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创呼吸机的智能鼻罩固定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056125发布日期:2020-11-25 17:34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创呼吸机的智能鼻罩固定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无创呼吸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创呼吸机的智能鼻罩固定系统。



背景技术: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是指夜间睡眠7h内,口或鼻腔气流持续停止10s以上,并超过30次者,常见病因有鼻中隔偏曲、鼻息肉、鼻咽部腺样体肥大,巨舌症、扁桃体肥大、下颌畸形,慢性阻塞性肺病、肺心病、肥胖呼吸困难嗜睡综合征,肢端肥大症、黏液性水肿等,在此期间均无自主呼吸,作为治疗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其中一种重要手段,采用经鼻持续气道内正压通气(cpap)可以产生快速明显的疗效,其中使用无创呼吸机可以持续稳定供给具有有定的压力、温度和湿度的可吸入气体。

现在已开发出具有稳定的结构的呼吸机构和鼻罩结构,本团队长期进行无创呼吸相关设备和部件的自有研发,并且有部分产品在医院中得到广泛使用,并且经过我们大量的检索与参考,发现现有的呼吸装置和鼻罩机构主要有主要有如公开号为jp2016548258、kr101810601b1、jph11276588a和cn106730192b,其中以公开号为cn105771052b所公开的多功能无创呼吸机面罩尤为有代表性,其主要通过在硅胶圈的底端设置t型或y型的硅胶圈沿口,在硅胶圈沿口的两侧设有橡胶圈,在两个橡胶圈之间设有纱布层,可以纱布层隔开患者的面部皮肤,在面罩体上设置换气口,在换气口上设置换气孔,在换气口的外侧设置带缺口的换气口盖,可以调整漏气量,进气管的外端为呈y字型的分叉状,y字型的一端为进气分管,另一端为喂水管。

这种多功能结构的面罩往往使得面罩的重量也相应增加,而对于躺在床上的患者,大重量的面罩与会严重影响舒适度,从而影响患者休息的质量,同时现有的呼吸机对使用者的呼气和吸气的换气周期往往是通过在呼吸机中设置好呼吸周期和设置在呼吸机中的传感器进行更换打开呼气阀和吸气阀,这种设置不能满足对呼吸节奏不稳定的治疗,而且设置在呼吸机中的传感器对监控也具有滞后性,而且现有的鼻罩的的进气孔往往设置和导气管往往设置在鼻罩的前端,当患者躺下时导气管与鼻罩的连接处被支撑气,由于导气管具有一定的重量所以容易发生导气管摇晃和松动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的无创呼吸机所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无创呼吸机的智能鼻罩固定系统。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无创呼吸机的智能鼻罩固定系统,包括:

呼吸机构,用于生成具有预设压力、温度和湿度的可吸入气体;

连接管,一端与所述呼吸机构连通,用于将所述可吸入气体传送到鼻罩;

鼻罩,与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连通,用于安装在使用者的鼻子上,同时将连接管导过来的可吸入气体导入使用者的鼻中;

收紧带,连接于所述鼻罩的上部,用于将鼻罩的上部与使用者固定且密封连接;

下固定机构,连接于所述鼻罩的下部,用于将鼻罩的下部与使用者固定且密封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呼吸机构就包括吸气管路和呼气管路,所述吸气管路按气体的移动路径依次包括进气端、气体混合模块、温控模块、压力模块、吸气阀、湿度模块和第一气口,所述呼气管路按气体的移动路径依次包括第二气口、除湿模块、呼气阀和出气端,所述呼吸机构还设置有y形管,所述第一气口、第二气口分别与y形管的两端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管设置为y形软质管,所述连接管包括主导气管部和分支管部,所述主导气管部的一端与所述呼吸机构的y形管的第三端连接,所述主导气管部的另一端所述分支管部连通,所述分支管部的两个出口部的外周均设置有与所述进气孔的第一螺纹连接的第二螺纹。

进一步的,所述鼻罩包括罩体、软贴合部、上连接杆、第一安装环,所述罩体的下部两侧分别设置有两个进气孔,所述两个进气孔的内侧均设置有第一螺纹,所述软贴合部设置在所述罩体的外周,所述上连接杆设置在所述罩体的上部,所述第一安装环设置在所述罩体的下部。

