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注射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845270发布日期:2020-11-06 16:49阅读:136来源:国知局
一种医用注射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用注射设备,特别地,涉及一种医用注射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注射器结构如公告号为cn204033938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一种注射器,其结构主要包括套筒,套筒内安装有针栓,针栓包括有推送杆、密封圈、手柄,密封圈和手柄分别位于推送杆的两端位置,密封圈安装于套筒内。通过施力于手柄,推送杆能推动密封圈沿套筒内部进行密封滑移。

上述注射器的套筒端部还设置有向外延伸的翻边,该翻边能与使用者的手指相抵,进而有助于推动推送杆进行移动,但传统的注射器端部的翻边长度固定,当需要较大推力时,传统固定尺寸的翻边无法提供足够大的支撑面积,推送杆移动较为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医用注射器,其能根据实际需要,调节抵触件与翻边之间的间距大小,使翻边原有的有效接触面积增大,进而降低推拉推送杆的整体难度。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医用注射器,包括套筒、安装于套筒内的推杆、安装于推杆端部的胶塞,所述套筒端部设有注射头,所述套筒背离注射头的端部设有向外延伸的翻边,

还包括抵触件,所述翻边上设有螺纹孔,所述抵触件包括抵触头以及连接在抵触头上的螺纹杆,所述螺纹杆螺纹连接于螺纹孔,所述抵触件的长度方向垂直于套筒的长度方向。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推杆需要较大的推力时,可通过旋转抵触件,抵触件上的螺纹杆与螺纹孔相互配合,抵触件能更加突出于翻边外侧壁,给使用者提供更大的接触面积,进而降低推拉推送杆的整体难度。

优选的,所述翻边侧壁上设有环形的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同心于螺纹孔且位于螺纹孔的外侧,所述抵触头上安装有橡胶圈,所述橡胶圈滑移连接于容纳槽内。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推送杆从翻边外侧壁推出时,橡胶圈会随之拉出,橡胶圈包裹于推送杆的螺纹杆外侧壁上,提升了使用者的使用舒适度;反之,当推送杆从翻边外侧壁推入时,橡胶圈会移动至容纳槽内,方便整体收纳。

优选的,所述套筒内可拆卸安装有第一筒套,所述第一筒套和所述套筒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筒套靠近于注射头的端部设有第一倒角,所述胶塞外侧壁与套筒内筒壁之间留有间隙,所述胶塞外侧壁上一体设有橡胶凸环,所述橡胶凸环与套筒的内筒壁相抵。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较小的抽力时,无需在套筒内安装入第一筒套,仅依靠橡胶凸环与套筒内筒壁之间的密封挤压力,便可实现对注射液的抽拉;

当需要较大的抽力时,需在套筒内安装入第一筒套,当胶塞移动至第一筒套位置时,橡胶凸环与第一筒套之间产生较大挤压力而产生形变,并且此时,胶塞的外侧壁也会与第一筒套的内套壁相抵,此时,胶塞、橡胶凸环两者与第一筒套之间的有效接触面积增大,便可实现对注射液产生更强的抽拉力;

上述两种使用状态,能根据对应注射液所需的实际抽力来调整胶塞、橡胶凸环两者与第一筒套之间的有效密封接触面积,有助于缓解医护人员长期操作后手部酸痛的问题,操作难度得到有效降低;

另外,第一筒套和套筒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第一密封圈能增加第一筒套和套筒之间的连接稳定性,第一密封圈也能限制套筒内的注射液从第一筒套和套筒之间进行泄露。

优选的,所述第一筒套靠近注射头的端部与所述套筒靠近注射头的端部之间留有间隔,所述橡胶凸环可位于所述间隔内且于套筒筒壁相抵。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一筒套安装于套筒内时,往注射头方向推动胶塞,胶塞上的橡胶凸环能将间隔内所残留的注射液充分挤出。

优选的,所述橡胶凸环内设有空腔。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橡胶凸环与第一筒套之间产生挤压力时,设置有空腔的橡胶凸环相对形变更加顺畅,有助于提升橡胶凸环经过第一倒角时的顺畅度。

优选的,所述第一筒套内套设有第二筒套,所述第二筒套靠近于注射头的端部设有第二倒角。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筒套和第二筒套两者同时位于套筒内,整个套筒内的壁厚加到最厚,此时,胶塞与第二筒套内筒壁之间所产生的挤压力最大,胶塞、橡胶凸环两者与第二筒套之间的有效接触面积最大,此时,拉动推杆,胶塞、橡胶凸环两者与第二筒套之间所产生密封性更强,适用于更高抽力要求的医用环境;

另外,在第一倒角和第二倒角相互配合,橡胶凸环能更顺畅地从间隔、第一倒角、第二倒角三者之间进行顺畅来回移动。

优选的,所述第一套筒内设有滑移通道,所述滑移通道一端贯穿于第一套筒靠近于注射头的端部,所述滑移通道另一端贯穿于第一套筒背离注射头的端部,所述滑移通道内滑移设置有自毁针,所述自毁针的针头朝向注射头一侧且用于扎入胶塞内。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该注射针筒使用完毕之后,将胶塞推向靠近注射头一侧,然后,使用者推动自毁针,自毁针的针头扎入到胶塞内,进而能破坏胶塞自身结构,整个注射针筒的注射密封性便会得到破坏,从而使整个注射针筒无法再次使用。

