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体消毒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27632发布日期:2020-09-25 17:57阅读:111来源:国知局
一种气体消毒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气体消毒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体消毒设备。



背景技术:

在医院中,医院每一栋楼通常设一个中心吸引系统,每个房间都与该系统连起来,通过该系统将每个房间中的气体吸出并排放到室外,从而实现了由该系统对房间进行换气。

病房中的空气中可能包含有病毒或其它细菌,在对病房内的空气进行换气时,若直接将房间内的空气排至室外,可能导致病毒在外界扩散,从而使病房外的人被感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气体消毒设备,以实现对中心吸引系统排出的气体进行消毒。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气体消毒设备,包括柜体,柜体上设有排气口和用于与中心吸引系统的排气管连接的进气管,柜体的内部设有过滤件和臭氧消毒室,臭氧消毒室中设有臭氧发生器,过滤件位于臭氧消毒室和进气管之间,柜体上设有位于排气口处的排风扇。

本方案的原理及优点是:进气管用于与中心吸引系统的排气管连接,这样中心吸引系统将每个房间中的气体吸出后经过排气管排入到柜体上的进气管中,从而使气体进入到柜体中。气体经过过滤件、臭氧消毒室后从排气口排出。过滤件能够对气体中的颗粒物进行过滤,以清除气体中的粘附有细菌或者病毒的颗粒物,回收的颗粒物更方便集中进行消毒处理,从而避免病毒附着在颗粒物上而扩散至外界。臭氧发生器用于生产臭氧,产生的臭氧位于臭氧发生室中,当气体进入到臭氧发生室中时,臭氧能够对气体进行消毒,臭氧与空气中的细菌、病毒直接作用,破坏它们的细胞器和dna、rna,从而使细菌或者病毒被杀死,进一步避免了病毒跟随气体扩散至外界。通过设置排风扇,排风扇能够为气体从本设备中流出提供动力,避免气体在设备内堆积而导致无法及时被消毒、过滤。

综上,通过本方案使得中心吸引系统在对病房内的气体进行换气时,不会导致病毒或者细菌向外界扩散,从而避免了病房外的人被病毒或者细菌感染。

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进气管的端部设有消毒机构。当本设备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要将本设备转移到专门维修的场所进行维修,因此在维修之前,需要将本设备上的进气管和中心吸引系统的进气管分开,分开之后,通过消毒机构能够对进气管进行消毒,避免细菌或者病毒位于进气管的端部上,这样本设备在转移过程中,能够避免进气管的端部存在病毒而与工人接触,导致工人存在感染风险。

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消毒机构包括消毒齿轮、插板和驱动电机,消毒齿轮包括转动环、环形的啮合部和夹持组件,夹持组件包括外夹壁和内夹壁,啮合部固定连接在转动环的圆周侧壁上,外夹壁和内夹壁均为环状,外夹壁和内夹壁均同轴位于消毒齿轮的端部上,外夹壁位于内夹壁的外侧,外夹壁和内夹壁之间形成环形的夹持空间,进气管的端部位于夹持空间中,消毒齿轮的内部设有液体通道,消毒齿轮上设有与液体通道连通的注液口,外夹壁的内壁、内夹壁的外壁和内壁、转动环的内壁上均设有与液体通道连通的出液孔;进气管的侧壁上设有插孔,插板通过进气管上的插孔插在进气管中,且插板能够相对于进气管上的插孔滑动;驱动电机固定连接在进气管上,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同轴固定连接有驱动齿轮,驱动齿轮和啮合部啮合。

由此,在将本设备的进气管和中心吸引系统的排气管拆开之前,推动插板,插板插入到进气管中的深度变大,插板将进气管堵住。同时,通过注液口注入消毒液,注入的消毒液进入到液体通道中,同时启动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带动驱动齿轮转动,驱动齿轮通过与啮合部啮合,从而带动消毒齿轮转动,消毒齿轮转动时,消毒齿轮中的消毒液在消毒齿轮内部不断的晃动,这样有利于消毒液分散开,消毒液通过液体通道从外夹壁的内壁的出液孔、内夹壁的外壁和内壁的出液孔、转动环的内壁的出液孔中流出,从而实现了中心吸引系统的排气管和进气管分离之前即可对进气管的端部、内壁和外壁进行消毒,无需使中心吸引系统的排气管和进气管拆分之后再消毒,消毒效果更好。另外消毒齿轮转动过程中,从出液孔中流出的消毒液被夹持组件涂抹均匀,使得消毒效果更好。

当本设备的进气管和中心吸引系统的排气管分开之后,插板插在进气管中,从而将进气管的端部堵住,这样可防止进气管中的内部未被消毒的其他部位与外界空气接触,避免了设备在转移过程中进气管内壁存在病毒而从进气管的端部进入到空气中,降低了工人感染风险,本设备在转移到维修场所过程中更加的安全。

