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血栓取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3015393发布日期:2020-11-20 12:25阅读:91来源:国知局
一种血栓取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尤其涉及一种血栓取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ischemicstroke,ais)是由多种原因导致的脑组织血液循环障碍,并由此产生包括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在内的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进而出现神经功能障碍的一组临床综合症。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有着较高的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占整个脑卒中事件的70%左右。

近年来,脑血管病在我国已跃升为首位死因,是导致患者因病致残的主要原因,已成为我国乃至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

目前针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病因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溶栓治疗和血管内介入治疗(如血管内机械取栓)。其中:

静脉溶栓主要是利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尿激酶(uk)等药物进行溶栓治疗,溶栓治疗的时间窗为3小时~6小时,但静脉溶栓治疗对于急性大血管闭塞效果欠佳,根据文献报告颈内动脉末端闭塞静脉溶栓开通率只有6%。

血管内机械取栓是近年来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治疗最重要的进展,使得ais的治疗时间窗显著延长,并可显著改善急性大动脉闭塞导致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血管内机械取栓,主要是通过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sub-tractionangiography,dsa)确定血管闭塞的位置,然后利用神经微导丝和微导管将取栓器械(如取栓支架)输送至闭塞位置后将血栓取出至体外,从而快速开通闭塞的血管。

目前市售的几种取栓装置,受结构及显影方案等因素的影响,存在取栓过程中血栓逃逸、取栓支架释放状态不明确的问题,取栓支架释放状态是导致血栓逃逸的原因之一,逃逸的血栓在血流冲击作用下又会流向血管远端形成新的栓塞,从而增加了手术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血栓取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能够有效避免血栓在取出过程中取栓支架释放状态不明确及造成的血栓逃逸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血栓取出装置,包括取栓支架、推送导丝、近端显影标记和远端显影标记;在所述近端显影标记和所述远端显影标记之间的取栓支架上设有显影丝;所述取栓支架的有效工作段内的单元网格中还设有带血栓拦阻结构的血栓拦阻臂。

其中:所述取栓支架能够通过与之相连的所述推送导丝在导入鞘中沿轴向方向往复移动,所述取栓支架移动至导入鞘或微导管中呈压缩状态,脱离所述导入鞘或微导管时呈释放状态。

所述取栓支架的有效工作段,包括近端工作段、中间工作段和远端工作段。

显影丝设置在所述取栓支架的近端工作段、中间工作段、远端工作段或整个取栓支架上。

所述取栓支架整体呈镂空圆管状结构;其近端为全开放结构、远端为伞形封闭结构;或其近端、远端均为开放结构。

所述取栓支架的近端工作段为镂空圆管状斜剖面开放结构、远端工作段为镂空圆锥状伞形封闭结构;或远端工作段为由镂空圆管状结构与镂空圆锥状伞形封闭结构共同组成。

所述取栓支架的中间工作段分布有从管壁向管状结构轴心方向斜向内嵌的血栓拦阻臂。

所述取栓支架的单元网格包括结构各不相同的第一单元网格、第二单元网格、第三单元网格;所述取栓支架的镂空结构由所述第一单元网格、第二单元网格、第三单元网格或两两组合或三者共同组合构成。

所述第一单元网格为由第一直杆与第一曲杆构成的类四边形;所述第二单元网格为由所述第一曲杆构成的类六边形;所述第三单元网格由所述第二单元网格和向所述取栓支架轴心方向斜向内嵌的血栓拦阻臂组成。

所述血栓拦阻臂为由第二曲杆或第一直杆构成的至少一组“v”形结构;所述“v”形结构的开口端即血栓拦阻臂的根部与第二单元网格为固定连接。

所述血栓拦阻臂向取栓支架的轴心方向斜向内嵌,内嵌角度范围为25°~70°;其“v”形闭合端沿所述取栓支架的轴向方向弯折,弯折长度范围为1mm~4mm,弯折角度范围为25°~70°。

