内对于一些吸收能力较差的用户,面膜上的精华液大多难以被用户充分吸收,既达不到原有的使用效果,也会造成精华液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重导入式高吸收性面膜的制备方法,它可以实现通过在选材上进行考量后,从中草药中提取具有促透效率高、与肌肤相容性好的天然透皮导入剂,可以提高皮肤对精华液的吸收效果,促进精华液内的功效成分有效透过表皮进入真皮、皮下组织,从而被面部皮肤吸收发挥功效,同时创新性的将精华液进行收容,并辅以促透球在面膜载体上进行分散,并且基于促透球的内部动作对面部肌肤进行轻微的加热和拍打,从外部促进皮肤对精华液的吸收,从而实现从内外两种方式进行双重导入,促进用户皮肤对精华液中功效成分的高度吸收,显著提高面膜的使用效果。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双重导入式高吸收性面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准备所需原料,并选取辛夷、当归、甘草、人参和茯苓粉碎后混合在一起,混合后的粉料并通过超临界萃取得到提取液;

s2、取上述提取液与胶原蛋白、珍珠粉、贝壳粉、蜂蜜和玫瑰香油进行混合,加热至60-80℃,并以40-60r/min的搅拌速度搅拌混合1-2h,得到油相基液;

s3、取上述油相基液与分散剂、玻尿酸、保湿剂和去离子水混合并超声波搅拌15-25min,得到精华液;

s4、将精华液密闭封装至储液球囊内,并按照人体脸部情况安装多个分散纤维束至面膜载体上,然后包装得到面膜成品。

进一步的,所述原料中各组分按照以下重量份数计:辛夷5-25份、当归5-25份、甘草5-25份、人参5-25份、茯苓5-25份、胶原蛋白10-20份、珍珠粉5-10份、贝壳粉5-10份、蜂蜜2-5份、玫瑰香油15-25份、分散剂5-15份、玻尿酸2-8份、保湿剂2-5份和去离子水40-60份。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中进行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以无水乙醇为溶剂萃取,减压浓缩回收乙醇,得醇提浓缩液。

进一步的,所述萃取温度为60-70℃,萃取压力为30-40mpa,萃取时间为0.5-1h,无水乙醇用量为3-5ml/g粉料,解析压力为10-15mpa,解析温度为20-30℃。

进一步的,所述分散剂为丙二醇或丙三醇,所述保湿剂为甘油、丁二醇、透明质酸钠、海藻糖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组合物。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4中每张面膜载体对应的精华液量为80ml,所述储液球囊与其中一个促透球之间连接有可拆卸的连通管,且储液球囊的容量为85-90ml,相邻的所述促透球之间设有分散纤维束,且分散纤维束镶嵌于面膜载体内,保证储液球囊内的精华液可以通过连通管传递至促透球,然后借由分散纤维束在面膜载体上进行快速分散,避免现有面膜上一次性携带的精华液过多容易造成流失,储液球囊的容量大于80ml可以保证用户的用量足够,避免储液球囊和连通管中出现少量的精华液残留,从而导致用户吸收的精华液功效成分不足。

进一步的,所述促透球包括辅助吸收球和固定架,所述辅助吸收球包括上球壳、下球壳及连接于上球壳和下球壳之间的弹性连接胶层,且固定架一端与上球壳顶端连接另一端与面膜载体连接,所述弹性连接胶层内镶嵌连接有多个环形阵列分布的弹性复位丝,所述下球壳内底端固定连接有贯通的导流纤维束,所述导流纤维束上端固定连接有自动作包裹套,所述自动作包裹套内设有升降磁球,所述上球壳内顶端固定连接有磁吸块,所述磁吸块下端固定连接有一对与自动作包裹套相匹配的限位压块,一对所述限位压块内设有多个填料气球,所述自动作包裹套周向设有与下球壳内壁贴合连接的多孔导热层,通过加液来触发促透球的外部导入动作,对用户的面部皮肤进行同步的加热和拍打,从而促进皮肤对精华液功效成分的吸收。

进一步的,所述自动作包裹套包括一对与升降磁球相匹配的球形海绵套,所述球形海绵套上端向外延伸有延伸海绵块,且球形海绵套与延伸海绵块之间一体成型,所述延伸海绵块内镶嵌连接有高吸水球,所述升降磁球上端固定连接有触发针,利用高吸水球的高吸水性,从球形海绵套和延伸海绵块上吸收精华液后重量加大,通过延伸海绵块带动球形海绵套向外侧展开露出升降磁球,然后利用磁吸块对升降磁球的磁吸作用迫使触发针上升刺破填料气球释放出自发热材料粉末,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氧化反应释放出热量。