另外,本方案中通过设置夹持组件,不仅有利于对进气管的端部进行消毒,外夹壁和内夹壁对进气管的端部进行夹持,从而增大了消毒齿轮与进气管的端部之间的连接面积,这样有利于提高消毒齿轮和进气管端部之间的密封性,这样从中心吸引系统的排气管进入到进气管中的气体不易从消毒齿轮和进气管的端部之间的连接部位泄漏到外界,使得本设备更加安全。

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插板朝向消毒齿轮的侧面上设有气囊槽,气囊槽中设有气囊,插板位于进气管外侧的一端设有注气口,注气口与气囊之间连接有气体通道。由此,在驱动消毒齿轮转动之前,通过注气口向气囊中通入气体,气囊中通入气体后发生膨胀,气囊膨胀变大,气囊插入到内夹壁和转动环中,内夹壁的内壁和转动环的内壁均与气囊的外壁相贴。这样在消毒齿轮转动时,内夹壁和转动环均能与气囊相互摩擦,从而使得转动环内壁和内夹壁内壁上流出的消毒液被涂抹均匀,有利于保证消毒齿轮内壁的消毒效果。

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夹持组件为两个,两个夹持组件分别位于消毒齿轮的两个端面上,远离进气管的夹持组件的夹持空间用于容纳中心吸引系统的排气管的端部。同理,在将本设备的进气管和中心吸引系统的排气管拆开之前,使插板将中心吸引系统的排气管堵住。消毒齿轮转动时,消毒齿轮对中心吸引系统的排气管的端部、内壁和外壁进行消毒,无需使中心吸引系统的排气管和进气管拆分之后再对排气管消毒,消毒效果更好。另外消毒齿轮转动过程中,从出液孔中流出的消毒液被夹持组件涂抹均匀,使得消毒效果更好。

另外,本方案中的夹持组件还可对排气管的端部进行夹持,这样消毒齿轮的两个端部分别与进气管和排气管连接,消毒齿轮起到了对排气管和进气管的连接的作用,通过两个夹持组件分别对排气管和进气管的端部进行夹持,使得排气管和进气管的连接的密封性更好。这样气体不易从排气管和进气管之间的连接部位泄漏到外界,使得本设备在使用时更加安全。

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插板的数量为两个,中心吸引系统的排气管上也设有插孔,插板通过插孔插在排气管中,且插板能够相对于排气管上的插孔滑动。同理,当本设备的进气管和中心吸引系统的排气管分开之后,插板插在中心吸引系统的排气管中,从而将排气管的端部堵住,这样可防止从中心吸引系统的排出管排出未经消毒的气体,有利于保证安全。

消毒齿轮转动时,排气管上的插板的气囊也可膨胀,气囊膨胀变大,气囊插入到内夹壁和转动环中,气囊的外壁与内夹壁的内壁和转动环的内壁相贴。这样两个插板上的气囊同时相对的插入到消毒齿轮中,从而使得气囊对消毒齿轮的内部填充的更加充分,避免消毒齿轮的内部无法被填充完全,使得转动环内壁和内夹壁内壁消毒效果更好。

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进气管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多个固定架,固定架上螺纹连接有螺杆,螺杆的端部固定连接有与齿条部啮合的拧动齿轮,中心吸引系统的排气管上固定连接有多个固定块,螺杆螺纹连接在固定块上。由此,通过螺杆拧入到固定块上,使得进气管和排气管之间连接的更加稳定。消毒齿轮在转动过程中,消毒齿轮带动拧动齿轮转动,拧动齿轮带动螺杆转动,从而能够使得螺杆自动从固定块中旋出。螺杆和固定块之间构成丝杠副,螺杆在旋出过程中,螺杆给进气管一定的推力,从而使的进气管向远离排气管方向移动,进气管和排气管自动分离,无需人工使二者分离,操作简单方便。

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柜体的底部上设有车轮。车轮便于柜体移动。

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臭氧消毒室上设有出气口,出气口和柜体的排气口之间设有除臭氧机构。除臭氧机构可以将从出气口排出的气体中的臭氧去除掉,避免臭氧直接排入到空气中而影响环境。

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进气管的截面形状为方形,进气管的端部焊接有圆形部。由此,圆形部便于消毒齿轮与进气管的端部连接。进气管的截面形状为方形,可将插板设计为方形,这样插板将进气管堵住时的密封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中一种气体消毒设备的正向剖视图。

