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介入治疗用导丝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757167发布日期:2020-10-31 09:54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一种介入治疗用导丝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介入治疗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介入治疗用导丝。



背景技术:

介入治疗术具有创伤小、病人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近年来越来越多受到医生和病人的肯定,也得到了较为快速的发展。介入导丝作为引导和定位器械,已广泛应用与介入治疗手术中,在手术过程中,导丝位于最前方探索行进通道,对后续治疗器械能否顺利输送,手术能否成功起到决定性作用。

现有导丝远端芯丝采用多锥度磨细加工,在磨细段外层缠绕的金属丝,该结构不利于导丝远端的力传递,使得导丝操控性较差,医生在导丝近端操作导丝时,导丝远端没有相应的扭控跟随和响应,从而使导丝很难通过复杂结构的腔道或病变,同时由于远端芯丝磨细加工后在手术中很容易发生变形,变形后导丝操控性进一步变差,甚至导致缠绕的金属丝发生脱丝现象,给病人带来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介入治疗用导丝,能够增强导丝的可操控性和通过病变能力。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介入治疗用导丝,包括:第一芯丝、第二芯丝以及护管,所述第一芯丝一端和所述第二芯丝一端连接,所述护管套设在所述第二芯丝外,所述护管上设置有若干呈弧形设置的切缝。

有益效果:此介入治疗用导丝,包括:第一芯丝、第二芯丝以及护管,第一芯丝一端和第二芯丝一端连接,护管套设在第二芯丝外,护管上设置有若干呈弧形设置的切缝,此护管设置的交错切割的切缝,具有良好的力传递性、抗变形能力和牢固度,使医生在第一芯丝的操控能及时地传递到第二芯丝,增强了导丝的操控性和通过病变能力。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介入治疗用导丝,各所述切缝与所述第二芯丝的轴向方向垂直或者呈夹角设置,且所述切缝的圆心位于所述第二芯丝的轴线上。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介入治疗用导丝,相邻所述切缝相背设置。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介入治疗用导丝,所述第二芯丝远离第一芯丝的一端为头端,各所述切缝的弧长随着所述切缝与所述头端的距离的增加而减小。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介入治疗用导丝,当所述切缝为两条以上时,相邻所述切缝之间的节距随着所述切缝与所述头端的距离增加而增加。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介入治疗用导丝,所述第二芯丝和所述护管之间设置有显影层,所述显影层设置在所述第二芯丝外,以使导丝在x射线下具有可视性。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介入治疗用导丝,所述第二芯丝和所述护管的外表面均涂覆有亲水涂层,减小导丝与人体腔道之间的相互摩擦力。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介入治疗用导丝,所述护管的为镍钛合金薄壁管,所述护管通过激光切割加工形成切缝,具有良好的弹性和抗变形能力,而且提供优异的扭控性。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介入治疗用导丝,所述第一芯丝的材质为不锈钢,所述第一芯丝的外表面涂覆有疏水涂层,有效降低与器械之间的摩擦力。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介入治疗用导丝,所述第二芯丝材质为镍钛合金,所述第二芯丝呈多锥度设置,确保导丝的头端柔顺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地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护管实施例1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护管实施例2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护管实施例3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a剖视图;

图5为图3中b-b剖视图;

图6为图3中c-c剖视图;

图7为图3中d-d剖视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护管实施例切缝节距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第一芯丝和第二芯丝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介入治疗用导丝实施例1剖视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介入治疗用导丝实施例2剖视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介入治疗用导丝实施例3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发明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0至图12,一种介入治疗用导丝,包括:第一芯丝100、第二芯丝200以及护管300,第一芯丝100一端和第二芯丝200一端连接,护管300套设在第二芯丝200外,护管300上设置有若干呈弧形设置的切缝310。

其中,在图上所示左右方向为导丝轴向方向。左端为导丝远端方向,右端为导丝近端方向。

参照图9,其中,第一芯丝100为近端芯丝,第二芯丝200为远端芯丝。第一芯丝100提供导丝整体的扭控性和推送性,第二芯丝200经磨细加工后具有良好的柔顺性。护管300为管材交错切割结构,具有良好的力传递性、抗变形能力和牢固度,使医生在第一芯丝100的操控能及时传递到第二芯丝200,增强了导丝的操控性和通过病变能力。

参照图1至图3,具体地,各切缝310与第二芯丝200的轴向方向垂直或者呈夹角设置,且切缝310的圆心位于第二芯丝200的轴线上。进一步地,为了优化护管300的力传递性和柔顺性。切缝310均不是完整环形,例如切割3/4圈,保留1/4圈不切割,相邻两个切缝310间保留不切的部分位置相背设置,即相邻切缝310相背设置,这样能兼顾柔顺性与力传导性。

参照图4至图7,为了使护管300不同位置适应病变不同的支撑性和柔顺性要求,每一个切缝310保留不切部分的弧长是变化的,第二芯丝200远离第一芯丝100的一端为头端,头端处的护管300的不切部分弧长较小,确保头端具有良好的柔软性,不损伤血管,不切部分弧长随着距离头端距离增加而不断加大,即各切缝310的弧长随着切缝310与头端的距离的增加而减小,确保导丝远端护管300的柔顺性逐渐过渡。

