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产科临床用具领域,具体为一种产科临床用防外流破膜装置。
背景技术:
妇产科是临床医学四大主要学科之一,主要研究女性生殖器官疾病的病因、病理、诊断及防治,妊娠、分娩的生理和病理变化,高危妊娠及难产的预防和诊治,女性生殖内分分泌,计划生育及妇女保健等。现代分子生物学、肿瘤学、遗传学、生殖内分泌学及免疫学等医学基础理论的深入研究和临床医学诊疗检测技术的进步,拓宽和深化了妇产科学的发展,为保障妇女身体和生殖健康及防治各种妇产科疾病起着重要的作用。
自然破膜是第一产程的重要临床表现,羊水一般被阻断为两个部分,在胎儿露出头部前面的羊水为前羊水。随着产程的进行,前羊水内压力增大,当达到一定的程度时,胎膜破裂,羊水流出,正常情况下,这时的宫口多近开全或已开全。若存在异常产程,如潜伏期延长、宫颈扩张延缓等情况,根据产妇的宫缩情况、宫颈扩张的速度进行判断,在排除胎儿头盆不正、胎位不正等情况下,方可实行人工破膜。人工破膜即人为的方式干预撕破宫口处羊膜,以便观察羊水颜色、加强宫缩、加速产程进展,是自然分娩过程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引产方式。人工破膜通常都会借用破膜装置。现有的破膜装置(如专利号为cn107115138b的发明专利中),其结构和功能过于单一,并且在进行破膜时,容易导致羊水外流,给医护人员的操作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产科临床用防外流破膜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产科临床用防外流破膜装置,包括可穿戴结构与防外流破膜结构,所述防外流破膜结构包括防外流罩体、隔板,防外流罩体呈帽形状且其具有一底端封闭、顶部开口朝上的罩腔;所述隔板上设有密封滑孔,隔板横向连接于防外流罩体内侧且其将罩腔内分为上罩室与下罩室,上罩室上端面为与人体阴部贴合的曲面,上罩室具有收缩变形段与密封裙边;所述可穿戴结构置于防外流罩体前后两侧端,可穿戴结构包括第一固定带与两个第一连接带,第一固定带呈腰形状且其上可自由伸缩,第一固定带上设有用于限制其伸缩长度的固定扣;两所述第一连接带的一端分别连接固定扣以及第一固定带,两第一连接带的另一端连接防外流罩体前后两侧端。通过可穿戴结构可将破膜装置穿戴于用户身上,利用固定扣调节其伸缩长度,同时使用方便,实用性强。
优选的,收缩变形段置于上罩室中部且其呈波纹状,收缩变形段为可发生塑性变形的多个伸缩区连接而成;所述密封裙边置于上罩室底部外沿,密封裙边的厚度由边缘向上罩室中心逐步增加。收缩变形段可沿上下方向适度收缩变形,保证在不同人体阴部轮廓状态下,都能很好的贴合阴部外轮廓,保证密封性。而密封裙边采用了医用硅胶、医用聚氨酯制造,保证所述密封裙边的柔软性以及与人体贴合,而且由于所选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密封裙边与人体皮肤接触不易出现过敏等不良反应,更加安全。
优选的,防外流破膜结构还包括驱动组件与破膜组件,破膜组件包括破膜杆、破膜针,破膜杆竖向设置且其置于防外流罩体内侧,破膜杆可滑移于密封滑孔内,破膜杆伸出密封滑孔的端部连接有破膜针。
优选的,驱动组件置于下罩室内,驱动组件用于驱动破膜组件伸出密封滑孔,驱动组件包括把手、第一转动杆、第二转动杆、第三转动杆、圆柱凸轮与导向套;所述把手置于防外流罩体外侧且其端部伸进下罩室内并连接有第一转动杆,第一转动杆端部并连接有第一斜齿轮,第一斜齿轮端部啮合有第二斜齿轮,且第二斜齿轮套装于第二转动杆上,第二转动杆端部通过转轴活动连接下罩室侧壁。
优选的,第二转动杆端部连接有第三斜齿轮,第三转动杆竖向设置且其底端设有与第三斜齿轮啮合的第四斜齿轮,其顶端活动连接隔板;所述第三转动杆上装设有圆柱凸轮与导向套,圆柱凸轮下侧端抵触有接触轮,且接触轮端部连接有支杆。支杆的自由端连接破膜杆,支杆中部连接导向套,支杆可在圆柱凸轮运转抵触于接触轮时带动破膜杆移动,并使破膜杆带动破膜针伸出密封滑孔并伸入人体阴部内侧。在将防外流罩体吸附固定后,通过转动把手,使把手带动第一转动杆运转,并使第一转动杆带动第一斜齿轮,使其啮合传动于第二转动杆,而且第二转动杆也会随之带动第三转动杆运转,使第三转动杆上的圆柱凸轮抵触于接触轮,使接触轮带动支杆,支杆带动其端部的破膜针伸出密封滑孔并伸入人体阴部内侧,从而方便人工破膜。
优选的,防外流罩体还设有接头,防外流罩体内侧设有与接头连接的负压管,防外流罩体外侧设有与接头连接的连接管,且连接管连接有负压源,负压源上设有开关。
优选的,防外流罩体能保持良好密封,维持良好的负压状况。手术进行时,通过打开所述开关,使负压源实现负压,并使防外流罩体吸附于人体阴部,完成后,打开所述开关,即可解除负压,方便地将本发明的防外流罩体从人体上移除,防外流罩体可吸附于人体的阴道口部位,避免了羊水外流造成的污染和给医护人员的操作带来的不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能方便的实现人工破膜,可通过可穿戴结构可将破膜装置穿戴于用户身上,利用固定扣调节其伸缩长度,同时使用方便,实用性强。
2、本发明的防外流罩体可吸附于人体的阴道口部位,避免了羊水外流造成的污染和给医护人员的操作带来的不便。
