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色满-6-磺酰胺RORγ调节剂的A晶型化合物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23386166发布日期:2020-12-22 13:51阅读:87来源:国知局
一种色满-6-磺酰胺RORγ调节剂的A晶型化合物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化合物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具体涉及色满-6-磺酰胺rorγ调节剂的a晶型化合物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维甲酸受体相关的孤儿受体(retinoicacidreceptor-relatedorphanreceptors,rors)是一类配体依赖的转录因子,在生殖发育、生理节律调节、新陈代谢紊乱、炎症发生以及免疫系统调节等一系列生理病理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rors是核受体超家族中的一员,包括rorα、rorβ、rorγ。rorα主要分布在肝脏、骨骼肌、皮肤、肺、脂肪组织、肾脏、胸腺、大脑和血液中,与肝糖原异生、脂代谢、动脉粥样硬化等生理病理过程有关。rorβ主要分布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包括大脑、视网膜和松果腺,主要与脊髓、丘脑、小脑皮质对敏感信息的处理方面有关。rorγ高表达于胸腺中,在肾脏、肝脏、心脏、骨骼肌、脂肪组织、睾丸、前列腺、胰腺中也有分布,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牛皮癣、多发性硬化症等自身免疫病有关。

据报道,rorγt为th17细胞分化的关键调节剂,最近发现th17细胞是优先产生细胞因子il-17a、il-17f、il-21和il-22的t辅助细胞的亚组。rorγt诱导编码il-17a和il-17f的基因在初始cd4+t辅助细胞中的转录。rorγt缺陷的小鼠显示非常少的th17细胞。rorγt的抑制、缺失使得eae得到改善

专利cn108218845a报道了一类如式i所示化合物,该类化合物具有治疗rorγ介导的炎性、代谢性和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用途。

其中,化合物n-异丁基-n-(2-甲基-6-吗啉吡啶-3-基)-4-酮-2-(四氢-2h-吡喃-4-基)色满-6-磺酰胺具有较好的rorγt酶抑制活性(ic50≈50nm)和成药性,适合开展系统的盐型、晶型筛选。本研究主要报道了晶型(a)n-异丁基-n-(2-甲基-6-吗啉吡啶-3-基)-4-酮-2-(四氢-2h-吡喃-4-基)色满-6-磺酰胺的粒径、含有该化合物的组合物及组合物的用途。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第一目的:作为一个较好的rorγt酶抑制剂的,适合开展系统的盐型、晶型筛选和较好的成药性的如式i所示的化合物及其组合物;

第二目的:制备该化合物组合物的方法;

第三目的:该化合物组合物的应用。

技术方案:本申请提供一种色满-6-磺酰胺rorγ调节剂的a晶型化合物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使用辐射,在x-射线粉末衍射光谱图中特征峰的2θ值为3.46,7.02,10.97,15.20,19.35和22.89;2θ衍射角误差为0.2,其结构式如式i所示。

其中,上述化合物在dsc吸热转变在159±2℃和254±2℃。

进一步地,所述组合物还包括甘露醇、微晶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和硬脂酸镁。

优选地,所述组合物包含如下重量份的组分:a晶型化合物12~13份、甘露醇50~60份、微晶纤维素40~50份、羟丙基甲基纤维素1~2份、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5~8份和硬脂酸镁1~2份。

本发明还提供所述的色满-6-磺酰胺rorγ调节剂a晶型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在乙酸乙酯中溶解n-异丁基-n-(2-甲基-6-吗啉吡啶-3-基)-4-酮-2-(四氢-2h-吡喃-4-基)色满-6-磺酰胺;

(2)冷却步骤(1)的溶液得到沉淀物;

(3)洗涤分离干燥步骤(2)的沉淀物得到所述色满-6-磺酰胺rorγ调节剂a晶型。

其中,所述步骤(2)的冷却为搅拌冷却,搅拌时间为1~1.5小时。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的冷却至温度为室温。

优选地,所述步骤(3)的洗涤为使用乙酸乙酯洗涤;干燥为35~40℃干燥10~12小时。

作为优选,步骤(1)中所提乙酸乙酯量为化合物质量体积比约为1:50;

作为优选,步骤(1)中所提搅拌溶解温度为回流;

作为优选,步骤(2)降温析晶温度为室温;

作为优选,步骤(3)中微粉化条件为:气源压力,8.0~9.0bar;进料压力:7.0~7.5bar;粉碎压力:6.5~7.0bar;粉碎时间25min。粒径分布于dv(10):2-4um;dv(50):6-13um;dv(90):20-32um;

进一步地,步骤(4)中羟丙基纤维素水溶液浓度为1.5%;

更进一步地,步骤(5)中混合机转速为10转每分钟,混合时间为20分钟。

本发明的是重结晶发得到纯度较高的a晶型化合物,通过制剂手段得到该药物的片剂形式。

本发明还提供上述的色满-6-磺酰胺rorγ调节剂的a晶型化合物的组合物在制备治疗rorγ介导的炎性、代谢性和自身免疫性疾病药物中的用途。

优选地,所述疾病为银屑病。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提出的a晶型暂无报道;制备a晶型方法,具有晶型纯度稳定,操作简单,生产周期短,重复性好优点,适合作为工业化生产的工艺;

(2)本发明通过制剂工艺,可得到稳定性好,溶出度高的片剂形式,作为一种rorγt的抑制剂具有很好的临床开发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n-异丁基-n-(2-甲基-6-吗啉吡啶-3-基)-4-酮-2-(四氢-2h-吡喃-4-基)色满-6-磺酰胺的a晶型化合物的xrd图;