进一步的,所述高吸水球采用水凝胶材料制成,所述升降磁球采用磁性材料制成,且球形海绵套内壁上连接有隔磁层,水凝胶材料具有优异的吸水性,同时在受到机械力挤压后会释放出吸收的液体,然后恢复一定的吸水能力,球形海绵套内壁上的隔磁层采用隔磁材料制备得到,用来屏蔽升降磁球和磁吸块之间的磁场。

进一步的,所述填料气球内填充有压缩氢气和自发热材料粉末的混合物,压缩氢气可以在填料气球被刺破的瞬间释放出来,从而形成较大的冲击力,一方面提高促透球对皮肤的拍打效果,另一方面可以正常状态下保护自发热材料粉末避免与氧气提前解除,在释放状态下可以迫使自发热材料粉末在空间内高度分散与空气中的氧气接触,从而提高氧化反应的剧烈程度,使得热量的释放更为均匀快速。

3.有益效果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本方案可以实现通过在选材上进行考量后,从中草药中提取具有促透效率高、与肌肤相容性好的天然透皮导入剂,可以提高皮肤对精华液的吸收效果,促进精华液内的功效成分有效透过表皮进入真皮、皮下组织,从而被面部皮肤吸收发挥功效,同时创新性的将精华液进行收容,并辅以促透球在面膜载体上进行分散,并且基于促透球的内部动作对面部肌肤进行轻微的加热和拍打,从外部促进皮肤对精华液的吸收,从而实现从内外两种方式进行双重导入,促进用户皮肤对精华液中功效成分的高度吸收,显著提高面膜的使用效果。

(2)每张面膜载体对应的精华液量为80ml,储液球囊与其中一个促透球之间连接有可拆卸的连通管,且储液球囊的容量为85-90ml,相邻的促透球之间设有分散纤维束,且分散纤维束镶嵌于面膜载体内,保证储液球囊内的精华液可以通过连通管传递至促透球,然后借由分散纤维束在面膜载体上进行快速分散,避免现有面膜上一次性携带的精华液过多容易造成流失,储液球囊的容量大于80ml可以保证用户的用量足够,避免储液球囊和连通管中出现少量的精华液残留,从而导致用户吸收的精华液功效成分不足。

(3)促透球包括辅助吸收球和固定架,辅助吸收球包括上球壳、下球壳及连接于上球壳和下球壳之间的弹性连接胶层,且固定架一端与上球壳顶端连接另一端与面膜载体连接,弹性连接胶层内镶嵌连接有多个环形阵列分布的弹性复位丝,下球壳内底端固定连接有贯通的导流纤维束,导流纤维束上端固定连接有自动作包裹套,自动作包裹套内设有升降磁球,上球壳内顶端固定连接有磁吸块,磁吸块下端固定连接有一对与自动作包裹套相匹配的限位压块,一对限位压块内设有多个填料气球,自动作包裹套周向设有与下球壳内壁贴合连接的多孔导热层,通过加液来触发促透球的外部导入动作,对用户的面部皮肤进行同步的加热和拍打,从而促进皮肤对精华液功效成分的吸收。

(4)自动作包裹套包括一对与升降磁球相匹配的球形海绵套,球形海绵套上端向外延伸有延伸海绵块,且球形海绵套与延伸海绵块之间一体成型,延伸海绵块内镶嵌连接有高吸水球,升降磁球上端固定连接有触发针,利用高吸水球的高吸水性,从球形海绵套和延伸海绵块上吸收精华液后重量加大,通过延伸海绵块带动球形海绵套向外侧展开露出升降磁球,然后利用磁吸块对升降磁球的磁吸作用迫使触发针上升刺破填料气球释放出自发热材料粉末,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氧化反应释放出热量。

(5)高吸水球采用水凝胶材料制成,升降磁球采用磁性材料制成,且球形海绵套内壁上连接有隔磁层,水凝胶材料具有优异的吸水性,同时在受到机械力挤压后会释放出吸收的液体,然后恢复一定的吸水能力,球形海绵套内壁上的隔磁层采用隔磁材料制备得到,用来屏蔽升降磁球和磁吸块之间的磁场。

(6)填料气球内填充有压缩氢气和自发热材料粉末的混合物,压缩氢气可以在填料气球被刺破的瞬间释放出来,从而形成较大的冲击力,一方面提高促透球对皮肤的拍打效果,另一方面可以正常状态下保护自发热材料粉末避免与氧气提前解除,在释放状态下可以迫使自发热材料粉末在空间内高度分散与空气中的氧气接触,从而提高氧化反应的剧烈程度,使得热量的释放更为均匀快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促透球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自动作包裹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使用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流程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1面膜载体、2储液球囊、3连通管、4分散纤维束、5促透球、51上球壳、52下球壳、53弹性连接胶层、54固定架、6导流纤维束、7自动作包裹套、71球形海绵套、72延伸海绵块、73高吸水球、8多孔导热层、9磁吸块、10限位压块、11填料气球、12弹性复位丝、13升降磁球、14触发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顶/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和图5,一种双重导入式高吸收性面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准备所需原料,并选取辛夷、当归、甘草、人参和茯苓粉碎后混合在一起,混合后的粉料并通过超临界萃取得到提取液;

