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石墨烯抑菌杀菌除臭中草药垫组合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73892发布日期:2020-10-28 12:26阅读:101来源:国知局
一种石墨烯抑菌杀菌除臭中草药垫组合层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杀菌除臭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为一种石墨烯抑菌杀菌除臭中草药垫组合层。



背景技术:

在我们生活的周围环境中,常有许多不良的气味,这些异味会给人带来不适的感觉,甚至有些异味是有毒有害物质,这些物质被人和动物吸收后会危害健康。为了提高生活环境,使生活环境更加舒适清洁,人们采用各种方法去除环境中的不良气味。

目前除臭方法主要为以下三种类型:物理除臭、化学除臭、生物除臭。物理除臭是通过采用吸附性能优异的吸附剂将恶臭分子吸附到多孔介质中达到除臭的目的或者利用天然芳香物质来掩蔽恶臭味以减轻恶臭。化学除臭是利用利用氧化、还原分解、中和反应、加成反应、缩合反应、离子交换反应等将产生的恶臭物质变为无臭物质从而消除臭气。生物除臭主要是利用微生物将恶臭物质进行降解对固、液相中恶臭逸出可起到抑制作用,但对已散发出的恶臭难以发挥作用且能够利用的菌种有限,但是这些方法都离不开除臭材料的使用,除臭材料大致可以分为吸附性除臭剂、掩蔽除臭剂、化学除臭剂和微生物除臭剂,目前主要使用的主要是吸附性除臭剂和掩蔽除臭剂,吸附性除臭剂是采用具有优异吸附能力的物质利用分子间范德华力将恶臭分子吸附于多孔性物质中的除臭方法,除臭剂比表面大、空容大,通常能吸附减少空气中恶臭浓度以达到除臭的目的,掩蔽除臭剂是用天然芳香油、香料等物质掩蔽恶臭。

主要针对很多难以去除的臭味或者除臭比较麻烦的环境,按比例混合几种有气位的气体,以减轻恶臭,但是现有的除臭材料材料功能单一,不具有杀菌抑菌功能,已经逐渐无法满足市场的功能需求;

石墨烯(graphene)是一种由碳原子以sp2杂化轨道组成六角型呈蜂巢晶格的二维碳纳米材料,参考现有技术cn111111409a-一种基于多孔石墨烯的杀菌抑菌除臭材料,其由以下重量份数的成分制成:多孔石墨烯80-100份、聚乳酸50-60份、纳米蒙脱土1-3份、纳米活性炭5-10份、纳米氧化锌5-10份、聚丁二酸丁二醇酯10-15份、富里酸3-5份、异噻唑啉酮类杀菌剂1-2份、聚氧化乙烯烷基酚醚1-2份、中药杀菌抑菌成分5-10份、海藻酸钠12-16份、柠檬酸0.1-1份、羧甲基壳聚糖10-15份、水100-150份,多孔石墨烯可以有效缩短气体分子的透过通道,有利于提高气体的渗透系数,进而有效提升对臭气吸附能力,与中药杀菌抑菌成分相互配合具有良好的协同杀菌效果。

但其多孔石墨烯制备过于复杂且成本很高,另外多孔石墨烯的能带隙中的电学性质,使臭菌随π-π电子的作用,产生团聚,进而导致石墨烯性能逐步变差直至失活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石墨烯抑菌杀菌除臭中草药垫组合层,解决现有结合石墨烯的中草药抑菌杀菌除臭成本大,以及石墨烯抑菌杀菌除臭的使用寿命问题。

本发明为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手段:

本发明提供一种石墨烯抑菌杀菌除臭中草药垫组合层,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厚层石墨烯1-5份,藿香20-30份、黄精10-18份、莪术5-8份、荆芥穗8-15份、无机盐共聚物超细粉末25-45份、羧甲基纤维素10-15份、微晶蜡3-5份、助剂5-8份、羟基苯甲酸烷基酯3-5份、茶多酚1-4份和芳香剂10-20份。

进一步地,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厚层石墨烯1份,藿香20份、黄精18份、莪术5份、荆芥穗8份、无机盐共聚物超细粉末25份、羧甲基纤维素10份、微晶蜡3份、助剂8份、羟基苯甲酸烷基酯5份、茶多酚4份和芳香剂20份。

进一步地,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厚层石墨烯5份,藿香30份、黄精18份、莪术8份、荆芥穗15份、无机盐共聚物超细粉末45份、羧甲基纤维素15份、微晶蜡5份、助剂5份、羟基苯甲酸烷基酯3份、茶多酚1份和芳香剂10份。

进一步地,石墨烯抑菌杀菌除臭中草药垫组合层还包括原料:绿茶5-10、桑叶5-10、苦参5-10作为清新剂。

进一步地,本发明还提出制作所述中草药垫组合层的工艺步骤,包括:

将厚层石墨烯、藿香、黄精、莪术、荆芥穗混水导入至搅拌机内进行搅拌,形成混合溶液,所述混合溶液中存在固状物;

将所述混合溶液加入至转矩流变仪中加工20min-30min,倒出后形成第一溶液;

将无机盐共聚物超细粉末、羧甲基纤维素、微晶蜡、助剂、羟基苯甲酸烷基酯、茶多酚和芳香剂混水并加热搅拌,倒出后保持加热得到具有稠液粘结效果的第二溶液;

对所述第二溶液进行组合层塑形,塑形成板块状外沿边凸起的形态,冷却后形成初步组合层;

将所述第一溶液加入至具有凹槽的初步组合层中,再次加热5min-10min,取出冷却后形成中草药垫组合层。

进一步地,根据上述的石墨烯抑菌杀菌除臭中草药垫组合层,所述制作所述中草药垫组合层的工艺步骤包括:

将厚层石墨烯、藿香、黄精、莪术、荆芥穗混水导入至搅拌机内进行搅拌,形成混合溶液,所述混合溶液中存在固状物;

将所述混合溶液加入至转矩流变仪中加工20min-30min,倒出后形成第一溶液;

将无机盐共聚物超细粉末、羧甲基纤维素、微晶蜡、助剂、羟基苯甲酸烷基酯、绿茶、桑叶和苦参混水并加热搅拌,倒出后保持加热得到具有稠液粘结效果的第二溶液;

对所述第二溶液进行组合层塑形,塑形成板块状外沿边凸起的形态,冷却后形成初步组合层;

将所述第一溶液加入至具有凹槽的初步组合层中,再次加热5min-10min,取出冷却后形成中草药垫组合层。

进一步地,所述制作所述中草药垫组合层的工艺中,所述将无机盐共聚物超细粉末、羧甲基纤维素、微晶蜡、助剂、羟基苯甲酸烷基酯、茶多酚和芳香剂混水并加热搅拌的步骤中:

所述加热的环境温度为200℃-300℃。

进一步地,所述制作所述中草药垫组合层的工艺中,所述将所述第一溶液加入至具有凹槽的初步组合层中,再次加热5min-10min,取出冷却后形成中草药垫组合层的步骤中:

所述加热的温度环境为100℃-180℃。

本发明提供了石墨烯抑菌杀菌除臭中草药垫组合层,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采用厚层石墨烯混合中药,形成抑菌杀菌除臭组合层,提升抑菌杀菌效率,急速除臭。

(2)采用藿香、黄精、莪术以及荆芥穗构成中药成分的组合层高效且安全进行除臭。

(3)采用无机盐共聚物超细粉末、羧甲基纤维素、微晶蜡、助剂、羟基苯甲酸烷基酯、茶多酚和芳香剂混合制成抑制臭味的熏香粘接剂,与中药与石墨烯混合后粘接冷却后形成中草药垫组合层,进行除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石墨烯抑菌杀菌除臭中草药垫组合层一个实施例的制作所述中草药垫组合层的工艺步骤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石墨烯抑菌杀菌除臭中草药垫组合层另一个实施例的制作所述中草药垫组合层的工艺步骤的流程示意图。

本发明为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包括”、“包含”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他步骤或单元。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以及说明书附图中的术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操作/对象与另一个实体/操作/对象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操作/对象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他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他实施例相结合。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石墨烯抑菌杀菌除臭中草药垫组合层,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厚层石墨烯1-5份,藿香20-30份、黄精10-18份、莪术5-8份、荆芥穗8-15份、无机盐共聚物超细粉末25-45份、羧甲基纤维素10-15份、微晶蜡3-5份、助剂5-8份、羟基苯甲酸烷基酯3-5份、茶多酚1-4份和芳香剂10-20份。

上述的助剂为热塑助剂,也可成为热稳定剂;

上述的芳香剂种类较多,本说明不做具体限定,其主要用于生成抑制臭味的气味,实现掩盖作用。

具体的,

上述的厚层石墨烯1-5份作为载体可以有效缩短气体分子的透过通道,有利于提高气体的渗透系数,进而有效提升对臭气吸附能力,与中药杀菌抑菌成分相互配合具有良好的协同杀菌效果;并且,采用的厚层石墨烯与多孔石墨烯不同,其产生的π-π电子不易于团聚于孔位上,而是沿厚层的能带隙排出,极大的减少的石墨烯的使用,减少制作成本。

上述的藿香20-30份、黄精10-18份、莪术5-8份、荆芥穗8-15份,作为中药除臭剂,用于无味杀菌。

上述无机盐共聚物超细粉末25-45份、羧甲基纤维素10-15份、微晶蜡3-5份、助剂5-8份和羟基苯甲酸烷基酯3-5份,用于制成粘接剂,与中药除臭剂、厚层石墨烯加热混合冷却后,形成固体中草药垫组合层;

