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声球囊导管系统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3054345发布日期:2020-11-25 17:31阅读:100来源:国知局
一种超声球囊导管系统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清除血管阻塞斑块的超声球囊导管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血管钙化是指动静脉血管管壁中有钙盐沉积,也就是动静脉内壁的钙化斑,严重威胁患者的身体健康。近年来,对于血管内的钙沉积,通常是通过小型手术的方式,将设置有球囊的导管插入至血管中,并在球囊到达钙沉积处使得球囊膨胀,并利用布置在球囊中的电极工作而释放高压脉冲,从而形成冲击波,该冲击波通过流体传播并撞击球囊壁和钙化的区域,以利用该重复的脉冲破坏钙沉积。

先前技术中,大多是采用在人体内产生冲击波的方式来去除人体血管内钙化斑块,其需要在人体内产生较高的高压脉冲,并通过产生的脉冲来促使球囊内充盈的液体产生气泡,使得气泡在破裂时作用于球囊壁,进而再作用于钙化的斑块。然而,人体同一根血管上不同位置的血管厚度并不相同,而脉冲产生的冲击波如果过大,则会对血管造成一定程度的伤害,因此,上述采用脉冲来消除人体内钙化斑块的技术并没有应用于临床。

为了能够安全有效地去除血管内的钙化斑块,公开号为cn109953799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超声球囊导管组件、导管系统及使用方法,其中通过采用在人体内形成超声波的方式来去除人体血管内的钙化斑块。然而,该方案中仅解决了钙化斑块的去除问题,但去除后的斑块仍然遗留在血管内,若不能将其从人体血管中取出,则会随着血液流通至身体的其他部位,如心脏,这样给术后病人的身体健康带来极大的威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清除血管阻塞斑块的超声球囊导管系统,从而在去除血管中阻塞的钙化斑后将其从血管中去除。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超声球囊导管系统,包括导管组件和能够发出超声波的超声波发生元件,所述导管组件包括球囊导管,所述球囊导管包括内导管和设置在所述内导管上且能够膨胀的球囊,所述内导管沿轴向穿过所述球囊内腔并能够向所述球囊的内腔中通入流体,所述球囊的周部与所述内导管之间密封连接,所述超声波发生元件设置在所述内导管上并位于所述球囊的内腔中,所述导管组件还包括:

第一导管,其能够相对滑动地套设在所述球囊导管外;

第二导管,其能够相对滑动地套设在所述第一导管外;

滤网套管,其周壁呈网状,所述滤网套管能够相对滑动地套设在所述第一导管外,所述滤网套管的前端部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导管的前部上,所述滤网套管的后端部固定地连接在所述第二导管的前部上;

保护套管,能够相对滑动地套设在所述第二导管及所述滤网套管外。

优选地,所述导管系统还包括固设在所述第一导管后部的第一把手、固设在所述第二导管后部的第二把手,所述第一把手与所述第二把手之间还设置有能够将两者相对分离或者相对固定的锁扣。

优选地,所述超声球囊导管系统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超声发生元件工作状态的超声控制发生器,所述超声发生元件通过穿出至所述球囊外部的连接线与所述超声控制发生器连接。

优选地,所述滤网套管的前端部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导管的第一连接位置,所述滤网套管的后端部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导管的第二连接位置,所述滤网套管具有收起状态和打开状态,当所述滤网套管处于收起状态时,所述第一连接位置与所述第二连接位置之间的间距与所述滤网套管的长度相同,所述滤网套管呈圆筒状地套设在所述第一导管外;当所述滤网套管处于打开状态时,所述第一连接位置与所述第二连接位置之间的间距小于所述滤网套管的长度,所述滤网套管呈锥台状地套设在所述第一导管外。

进一步地,当所述滤网套管处于所述打开状态时,所述滤网套管具有位于所述保护套管外的收集工作位置,以及收容在所述保护套管中的回收工作模式。

进一步地,当所述滤网套管处于打开状态时,所述滤网套管被挤压变形而形成所述锥台状且能够收集血管斑块的回收滤网,所述回收滤网呈前端面积大且后端面积小的锥台状。

更进一步地,所述回收滤网包括前端部相接的第一锥形部与第二锥形部,所述第一锥形部自所述第二连接位置向前并向外倾斜延伸,所述第二锥形部自所述第一连接位置向前并向外倾斜延伸,且所述第二锥形部位于所述第一锥形部中。