图2为n-异丁基-n-(2-甲基-6-吗啉吡啶-3-基)-4-酮-2-(四氢-2h-吡喃-4-基)色满-6-磺酰胺的a晶型化合物的dsc图;

图3为n-异丁基-n-(2-甲基-6-吗啉吡啶-3-基)-4-酮-2-(四氢-2h-吡喃-4-基)色满-6-磺酰胺的a晶型化合物的tga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晶型a:在100ml单口瓶中,加入n-异丁基-n-(2-甲基-6-吗啉吡啶-3-基)-4-酮-2-(四氢-2h-吡喃-4-基)色满-6-磺酰胺(10.0g,18.42mmol,1eq)、乙酸乙酯(50ml),在回流下搅拌溶解,缓慢降至室温,有白色固体析出,搅拌1h后过滤,滤饼用乙酸乙酯洗涤(20ml*2次),真空干燥(40℃)12小时,得类白色固体8.50g,收率为85%,hplc:99.5%。

粒径1分布于:dv(10):5-7um;dv(50):7-14um;dv(90):21-33um。

实施例2

参照实施例1制备100g晶型a的n-异丁基-n-(2-甲基-6-吗啉吡啶-3-基)-4-酮-2-(四氢-2h-吡喃-4-基)色满-6-磺酰胺a晶型化合物(dv(10):5-7um;dv(50):7-14um;dv(90):21-33um)进行微粉化,微粉化条件为:气源压力,8.0~9.0bar;进料压力:7.0~7.5bar;粉碎压力:6.5~7.0bar;粉碎时间25min。

粒径2分布于dv(10):2-4um;dv(50):6-13um;dv(90):20-32um。

图2中dsc吸热转变在159±2℃和254±2℃;

图3中tga显示在200℃前几乎无明显失重,250℃后开始迅速失重。

实施例3

制备工艺:

n-异丁基磺酰胺为n-异丁基-n-(2-甲基-6-吗啉吡啶-3-基)-4-酮-2-(四氢-2h-吡喃-4-基)色满-6-磺酰胺的简称。

将1.5g羟丙基纤维素溶于纯水中,制得1.5%羟丙基纤维素水溶液。

将12.8gn-异丁基磺酰胺的a晶型化合物、58g甘露醇、45g微晶纤维素、6g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放入湿法制粒机中,预混10min,充分混合后,加入1.5%羟丙基纤维素水溶液制软材,24目制粒,60℃干燥,干燥颗粒过20目筛网整粒。

将得到的颗粒与1g硬脂酸镁混合均匀,混合机速度为10转/分钟,混合时间为20分钟,压片,包衣。

实施例4

实施例5

制备工艺:同实施例3。

实施例6

实施例7

实施例8

实施例3和实施例4中不同粒径n-异丁基磺酰胺的a晶型化合物处方的溶出度考察:

溶出介质:ph4.5醋酸盐缓冲液作为溶出介质。

方法: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0931溶出度与释放度测定法第二法(浆法)

转速:每分钟50转

取样点:分别经5、10、15、20、30时,取溶出液10ml,经0.8μm滤膜滤过,同时补加等量同温度的溶出介质。结果见表1。

实施例9

参照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通则9001原料药物与制剂稳定性试验指导原则。将样品放置于强光(4500lx±500lx)、高湿(rh92.5%,25℃)和高温(60℃)条件下,于10天取样,依法检测外观性状、增失重、溶出度、有关物质、基因毒性杂质和含量。

影响因素实验结果见表2:

实施例10

实验材料

1)动物

balb/c小鼠,spf级,18-22g雌性,上海杰思捷实验动物有限公司,许可证号码scxk(沪)2013-0006,合格证编号2010002611163。

2)药物及试剂

n-异丁基磺酰胺的a晶型化合物固体粉末,研磨而成的细粉.

5%咪喹莫特乳膏,湖北科益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号:160801

5%咪喹莫特乳膏,规格3g/支,四川明欣药业有限责任公司,产品批号:17020140

3)仪器

电子天平:北京赛多利斯仪器系统有限公司生产。

离心机:上海医疗器械(集团)有限公司手术器械厂生产。

4)方法与结果

雌性balb/c小鼠(近交系,10周龄),共100只,随机分成5组,每组各20只。实验开始后,剃除小鼠背部毛发,形成约2cm*3cm大小的暴露区域,每日灌胃受试药药物3天,模型组和阴性组涂抹相应的溶剂(赋形剂),给药第4天开始造模,将5%咪喹莫特乳膏62.5mg/天连续涂抹于小鼠背部皮肤7天以诱导银屑病,对照组给予同等剂量的凡士林软膏,造模同时每天继续给药,每日先给药后造模,给药与造模时间间隔2h。动物于造模第8天取材,摘眼球取血,3000r/min离心10min取上层血清,存于-80℃低温冰箱待测试剂盒。脱颈法处死动物,取背部皮肤固定于10%甲醛溶液待病理检测用。血清炎症因子结果见表3。

表3受试化合物对咪喹莫特致小鼠银屑病血清il-6水平影响(n=6,x±sd)

##p<0.01,与空白组相比;**p<0.01,与模型组相比

由表3可见,模型组与空白组相比,小鼠血清中il-6的水平有显著提升(p<0.01),说明造模成功,而一号药与模型组相比,il-6的水平明显下降(p<0.01),显示药物可以降低咪喹莫特致小鼠银屑病的小鼠体内il-6的水平。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