上述茶多酚1-4份和芳香剂10-20份为抑制臭味的芳香剂,该芳香剂能够很好的与上述无机盐共聚物超细粉末、羧甲基纤维素、微晶蜡、助剂和羟基苯甲酸烷基酯进行加热混合,得到能够抑制臭味的粘接剂。

在各种实际运用中,上述固体的中草药垫组合层可以作为:塑形成鞋垫、放置于各种家具中的垫体(如杯垫)、鼠标垫等等。

实施例1

本发明提出的石墨烯抑菌杀菌除臭中草药垫组合层,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厚层石墨烯1份,藿香20份、黄精18份、莪术5份、荆芥穗8份、无机盐共聚物超细粉末25份、羧甲基纤维素10份、微晶蜡3份、助剂8份、羟基苯甲酸烷基酯5份、茶多酚4份和芳香剂20份。

具体的,

根据上述配比,其形成的石墨烯抑菌杀菌除臭中草药垫组合层偏重于芳香掩盖式抑菌杀菌除臭,一般作为如上述的放置于各种家具中的垫体(如杯垫)。

实施例2

本发明提出的石墨烯抑菌杀菌除臭中草药垫组合层,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厚层石墨烯5份,藿香30份、黄精18份、莪术8份、荆芥穗15份、无机盐共聚物超细粉末45份、羧甲基纤维素15份、微晶蜡5份、助剂5份、羟基苯甲酸烷基酯3份、茶多酚1份和芳香剂10份。

具体的,

根据上述配比,其形成的石墨烯抑菌杀菌除臭中草药垫组合层偏重于清净无味式抑菌杀菌除臭,一般作为如上述的鞋垫、鼠标垫。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石墨烯抑菌杀菌除臭中草药垫组合层,还包括原料:绿茶5-10、桑叶5-10、苦参5-10作为清新剂。

具体的,可以将清新剂与上述的芳香剂进行替换,或者就将芳香剂以绿茶、桑叶、苦参进行制作。

参考附图1,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根据上述的石墨烯抑菌杀菌除臭中草药垫组合层得出的制作工艺,其制作所述中草药垫组合层的工艺步骤包括:

s1,将厚层石墨烯、藿香、黄精、莪术、荆芥穗混水导入至搅拌机内进行搅拌,形成混合溶液,所述混合溶液中存在固状物;

s2,将所述混合溶液加入至转矩流变仪中加工20min-30min,倒出后形成第一溶液;

s3,将无机盐共聚物超细粉末、羧甲基纤维素、微晶蜡、助剂、羟基苯甲酸烷基酯、茶多酚和芳香剂混水并加热搅拌,倒出后保持加热得到具有稠液粘结效果的第二溶液;

s4,对所述第二溶液进行组合层塑形,塑形成板块状外沿边凸起的形态,冷却后形成初步组合层;

s5,将所述第一溶液加入至具有凹槽的初步组合层中,再次加热5min-10min,取出冷却后形成中草药垫组合层。

参考附图2,为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中根据上述的石墨烯抑菌杀菌除臭中草药垫组合层得出的制作工艺,所述制作所述中草药垫组合层的工艺步骤包括:

s100,将厚层石墨烯、藿香、黄精、莪术、荆芥穗混水导入至搅拌机内进行搅拌,形成混合溶液,所述混合溶液中存在固状物;

s200,将所述混合溶液加入至转矩流变仪中加工20min-30min,倒出后形成第一溶液;

s300,将无机盐共聚物超细粉末、羧甲基纤维素、微晶蜡、助剂、羟基苯甲酸烷基酯、绿茶、桑叶和苦参混水并加热搅拌,倒出后保持加热得到具有稠液粘结效果的第二溶液;

s400,对所述第二溶液进行组合层塑形,塑形成板块状外沿边凸起的形态,冷却后形成初步组合层;

s500,将所述第一溶液加入至具有凹槽的初步组合层中,再次加热5min-10min,取出冷却后形成中草药垫组合层。

具体的,所述制作所述中草药垫组合层的工艺中,所述将无机盐共聚物超细粉末、羧甲基纤维素、微晶蜡、助剂、羟基苯甲酸烷基酯、茶多酚和芳香剂混水并加热搅拌的步骤中:所述加热的环境温度为200℃-300℃。

所述制作所述中草药垫组合层的工艺中,所述将所述第一溶液加入至具有凹槽的初步组合层中,再次加热5min-10min,取出冷却后形成中草药垫组合层的步骤中:所述加热的温度环境为100℃-180℃。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