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医药领域,具体两种化合物用于制备抗类风湿性关节炎药物的用途。
背景技术: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种慢性系统性结缔组织疾病,在中医上属“弊证”范畴,其病理特征是滑膜增生导致关节软骨和骨降解,从而导致功能性残疾。ra患者分布于全球,其发病具有一定的种族差异,在不同人群中的患病率为0.18%~1.07%,而在我国的患病率为0.32%~0.36%,且女性多于男性,其高致残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近年已被列为未来对人类健康影响最大、医疗消费最高的五大疾病之一。
ra发病机制复杂,存在多个作用靶点和环节,目前尚未完全阐明,普遍认为与个体遗传易感性、环境因素和失调的免疫反应有关,如何有效地防治ra仍是研究者关注的热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两种化合物用于制备抗类风湿性关节炎药物的用途。
本发明上述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如下化学结构的化合物用于制备抗类风湿性关节炎药物的用途:
一种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物制剂,以上述化合物为活性成分,以药学上可以接受的辅料为载体,制成药学上可以接受的剂型。
进一步地,所述辅料为固体、液体或半固体。
进一步地,所述剂型为注射剂、片剂、胶囊、丸剂、粉剂或口服液。
有益效果:
本发明发现,图1所示的化合物1和化合物2具有和阳性药甲氨蝶呤类似的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活性,因此,图1所示的化合物1和化合物2具有开发成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药物的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化合物1和化合物2的化学结构式;
图2为各组小鼠平均关节炎指数,其中:给药组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p<0.001;
图3为各组小鼠平均体重变化;
图4为各组代表性小鼠第42天处死前的左后肢拍照;
图5为各组小鼠左后肢足垫厚度,其中:给药组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p<0.001;
图6为各组小鼠代表性关节h&e图。
图7为各组小鼠关节h&e打分结果,其中:给药组与模型组比较(**)p<0.0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具体介绍本发明实质性内容,但并不以此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一、试验材料
1、试验用药物及试剂
甲氨蝶呤片:上海上药信宜药厂有限公司,2.5mg/片;化合物1和化合物2的化学结构式如图1所示,前者购自东京化成工业株式会社,后者购自美国steraloids公司;牛ii型胶原:美国chondrex公司;完全弗氏佐剂(cfa):美国chondrex公司;不完全弗氏佐剂(ifa):美国chondrex公司。
2、试验用动物
雄性dba/1小鼠:spf级,体重18-22g,由上海斯莱克试验动物有限公司提供,合格证编号:20170005025510,试验动物生产许可证号:scxk(沪)2017-0005。
3、试验用饲料
全价营养颗粒饲料:由江苏省协同医药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批号:20200409。
4、试验条件
室温20±2℃,湿度55-65%,光照适度,通风洁净良好。动物试验室使用许可证号:scxk(苏)2017-0069。
5、药物及试剂配制
取甲氨蝶呤1片(2.5mg)研碎,加入0.5%cmc-na溶液16.67ml混悬至每毫升含甲氨蝶呤0.15mg,按照0.1ml/10g灌胃给药;精密称取化合物1100mg加入1mldmso溶解,按照每100μl分装保存(-20℃),给药前将100μl母液里加入0.5%cmc-na溶液2.4ml混悬至每毫升含化合物14mg,按照0.1ml/10g灌胃给药;精密称取5mg化合物2加入1mldmso溶解,按照每120μl分装保存(-20℃),给药前将120μl母液里加入0.5%cmc-na溶液2.88ml混悬至每毫升含化合物20.2mg,按照0.1ml/10g灌胃给药;牛ii型胶原免疫乳化剂:吸取2mg/ml牛ii型胶原6ml加入无菌试管,然后按1:1配比加入弗氏完全佐剂6ml,用注射器来回推拉,使牛ii型胶原和佐剂充分乳化混匀,至液体呈乳白色,滴入清水中,乳滴保持原状,不分散。过程均在冰上进行,以防止胶原变形;牛ii型胶原免疫强化乳化剂:吸取2mg/ml牛ii型胶原6ml加入无菌试管,然后按1:1配比加入弗氏不完全佐剂6ml,用注射器来回推拉,使牛ii型胶原和佐剂充分乳化混匀,至液体呈乳白色,滴入清水中,乳滴保持原状,不分散。过程均在冰上进行,以防止胶原变形。