进一步的,所述上连接杆的顶部设置有第二安装环,所述收紧带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二安装环上,另一端的贴片部穿过所述第二安装环后与收紧带带身的外表面紧贴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贴片与带身的紧贴连接方式为魔术贴结构连接,所述贴片的一侧设置有带钩硬质刺毛,所述带身与所述带钩硬质刺毛对应的一侧设置有柔性圆毛。

进一步的,所述下固定机构包括弹性带和咬套,所述弹性带的一端与罩体下部的第一安装环连接,另一端与咬套连接,所述咬套被构造成卡扣在使用者的上齿,所述弹性带被构造成当咬套卡扣在上齿时所述弹性带发生弹性形变。

本发明所取得的有益效果是:

本鼻罩在对应鼻孔的下部的位置设置有呼吸监控机构,能够及时、快速地将使用者的呼吸频率信息反馈到呼吸机构的控制模块,以更快捷地同步呼吸周期;呼吸监控机构结构简单,通过呼出的气体往下冲击摇摆片从而使得摇摆片与第一接触电片接触,使得感应电路形成回路,然后经过放大电路放大后将信号发送到控制模块进行控制,同时连接管从鼻罩的下部贯穿进入鼻罩,可以将具有一定压力和温度的可吸入气体更准确地送入到使用者的上呼吸道,而不会因为设置前端的进气孔因为先在鼻罩中循环后再进入到鼻腔中,从而压力和温度都有所衰减,往往不能达到治疗所需的最好功效;鼻罩与人体的固定方式通过采用上收紧带和下卡扣咬套,而不是传统的双绑定带的结构对使用者的脸部进行长时间的勒紧后会出现淤血,而且太多的绑带在使用者躺下时凸出的绑带会影响躺下的舒适度,本机构通过使用者在咬套扣在上齿部,此时当鼻罩安装在鼻子的位置上后弹力带具有一顶的拉伸弹力,从而将鼻罩的下部拉紧,然后上部通过收紧带与魔术贴结构进行收紧固定,即可对鼻罩进行安装固定,同时设置有警报机构,用于对鼻罩脱离时或者患者停止呼吸时能够发出明显的警报信号。

附图说明

从以下结合附图的描述可以进一步理解本发明。图中的部件不一定按比例绘制,而是将重点放在示出实施例的原理上。在不同的视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定对应的部分。

图1为本发明的呼吸机构与鼻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鼻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咬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的呼吸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呼吸监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呼吸监控机构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控制模块与各个控制部件的关系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放大电路的电路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呼吸机构与连接管的样品图。

图中:呼吸机构1、机壳11、进气端111、气体混合模块112、温控模块113、压力模块114、吸气阀115、湿度模块116、第一气口117、第二气口121、除湿模块122、呼气阀123、出气端124、控制模块13、连接管2、鼻罩3、罩体31、进气孔311、软贴合部32、上连接杆33、第二安装环331、第一安装环34、收紧带4、下固定机构5、弹性带51、咬套52、呼吸监控机构6、摇摆片61、电源62、led灯63、第一接触电片64、安装座65、放大电路66。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得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其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在查阅以下详细描述之后,本实施例的其它系统、方法和/或特征将变得显而易见。旨在所有此类附加的系统、方法、特征和优点都包括在本说明书内,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并且受所附权利要求书的保护。在以下详细描述描述了所公开的实施例的另外的特征,并且这些特征根据以下将详细描述将是显而易见的。

本发明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组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如图1至图3所示,

一种无创呼吸机的智能鼻罩固定系统,包括:

呼吸机构1,用于生成具有预设压力、温度和湿度的可吸入气体;

连接管2,一端与所述呼吸机构1连通,用于将所述可吸入气体传送到鼻罩3;

鼻罩3,与所述连接管2的另一端连通,用于安装在使用者的鼻子上,同时将连接管2导过来的可吸入气体导入使用者的鼻中;

收紧带4,连接于所述鼻罩3的上部,用于将鼻罩3的上部与使用者固定且密封连接;