所述血栓拦阻臂设置在任意多个相邻或不相邻的第二单元网格内。

所述取栓支架的远端工作段的镂空圆锥状伞形结构向所述取栓支架远端方向延伸并汇聚,形成锥顶及延长杆,所述远端工作段的镂空圆锥状伞形结构锥角范围为30°~70°。

所述远端显影标记包括第一远端显影标记和第二远端显影标记;其中,所述第一远端显影标记固定连接于所述取栓支架的远端工作段起始位置,所述第二远端显影标记固定连接在所述远端工作段103的镂空圆锥状伞形结构向远端方向延伸并汇聚形成锥顶的延长杆上。

所述第一远端显影标记设置在所述取栓支架的中间工作段斜向延伸的起始位置处的第一曲杆上。

所述显影丝的数量为3~5根,分别与中间工作段和远端工作段之间的第一远端显影标记固定连接。

一种血栓取出装置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采用激光切割金属圆管再经热处理定型的方式制作镂空的取栓支架及带血栓拦阻结构的血栓拦阻臂的步骤;

固定连接推送导丝与所述取栓支架,将近端显影标记焊接在所述推送导丝上以及将远端显影标记焊接在所述取栓支架上的步骤。

其中:所述血栓拦阻臂为由第二曲杆组成的一至多个近似“v”形结构,所述“v”形结构的开口端即血栓拦阻臂的根部与第二单元网格相连;所述血栓拦阻臂与所述第二单元网格为一体切割而成。

进一步包括:在所述取栓支架的有效工作段内设置显影丝的步骤,具体为:

将所述显影丝沿取栓支架的轴向方向经第一直杆、第一曲杆向取栓支架的远端方向呈螺旋状缠绕;将所述显影丝设置在取栓支架的近端工作段、中间工作段、远端工作段或整个取栓支架上。

所述第一直杆、第一曲杆、第二曲杆的宽度均小于所述取栓支架的壁厚,使构成所述取栓支架的第一直杆和第一曲杆在所述取栓支架的圆周方向尺寸小于其在取栓支架的径向尺寸。

本发明的血栓取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相较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在取栓支架上设置显影丝,配合近端显影标记、第一远端显影标记和第二远端显影标记,能够清晰的显示利用取栓支架在血管内取栓过程中的工作形态,即压缩状态和释放状态,并且能够显示取栓支架的有效工作段在远端方向的具体位置,提高取栓支架的放置精度。

2)本发明通过在取栓支架的有效工作段内的单元网格内设置血栓拦阻臂,能够有效避免血栓在取出过程中的血栓逃逸问题。

3)本发明还通过对取栓支架的有效工作段的设计,例如远端工作段的镂空圆锥伞形结构锥角设计,能够有效阻拦前向血流恢复后被血流冲击掉落的微小血栓,防止在血管远端形成新的栓塞,从而使血管内的血流尽快恢复再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血栓取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血栓取出装置的压缩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血栓取出装置的取栓支架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血栓取出装置的取栓支架近端工作段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血栓取出装置的取栓支架的另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血栓取出装置的取栓支架远端结构另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血栓取出装置的取栓支架单元网格结构示意图及血栓拦阻臂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血栓取出装置的取栓支架中间工作段轴向剖面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血栓取出装置的取栓支架横截面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血栓取出装置的取栓支架血栓拦阻臂其它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1a、图11b、图11c分别为本发明实施例血栓取出装置的取栓支架展开图列、行及螺旋列示意图;

图12a、图12b分别为本发明实施例血栓取出装置的取栓支架血栓拦阻臂位置示意图;

图13a为本发明实施例血栓取出装置的取栓支架远端结构示意图;

图13b为本发明实施例血栓取出装置的取栓支架远端结构另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血栓取出装置的取栓支架远端右视示意图;

图15a为本发明实施例血栓取出装置释放状态下显影丝结构示意图;

图15b为本发明实施例血栓取出装置在血管内压缩状态下显影丝透视示意图;

图15c为本发明实施例血栓取出装置在血管内释放状态下显影丝透视示意图;

图15d为本发明实施例血栓取出装置在血管迂曲段内释放状态下显影丝透视示意图;

图16a、16b、图16c为本发明实施例血栓取出装置输送过程示意图;