图2为图1中消毒机构的放大图。

图3为进气管中的插板上的气囊膨胀后的正视图。

图4为实施例2中一种气体消毒设备的正向剖视图。

图5为图4中消毒机构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中心吸引系统1、柜体2、过滤件3、臭氧消毒器4、臭氧消毒室5、臭氧发生器6、除臭氧机构7、风扇架8、排风扇9、车轮10、进气管11、排气管12、排气口13、进气口14、出气口15、驱动电机16、驱动齿轮17、啮合部18、转动环19、外夹壁20、内夹壁21、插板22、注气口23、注液口24、固定块25、拧动齿轮26、固定架27、气囊28。

实施例1

基本如附图1-图3所示:一种气体消毒设备,包括柜体2,柜体2上设有排气口13和用于与中心吸引系统1的排气管12连接的进气管11,柜体2的内部设有过滤件3和臭氧消毒室5,本实施例中的过滤件3为过滤板,过滤件3通过螺钉固定在柜体2内,过滤板的右侧设有通过螺钉固定在柜体2内部的臭氧消毒器4,臭氧消毒室5位于臭氧消毒器4内,臭氧消毒器4的左端设有进气口14,臭氧消毒器4的右端设有出气口15,臭氧消毒器4与柜体2的右侧的内部之间设有除臭氧机构7,柜体2的右端的外侧上设有位于排气口13右侧的排风扇9,具体的,柜体2的右端设有风扇架8,排风扇9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风扇架8上,风扇架8上设有用于驱动排风扇9转动的电机(图中未示出)。本实施例中的臭氧发生器6和除臭氧机构7均为现有技术,例如臭氧发生器6可选用非均匀电场、双针尖端放电、臭氧管或者臭氧发生片等臭氧发生器,除臭氧机构7可采用平行板电场或者带正电的金属网。

本实施例中进气管11的端部和中心吸引系统1的排气管12之间设有消毒机构。结合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消毒机构包括消毒齿轮、两个插板22和驱动电机16,消毒齿轮包括转动环19、环形的啮合部18和两个夹持组件,夹持组件包括外夹壁20和内夹壁21,环形的啮合部18焊接在转动环19的圆周外侧壁上,啮合部18为多个圆周分布的啮合齿,啮合部18的宽度大于转动环19的宽度。外夹壁20和内夹壁21均为环状的套筒形状,两个夹持组件分别位于转动环19的左、右两侧,具体的,外夹壁20的端部焊接在啮合部18的侧面上,内夹壁21的端部焊接在转动环19的侧面上,外夹壁20套设在内夹壁21的外侧,外夹壁20和内夹壁21之间形成环形的夹持空间,这样进气管11的端部位于右侧的夹持组件的夹持空间中,排气管12的右端位于左侧的夹持组件的夹持空间中。容易理解,消毒齿轮的内部开设有液体通道,消毒齿轮的右侧的外夹壁20上设有与液体通道连通的注液口24,注液口24上设有阀门,外夹壁20的内壁、内夹壁21的外壁和内壁、转动环19的内壁上均设有与液体通道连通的出液孔。容易理解,排气管12的右端和进气管11的左端均设有圆形部,即本实施例中的排气管12插入到夹持组件中的部位的纵截面形状和进气管11插入到夹持组件中的部位的纵截面形状均为圆形,这样便于消毒齿轮转动,排气管12的其他部位的截面形状和进气管11的其他部位的纵截面形状为方形,从而便于下文中的插板22充分的插入。

排气管12的上侧壁和进气管11的上侧壁上均设有插孔,两个插板22分别通过相应的插孔插在进气管11和排气管12中,且两个插板22能够相对于进气管11上的插孔和排气管12上的插孔竖向的滑动。本实施例中两个插板22相对的部位上均设有圆形的气囊槽,气囊槽中均粘接有气囊28。容易理解,可通过设置气囊28的形状和尺寸参数等,使得气囊28充气膨胀后为圆柱形,并且气囊28膨胀后的半径等于消毒齿轮的内径,气囊28的长度等于消毒齿轮宽度的一半。插板22的顶端上均设有注气口23,注气口23与气囊28之间连接有气体通道,注气口23上设有阀门。

本实施例中的驱动电机16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在进气管11的底部上,驱动电机16的输出轴上通过平键同轴固定连接有驱动齿轮17,驱动齿轮17和啮合部18啮合。柜体2的底部上设有车轮10,从而便于柜体2移动。