下固定机构5,连接于所述鼻罩3的下部,用于将鼻罩3的下部与使用者固定且密封连接;

所述鼻罩3包括罩体31、软贴合部32、上连接杆33、第一安装环34,所述罩体31的下部两侧分别设置有两个进气孔311,所述两个进气孔311的内侧均设置有第一螺纹,所述软贴合部32设置在所述罩体31的外周,所述上连接杆33设置在所述罩体31的上部,所述第一安装环34设置在所述罩体31的下部,

所述呼吸机构1就包括吸气管路和呼气管路,所述吸气管路按气体的移动路径依次包括进气端111、气体混合模块112、温控模块113、压力模块114、吸气阀115、湿度模块116和第一气口117,所述呼气管路按气体的移动路径依次包括第二气口121、除湿模块122、呼气阀123和出气端124,所述呼吸机构1还设置有y形管,所述第一气口117、第二气口121分别与y形管的两端连接;

所述连接管2设置为y形软质管,所述连接管2包括主导气管部和分支管部,所述主导气管部的一端与所述呼吸机构1的y形管的第三端连接,所述主导气管部的另一端所述分支管部连通,所述分支管部的两个出口部的外周均设置有与所述进气孔311的第一螺纹连接的第二螺纹;

所述上连接杆33的顶部设置有第二安装环331,所述收紧带4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二安装环331上,另一端的贴片部穿过所述第二安装环331后与收紧带4带身的外表面紧贴连接;

所述贴片与带身的紧贴连接方式为魔术贴结构连接,所述贴片的一侧设置有带钩硬质刺毛,所述带身与所述带钩硬质刺毛对应的一侧设置有柔性圆毛;

所述下固定机构5包括弹性带51和咬套52,所述弹性带51的一端与罩体31下部的第一安装环34连接,另一端与咬套52连接,所述咬套52被构造成卡扣在使用者的上齿,所述弹性带51被构造成当咬套52卡扣在上齿时所述弹性带51发生弹性形变。

实施例二,本实施例为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描述应当理解本实施例包括前述全部技术特征并作进一步具体描述,

一种无创呼吸机的智能鼻罩固定系统,

呼吸机构1,用于生成具有预设压力、温度和湿度的可吸入气体;

连接管2,一端与所述呼吸机构1连通,用于将所述可吸入气体传送到鼻罩3;

鼻罩3,与所述连接管2的另一端连通,用于安装在使用者的鼻子上,同时将连接管2导过来的可吸入气体导入使用者的鼻中;

收紧带4,连接于所述鼻罩3的上部,用于将鼻罩3的上部与使用者固定且密封连接;

下固定机构5,连接于所述鼻罩3的下部,用于将鼻罩3的下部与使用者固定且密封连接;

所述鼻罩3包括罩体31、软贴合部32、上连接杆33、第一安装环34,所述罩体31的下部两侧分别设置有两个进气孔311,所述两个进气孔311的内侧均设置有第一螺纹,所述软贴合部32设置在所述罩体31的外周,所述上连接杆33设置在所述罩体31的上部,所述第一安装环34设置在所述罩体31的下部,

进一步结合图5所示,所述呼吸机构1就包括吸气管路和呼气管路,所述吸气管路按气体的移动路径依次包括进气端111、气体混合模块112、温控模块113、压力模块114、吸气阀115、湿度模块116和第一气口117,所述呼气管路按气体的移动路径依次包括第二气口121、除湿模块122、呼气阀123和出气端124,所述呼吸机构1还设置有y形管,所述第一气口117、第二气口121分别与y形管的两端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呼吸机构1还包括控制模块13,所述控制模块13与所述气体混合模块112、温控模块113、吸气阀115和呼气阀123电性连接;

所述连接管2设置为y形软质管,所述连接管2包括主导气管部和分支管部,所述主导气管部的一端与所述呼吸机构1的y形管的第三端连接,所述主导气管部的另一端所述分支管部连通,所述分支管部的两个出口部的外周均设置有与所述进气孔311的第一螺纹连接的第二螺纹,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分支管部的两个出口端被构造成贯穿所述进气孔311且设置有一定长度的延伸端;