更进一步地,所述回收滤网在所述第一连接位置与所述第二连接位置之间的间距小于所述滤网套管的一半长度时形成。

优选地,所述滤网套管是由金属丝或者高强度pp材料制成的柔性带编织形成的圆筒状。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上述超声球囊导管系统的使用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超声球囊导管系统的使用方法,采用如上述的超声球囊导管系统,所述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保持所述球囊位于所述第一导管中,且所述滤网套管沿轴向伸长地套设在所述第一导管外,将所述第一导管与第二导管及保护套管同步地自后向前穿入至初始预设位置;

(2)将所述第一导管、所述滤网套管及所述第二导管同步地向前滑动而使其穿出至所述保护套管外至第一预设位置;

(3)经由所述内导管将所述球囊从所述第一导管中向前穿出至第二预设位置;

(4)向后拉动所述第一导管使其相对第二导管向后滑动,使得所述滤网套管沿轴向被挤压变形而张开形成锥台状的回收滤网;

(5)向所述内导管中通入流体并使所述球囊充盈所述液体后膨胀,随后所述超声波发生元件工作以预设时长发生超声波;

(6)打开所述内导管的液流输入口,向后拉动所述内导管,使得所述球囊向后运动且在向后运动的过程中逐渐释放其内部的液体,直至所述球囊被收容至所述第一导管中;

(7)同步地向后拉动所述第一导管、第二导管,使得所述回收滤网被挤压并收容至所述保护套管中,

其中,所述步骤(4)先于、或后于、或同步于所述步骤(5)进行。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发明的超声球囊导管系统及其使用方法,能够在去除血管内阻塞的钙化斑块后,还能够破碎的钙化斑从血管中一并带出,使其彻底地从血管中清除,避免钙化斑块仍然留在血管中随血液流动而造成的风险。该超声球囊导管系统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的超声球囊导管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发明的超声球囊导管系统的侧视图;

附图3为沿附图2中p-p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本发明的超声球囊导管系统的初始状态的纵向剖切示意图;

附图5为图4中a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6为本发明的超声球囊导管系统中,第一导管与第二导管伸出至初始预设位置时的纵向剖切示意图;

附图7为图6中b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8为本发明的超声球囊导管系统中,滤网套管转换为打开状态后的纵向剖切示意图;

附图9为图8中c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10为在图8的基础上,球囊向前伸出至第二预设位置时的纵向剖切示意图;

附图11为图10中d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12为在图10的基础上,球囊中注入液体后膨胀时的纵向剖切示意图;

附图13为图12中e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14为在图12的基础上,球囊逐渐向后运动并排液的过程中的纵向剖切示意图;

附图15为图14中f部放大示意图;

其中:1、球囊导管;11、内导管;12、球囊;13、注液头;2、滤网套管;21、第一锥形部;22、第二锥形部;3、第一导管;4、第二导管;5、保护套管;6、超声波发生元件;7、操作把手;70、把手座;71、第一把手;72、第二把手;73、限位槽;8、超声波控制发生器;9、连接线;10、血管;20、钙化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阐述。

以下关于前后方向的描述,均是按照该导管系统在使用时,导管组件穿至血管10中时的穿入方向进行参考定义的,其中先进入血管10的端部为前,反之为后。

参见图1至图3所示,一种超声球囊导管系统,包括导管组件和能够发出超声波的超声波发生元件6,以及用于控制超声波发生元件6工作的超声波控制发生器8。

导管组件包括球囊导管1,该球囊导管1包括内导管11和设置在内导管11前部且能够膨胀的球囊12,内导管11沿轴向穿过球囊12的内腔并能够向球囊12的内腔中通入流体,球囊12的周部与内导管11之间密封连接,位于球囊12内腔中的内导管11上具有多个液流孔,该液流孔连通球囊12内腔与内导管11的内腔,内导管11的后端部设置有注液头13,通过向注液头13中注入液体,液体经内导管11的液流孔进入球囊12的内腔而使得球囊12膨胀,或者液体从球囊12中自液流孔流出内导管11而使得球囊12收缩。超声波发生元件6设置在内导管11上并位于球囊12的内腔中,连接线9的一端连接超声波发生元件6,另一端穿出至球囊12外并连接超声波控制发生器8。

该导管组件还包括:

第一导管3,该第一导管3能够相对滑动地套设在球囊导管1外;

第二导管4,该第二导管4能够相对滑动地套设在第一导管3外;

滤网套管2,其在未被挤压时呈圆筒状,其周壁呈网状,其可以采用高强度pp材料制成的柔性带编织形成,或者采用金属丝编织形成,优选采用钛合金丝。该滤网套管2能够相对滑动地套设在第一导管3外,滤网套管2的前端部固定连接在第一导管3的前部上,其连接位置为第一连接位置;滤网套管2的后端部固定地连接在第二导管4的前部上,其连接位置为第二连接位置;