图16d为本发明实施例血栓取出装置的取栓支架在病变位置释放后的示意图;

图16e为本发明实施例血栓取出装置将血栓取出后血液再通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血栓取出装置的血栓拦阻臂拦阻血栓的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实施例血栓取出装置的远端工作段拦阻逃逸血栓的示意图;

图19a、图19b为本发明实施例血栓取出装置取栓支架在血管内病变位置释放纵剖面示意图。

【主要符号说明】

1-取栓支架;101-近端工作段;1011-镂空圆管状斜剖面;102-中间工作段;103-远端工作段;104-显影丝;105-延长杆;106-第一单元网格;107-第二单元网格;108-第三单元网格;109-第一直杆;110-第一曲杆;111-血栓阻拦臂;112-第二曲杆;

2-导入鞘;3-推送导丝;4-近端显影标记;

5-远端显影标记;501-第一远端显影标记;502-第二远端显影标记;

6-血管;7-血栓;8-血液;9-小血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本发明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为更清晰的说明和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需参考一幅或多幅附图,但用于描述附图的附加细节或示例并非是对本申请的发明创造、目前所描述的实施例或优选方式中任何一者的范围的限制。除非另有定义,本发明的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技术属于或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发明的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仅为描述具体的实施例,而非在于限制本发明。

本说明书中所述的近端、远端在表示本发明的血栓取出装置的朝向具有相同含义,具体为:“近端”是指使用状态下靠近操作者(心脏)的一端,“远端”是指使用时远离操作者(心脏)的一端。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血栓取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应用该血栓取出装置,通过介入方式以机械手段取出堵塞颅内血管的血栓,以达到血管再通和血流恢复的目的。

该血栓取出装置,包括取栓支架1、导入鞘2、推送导丝3、近端显影标记4和远端显影标记5。其中:

所述取栓支架1的两端分别固定有近端显影标记4和远端显影标记5。所述近端显影标记4与推送导丝3相连;所述推送导丝3穿过导入鞘2,导入鞘2可自由的移动。具体为:取栓支架1与近端显影标记4固定连接;近端显影标记4与推送导丝3固定连接;所述取栓支架1的远端与所述远端显影标记5固定连接;所述远端显影标记5,包括中间工作段102(参考图3)的第一远端显影标记501和最远端的第二远端显影标记502。所述取栓支架1通过所述推送导丝3可在所述导入鞘2中沿其轴向方向往复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取栓支架1,由金属圆管,如镍钛管激光切割后经热处理定型而成,整体呈镂空圆管状结构。所述取栓支架1与所述推送导丝3、所述近端显影标记4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所述取栓支架1与所述远端显影标记5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所述推送导丝3由不锈钢或镍钛合金制成。所述推送导丝3由金属丝制成,金属丝的外层涂有亲水涂层。所述导入鞘2,为由聚酰胺通过挤出方式制成的高分子管材。所述近端显影标记4与所述远端显影标记5均由不透视射线的材料制成,如,其材质为铂铱合金或铂钨合金中的任一种。

本实施例中的血栓取出装置,其取栓支架1有两种状态,即压缩状态和释放状态,相应的该血栓取出装置也具有两种工作状态。图1所示为所述装置的释放状态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血栓取出装置的压缩状态示意图。

如图2所示,该血栓取出装置处于压缩状态时,所述取栓支架1预装在所述导入鞘2中,取栓支架1呈压缩状态,使用时再通过辅助器械导入微导管中,并在微导管中连同推送导丝3保持压缩状态推送至待取出血栓的病灶位置,保持所述取栓支架1位置不变,回撤微导管,使所述取栓支架1脱离微导管即可再次呈释放状态。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血栓取出装置的取栓支架结构示意图。

如图3所示,所述取栓支架1,整体呈镂空圆管状结构,其近端为全开放结构,远端为伞形封闭结构,由金属圆管,如镍钛合金经激光切割制成,其有效工作段可分为近端工作段101、中间工作段102和远端工作段103三部分。其中,近端工作段101处设有显影丝104,远端工作段103沿轴向的延伸部分设有延长杆105。所述显影丝104也可设置在中间工作段102、远端工作段103或设置在整个取栓支架1的单元网格的直杆或曲杆上。