所述上连接杆33的顶部设置有第二安装环331,所述收紧带4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二安装环331上,另一端的贴片部穿过所述第二安装环331后与收紧带4带身的外表面紧贴连接;

所述贴片与带身的紧贴连接方式为魔术贴结构连接,所述贴片的一侧设置有带钩硬质刺毛,所述带身与所述带钩硬质刺毛对应的一侧设置有柔性圆毛;

所述下固定机构5包括弹性带51和咬套52,所述弹性带51的一端与罩体31下部的第一安装环34连接,另一端与咬套52连接,所述咬套52被构造成卡扣在使用者的上齿,所述弹性带51被构造成当咬套52卡扣在上齿时所述弹性带51发生弹性形变;

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结合图5、图6所示,还包括呼吸监控机构6,设置在鼻罩3中,且与所述呼吸机构1电性连接,用于判断使用者是处于呼气还是吸气状态,同时将信息反馈给呼吸机构1的控制模块13从而控制吸气阀115和呼气阀123的开闭,所述呼吸监控机构6包括摇摆片61、电源62、第一接触电片64、安装座65和放大电路,所述安装座65固定安装在所述鼻罩3内侧下部,且设置在使用者呼气时气体可触及到的位置,所述摇摆片61为弹性金属薄片结构,且所述摇摆片61设置为跳板结构,所述摇摆片61的一端固定设置在安装座65上,另一端可进行上下晃动,所述摇摆片61的固定端与所述电源62电连接,所述第一接触电片64固定安装在安装座65上且设置在所述摇摆片61向下摆动时可触及到的位置,所述第一接触电片64与所述放大电路的第一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放大电路第一输出端与控制模块13电性连接。

实施例三,本实施例为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描述应当理解本实施例包括前述全部技术特征并作进一步具体描述;

一种无创呼吸机的智能鼻罩固定系统,包括,呼吸机构1,用于生成具有预设压力、温度和湿度的可吸入气体;

连接管2,一端与所述呼吸机构1连通,用于将所述可吸入气体传送到鼻罩3;

鼻罩3,与所述连接管2的另一端连通,用于安装在使用者的鼻子上,同时将连接管2导过来的可吸入气体导入使用者的鼻中;

收紧带4,连接于所述鼻罩3的上部,用于将鼻罩3的上部与使用者固定且密封连接;

下固定机构5,连接于所述鼻罩3的下部,用于将鼻罩3的下部与使用者固定且密封连接;

所述鼻罩3包括罩体31、软贴合部32、上连接杆33、第一安装环34,所述罩体31的下部两侧分别设置有两个进气孔311,所述两个进气孔311的内侧均设置有第一螺纹,所述软贴合部32设置在所述罩体31的外周,所述上连接杆33设置在所述罩体31的上部,所述第一安装环34设置在所述罩体31的下部,

所述呼吸机构1就包括吸气管路和呼气管路,所述吸气管路按气体的移动路径依次包括进气端111、气体混合模块112、温控模块113、压力模块114、吸气阀115、湿度模块116和第一气口117,所述呼气管路按气体的移动路径依次包括第二气口121、除湿模块122、呼气阀123和出气端124,所述呼吸机构1还设置有y形管,所述第一气口117、第二气口121分别与y形管的两端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呼吸机构1还包括控制模块13,所述控制模块13与所述气体混合模块112、温控模块113、吸气阀115和呼气阀123电性连接;

所述连接管2设置为y形软质管,所述连接管2包括主导气管部和分支管部,所述主导气管部的一端与所述呼吸机构1的y形管的第三端连接,所述主导气管部的另一端所述分支管部连通,所述分支管部的两个出口部的外周均设置有与所述进气孔311的第一螺纹连接的第二螺纹,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分支管部的两个出口端被构造成贯穿所述进气孔311且设置有一定长度的延伸端;

所述上连接杆33的顶部设置有第二安装环331,所述收紧带4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二安装环331上,另一端的贴片部穿过所述第二安装环331后与收紧带4带身的外表面紧贴连接;

所述贴片与带身的紧贴连接方式为魔术贴结构连接,所述贴片的一侧设置有带钩硬质刺毛,所述带身与所述带钩硬质刺毛对应的一侧设置有柔性圆毛;