s2、取上述提取液与胶原蛋白、珍珠粉、贝壳粉、蜂蜜和玫瑰香油进行混合,加热至60℃,并以40r/min的搅拌速度搅拌混合1h,得到油相基液;

s3、取上述油相基液与分散剂、玻尿酸、保湿剂和去离子水混合并超声波搅拌15min,得到精华液;

s4、将精华液密闭封装至储液球囊2内,并按照人体脸部情况安装多个分散纤维束4至面膜载体1上,然后包装得到面膜成品。

原料中各组分按照以下重量份数计:辛夷5份、当归5份、甘草5份、人参5份、茯苓5份、胶原蛋白10份、珍珠粉5份、贝壳粉5份、蜂蜜2份、玫瑰香油15份、分散剂5份、玻尿酸2份、保湿剂2份和去离子水40份。

步骤s1中进行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以无水乙醇为溶剂萃取,减压浓缩回收乙醇,得醇提浓缩液,萃取温度为60℃,萃取压力为30mpa,萃取时间为0.5h,无水乙醇用量为3ml/g粉料,解析压力为10mpa,解析温度为30℃。

分散剂为丙二醇或丙三醇,保湿剂为甘油、丁二醇、透明质酸钠、海藻糖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组合物。

请参阅图1,步骤s4中每张面膜载体1对应的精华液量为80ml,储液球囊2与其中一个促透球5之间连接有可拆卸的连通管3,且储液球囊2的容量为85-90ml,相邻的促透球5之间设有分散纤维束4,且分散纤维束4镶嵌于面膜载体1内,保证储液球囊2内的精华液可以通过连通管3传递至促透球5,然后借由分散纤维束4在面膜载体1上进行快速分散,避免现有面膜上一次性携带的精华液过多容易造成流失,储液球囊2的容量大于80ml可以保证用户的用量足够,避免储液球囊2和连通管3中出现少量的精华液残留,从而导致用户吸收的精华液功效成分不足。

请参阅图2,促透球5包括辅助吸收球和固定架54,辅助吸收球包括上球壳51、下球壳52及连接于上球壳51和下球壳52之间的弹性连接胶层53,且固定架54一端与上球壳51顶端连接另一端与面膜载体1连接,弹性连接胶层53内镶嵌连接有多个环形阵列分布的弹性复位丝12,提高弹性连接胶层53的弹性效果,从而提高促透球5对用户面部肌肤的拍打效果,下球壳52内底端固定连接有贯通的导流纤维束6,导流纤维束6上端固定连接有自动作包裹套7,自动作包裹套7内设有升降磁球13,上球壳51内顶端固定连接有磁吸块9,磁吸块9下端固定连接有一对与自动作包裹套7相匹配的限位压块10,一对限位压块10内设有多个填料气球11,填料气球11内填充有压缩氢气和自发热材料粉末的混合物,压缩氢气可以在填料气球11被刺破的瞬间释放出来,从而形成较大的冲击力,一方面提高促透球5对皮肤的拍打效果,另一方面可以正常状态下保护自发热材料粉末避免与氧气提前解除,在释放状态下可以迫使自发热材料粉末在空间内高度分散与空气中的氧气接触,从而提高氧化反应的剧烈程度,使得热量的释放更为均匀快速,自动作包裹套7周向设有与下球壳52内壁贴合连接的多孔导热层8,通过加液来触发促透球5的外部导入动作,对用户的面部皮肤进行同步的加热和拍打,从而促进皮肤对精华液功效成分的吸收。

请参阅图3,自动作包裹套7包括一对与升降磁球13相匹配的球形海绵套71,球形海绵套71上端向外延伸有延伸海绵块72,且球形海绵套71与延伸海绵块72之间一体成型,延伸海绵块72内镶嵌连接有高吸水球73,升降磁球13上端固定连接有触发针14,利用高吸水球73的高吸水性,从球形海绵套71和延伸海绵块72上吸收精华液后重量加大,通过延伸海绵块72带动球形海绵套71向外侧展开露出升降磁球13,然后利用磁吸块9对升降磁球13的磁吸作用迫使触发针14上升刺破填料气球11释放出自发热材料粉末,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氧化反应释放出热量,高吸水球73采用水凝胶材料制成,升降磁球13采用磁性材料制成,且球形海绵套71内壁上连接有隔磁层,水凝胶材料具有优异的吸水性,同时在受到机械力挤压后会释放出吸收的液体,然后恢复一定的吸水能力,球形海绵套71内壁上的隔磁层采用隔磁材料制备得到,用来屏蔽升降磁球13和磁吸块9之间的磁场。