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所述取栓支架1,整体呈镂空圆管状结构,近端、远端均为开放结构。取栓支架1由金属圆管,如镍钛合金经激光切割制成,其工作段可分为近端工作段101、中间工作段102和远端工作段103三部分。其中,近端工作段101的半开放结构,具体为:其横剖面的下半部分为中空的开放结构,上半部分为由镂空的圆管网状结构。近端工作段101处的镂空圆管网状结构还设有显影丝104。其远端工作段103也为中空的开放结构,由所述中间工作段102向远端方向延伸形成。所述远端工作段103的开放结构的各爪末端固设有远端显影标记5,如图6所示。其中,远端显影标记5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血栓取出装置的取栓支架近端工作段结构示意图。

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取栓支架1的近端工作段101为镂空圆管状斜剖面1011,呈中空的开放结构,向远端方向延伸形成中间工作段102(图未示出),向近端方向汇集于一处,并与近端显影标记4、推送导丝3以焊接方式固定连接。

另,参考图3,中间工作段102为镂空圆管状结构,是取栓支架1的主体部分,并设置有从管壁向管状结构轴心方向斜向内嵌的血栓拦阻臂111。中间工作段102向近端方向延伸形成近端工作段101,向远端方向延伸、汇集形成远端工作段103。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血栓取出装置的取栓支架单元网格结构示意图及血栓拦阻臂示意图。

本实施例以该取栓支架1的近端工作段101为例进行说明,如图7所示的近端工作段101的平面展开图,其进一步包括第一单元网格106、第二单元网格107及带有血栓拦阻结构的第三单元网格108。取栓支架1的近端工作段101、中间工作段102、远端工作段103,共由22~49个单元网格。所述的单元网格包括结构各不相同的第一单元网格106、第二单元网格107和第三单元网格108。

其中,单元网格106为由第一直杆109与第一曲杆110构成的近似菱形的类四边形构成;第二单元网格107为由第一曲杆110构成的类六边形构成;第三单元网格108由所述第二单元网格107和向取栓支架1轴心方向斜向内嵌的所述血栓拦阻臂111构成。血栓拦阻臂111为由第二曲杆112组成的一至多个近似v形的结构,较佳地,第二曲杆112的数量为2。v形开口端即血栓拦阻臂111的根部与第二单元网格107相连。血栓拦阻臂111与第二单元网格107为一体切割而成。

所述第一直杆109、第一曲杆110、第二曲杆112的宽度均小于所述取栓支架1的壁厚,即所有构成所述取栓支架1的直杆、曲杆在所述取栓支架1的圆周方向尺寸小于其在所述取栓支架1的径向尺寸,从而使得取栓支架1更容易嵌入血栓,降低血栓脱落几率。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血栓取出装置的取栓支架中间工作段102轴向剖面示意图。

如图8所示,该取栓支架1的左侧连接近端工作段101,右侧连接远端工作段103。中间工作段102中,设于单元网格中的血栓拦阻臂111向取栓支架1轴心方向斜向内嵌,起到拦阻逃逸血栓的作用,多个血栓拦阻臂111降低了血栓逃逸并在血管远端形成新的栓塞的风险。进一步的,血栓拦阻臂111的内嵌角度范围为25°~70°,血栓拦阻臂111的v形闭合端沿取栓支架1轴向方向弯折,弯折长度范围为1mm~4mm,弯折角度范围为25°~70°,弯折后与取栓支架1轴向方向可以平行也可不平行。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血栓取出装置的取栓支架横截面示意图。

如图9所示,该取栓支架1的横截面中,多个血栓拦阻臂111在取栓支架1轴线方向形成一个通道,以便在撑开血栓后尽快恢复一部分前向血流,开放一部分闭塞血管,从而降低脑组织因缺血缺氧性坏死的体积。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血栓取出装置的取栓支架血栓拦阻臂其他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0所示,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血栓拦阻臂111由一组或两组直杆或曲杆构成。在不同的实施例中,血栓拦阻臂111的数量可为4~28个。