所述下固定机构5包括弹性带51和咬套52,所述弹性带51的一端与罩体31下部的第一安装环34连接,另一端与咬套52连接,所述咬套52被构造成卡扣在使用者的上齿,所述弹性带51被构造成当咬套52卡扣在上齿时所述弹性带51发生弹性形变;

还包括呼吸监控机构6,设置在鼻罩3中,且与所述呼吸机构1电性连接,用于判断使用者是处于呼气还是吸气状态,同时将信息反馈给呼吸机构1的控制模块13从而控制吸气阀115和呼气阀123的开闭,所述呼吸监控机构6包括摇摆片61、电源62、第一接触电片64、安装座65、放大电路,所述安装座65固定安装在所述鼻罩3内侧下部,且设置在使用者呼气时气体可触及到的位置,所述摇摆片61为弹性金属薄片结构,且所述摇摆片61设置为跳板结构,所述摇摆片61的一端固定设置在安装座65上,另一端可进行上下晃动,所述摇摆片61的固定端与所述电源62电连接,所述第一接触电片64固定安装在安装座65上且设置在所述摇摆片61向下摆动时可触及到的位置,所述第一接触电片64与所述放大电路第一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放大电路第一输出端与控制模块13电性连接。

进一步结合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警报机构,用于当呼吸监控机构6监测到使用者长期没有呼气的时候所述警报机构发出警报信号,所述警报机构包括警示灯,所述警示灯设置在所述罩体31的前部;

实施例四,本实施例为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描述应当理解本实施例包括前述全部技术特征并作进一步具体描述;

一种无创呼吸机的智能鼻罩固定系统,包括:呼吸机构1,用于生成具有预设压力、温度和湿度的可吸入气体;

连接管2,一端与所述呼吸机构1连通,用于将所述可吸入气体传送到鼻罩3;

鼻罩3,与所述连接管2的另一端连通,用于安装在使用者的鼻子上,同时将连接管2导过来的可吸入气体导入使用者的鼻中;

收紧带4,连接于所述鼻罩3的上部,用于将鼻罩3的上部与使用者固定且密封连接;

下固定机构5,连接于所述鼻罩3的下部,用于将鼻罩3的下部与使用者固定且密封连接;

进一步结合图9所示,所述呼吸机构1包括机壳11以及设置在机壳11内的吸气管路和呼气管路,所述吸气管路按气体的移动路径依次包括进气端111、气体混合模块112、温控模块113、压力模块114、吸气阀115、湿度模块116和第一气口117,所述呼气管路按气体的移动路径依次包括第二气口121、除湿模块122、呼气阀123和出气端124,所述呼吸机构1还设置有y形管,所述第一气口117、第二气口121分别与y形管的两端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呼吸机构1还包括控制模块13,所述控制模块13与所述气体混合模块112、温控模块113、吸气阀115和呼气阀123电性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气体混合模块的进气端包括氧气进气端和空气进气端;

所述鼻罩3包括罩体31、软贴合部32、上连接杆33和第一安装环34,所述罩体31的下部两侧分别设置有两个进气孔311,所述两个进气孔311的内侧均设置有第一螺纹,所述软贴合部32设置在所述罩体31的外周,所述上连接杆33设置在所述罩体31的上部,所述第一安装环34设置在所述罩体31的下部,

所述连接管2设置为y形软质管,所述连接管2包括主导气管部和分支管部,所述主导气管部的一端与所述呼吸机构1的y形管的第三端连接,所述主导气管部的另一端所述分支管部连通,所述分支管部的两个出口部的外周均设置有与所述进气孔311的第一螺纹连接的第二螺纹,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分支管部的两个出口端被构造成贯穿所述进气孔311且设置有一定长度的延伸端;

所述上连接杆33的顶部设置有第二安装环331,所述收紧带4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二安装环331上,另一端的贴片部穿过所述第二安装环331后与收紧带4带身的外表面紧贴连接;

所述贴片与带身的紧贴连接方式为魔术贴结构连接,所述贴片的一侧设置有带钩硬质刺毛,所述带身与所述带钩硬质刺毛对应的一侧设置有柔性圆毛;

