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肠液回输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91505发布日期:2020-09-29 17:57阅读:113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携式肠液回输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肠液回输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肠液回输装置。



背景技术:

肠瘘通常是指胃肠与其他空腔脏器、或者肠与腹腔、腹壁外有异常通道。由于异常通道的存在,肠瘘处容易导致肠内容物的流出,从而引起感染、营养液及消化液丢失、营养不良和器官功能障碍等一系列病变,长时间的营养液及消化液丢失还会破坏患者的内稳态及营养状态。为了克服上述问题,临床采用肠液回输装置将营养液及消化液等肠液回输直至健康的肠道内,现有临床实践中,常常采用造口袋在肠近端回收造瘘液,接着利用输注管道将造瘘液输送至一个体积庞大的造瘘回收器中进行缓冲及输出,然后在通过另一根长管道又将造瘘液回输至肠远端,从而回输至患者体内,这种设备实际使用中有居多不便。例如:1、回输程序较复杂,不利于保持造瘘液的时效性,肠道益生菌在回输过程中容易污染变性。2、输注管道过长且无温度保证,容易丢失消化酶的活性。3、造瘘回输需要较长时间,而回输机器较大,不利用携带,需长时间卧床住院,影响患者的活动范围且容易引发并发症。4、肠液输注速度无法实时控制,不利精准调控。5、采用现有的回输机器若不经过长距离输送及缓冲,短距离输送易导致难以控制造瘘液的回流速度,无法保证类似人体内部的肠液缓慢移动。

中国专利文献公开号cn207768755u公开了一种空肠造瘘管营养液输送装置,包括补液袋、加热器、旋塞阀、单向阀、橡胶管和空肠造瘘管。补液袋通过橡胶管与空肠造瘘管连通,加热器设置在补液袋的外表面,旋塞阀设置在补液袋出口处的橡胶管上,单向阀设置在橡胶管与空肠造瘘管的连接处。设置在管路上的单向阀可以有效地防止食物因为管径加大出现返流的现象。在补液袋下方的管道上设置有旋塞阀,可以有效地控制进入肠内食物的速度。上述空肠造瘘管营养液输送装置通过旋塞阀控制进入肠内食物的速度,通过空气泵充气达到缓慢加压达到缓慢补充营养液的目的,这种装置在实际临床过程中使用比较难,主要是小肠的蠕动速度比较慢,其速率约0.5-2.0cm/s,这时只能将旋塞阀的开度调节至特别小,显然这种特别小的开度不适用于粘稠度高的肠液,极易发生堵塞,而且通过手持式的空气泵补液,更加难以控制。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便携式肠液回输装置,体积小便于携带,而且能够模拟肠的蠕动,缓慢输送肠液。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的便携式肠液回输装置,包括蠕动泵、及两端分别与肠近端及肠远端相连的肠液输送管道,所述肠液输送管道穿过所述蠕动泵的泵头。

本发明进一步地技术方案在于,包括用于容纳肠液的计量桶,所述肠液输送管道包括进液管道及出液管道,所述进液管道用于所述计量桶与肠近端连接,与所述计量桶的顶端连通,所述出液管道用于所述计量桶与肠远端连接,与所述计量桶的底端连通,所述蠕动泵位于所述计量桶的一侧,所述出液管道穿过所述蠕动泵的泵头。

本发明进一步地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泵头包括管安装架、及固定有多个棍子的转子,所述管安装架与所述转子之间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肠液输送管道的固定槽。

本发明进一步地技术方案在于,还包括控制器,所述计量桶内设置有至少一个的激光液位计、及重力传感器,所述激光液位计及所述重力传感器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所述重力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计量桶的姿态,当其检测到所述计量桶处于竖立状态时,所述激光液位计检测预设时间内多个液位检测值,通过所述控制器计算预设时间内多个检测值的平均值作为采集液位的高度数据。

本发明进一步地技术方案在于,还包括恒温辅热器,所述恒温辅热器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恒温辅热器位于所述计量桶的底端接头上。

