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氯酸水纳米凝胶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2623356发布日期:2020-10-23 19:30阅读:120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次氯酸水制备领域,具体为次氯酸水纳米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次氯酸是一种氯元素的含氧酸,化学式为hclo,结构式h-o-cl,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是氯元素的最低价含氧酸,但其氧化性在氯元素的含氧酸中极强,是氯元素含氧酸中氧化性第二强的酸,它仅存在于溶液中,浓溶液呈黄色,稀溶液无色,而且极不稳定,是一种很弱的酸,比碳酸弱,和氢硫酸相当,次氯酸水具有消毒、清洁、杀菌的功效,而且可以用以清洁面部,杀死螨虫。

现有技术中,市场上售卖的次氯酸清洁剂,瓶装量大,一次使用后,未用完的次氯酸清洁剂易分解,很难进行有效保存,容易引起不必要的资源浪费,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处理。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次氯酸水纳米凝胶及其制备方法,首先将次氯酸水小分子化,再将其制成凝胶,延长次氯酸水保存周期,且使用过程中起来缓释效果,更能彻底清洁肌肤。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方案

次氯酸水纳米凝胶,由以下原料组成:次氯酸水、甘油、海藻糖和助剂。

优选地,次氯酸水纳米凝胶,由以下原料组成:次氯酸水、甘油、海藻糖、丙烯酰二甲基牛磺酸铵/vp共聚物和去离子水。

优选地,次氯酸水纳米凝胶,以质量百分比计,由以下原料组成:次氯酸水95.7%、甘油3%、海藻糖0.5%、丙烯酰二甲基牛磺酸铵/vp共聚物0.5%和去离子水0.3%。

优选地,次氯酸水纳米凝胶,由以下原料组成:次氯酸水、甘油、海藻糖、卡波u20和三乙醇胺。

优选地,次氯酸水纳米凝胶,以质量百分比计,由以下原料组成:次氯酸水95.5%、甘油3%、海藻糖0.5%、卡波u200.5%和三乙醇胺0.5%。

优选地,次氯酸水纳米凝胶,由以下原料组成:次氯酸水、甘油、海藻糖、聚丙烯酸酯交联聚合物-6和三乙醇胺。

优选地,次氯酸水纳米凝胶,以质量百分比计,由以下原料组成:次氯酸水95.5%、甘油3%、海藻糖0.5%、聚丙烯酸酯交联聚合物-60.5%和三乙醇胺0.5%。

次氯酸水纳米凝胶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s1、在低温条件下,先将次氯酸水进行小分子化处理,再加入海藻糖,溶解后待用;

s2、在低温条件下,将丙烯酰二甲基牛磺酸铵/vp共聚物用甘油分散;

s3、向丙烯酰二甲基牛磺酸铵/vp共聚物中加入次氯酸水,浸泡5-10分钟,至丙烯酰二甲基牛磺酸铵/vp共聚物完全泡开;

s4、均质5min,加入去离子水,搅拌均匀,得到次氯酸水纳米凝胶。

次氯酸水纳米凝胶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s1、在低温条件下,先将次氯酸水进行小分子化处理,再加入海藻糖,溶解后待用;

s2、在低温条件下,将卡波u20用甘油分散;

s3、向卡波u20中加入次氯酸水中,浸泡5-10分钟,至卡波u20完全泡开;

s4、均质5min,加入三乙醇胺,搅拌均匀,得到次氯酸水纳米凝胶。

次氯酸水纳米凝胶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s1、在低温条件下,先将次氯酸水进行小分子化处理,再加入海藻糖,溶解后待用;

s2、在低温条件下,将聚丙烯酸酯交联聚合物-6用甘油分散;

s3、向聚丙烯酸酯交联聚合物-6中加入次氯酸水,浸泡5-10分钟,至聚丙烯酸酯交联聚合物-6完全泡开;

s4、均质5min,加入三乙醇胺,搅拌均匀,得到次氯酸水纳米凝胶。

优选地,将次氯酸水进行小分子化的方法为向次氯酸水进行强磁化处理或者用远红外线照射次氯酸水,使其分子团进行分裂。

次氯酸水纳米凝胶的应用,其可以作为化妆品原料添加到乳霜类化妆品中,用在乳霜中,起到三重作用,一是杀菌,使用后在皮肤上形成一层保护层,隔离外界的细菌;二是美白,其可以加快皮肤细胞的新陈代谢,将黑色素快速代谢掉,促进角质层的再生;三是替代防腐剂,其添加后,无须再添加其他防腐剂。

本发明中:

海藻糖,一种典型应激代谢物,能够在高温、高寒、高渗透压及干燥失水等恶劣环境条件下在细胞表面形成独特的保护膜,有效地保护生物分子结构不被破坏,从而维持生命体的生命过程和生物特征。

丙烯酰二甲基牛磺酸铵/vp共聚物,英文名:arisroflexavc,是一种合成的聚合物,用于透明体系的胶凝剂和水包油乳液的增稠剂。

卡波u20,交联丙烯酸聚合物,inci名carbomer,国外商品名carbopol,卡波分子中的羧基基团经碱中和离子化后,负电荷相互排斥,使分子链弥散伸展,大幅膨胀,形成透明凝胶。少量卡波即能使体系具有良好的流变性能,使颗粒或油滴永久悬浮。