所述下固定机构5包括弹性带51和咬套52,所述弹性带51的一端与罩体31下部的第一安装环34连接,另一端与咬套52连接,所述咬套52被构造成卡扣在使用者的上齿,所述弹性带51被构造成当咬套52卡扣在上齿时所述弹性带51发生弹性形变;

还包括呼吸监控机构6,设置在鼻罩3内部的两个进气孔311之间,所述呼吸监控机构6与所述呼吸机构1电性连接,用于判断使用者是处于呼气还是吸气状态,同时将信息反馈给呼吸机构1的控制模块13从而控制吸气阀115和呼气阀123的开闭,所述呼吸监控机构6包括摇摆片61、电源62、led灯63、第一接触电片64、安装座65和放大电路,所述安装座65固定安装在所述鼻罩3内侧下部,且设置在使用者呼气时气体可触及到的位置,所述安装座65的上部设置有供呼气气体穿过的通孔,所述摇摆片61为弹性金属薄片结构,且所述摇摆片61设置为跳板结构,所述摇摆片61的一端固定设置在安装座65上,另一端可进行上下晃动且设置在所述通孔的下部,所述第一接触电片64固定安装在安装座65上且设置在所述摇摆片61向下摆动时可触及到的位置,所述电源62的正极与led灯63的负极连接,所述led灯63的正极与所述所述摇摆片61的固定端连接,所述第一接触电片64与所述放大电路电性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放大电路的所述第一输出端与控制模块13电性连接,所述led灯63安装在安装座65的下部,所述放大电路封装在所述安装座65上;

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结合图8所示,所述放大电路包括电阻602、第一电感601、第二电感603、第一场效应管609、第二场效应管608、第三电感604、第四电感605、第五电感606、电容607和第三场效应管610,所述第一电感的一端与输入端in和电阻的一端连接,另一端与第一场效应管的栅极和第二电感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的另一端与栅偏压电位vgbias连接,所述第二电感的另一端与第二场效应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栅极供给控制电压vc,源极接地,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漏极接第三电感、第四电感和第五电感的各一端,第一场效应管的源极接地,所述第三电感的另一端接第三场效应管的漏极,所述第三场效应管的栅极供给控制电压vc,源极接地,所述第四电感的另一端接电容的一端和输出端,所述第五电感的另一端供给电源62电压vdd;

还包括警报机构,用于当呼吸监控机构6监测到使用者长期没有呼气的时候所述警报机构发出警报信号,所述警报机构包括计时模块、警示灯、蜂鸣器,所述计时模块设置在呼吸机构1内的控制模块13上,所述警示灯和蜂鸣器均设置在所述呼吸机构1的机壳11上,所述计时模块、警示灯和蜂鸣器均与所述控制模块13电性连接,设置计时模块的提示时间,当控制模块13超过提示时间没有接收到呼吸监控机构6的呼吸反馈信号时,控制模块13向所述警示灯和蜂鸣器提供控制电压以打开警示灯和蜂鸣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模块13选用xlt493型号的计时控制芯片。

虽然上面已经参考各种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是应当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进行许多改变和修改。也就是说上面讨论的方法,系统和设备是示例。各种配置可以适当地省略,替换或添加各种过程或组件。例如,在替代配置中,可以以与所描述的顺序不同的顺序执行方法,和/或可以添加,省略和/或组合各种部件。而且,关于某些配置描述的特征可以以各种其他配置组合,如可以以类似的方式组合配置的不同方面和元素。此外,随着技术发展其中的元素可以更新,即许多元素是示例,并不限制本公开或权利要求的范围。

在说明书中给出了具体细节以提供对包括实现的示例性配置的透彻理解。然而,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配置例如,已经示出了众所周知的电路,过程,算法,结构和技术而没有不必要的细节,以避免模糊配置。该描述仅提供示例配置,并且不限制权利要求的范围,适用性或配置。相反,前面对配置的描述将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用于实现所描述的技术的使能描述。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元件的功能和布置进行各种改变。

综上,其旨在上述详细描述被认为是例示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并且应当理解,以上这些实施例应理解为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在阅读了本发明的记载的内容之后,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效变化和修饰同样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