具体实施过程如下:启动排风扇9、臭氧发生器6和除臭氧机构7,由于进气管11与中心吸引系统1的排气管12连接,这样中心吸引系统1将每个房间中的气体吸出后经过排气管12排入到柜体2上的进气管11中,气体向右流动进入到柜体2中。气体依次经过过滤件3、臭氧消毒室5后从排气口13排出。气体在柜体2中流动过程中,过滤件3能够对气体中的颗粒物进行过滤,以清除气体中的粘附有细菌或者病毒的颗粒物,回收的颗粒物更方便集中进行消毒处理,从而避免病毒附着在颗粒物上而扩散至外界。臭氧发生器6用于生产臭氧,当气体进入到臭氧发生室中时,臭氧与气体混合,臭氧能够对气体进行消毒,臭氧与空气中的细菌、病毒直接作用,破坏它们的细胞器和dna、rna,从而使细菌或者病毒被杀死,进一步避免了病毒跟随气体扩散至外界。气体从臭氧消毒室5流出之后,夹杂在气体中的臭氧会被除臭氧机构7处理,从而使得从柜体2的排气口13排出的气体不含有臭氧或者含有少量的臭氧,避免臭氧直接排入到空气中而影响环境。

另外,气体在从排气管12向进气管11流动过中,由于本方案中设有夹持组件,两组外夹壁20和内夹壁21分别对进气管11的端部和排气管12的端部进行夹持,这样排气管12的端部和进气管11的端部分别被两个夹持组件上的内夹壁21和外夹壁20包住,从而有利于提高排气管12和进气管11端部之间的密封性,这样从中心吸引系统1的排气管12进入到进气管11中的气体不易从排气管12和进气管11的端部之间的连接部位泄漏到外界,使得本设备更加安全。

当本设备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要对本设备进行维修和清理,因此需要将进气管11和排气管12分开,以便于将本设备运送到专门的维修或者清理场所进行处理。在将本设备的进气管11和中心吸引系统1的排气管12拆开之前,向下按压两个推板,使得两个推板向下滑动,两个插板22分别插入到进气管11中的深度和插入到排气管12中的深度变大,两个插板22分别将进气管11和排气管12堵住。然后打开注气口23上的阀门,向注气口23内充入气体,气体充入后,气囊28膨胀,气囊28膨胀呈如图3所示的圆柱状,两个气囊28的端部相抵,两个气囊28将消毒齿轮的内部填充满,最后关闭注气口23上的阀门。同时,打开注液口24的阀门,通过注液口24注入消毒液,消毒液例如酒精或者84消毒液等,注入的消毒液进入到消毒齿轮的液体通道中,最后关闭注液口24上的阀门。启动驱动电机16,驱动电机16带动驱动齿轮17转动,驱动齿轮17通过与啮合部18啮合,从而带动消毒齿轮转动,消毒齿轮转动时,消毒齿轮中的消毒液在消毒齿轮中不断的晃动,这样有利于消毒液分散开,消毒液通过液体通道从外夹壁20的内壁的出液孔、内夹壁21的外壁和内壁的出液孔、转动环19的内壁的出液孔中流出,从而实现了对排气管12和进气管11上涂抹消毒液。随着消毒齿轮的转动,内夹壁21、转动环19内壁与气囊28相互摩擦,内夹壁21、外夹壁20相对于排气管12和进气管11转动,这样使得涂抹的消毒液被夹持组件的内夹壁21和外夹壁20涂抹均匀,使得消毒效果更好。由此,通过本实施例,中心吸引系统1的排气管12和进气管11分离之前即可对进气管11和排气管12进行消毒,无需使中心吸引系统1的排气管12和进气管11拆分之后再消毒,避免了排气管12和进气管11在拆分时未被消毒而造成人员感染。

当本设备的进气管11和中心吸引系统1的排气管12分开之后,进气管11和排气管12被相应的插板22挡住,这样可防止进气管11中的内部未被消毒的其他部位与外界空气接触,也避免了气体从中心吸引系统1的排出管排出未经消毒的气体,从而能够避免进气管11和排气管12中的病毒进入到空气中,降低了工人感染风险。

实施例2

如图4-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进气管11的侧壁上焊接有多个周向分布的固定架27,固定架27上均螺纹连接有横向的螺杆,螺杆的右端部均同轴焊接有与齿条部啮合的拧动齿轮26,中心吸引系统1的排气管12的外侧壁上焊接有多个周向分布的固定块25,固定块25与固定架27的左端相对,螺杆的左端螺纹连接在固定块25上。由于图4为剖视图,因此在图4中只示出了一个固定架27和一个固定块25。

由此,通过螺杆拧入到固定块25上,使得进气管11和排气管12之间连接的更加稳定。当需要将排气管12和进气管11拆分时,消毒齿轮在转动过程中,消毒齿轮不仅能够对相应的部位进行消毒,消毒齿轮带动拧动齿轮26转动,拧动齿轮26带动螺杆转动,从而能够使得螺杆自动从固定块25中旋出。螺杆和固定块25之间构成丝杠副,螺杆在旋出过程中,螺杆给进气管11向右的推力,从而使的进气管11向右移动,柜体2自动向右移动,进气管11和排气管12自动分离,无需人工使二者分离,操作简单方便。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技术方案和/或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