本发明进一步地技术方案在于,还包括用于防止肠液反流的单向阀,所述单向阀固定在所述计量桶的底端接头上或者出液管道上。

本发明进一步地技术方案在于,还包括固定框,所述计量桶固定在所述固定框的左侧框体内,所述固定框的右侧从上到下依次固定有控制器、电机驱动器及步进电机。

本发明进一步地技术方案在于,所述进液管道的一端设置有用于与肠近端相连的近端连接头,其另一端与所述计量桶的上部可拆卸连接且二者相互相导通,所述出液管道的一端与所述计量桶的下部可拆卸连接且二者相互相导通,其另一端设置有用于与肠远端相连的远端连接头,所述近端连接头和/或所述远端连接头均配置为引流梅花头。

本发明进一步地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引流梅花头包括花苞型鼓包、及一个或者多个引流孔,一个或者多个所述引流孔位于所述花苞型鼓包的外表面。

本发明进一步地技术方案在于,所述近端连接头和/或所述远端连接头设置有防漏密封圈,所述防漏密封圈从里到外依次由水胶敷料网层、聚氨酯泡沫垫、以及聚氨酯半透明膜组成。

本发明进一步地技术方案在于,所述计量桶包括桶体及桶盖,所述桶盖位于所述桶体的上方,所述桶体与所述桶盖螺旋配合,所述计量桶与顶端接头可拆卸连接,所述计量桶与底端接头可拆卸连接。

本发明进一步地技术方案在于,所述防漏密封圈从里到外依次由水胶敷料网层、聚氨酯泡沫垫、以及聚氨酯半透明膜组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提供的便携式肠液回输装置,通过设置作用于计量桶出液管道的蠕动泵,在较小的空间下就能够实现液体的蠕动型缓慢传输,无需采用现有技术中常常采用的大量控制阀门及缓冲装置,蠕动泵的工作方式能够很好的模拟肠的蠕动,从而实现肠液的缓慢输送。另外,近端连接头和远端连接头均采用引流梅花头,肠近端端口及肠远端端口可以套接至引流梅花头上,通过引流梅花头的花苞型鼓包能够有效撑大肠近端端口及肠远端端口,在撑大后的回复力的作用下从而避免大肠近端端口及肠远端端口从接头处滑出,进一步地,由三层防漏材料制成专用防漏密封圈套接在肠近端端口及肠远端端口与近端连接头及远端连接头的连接处,进一步避免接头处发生泄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提供的便携式肠液回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二中提供的便携式肠液回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的蠕动泵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的近端连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的防漏密封圈的俯视图;

图6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的便携式肠液回输装置的电路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三中提供的便携式肠液回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蠕动泵;2、肠液输送管道;11、泵头;111、管安装架;112、转子;113、棍子;114、导向槽;21、进液管道;22、出液管道;3、计量桶;31、过滤网;32、刻度标尺;35、顶端接头;36、底端接头;41、激光液位计;411、第一激光液位计;412、第二激光液位计;42、恒温辅热器;43、控制器;431、外壳体;44、触控屏;5、单向阀;45、加热片;46、温度传感器;47、重力传感器;48、播放器;6、单向排气阀;7、固定框;12、电机驱动器;13、步进电机;431、外壳体;81、近端连接头;82、远端连接头;83、花苞型鼓包;84、引流孔;9、防漏密封圈;91、水胶敷料网层;92、聚氨酯泡沫垫;93、聚氨酯半透明膜;94、扇形缺口;37、桶体;38、桶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便携式肠液回输装置,包括蠕动泵1及肠液输送管道2,肠液输送管道2的两端分别与肠近端及肠远端相连,肠液输送管道2穿过蠕动泵1的泵头11。通过肠液输送管道2可直接或者间接将肠近端及肠远端连通,蠕动泵1的转子112上棍子113的蠕动作用使得肠液输送管道2的管壁被挤压,从而驱动肠液输送管道2内肠液的流动。优选地,肠液输送管道2材料为硅胶管,蠕动泵1配置为指状蠕动泵1。肠的运动形式主要有三种,包括紧张性收缩、分节运动和蠕动,其中,紧张性收缩通常发生外界或者内部刺激的情况下进行应激反应。分节运动则常常发生在进食之后,空腹则几乎不存在,肠分节运动的频率通常首端及主要工作区域的频率较高,肠末端较低。例如:十二指肠首端及主要工作区域的频率约为10~12次/min,而末端的频率为6-9次/min。此外,蠕动则发生在肠的各个部位,其主要作用是运输肠内的位置,其速率通常约为0.5-2.0cm/s,近端小肠的蠕动速度大于远端。本实施例中的蠕动泵1与肠液输送管道2的相互作用主要是模拟小肠的蠕动过程,从而缓慢的推进肠液按不同位置肠的工作速率进行移动。现有技术中大部分通过气体泵或者阀门来实现肠液的控制,不仅涉及的组件多而且操控复杂,很难实现肠液回输装置的携带,且无法模拟肠蠕动易堵塞。进一步地,为了增强肠蠕动效果,蠕动泵1上可设置多个转子112或者采用多个蠕动泵1进一步增强肠蠕动效果。优选地,蠕动泵1配置为流量可调且流量显示的蠕动泵,流量显示通过触控屏44进行实时显示,便于医护人员观察肠液的流量速度。