优选的,所述自毁针的针头对准于空腔所在的橡胶凸环且可扎入到空腔内。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自毁针的针头会扎入到空腔内,不仅橡胶凸环的结构破坏更加容易,而且整个胶塞的结构破坏程度更大。

优选的,所述自毁针与滑移通道之间设有第二密封圈。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二密封圈不仅能提升自毁针与滑移通道之间的连接稳定性,而且能保证自毁针与滑移通道之间的密封性。

优选的,所述自毁针背离针头的一端突出于滑移通道通道口,所述第二筒套上设有用于容纳自毁针背离针头的一端的护槽。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一筒套和第二筒套均位于套筒内时,护套能盖设于自毁针背离针头的一端,以防止意外推动自毁针移动;当需要推动自毁针移动时,可施力于突出于滑移通道通道口的自毁针端部,操作便捷。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部放大图;

图3为图1的b部放大图;

图4为图3的c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1、套筒;2、推杆;3、胶塞;4、注射头;5、第一筒套;6、第一密封圈;7、第一倒角;8、橡胶凸环;9、间隙;10、间隔;11、空腔;12、第二筒套;13、第二倒角;14、滑移通道;15、自毁针;16、第二密封圈;17、翻边;18、螺纹孔;19、抵触件;191、抵触头;192、螺纹杆;20、容纳槽;21、橡胶圈;22、护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附图4,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述,以使本发明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和掌握。

一种医用注射器,包括套筒1、安装于套筒1内的推杆2、安装于推杆2端部的胶塞3,套筒1端部设有注射头4。可通过拉动推杆2来带动位于套筒1内的胶塞3进行移动,注射液便可从注射头4吸入或者射出。

在套筒1背离注射头4的端部设有向外延伸的翻边17,还包括抵触件19,翻边17上设有螺纹孔18,抵触件19包括抵触头191以及连接在抵触头191上的螺纹杆192,螺纹杆192螺纹连接于螺纹孔18,抵触件19的长度方向垂直于套筒1的长度方向。在

翻边17侧壁上设有环形的容纳槽20,容纳槽20同心于螺纹孔18且位于螺纹孔18的外侧,抵触头191上安装有橡胶圈21,橡胶圈21滑移连接于容纳槽20内。

在套筒1内安装有第一筒套5,第一筒套5和套筒1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6,第一密封圈6对第一筒套5和套筒1之间产生弹性挤压力。

第一筒套5靠近于注射头4的端部设有第一倒角7,胶塞3外侧壁与套筒1内筒壁之间留有间隙9。在胶塞3外侧壁上一体设有橡胶凸环8,橡胶凸环8与套筒1的内筒壁相抵。

第一筒套5靠近注射头4的端部与套筒1靠近注射头4的端部之间留有间隔10,橡胶凸环8可位于间隔10内且于套筒1筒壁相抵。

此外,在橡胶凸环8内设有空腔11。

在第一筒套5内套设有第二筒套12,第二筒套12靠近于注射头4的端部设有第二倒角13。

当套筒1内同时安装有第一筒套5以及第二筒套12时,参见图3,第一筒套5靠近注射头4的端部与套筒1靠近注射头4的端部之间的间隔10大小为a,第二筒套12靠近注射头4的端部与套筒1靠近注射头4的端部之间的间隔10大小为b,其中a小于b。

另外,在第一套筒1内设有滑移通道14,滑移通道14一端贯穿于第一套筒1靠近于注射头4的端部,滑移通道14另一端贯穿于第一套筒1背离注射头4的端部,滑移通道14内滑移设置有自毁针15,自毁针15的针头朝向注射头4一侧且用于扎入胶塞3内。自毁针15与滑移通道14之间设有第二密封圈16。

另外,自毁针15背离针头的一端突出于滑移通道14通道口,第二筒套12上设有用于容纳自毁针15背离针头的一端的护槽22。

实际使用过程中:

(1)根据具体医护环境下,针筒抽力相对较小时,可不安装第一筒套5以及第二筒套12,依靠橡胶凸环8与套筒1内筒壁之间的密封挤压力来完成抽血或抽注射液;

(2)根据具体医护环境下,针筒抽力相对较大时,可安装入第一筒套5以及第二筒套12,施力于推杆2,推杆2端部的胶塞3便可沿着套筒1的长度方向进行来回移动,此时,设置有空腔11的橡胶凸环8会依次与套筒1外筒壁、第一筒套5内套壁、第二筒套12内套壁相抵,橡胶凸环8会发生形变,尤其是当胶塞3位于第二筒套12的内套壁挤压时,胶塞3与第二筒套12的内套壁之间的有效接触面积最大,抽力相对最高;

(3)使用完毕之后,先将第二筒套12取出,然后通过按压自毁针15背离针头的一端,自毁针15的针头会依次扎入到橡胶凸环8、空腔11内,胶塞3与套筒1之间的密封性得到破坏。

当然,以上只是本发明的典型实例,除此之外,本发明还可以有其它多种具体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