参照图8,为了使护管300不同位置适应病变不同的支撑性和柔顺性要求,当切缝310为两条以上时,相邻切缝310之间的节距p是变化的,导丝远端头端处节距pn较小,确保头端具有良好的柔软性,不损伤血管,相邻切缝310之间的节距随着切缝310与头端的距离增加而增加,距离头端最远处节距p1较大,确保导丝远端护管300的柔顺性逐渐过渡。

参照图10至图12,在一个实施例中,一种介入治疗用导丝,包括:第一芯丝100、第二芯丝200以及护管300,第一芯丝100一端和第二芯丝200一端连接,护管300套设在第二芯丝200外,护管300上设置有若干呈弧形设置的切缝310,第二芯丝200和护管300之间设置有显影层400,显影层400焊接在第二芯丝200外。设置显影层400提高了导丝在x射线下的可视性。

可以理解地,第二芯丝200和护管300的外表面均涂覆有亲水涂层500,亲水涂层500降低导丝与人体腔道之间的摩擦力,提高导丝润滑度和通过能力。

在一个实施例中,一种介入治疗用导丝,包括:第一芯丝100、第二芯丝200以及护管300,第一芯丝100一端和第二芯丝200一端连接,护管300套设在第二芯丝200外,护管300上设置有若干呈弧形设置的切缝310,护管300的为镍钛合金薄壁管,利用冷光源激光切割进行加工,具有良好的弹性和抗变形能力,而且提供优异的扭控性。第一芯丝100的材质为不锈钢,确保导丝近端的刚性和推送性,第一芯丝100的外表面涂覆有ptfe疏水涂层600,降低与器械间摩擦力。第二芯丝200材质为镍钛合金,提高第二芯丝200的扭控性、柔顺性和抗变形能力,第二芯丝200呈多锥度设置,确保导丝头端柔顺性。

参照图10,在实施例1中,一种介入治疗用导丝,包括:第一芯丝100、第二芯丝200、护管300、显影层400、疏水涂层600、亲水涂层500以及焊点700。本实施例中,第一芯丝100和第二芯丝200通过焊接方法进行连接,第二芯丝200经磨细加工后具有良好的柔顺性,显影层400利用钎焊工艺焊接在第二芯丝200外,提供x射线下显影性,护管300利用钎焊工艺焊接在第二芯丝200和显影层400外,焊料为sn-ag系锡焊,护管300为交错切割结构,切缝310方向垂直于第二芯丝200轴向,切缝310弧长为4/5圈,保留1/5圈不切割,相邻两个切缝310间不切的部分位置相背,相隔切缝310间保留不切部分位置螺旋递进,这样能兼顾柔顺性与力传导性,交错切割采用冷光源激光切割,切割后酸洗去渣,并进行电化学抛光处理,确保护管400表面光滑不损伤血管。第一芯丝100涂覆有ptfe疏水涂层,降低导丝与器械的摩擦力,第二芯丝200涂覆亲水涂层,降低导丝与人体腔道之间的摩擦力,提高导丝通过性。

参照图11,在实施例2中,一种介入治疗用导丝,包括:第一芯丝100、第二芯丝200、护管300、显影层400、疏水涂层600、亲水涂层500以及焊点700。本实施例中,第一芯丝100和第二芯丝200通过焊接方法进行连接,第二芯丝200经磨细加工后具有良好的柔顺性,显影层400利用钎焊工艺焊接在第二芯丝200外,提供x射线下显影性,护管300利用钎焊工艺焊接在第二芯丝200和显影层400外,焊料为sn-ag系锡焊,护管300为交错切割结构,切缝310方向与第二芯丝200轴向垂直,切缝310弧长为4/5圈,保留1/5圈不切割,相邻两个切缝310间不切的部分位置相背,相邻切缝310件保留不切部分位置螺旋递进,这样能兼顾柔顺性与力传导性,同时相邻切缝310之间节距p是变化的,第二芯丝200头端处节距pn较小,确保头端具有良好的柔软性,不损伤血管,节距随着距离头端距离增加而不断增加,距离头端最远处节距p1较大,确保导丝远端护管300的柔顺性逐渐过渡。交错切割采用冷光源激光切割,切割后酸洗去渣,并进行电化学抛光处理,确保护管400表面光滑不损伤血管。第一芯丝100涂覆有ptfe疏水涂层,降低导丝与器械的摩擦力,第二芯丝200涂覆亲水涂层,降低导丝与人体腔道之间的摩擦力,提高导丝通过性。

参照图12,在实施例3中,一种介入治疗用导丝,包括:第一芯丝100、第二芯丝200、护管300、显影层400、疏水涂层600、亲水涂层500以及焊点700。本实施例中,第一芯丝100和第二芯丝200通过焊接方法进行连接,第二芯丝200经磨细加工后具有良好的柔顺性,显影层400利用钎焊工艺焊接在第二芯丝200外,提供x射线下显影性,护管300利用钎焊工艺焊接在第二芯丝200和显影层400外,焊料为sn-ag系锡焊,护管300为交错切割结构,切缝310方向与第二芯丝200轴向成80°角,切缝310弧长为4/5圈,保留1/5圈不切割,相邻两个切缝310间不切的部分位置相背。交错切割采用冷光源激光切割,切割后酸洗去渣,并进行电化学抛光处理,确保护管400表面光滑不损伤血管。第一芯丝100涂覆有ptfe疏水涂层,降低导丝与器械的摩擦力,第二芯丝200涂覆亲水涂层,降低导丝与人体腔道之间的摩擦力,提高导丝通过性。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述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