如图3所示,泵头11包括管安装架111及固定有多个棍子113的转子112,管安装架111与转子112之间设置有用于安装肠液输送管道2的导向槽114,具体的,导向槽114位于管安装架111端部的内壁上。优选地,转子112上固定有3个棍子113,管安装架111端部的内壁与一个或者两个棍子113之间的空隙形状在转子112的旋转过程中不断发生变化,例如:导向槽114的与内壁与一个或者两个棍子113之间的空隙形状在转子112的旋转过程中就不断发生变化。当转子112上的棍子113碾压肠液输送管道2时,会将肠液输送管道2内的肠液甩出,碾压过后的肠液输送管道2恢复其形状,产生真空负压,而不断吸入肠液,从而使得肠液缓慢的移动,达到模拟小肠消化过程目的。

实施例二

如图2及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提供的便携式肠液回输装置,包括用于容纳肠液的计量桶3,肠液输送管道2包括进液管道21及出液管道22,进液管道21用于计量桶3与肠近端连接,与计量桶3的顶端连通,具体的,采用螺纹配合的方式与计量桶3的顶端接头35连通,采用螺纹连接的方式是为了适配不同型号的进液管道21,也即不同型号的进液管道21只需要螺纹口一致,就能够与与计量桶3的顶端连通。出液管道22用于计量桶3与肠远端连接,与计量桶3的底端连通,具体的,采用螺纹配合的方式与计量桶3的底端接头36连通,同样也可以适配不同型号的出液管道22。另外,不同型号进液管道21和出液管道22的选用与病人的体型大小有关。蠕动泵1位于计量桶3的一侧,出液管道22穿过蠕动泵1的泵头11,计量桶3的中部设置有过滤网31,过滤网31可以过滤到肠液中的杂质。从进液管道21流入的肠液先进入计量桶3,在计量桶3中过滤后,在蠕动泵1的驱动作用下,再从出液管道22流出。计量桶3上设置有刻度标尺32,患者或者医生可以依据计量桶3中肠液与刻度标尺32位置关系来确定计量桶3中的肠液容量,以便患者或者医生观察计量桶3中的肠液容量,从而通过手动方式合理的调节蠕动泵1的转速。

实施例三

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提供的便携式肠液回输装置,包括用于容纳肠液的计量桶3,肠液输送管道2包括进液管道21及出液管道22,进液管道21用于计量桶3与肠近端连接,与计量桶3的顶端连通。

实施例三与实施例二的不同之处在于:

为了便于计量桶3的清洗,将计量桶3设置为可拆卸计量桶3。此时,若计量桶3内部安装有激光液位计41、加热片45及温度传感器46等内部器件,那这些器件也采用可拆卸的方式固定在计量桶3内,从而方便相应器件的清洗。优选地,进液管道21采用螺纹配合的方式与计量桶3的顶端接头35连通,采用螺纹连接的方式是为了适配不同型号的进液管道21,也即不同型号的进液管道21只需要螺纹口型号一致,就能够与与计量桶3的顶端连通。出液管道22用于计量桶3与肠远端连接,与计量桶3的底端出口连通。优选地,出液管道22采用螺纹配合的方式与计量桶3的底端接头36的一端连通,同样底端接头36在保证螺纹口型号一致的情况下也可以适配不同型号的出液管道22,计量桶3的底端出口采用螺纹配合的方式与底端接头36的另一端连通。此外,不同型号进液管道21和出液管道22主要与病人的体型有关。进一步优选地,计量桶3包括桶体37及桶盖38,桶盖38位于桶体37的上方,桶体37与桶盖38螺旋配合,可将桶盖38旋入桶体37上方,从而实现计量桶3本身的拆卸及清洗。

如图2、图6及图7所示,便携式肠液回输装置包括控制器43,优选地,在计量桶3内设置有至少一个的激光液位计41、重力传感器47或者陀螺仪,激光液位计41、重力传感器47或者陀螺仪均与控制器43电连接,重力传感器47可固定在固定框7上或者便携式肠液回输装置中部位置。由于患者的体态是不确定的,也即计量桶3的姿态的也会经常发生变化,然而市面上的大部分液位计都需要在保持容器体态的一致甚至是液面稳定变化的情形下才能进行精准的测量液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计量桶3内设置重力传感器47或者陀螺仪检测计量桶3的姿态,例如:检测计量桶3处于竖立状态或者平躺转改。现在可以采用两种方法可以解决上述问题,第一种方法是通过陀螺仪精准的测量计量桶3的偏转角,在通过偏转角对激光液位计41的液位检测值进行修正,通过实验这种方式具有一定的误差,主要是由于患者的体态频繁变动而引起。然而,由于便携式肠液回输装置实际使用时会基本上保持竖立状态,因为通常会要求患者躺下时,在医护人员帮助下或者患者自身将便携式肠液回输装置安装在位于患者一侧的保持便携式肠液回输装置竖立的固定座上,这种方式不仅是为了测量液位,更重要的是防止患者躺下时翻动导致便携式肠液回输装置的连接管脱落或者设备压迫患者的伤口。第二种方法是当重力传感器47或者陀螺仪检测到患者预设时间期间内均处于竖立状态时,才认为激光液位计41的液位检测值有效,通常是激光液位计41的多个液位检测值变化波动微小或者不波动时且重力传感器47或者陀螺仪检测患者处于竖立时,才认定为激光液位计41的检测值时有效的,并通过控制器43计算预设时间内多个检测值的平均值作为计量桶3的采集液位的高度数据,这种方式采集的液位检测值基本是准确度很高的,当然计量桶3内肠液具有一定的量且躺卧角度不大时,适当修正检测值即可,也能够保持液位检测值较高的准确性,这种方法并非便携式肠液回输装置只能时时刻刻保持竖立状态,而仅因为在极端的平躺或接近平躺时,容易出现较大的检测误差而不建议使得计量桶3长时间处于平躺状态。进一步地,在计量桶3内通常设置有第一激光液位计411和第二激光液位计412,第一激光液位计411和第二激光液位计412均与控制器43电连接,第一激光液位计411位于计量桶3的顶部内壁上,第二激光液位计412位于计量桶3的侧壁上,且靠近过滤网31,优选地,第二激光液位计412位于过滤网31的上方或者下方均可。第一激光液位计411主要用于测量液位的高度数据,第二激光液位计412则用于液位过低进行预警,第二激光液位计412检测到液体消失后,则证明液位过低,此时控制器43通过播放器48和/触控屏44进行报警,播放器48与控制器43电连接且受控于控制器43。若重力传感器47或者陀螺仪检测到计量桶3处于平躺状态时,也应发出报警,此时应提醒患者或者医护人员将计量桶3尽快调整为竖立状态或安装在患者一侧竖立的固定座上。