图11a、图11b、图11c分别为本发明实施例血栓取出装置的取栓支架展开图行、列及螺旋列状态示意图。

其中,取栓支架1平面展开图中沿黑色粗线方向纵向排列的单元网格所构成的图形称为列。自近端方向始,第一列为列1,第二列为列2,依此类推。同理,将单元网格按纵向排列所构成的另一种情形称为螺旋列,如第一列为螺旋列1、第二列为螺旋列2等。

类似的,沿黑色粗线方向横向排列的单元网格所构成的图形称为行。自近端方向开始,第一行为行1,第二行为行2,依此类推。

如图11a所示,为取栓支架1展开的列1、列2、……、列4排布状态图;图11b所示,为取栓支架1展开的行1、行2、……、行4排布状态图;图11c所示,为取栓支架1展开的螺旋列1、螺旋列2、……、螺旋列4排布状态图。根据实施例的不同,上述的取栓支架1中的列、螺旋列或行的数量分别可以是3~8个。

图12a、图12b分别为本发明实施例血栓取出装置的取栓支架血栓拦阻臂位置示意图。

如图12a、图12b所示,按图11a~图11c中定义的所述取栓支架1展开图的列、行及螺旋列,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血栓拦阻臂111可设置于展开图中第二、第三、第四、第六、第七列中的任一单元网格内。其中,图12a为每列最多4个所述单元网格(如第二单元网格107中)的情况,图12b为每列最多5个所述单元网格的情况。

此外,在其他实施例中,按图11a、图11b、图11c定义的取栓支架1展开图的行、列及螺旋列。在另一实施例中,血栓拦阻臂111还可设置于展开图奇数列和/或偶数列中的2个相邻奇数行和/或2个相邻偶数行和/或2个相邻行所在的所述单元网格内;在再一实施例中,血栓拦阻臂111也可设置于展开图奇数螺旋列或偶数螺旋列中的单元网格内;在又一实施例中,血栓拦阻臂111还可设置于展开图中2个相邻奇数、偶数螺旋列中的单元网格内;在更一实施例中,血栓拦阻臂111也可设置于展开图中间隔一列或两列的单元网格内。

总之,在本发明的所有实施例中,均不限定血栓阻拦臂111在具体单元网格中的位置和数量。

图13a为本发明实施例血栓取出装置的取栓支架远端结构示意图。

如图13a所示,远端工作段103,包括镂空圆管状结构与镂空圆锥状伞形封闭结构。其中,镂空圆管状结构,由中间工作段102镂空圆管状结构的延伸及远端方向的末端所构成,其末端端点有3~4个,并与中间工作段102的第一远端显影标记501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中间工作段102的第一远端显影标记501,其作用在于显示取栓支架1的有效工作段在远端方向的具体位置,以提高取栓支架1的放置精度。

远端工作段103,其镂空圆锥状伞形封闭结构的相对近端(即圆锥状伞形结构)根部与镂空圆管状结构相连,其镂空圆锥状伞形结构向所述取栓支架1的远端方向延伸并汇聚,形成锥顶及延长杆105,并与最远端的第二远端显影标记502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参考图13b。所述远端工作段103,其镂空圆锥状伞形结构的锥角为30°~70°,可拦阻前向血流恢复后被血流冲击掉的血栓,防止在血管远端形成新的栓塞。

图13b为本发明实施例血栓取出装置的取栓支架远端结构另一实施例示意图。

如图13b和图14所示,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远端工作段103,为镂空圆锥状伞形封闭结构,由所述中间工作段102的镂空圆管状结构沿取栓支架1的轴向方向,向远端斜向延伸、汇聚所形成,在汇聚处形成延长杆105(图13b未示)。延长杆105与第二远端显影标记502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远端工作段103,其镂空圆锥状伞形结构锥角为30°~70°。在该实施例中,在中间工作段102斜向延伸的起始位置上的第一曲杆110上,通过焊接方式固定所述中间工作段102的第一远端显影标记501。

在另一实施例中,参考图6,所述的远端工作段103为开放结构,由所述中间工作段102(图未示出)向远端方向延伸形成,并与远端显影标记5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