二、试验方法
1、类风湿性关节炎模型造模方法
第一次免疫时,精密吸取10ml牛ii型胶原(2mg/ml),加入10ml弗氏完全佐剂按1:l比例配制成免疫试剂,乳化混匀(整个过程在冰上进行)。采取距小鼠尾根部1-2cm皮下多点注射,正常组每鼠造模时予200μl生理盐水,造模组每鼠给予200μl免疫试剂。第一次免疫后21天,进行第二次免疫加强。精密吸取10ml牛ii型胶原(2mg/ml),加入10ml弗氏不完全佐剂按1:l比例配制成免疫加强试剂,乳化混匀(整个过程在冰上进行)。采取距小鼠尾根部1-2cm皮下多点注射,正常组每鼠造模时予200μl生理盐水,造模组每鼠给予200μl免疫加强试剂。
2、分组给药和检测
将造模后的小鼠随机分为四组:模型组、甲氨蝶呤组(即阳性药组)、化合物1组、化合物2组,同时设置正常组作为对照,正常组不造模仅按上述方法给予生理盐水,共五组,每组8只小鼠。各组给药方法如下所示:
正常组:等量0.5%cmc-na溶液;
模型组:等量0.5%cmc-na溶液;
甲氨蝶呤组:1.5mg/kg,0.1ml/10g;
化合物1组:40mg/kg,0.1ml/10g;
化合物2组:2mg/kg,0.1ml/10g。
甲氨蝶呤组每三天给药一次,其余各组按照剂量每天给药,一共给药3周。
在第二次免疫前和在第二次免疫后每隔3天分别称量各组小鼠体重,用游标卡尺测量小鼠左后肢足垫厚度,并对小鼠足跖关节炎指数进行评分。各关节病变程度按5级评分法,0:无红肿;1:红肿局限于一个足趾;2:红肿多于一个足趾;3:红肿涉及所有足趾和足背;4:整只爪子和踝关节重度红肿。平均关节炎指数(meanarthriticindex,mai)为各剂量组所有小鼠关节炎分数的总和除以该组小鼠的只数。小鼠体重的差异为其他天数的体重(24天,27天,30天,33天,36天,39天,42天)减去第21天的体重除以第21天的体重。取小鼠关节做h&e病理切片。光学显微镜下检查指标如下:(1)关节面软骨是否破坏;(2)滑膜是否增生;(3)滑膜内是否有炎细胞浸润;(4)关节腔内是否有渗出液;(5)血管翳是否明显增多;(6)关节软骨及骨髓质是否被侵袭。根据各种病变轻重程度,依次半定量为0-4分,轻微“0.5分”,轻度“1分”,中度“2分”,重度“3分”,极重度“4分”,无病变组织标记为“0分”,累加所有分数,并计算出每组均分。
3、统计学方法
使用studeng’stest,(*)p<0.05,(**)p<0.01,(***)p<0.001。
三、试验结果
1、各组小鼠平均关节炎指数
各组小鼠平均关节炎指数如表1和图2所示,正常组小鼠无关节病变症状,模型组小鼠关节病变程度最严重,且平均关节炎指数随着试验进程逐渐升高;与模型组相比,甲氨蝶呤组小鼠平均关节炎指数显著降低,说明阳性药甲氨蝶呤抑制了造模小鼠的关节病变程度;与模型组相比,化合物1组、化合物2组小鼠平均关节炎指数也显著降低,说明化合物1和化合物2发挥了和阳性药类似的抑制类风湿性关节炎模型小鼠关节病变的作用。
表1各组小鼠平均关节炎指数
2、各组小鼠体重变化
各组小鼠平均体重如表2和图3所示,与正常组小鼠相比,模型组小鼠体重降低,甲氨蝶呤组、化合物1组、化合物2组小鼠的体重变化情况比模型组有改善。
表2各组小鼠平均体重差异
3、各组小鼠足肿胀变化
各组小鼠左后肢足垫厚度如表3和图5所示,正常组小鼠无足肿胀,模型组小鼠足肿胀明显,且随着试验进程肿胀程度逐渐升高;与模型组相比,甲氨蝶呤组小鼠足肿胀程度显著缓解,说明阳性药甲氨蝶呤抑制了造模小鼠的足肿胀;与模型组相比,化合物1组、化合物2组小鼠的足肿胀程度也明显缓解,说明化合物1和化合物2发挥了和阳性药类似的抑制类风湿性关节炎模型小鼠足肿胀的作用。图4为各组代表性小鼠42天处死前的左后肢拍照。
表3各组小鼠平均左后肢足垫厚度(mm)
4、各组小鼠关节病理检测
图6为各组小鼠代表性关节h&e图,各组小鼠关节h&e打分结果如图7所示,图6、图7说明:与正常比相比,模型组小鼠关节病变严重,h-score最高;与模型组相比,甲氨蝶呤组、化合物1组、化合物2组h-score显著降低。说明化合物1和化合物2发挥了和阳性药类似的抑制类风湿性关节炎模型小鼠关节病变的作用。
上述试验结果表明,图1所示的化合物1和化合物2具有和阳性药甲氨蝶呤类似的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活性,因此,图1所示的化合物1和化合物2具有开发成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药物的前景。
上述实施例的作用在于具体介绍本发明的实质性内容,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知道,不应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局限于该具体实施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