综上所述,通过激光液位计41可以实时判断肠近端流入计量桶3的近端流量,也即进液管道21处的肠液流量,激光液位计41虽仅仅能够采集液位的高度数据,但蠕动泵1配置为流量显示的蠕动泵,也即蠕动泵1自身具备流量计算功能,某个时间内蠕动泵1通常是以一个固定的流量工作,也就是说流出计量桶3的出液管道22的远端流量是恒定的,故通过计量桶3中肠液的体积的变化量就能够推算出肠近端流入肠液的近端流量。计算实时的近端流量有利于监测患者的进食周期。例如:因为患者通常在周期性固定时间进食,进食后,势必会导致近端流量过多,这样就可以通过激光液位计41仅能够迅速的检测到这种变化,从而辅助控制器43决策控制蠕动泵1的增大转速,增大远端流量,从而有效避免计量桶3中的肠液堆积,同时也更加贴近人体的生活习惯。由于患者的体态是难以预测的,为了避免激光液位计41进行误判,当激光液位计41的检测值超出预警值时,应以报警的方式提醒患者或者医护人员通过通过触控屏44或者按钮手动调节蠕动泵1的流量大小或者设置为不同的模式且调整为进食模式,例如:手动调节为进食模式再适当修正蠕动泵1的流量大小。而不采用将激光液位计41反馈后直接控制蠕动泵1旋转,这种方式原理上虽然能够实时反馈且实时控制,但可能因为激光液位计41采集的液位的高度数据可能会出现误差,而给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危险,此时患者或医护人员应结合刻度标尺32进行观察后再手动调整蠕动泵1的流量大小,达到双重确认及双保险的目的。进一步优选地,控制器43的内部预存储有不同类型及不同位置肠的蠕动频率及肠液速率,控制器43可依据实际造瘘手术位置计算需求蠕动频率及需求肠液速率,例如:需求蠕动频率及需求肠液速率既可以利用控制器43通过实际造瘘手术位置离肠近端和肠远端的距离来测算,也可以由患者或者医生通过触控屏44向控制器43输入,蠕动泵1基于需求蠕动频率及需求肠液速率来调整蠕动泵1的脉动频率及远端流量,控制器43通过激光液位计41的实时检测值提示患者或者医护人员手动对蠕动频率及肠液速率进行修正,使得瘘手术位置的蠕动频率及肠液速率接近或者等于需求蠕动频率及需求肠液速率,控制器43通过周期性或者间隙性控制步进电机13的转速达到周期性或者间歇性输出不同肠液速率的目标,从而模拟肠的蠕动频率。蠕动频率、肠液速率、近端流量及远端流量均可以通过与控制器43电连接的触控屏44进行实时显示,方便患者或者医生获取便携式肠液回输装置的工作状态,从而优化诊疗方案。

如图2、图6及图7所示,为了保证出液管道22内肠液能够流动更加顺畅,蠕动泵1不易被堵塞,进一步地,便携式肠液回输装置还包括恒温辅热器42及控制器43,恒温辅热器42与控制器43电连接,位于计量桶3的底端接头36上,恒温辅热器42在控制器43的作用下,将底端接头36内部的肠液温度维持在人体体温或者略微高于人体体温的温度。由于肠液具有较高的粘性,粘性过大的液体不利于蠕动泵1的顺利泵送,而通过升温有效有效降低液体的粘性,从而使得与底端接头36相连的出液管道22内肠液能够流动更加顺畅。此外,也可以通过适当的增大出液管道22的直径使得肠液的流动性更高。

为了避免肠液流动过程中出现反流现象,进一步地,便携式肠液回输装置还包括用于防止肠液反流的单向阀5,单向阀5固定在计量桶3的底端接头36上或者出液管道22上,单向阀5保证肠液流向的单向性,避免其反流回计量桶3,由此可见,单向阀5能够有效保证肠液流向的一致性。

为了防止计量桶3内部肠液温度过低,造成患者的不适。进一步地,便携式肠液回输装置还包括加热片45及温度传感器46,加热片45固定在计量桶3的背面,其位置正好与刻度标尺32相对,刻度标尺32通常位于计量桶3的正面,温度传感器46则固定在计量桶3的内壁即可。加热片45及温度传感器46均与控制器43电连接,温度传感器46实时采集计量桶3的肠液温度,并传送至控制器43,当控制器43发现实时采集计量桶3的肠液温度低于预设温度时,启动加热片45,并通过触控屏44显示温度预警信号。