另,参考图3,所述的显影丝104,其近端与近端显影标记4以焊接方式固定连接,从近端显影标记4开始,所述显影丝104沿取栓支架1的轴向方向经第一直杆109、第一曲杆110向取栓支架1的远端呈螺旋状缠绕,并与所述中间工作段102的第一远端显影标记501以焊接方式固定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直杆109和第一曲杆110的宽度范围在0.04mm~0.1mm,所述显影丝104的直径范围约在0.03mm~0.08mm,取栓支架1的直径为3mm~6mm,因此显影丝104的直径较小缠绕在所述取栓支架1的直杆/曲杆上不会影响取栓支架1的整体尺寸,也不会影响取栓过程中的操作。显影丝104由不透视射线的材料制成,材质为铂铱合金或铂钨合金中的任一种,显影丝104的数量可为3~5根。在本实施例中显影丝104设有3根,分别与3个中间工作段102的第一远端显影标记501(图未示出)以焊接方式固定连接。

图15a为本发明实施例血栓取出装置释放状态下显影丝结构示意图。

如图15a所示,为透视条件下可见显影丝104在取栓支架1处于释放状态下的形态。因为所述显影丝104缠绕在所述取栓支架1上,且所述显影丝104由所述近端显影标记4至中间工作段102的第一远端显影标记501,故所述取栓支架1在血管内全段显影,通过所述显影丝104的形态可判断所述取栓支架1在血管内的整体打开形态,给取栓过程提供了影像学支持。

图15b为本发明实施例血栓取出装置在血管内压缩状态下显影丝透视示意图,图15c为本发明实施例血栓取出装置在血管内释放状态下显影丝透视示意图,图15d为本发明实施例血栓取出装置在血管迂曲段内释放状态下显影丝透视示意图。

如图15b所示,为透视条件下可见的显影丝104在取栓支架1上血管内呈压缩状态下的形态。

如图15c所示,透视条件下可见的显影丝104在取栓支架1上血管内呈释放状态下的形态。

如图15d所示,透视条件下可见的显影丝104在取栓支架1上迂曲血管内呈释放状态下的形态。

图16a、16b、图16c分别为本发明实施例血栓取出装置输送过程示意图。

如图16a~图16c所示,为利用取栓支架1进行取栓的过程。如图16a所示,在该实施例中,一段颅内的血管6因血栓7造成栓塞,血液8无法通过所述血栓7。

如图16b、图16c所示,本实施例中,血栓取出装置的取栓支架1通过器械辅助以压缩状态进入微导管内,并随微导管在血管内行进直至穿过所述血栓7。

图16d为本发明实施例血栓取出装置的取栓支架在病变位置释放后的示意图,图16e为本发明实施例血栓取出装置将血栓取出后血液再通示意图。

如图16d所示,保持所述取栓支架1位置不变,缓慢回撤微导管,所述取栓支架1脱离微导管呈释放状态,并在释放过程中将血栓7锚定,如图19a、图19b所示,同时,随着所述取栓支架1及其所述血栓拦阻臂111恢复释放状态,所述血栓7内部被撑起一个血流通路,恢复部分前向血流,而后共同回撤所述取栓支架1及微导管,所述血栓7被所述取栓支架1从血管内拉出体外,如图16e所示,血管内血流完全再通。

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血栓取出装置的血栓拦阻臂拦阻血栓的示意图。

如图17所示,因所述血栓拦阻臂111的内嵌结构,所述血栓拦阻臂111可以对尺寸较小的小血栓9进行拦阻,防止所述小血栓9随前向血流在血管内远端形成新的栓塞。

图18为本发明实施例血栓取出装置的远端工作段拦阻逃逸血栓的示意图。

如图18所示,取栓支架1在血管内取栓过程中,若有小血栓9脱落,所述远端工作段103可以对所述小血栓9进行拦阻,防止小血栓9随前向血流在血管内远端形成新的栓塞。

本发明的上述不同的实施例的技术实现方式可以进行任意组合,虽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未对所有实现方式的所有可能的组合一一进行描述,但只要上述方案中的技术特征的组合不矛盾,均属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