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玻色因生物利用率的纳米乳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2250724发布日期:2020-09-18 12:43阅读:25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化妆品
技术领域
,具体是一种提高玻色因生物利用率的纳米乳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玻色因,英文名称为pro-xylane,学名为羟丙基四氧吡喃三醇。玻色因具有以下功能:①保湿,②促进胶原蛋白的合成,③刺激糖胺聚糖(gags)的合成,并改善皮肤已形成的真性皱纹。但是由于玻色因的分子量为较大,仅有少量的玻色因能够进入到真皮层中,且易被皮肤中的相关酶蛋白分解,因此需要一种提高玻色生物利用率的方法。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玻色因生物利用率的纳米乳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
背景技术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提高玻色因生物利用率的纳米乳制备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处理步骤:(1)将玻色因、胶原蛋白肽与水混合均匀,使玻色因的质量浓度为1.0%-50%,胶原蛋白肽的浓度为0.1%-2.0%,得玻色因混合液;(2)将乳化剂、甘油与油脂以质量比为(0.1-1)∶1∶(1-5)的比例搅拌混合,得卵磷脂混合液;(3)将步骤(2)所得卵磷脂混合液加入到步骤(1)所得玻色因合液中,进行三级高压剪切微射流均质,得到玻色因纳米乳液。三级高压均质剪切微射流的条件是:第一级均质压力为10-50mpa,第二级均质压力是50-70mpa,第三极均质压力是70-100mpa。整个均质过程温度控制在15-40℃,剪切速度为10-500r/min,流量50-500ml/min,每次均质时间为3-30min。作为优化,步骤2所述的乳化剂为卵磷脂、氢化卵磷脂、吐温80、司盘80、辛基十二醇中的一种或者多种。作为优化,步骤2所述的乳化剂为氢化卵磷脂。作为优化,步骤2所述的油脂可以为动物油脂、植物油脂、微生物油脂以及上述这些油脂的衍生物。作为优化,步骤2所述的油脂为角鲨烷。作为优化,步骤(3)中,步骤(2)所得的卵磷脂混合液是逐滴加入到步骤(1)所得的玻色因混合液中。作为优化,步骤(3)中,步骤(2)所得的卵磷脂混合液和步骤(1)所得的玻色因混合液质量之比是(0.5-2)∶1。本发明所使用的的高效液相色谱仪为waters高效液相色谱仪2695,检测条件为:氨基柱(mgii,5μm,4.6mm*250mm),检测器:示差检测器,流速1.0ml/min,柱温:35℃,进样量10μl,流动相:纯水∶乙腈=25∶75(v/v)。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在制备玻色因纳米乳液时,由于经过高压剪切微射流均质的作用,玻色因和油脂在乳化剂作用下形成200nm以下的小液滴,更易进入到皮肤底层;另外,由于玻色因被油脂包裹其中,并在胶原蛋白肽存在条件下,形成了纳米脂质体,减少了和皮肤里的酶接触,更加不易被水解,提高了其作用时间和效果。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发明提供的方法通过以下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在以下实施例中制作的玻色因纳米乳液各指标测试方法如下:生物利用度表征:测试各实施例所得玻色因纳米乳与对比例产品的在体外透皮情况下的透过率。体外透皮实验采用franz扩散池法。采用tk6-500透皮扩散试验仪(上海黄海药检仪器厂),试验仪同时设置6个扩散池,池口面积2.5cm2,各池体积为7.5ml。用0.9%生理盐水作为接受液,透皮率以6个池内样品的平均值计。以昆明小鼠的腹部皮肤作为渗透皮肤。取体重相近的6只小鼠,剪去腹部长毛,饲养24小时候后,除皮下脂肪,清除杂毛后,无菌生理盐水清洗,上扩散池进行检测。实施例1一种提高玻色因生物利用率的纳米乳制备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处理步骤:(1)将玻色因、胶原蛋白肽与水混合均匀,使玻色因的质量浓度为10%,胶原蛋白肽的浓度为1%,得玻色因混合液;(2)将氢化卵磷脂、甘油与角鲨烷以质量比为0.1∶1∶2的比例搅拌混合,得卵磷脂混合液;(3)将步骤(2)所得卵磷脂混合液逐滴加入到步骤(1)所得玻色因合液中,两者溶液质量比为1∶1。混合溶液进行三级高压剪切微射流均质,得到玻色因纳米乳液。三级高压均质剪切微射流的条件是:第一级均质压力为20mpa,第二级均质压力是50mpa,第三极均质压力是80mpa。整个均质过程温度控制在20℃,剪切速度为100r/min,流量100ml/min,每次均质时间为5min。实施例2一种提高玻色因生物利用率的纳米乳制备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处理步骤:(1)将玻色因、胶原蛋白肽与水混合均匀,使玻色因的质量浓度为20%,胶原蛋白肽的浓度为0.5%,得玻色因混合液;(2)将氢化卵磷脂、甘油与角鲨烷以质量比为0.1∶1∶1的比例搅拌混合,得卵磷脂混合液;(3)将步骤(2)所得卵磷脂混合液逐滴加入到步骤(1)所得玻色因合液中,两者溶液质量比为2∶1。混合溶液进行三级高压剪切微射流均质,得到玻色因纳米乳液。三级高压均质剪切微射流的条件是:第一级均质压力为10mpa,第二级均质压力是50mpa,第三极均质压力是100mpa。整个均质过程温度控制在30℃,剪切速度为100r/min,流量50ml/min,每次均质时间为10min。实施例3一种提高玻色因生物利用率的纳米乳制备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处理步骤:(1)将玻色因、胶原蛋白肽与水混合均匀,使玻色因的质量浓度为50%,胶原蛋白肽的浓度为2%,得玻色因混合液;(2)将氢化卵磷脂、甘油与角鲨烷以质量比为1∶1∶1的比例搅拌混合,得卵磷脂混合液;(3)将步骤(2)所得卵磷脂混合液逐滴加入到步骤(1)所得玻色因合液中,两者溶液质量比为2∶1。混合溶液进行三级高压剪切微射流均质,得到玻色因纳米乳液。三级高压均质剪切微射流的条件是:第一级均质压力为50mpa,第二级均质压力是70mpa,第三极均质压力是100mpa。整个均质过程温度控制在35℃,剪切速度为50r/min,流量100ml/min,每次均质时间为20min。对比例一种提高玻色因生物利用率的纳米乳制备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处理步骤:(1)将玻色因与水混合均匀,使玻色因的质量浓度为10%,得到玻色因混合液;(2)将氢化卵磷脂、甘油与角鲨烷以质量比为0.1∶1∶1的比例搅拌混合,得卵磷脂混合液;(3)将步骤(2)所得卵磷脂混合液逐滴加入到步骤(1)所得玻色因合液中,两者溶液质量比为1∶1,搅拌均匀。效果例1下表1给出了采用本发明实施例1至3与对比例制作的玻色因纳米乳的透过性能分析结果。表1玻色因透过率(%)实施例170实施例275实施例381对比例30效果例2下表2给出了采用本发明实施例1至3与对比例制作的玻色因纳米乳透皮后随着时间延长稳定性能分析结果。表2从表1和表2中实施例1与对比例的实验数据比较可发现,在制备玻色因纳米乳时经过高压剪切微射流均质处理后,可有效提高玻色因进入皮肤,并提高其在皮肤深处的稳定性。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