为了避免计量桶3中的气压过高且适当排出肠液中多余的气体,进一步地,便携式肠液回输装置还包括单向排气阀6,单向排气阀6设置于计量桶3的上部,计量桶3内的气压过高会阻碍肠液从肠近端流入计量桶3,但由于肠液中会带入空气,故一定计量桶3内的气压超过阀值,应及时将气体从计量桶3内排出。

为了使得便携式肠液回输装置的结构更加紧凑且方便携带,进一步地,便携式肠液回输装置还包括固定框7,计量桶3固定在固定框7的左侧框体内,固定框7的右侧从上到下依次固定有控制器43、电机驱动器12及步进电机13,控制器43通过电机驱动器12与步进电机13电连接,触控屏44设置在控制器43的外壳体431上。将控制器43、电机驱动器12及步进电机13呈竖向分布,利于降低便携式肠液回输装置的厚度,使得其携带更加方便。

如图4及图5所示,为了方便进液管道21和出液管道22分别与肠近端和肠远端固定连接。进一步地,进液管道21的一端设置有用于与肠近端相连的近端连接头81,其另一端与计量桶3的上部固定连接且二者相互相导通,出液管道22的一端与计量桶3的下部固定连接且二者相互相导通,其另一端设置有用于与肠远端相连的远端连接头82,近端连接头81和远端连接头82是具有临床中常见管与肠的连接头结构而设置。优选地,近端连接头81和/或远端连接头82均配置为引流梅花头,引流梅花头是一种常见用于与肠近端和肠远端连接的接头结构。如图4所示,进一步优选地,引流梅花头包括花苞型鼓包83、及一个或者多个引流孔84,一个或者多个引流孔84位于花苞型鼓包83的外表面,当引流梅花头的引流孔84只有1个时,是本实施例特别设计的一种改型梅花头,改型梅花头的中部设置一个较大的引流孔84,这种单孔的引流结构更加有利于肠液的流动。花苞型鼓包83是指鼓包类似于未开花的花苞形状的接头,其类似一侧具有一定锥度的球体,具体可参见附图中引流梅花头的形状。当肠近端端口及肠远端端口可以套接至引流梅花头上时,通过引流梅花头的花苞型鼓包83能够有效撑大肠近端端口及肠远端端口,在撑大后的肠回复力的作用下从而避免大肠近端端口及肠远端端口从接头处滑出,有利于避免从肠近端端口及肠远端端口部位发生泄漏。

为了进一步避免从近端连接头81及远端连接头82处发生泄漏,进一步地,近端连接头81和/或远端连接头82设置有防漏密封圈9,防漏密封圈9套接在肠近端端口及肠远端端口与对应近端连接头81及远端连接头82连接处,而且应包裹这个连接处,进一步避免肠液从近端连接头81及远端连接头82处发生泄漏。优选地,防漏密封圈9从里到外依次由水胶敷料网层91、聚氨酯泡沫垫92、以及聚氨酯半透明膜93组成。其中,水胶敷料网层91主要是由磺胺嘧啶银脂质水胶敷料组成,其能够有效减少创面感染;聚氨酯泡沫垫92具有一定的厚度,其采用无粘边泡沫斜边设计,有利于增强缓冲力及减少压痕;聚氨酯半透明膜93外表面设置有阻菌背衬花纹,具有阻菌、透气以及防水等效果。防漏密封圈9通过设置多层防泄漏的阻隔材料层,使得肠液很难从防漏密封圈9所在处泄漏出来,进一步增强了近端连接头81及远端连接头82处防泄漏的可靠性。如图5所示,优选地,防漏密封圈9为不闭合的圆形,也即防漏密封圈9上设置有扇形缺口94,扇形缺口94使得防漏密封圈9的安装及更换更加便捷。

本发明是通过优选实施例进行描述的,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悉,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或等效替换。本发明不受此处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其他落入本申请的权利要求内的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