3、本发明的防外流罩体采用的收缩变形段可沿上下方向适度收缩变形,保证在不同人体阴部轮廓状态下,都能很好的贴合阴部外轮廓,保证密封性,而且密封裙边采用了医用硅胶、医用聚氨酯制造,保证密封裙边的柔软性以及与人体贴合,且更加舒适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防外流罩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防外流罩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图3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负压源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1、防外流罩体;101、上罩室;102、下罩室;1011、收缩变形段;1012、密封裙边;2、隔板;201、密封滑孔;3、第一固定带;4、第一连接带;5、固定扣;6、破膜杆;7、破膜针;8、把手;9、第一转动杆;10、第二转动杆;11、第三转动杆;12、圆柱凸轮;13、导向套;14、第一斜齿轮;15、第二斜齿轮;16、第三斜齿轮;17、第四斜齿轮;18、接触轮;19、支杆;20、接头;21、负压管;22、连接管;23、负压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竖直”、“上”、“下”、“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请参阅图1-2,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产科临床用防外流破膜装置,包括可穿戴结构与防外流破膜结构,所述防外流破膜结构包括防外流罩体1、隔板2,防外流罩体1呈帽形状且其具有一底端封闭、顶部开口朝上的罩腔;所述隔板2上设有密封滑孔201,隔板2横向连接于防外流罩体1内侧且其将罩腔内分为上罩室101与下罩室102,上罩室101上端面为与人体阴部贴合的曲面,上罩室101具有收缩变形段1011与密封裙边1012;所述可穿戴结构置于防外流罩体1前后两侧端,可穿戴结构包括第一固定带3与两个第一连接带4,第一固定带3呈腰形状且其上可自由伸缩,第一固定带3上设有用于限制其伸缩长度的固定扣5;两所述第一连接带4的一端分别连接固定扣5以及第一固定带3,两第一连接带4的另一端连接防外流罩体1前后两侧端。通过可穿戴结构可将破膜装置穿戴于用户身上,利用固定扣5调节其伸缩长度,同时使用方便,实用性强。
在本实施例中,收缩变形段1011置于上罩室101中部且其呈波纹状,收缩变形段1011为可发生塑性变形的多个伸缩区连接而成;所述密封裙边1012置于上罩室101底部外沿,密封裙边1012的厚度由边缘向上罩室101中心逐步增加。收缩变形段1011可沿上下方向适度收缩变形,保证在不同人体阴部轮廓状态下,都能很好的贴合阴部外轮廓,保证密封性。而密封裙边1012采用了医用硅胶、医用聚氨酯制造,保证所述密封裙边1012的柔软性以及与人体贴合,而且由于所选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密封裙边1012与人体皮肤接触不易出现过敏等不良反应,更加安全。
实施例2:请参阅图3-5,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产科临床用防外流破膜装置,包括可穿戴结构与防外流破膜结构,在本实施例中,防外流破膜结构还包括驱动组件与破膜组件,破膜组件包括破膜杆6、破膜针7,破膜杆6竖向设置且其置于防外流罩体1内侧,破膜杆6可滑移于密封滑孔201内,破膜杆6伸出密封滑孔201的端部连接有破膜针7。
在本实施例中,驱动组件置于下罩室102内,驱动组件用于驱动破膜组件伸出密封滑孔201,驱动组件包括把手8、第一转动杆9、第二转动杆10、第三转动杆11、圆柱凸轮12与导向套13;所述把手8置于防外流罩体1外侧且其端部伸进下罩室102内并连接有第一转动杆9,第一转动杆9端部并连接有第一斜齿轮14,第一斜齿轮14端部啮合有第二斜齿轮15,且第二斜齿轮15套装于第二转动杆10上,第二转动杆10端部通过转轴活动连接下罩室102侧壁。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转动杆10端部连接有第三斜齿轮16,第三转动杆11竖向设置且其底端设有与第三斜齿轮16啮合的第四斜齿轮17,其顶端活动连接隔板2;所述第三转动杆11上装设有圆柱凸轮12与导向套13,圆柱凸轮12下侧端抵触有接触轮18,且接触轮18端部连接有支杆19。
在本实施例中,支杆19的自由端连接破膜杆6,支杆19中部连接导向套13,支杆19可在圆柱凸轮12运转抵触于接触轮18时带动破膜杆6移动,并使破膜杆6带动破膜针7伸出密封滑孔201并伸入人体阴部内侧。在将防外流罩体1吸附固定后,通过转动把手8,使把手8带动第一转动杆9运转,并使第一转动杆9带动第一斜齿轮14,使其啮合传动于第二转动杆10,而且第二转动杆10也会随之带动第三转动杆11运转,使第三转动杆11上的圆柱凸轮12抵触于接触轮18,使接触轮18带动支杆19,支杆19带动其端部的破膜针7伸出密封滑孔201并伸入人体阴部内侧,从而方便人工破膜。
在本实施例中,防外流罩体1还设有接头20,防外流罩体1内侧设有与接头20连接的负压管21,防外流罩体1外侧设有与接头20连接的连接管22,且连接管22连接有负压源23,负压源23上设有开关。防外流罩体1能保持良好密封,维持良好的负压状况。手术进行时,通过打开所述开关,使负压源23实现负压,并使防外流罩体1吸附于人体阴部,完成后,打开所述开关,即可解除负压,方便地将本发明的防外流罩体1从人体上移除,防外流罩体1可吸附于人体的阴道口部位,避免了羊水外流造成的污染和给医护人员的操作带来的不便。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