使用时,用户将精华液装填至储液球囊2内并将连通管3与其中一个促透球5连接,然后敷上面膜载体1后手握住储液球囊2挤压即可,储液球囊2内的精华液通过连通管3到达促透球5后,经过分散纤维束4的引导快速分散至整个面膜载体1上,同时导流纤维束6吸收精华液传递至自动作包裹套7,其中高吸水球73吸收到足够重量的精华液后,促使自动作包裹套7整体分开暴露出包裹住的升降磁球13,在磁吸块9的磁吸作用上下上升,一方面下球壳52挤压弹性连接胶层53变形离开面膜载体1,另一方面触发针14同步上升刺破填料气球11释放出自发热材料粉末,而高吸水球73上升过程中相对受到限位压块10的挤压释放出吸收的液体然后变轻,在自动作包裹套7的弹力作用下重新闭合,并在自重和填料气球11刺破的冲击力作用下复位,借由弹性连接胶层53和弹性复位丝12的弹力作用进行高频震动,对用户的面部肌肤进行拍打,请参阅图4,与精华液配合实现双重导入的作用,用户重复挤压储液球囊2中精华液消耗完即可。

实施例2:

请参阅图1和图5,一种双重导入式高吸收性面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准备所需原料,并选取辛夷、当归、甘草、人参和茯苓粉碎后混合在一起,混合后的粉料并通过超临界萃取得到提取液;

s2、取上述提取液与胶原蛋白、珍珠粉、贝壳粉、蜂蜜和玫瑰香油进行混合,加热至70℃,并以50r/min的搅拌速度搅拌混合1.5h,得到油相基液;

s3、取上述油相基液与分散剂、玻尿酸、保湿剂和去离子水混合并超声波搅拌20min,得到精华液;

s4、将精华液密闭封装至储液球囊2内,并按照人体脸部情况安装多个分散纤维束4至面膜载体1上,然后包装得到面膜成品。

原料中各组分按照以下重量份数计:辛夷15份、当归15份、甘草15份、人参15份、茯苓15份、胶原蛋白15份、珍珠粉8份、贝壳粉8份、蜂蜜4份、玫瑰香油20份、分散剂10份、玻尿酸5份、保湿剂4份和去离子水50份。

步骤s1中进行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以无水乙醇为溶剂萃取,减压浓缩回收乙醇,得醇提浓缩液,萃取温度为65℃,萃取压力为35mpa,萃取时间为0.75h,无水乙醇用量为4ml/g粉料,解析压力为12mpa,解析温度为25℃。

其余部分与实施例1保持一致。

实施例3:

请参阅图1和图5,一种双重导入式高吸收性面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准备所需原料,并选取辛夷、当归、甘草、人参和茯苓粉碎后混合在一起,混合后的粉料并通过超临界萃取得到提取液;

s2、取上述提取液与胶原蛋白、珍珠粉、贝壳粉、蜂蜜和玫瑰香油进行混合,加热至80℃,并以60r/min的搅拌速度搅拌混合2h,得到油相基液;

s3、取上述油相基液与分散剂、玻尿酸、保湿剂和去离子水混合并超声波搅拌25min,得到精华液;

s4、将精华液密闭封装至储液球囊2内,并按照人体脸部情况安装多个分散纤维束4至面膜载体1上,然后包装得到面膜成品。

原料中各组分按照以下重量份数计:辛夷25份、当归25份、甘草25份、人参25份、茯苓25份、胶原蛋白20份、珍珠粉10份、贝壳粉10份、蜂蜜5份、玫瑰香油25份、分散剂15份、玻尿酸8份、保湿剂5份和去离子水60份。

步骤s1中进行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以无水乙醇为溶剂萃取,减压浓缩回收乙醇,得醇提浓缩液,萃取温度为70℃,萃取压力为40mpa,萃取时间为1h,无水乙醇用量为5ml/g粉料,解析压力为15mpa,解析温度为20℃。

其余部分与实施例1保持一致。

本发明可以实现通过在选材上进行考量后,从中草药中提取具有促透效率高、与肌肤相容性好的天然透皮导入剂,可以提高皮肤对精华液的吸收效果,促进精华液内的功效成分有效透过表皮进入真皮、皮下组织,从而被面部皮肤吸收发挥功效,同时创新性的将精华液进行收容,并辅以促透球在面膜载体上进行分散,并且基于促透球的内部动作对面部肌肤进行轻微的加热和拍打,从外部促进皮肤对精华液的吸收,从而实现从内外两种方式进行双重导入,促进用户皮肤对精华液中功效成分的高度吸收,显著提高面膜的使用效果。

以上,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