聚丙烯酸酯交联聚合物-6,简称zen,高分子聚合物,在化妆品中用于增稠剂和成膜剂使用。

三乙醇胺,简称tea,在化妆品(包括皮肤洗涤、眼胶、保湿、洗发剂等)中用作乳化剂、保湿剂、增湿剂、增稠剂、ph平衡剂。在化妆品配方中用于与脂肪酸中和成皂,与硫酸化脂肪酸中和成胺盐。三乙醇胺是乳膏制剂中常用乳化剂,用三乙醇胺乳化的乳膏产品具有膏体细腻,膏体亮白的特点,另三乙醇胺与高级脂肪酸或高级脂肪醇形成的胶体相稳定性好,产品质量稳定,可容外加成分比重高。三乙醇胺是含有卡波姆等酸性高分子凝胶的最常用中和剂,三乙醇胺通过与卡波姆的羧基中和,形成稳定的高分子结构,达到增稠和保湿的应用效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将次氯酸水进行小分子化处理,使其活性更强,且更容易深入肌肤深层进行杀菌清洁。

将不稳定难以长久保存的次氯酸水进行凝胶化处理,延长其保存周期,且使用起来更方便,凝胶内含有的次氯酸水缓慢释出,提升了利用效率和使用效果。

次氯酸水纳米凝胶既可以直接用于清洁皮肤,也可以作为化妆品原料添加到乳霜类化妆品中,用在乳霜中,起到三重作用,一是杀菌,使用后在皮肤上形成一层保护层,隔离外界的细菌;二是美白,其可以加快皮肤细胞的新陈代谢,将黑色素快速代谢掉,促进角质层的再生;三是替代防腐剂,其添加后,无须再添加其他防腐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实施例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次氯酸水纳米凝胶,以质量百分比计,由以下原料组成:次氯酸水95.7%、甘油3%、海藻糖0.5%、丙烯酰二甲基牛磺酸铵/vp共聚物0.5%和去离子水0.3%。

次氯酸水纳米凝胶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s1、在低温条件下,先将次氯酸水进行小分子化处理,再加入海藻糖,溶解后待用;

s2、在低温条件下,将丙烯酰二甲基牛磺酸铵/vp共聚物用甘油分散;

s3、向丙烯酰二甲基牛磺酸铵/vp共聚物中加入次氯酸水,浸泡5-10分钟,至丙烯酰二甲基牛磺酸铵/vp共聚物完全泡开;

s4、均质5min,加入去离子水,搅拌均匀,得到次氯酸水纳米凝胶。

实施例2

以质量百分比计,由以下原料组成:次氯酸水95.5%、甘油3%、海藻糖0.5%、卡波u200.5%和三乙醇胺0.5%。

次氯酸水纳米凝胶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s1、在低温条件下,先将次氯酸水进行小分子化处理,再加入海藻糖,溶解后待用;

s2、在低温条件下,将卡波u20用甘油分散;

s3、向卡波u20中加入次氯酸水中,浸泡5-10分钟,至卡波u20完全泡开;

s4、均质5min,加入三乙醇胺,搅拌均匀,得到次氯酸水纳米凝胶。

实施例3

次氯酸水纳米凝胶,以质量百分比计,由以下原料组成:次氯酸水95.5%、甘油3%、海藻糖0.5%、聚丙烯酸酯交联聚合物-60.5%和三乙醇胺0.5%。

次氯酸水纳米凝胶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s1、在低温条件下,先将次氯酸水进行小分子化处理,再加入海藻糖,溶解后待用;

s2、在低温条件下,将聚丙烯酸酯交联聚合物-6用甘油分散;

s3、向聚丙烯酸酯交联聚合物-6中加入次氯酸水,浸泡5-10分钟,至聚丙烯酸酯交联聚合物-6完全泡开;

s4、均质5min,加入三乙醇胺,搅拌均匀,得到次氯酸水纳米凝胶。

实验例一

安全性与毒理性实验

实验1:将实验鼠分为三组,每组五只,将实施例1-3制得的次氯酸水纳米凝胶涂抹至实验鼠背上去除毛发的实验块上,每天两次,每次使次氯酸水纳米凝胶至少保持在实验部位十分钟以上,连续实验10天,观察实验鼠实验部位表面是否有异常或异常情况。

实验2:将实验鼠分为三组,每组五只,将实施例1-3制得的次氯酸水纳米凝胶给实验鼠灌胃,每三天一次,连续实验三次,观察实验鼠是否有不良反应或死亡。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由表1实验数据可知,本发明制备的次氯酸水纳米凝胶对实验动物均未有明显的不良影响,因此认定本发明没有不良反应或不良反应微弱,使用安全性有保障。

实验例二

杀菌效果实验

分别对实施例1-3制备的次氯酸水纳米凝胶进行杀菌效果实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肝菌、白色念珠菌、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和脊髓灰质炎病毒为例分别检测杀菌效果。

选取无菌湿巾十块,分为两组,分别滴上浓度一定的五种病毒,然后将其中一组进行简单清洗,之后将次氯酸水纳米凝胶涂抹到所有湿巾上,涂抹后在不同时间点内取样检测病毒含量。

表2为实施例1制备的次氯酸水纳米凝胶的实验数据,表3为实施例2制备的次氯酸水纳米凝胶的实验数据,表4为实施例3制备的次氯酸水纳米凝胶的实验数据。

表2

表3

表4

由表2、表3和表4实验数据可知,本发明制备的次氯酸水纳米凝胶的杀菌效果达到甚至超过了国家对次氯酸水对杀灭微生物效果的要求。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他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