保护套管5,该保护套管5能够相对滑动地套设在第二导管4及滤网套管2外。

其中,滤网套管2根据其轴向被挤压的状况具有收起状态与打开状态,当滤网套管2处于收起状态时,第一连接位置与第二连接位置之间的间距与滤网套管2的长度相同,该滤网套管2呈圆筒状地套设在第一导管3外;当滤网套管2处于打开状态时,第一连接位置与第二连接位置之间的间距小于滤网套管2的长度,滤网套管2沿轴向被挤压变形而呈锥台状地套设在第一导管2外。

在具体使用时,该滤网套管2在处于打开状态时,滤网套管2被挤压变形而形成锥台状而能够收集血管斑块20的回收滤网,且该回收滤网呈前端面积大且后端面积小的锥台状,位于滤网套管2前方的钙化斑块能够在向后运动时进入至回收滤网中而被其收集。

具体参见图8至图15所示,滤网套管2在打开状态下所形成的回收滤网包括前端部相接的第一锥形部21与第二锥形部22,第一锥形部21自上述第二连接位置向前并向外倾斜延伸,第二锥形部22自所述第一连接位置向前并向外倾斜延伸,且第二锥形部22位于第一锥形部21中.该回收滤网在第一连接位置与第二连接位置之间的间距小于滤网套管2的一半长度时形成的。打开状态下的滤网套管2还具有位于保护套管5外的收集工作状态以及收容在保护套管5中的回收工作模式。

参见各附图所示,该导管系统还包括操作把手7,该操作把手7包括固设于第一导管3后部的第一把手71、固设于第二导管4后部的第二把手72,第一把手71与第二把手72之间还设置有能够将两者相对分离或者相对固定的锁扣(图中未示出)。通过锁扣将第一把手71与第二把手72相互固定时,可以驱使并保证第一导管3、第二导管4及滤网套管2同步地前后运动;当锁扣解开而使得第一把手71与第二把手72相互分离时,用户可以单独地驱使第一导管3向后运动,从而使得滤网套管2被挤压变形而从收起状态向打开状态转换。

该操作把手7还包括固设于保护套管5后部的把手座70,该把手座70上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限位槽73,第一把手71与第二把手72能够相对滑动地设置在限位槽73中,这样能够在实际操作中对第一导管3及第二导管4的滑动位置进行限位,同时,使得第一把手71和/或第二把手72相对把手座70固定时,还能够保证保护套管5与第一导管3和/或第二导管4同步滑动。

以下结合附图来说明本实施例的超声球囊导管系统的使用方法:

参见图3至图5所示,先保持球囊12处于未充盈状态并位于第一导管3中,且滤网套管2处于收起状态,滤网套管2沿轴向伸长地套设在第一导管3外,第二导管4及滤网套管2均位于保护套管5中,将该状态的导管组件的前端向前穿入至血管10中至初始预设位置,该初始预设位置在血管10中位于血管阻塞斑块20的后方。

参见图6、图7所示,保持保护套管5不动,驱使第一导管3、第二导管4及滤网套管2同步地向前滑动,使其穿出至保护套管5外至第一预设位置,该第一预设位置在上述初始预设位置前方,且在血管10中位于血管阻塞斑块20的后方。

参见图8、图9所示,保持第二导管4不动,向后拉动第一导管3,使其相对第二导管4向后滑动,使得滤网套管2沿轴向被挤压而张开形成锥台状的回收滤网,该回收滤网的前端外周应与血管10的内壁接触或者仅有较小间隙。

参见图10、图11所示,经由内导管11将球囊12从第一导管3中向前穿出至第二预设位置,此时球囊12位于第一导管3的管腔外并对应于血管中形成阻塞的钙化斑块20的位置处。

参见图12、图13所示,从注液头13处注入液体,使得液体经由内导管11进入球囊12的内腔中而使得球囊12膨胀,球囊12涨开时其外周接触钙化斑块20,随后启动超声波发生元件6使其以预定时长产生超声波,超声波作用于钙化板块20后将钙化斑20破碎而使其从血管壁上脱离。

参见图14、图15所示,打开内导管11的液流输入口,即保持其后端注液头13的口部敞开,随后向后拉动内导管11,使得球囊12向后运动,且球囊12在向后运动的过程中被挤压而使得其内腔中的液体从内导管11中被排出,球囊12的后部逐渐收缩,而球囊12的前部仍然保持涨紧及充盈的状态,这样,球囊12在向后运动时,便将破碎留在血管中的钙化板块20逐渐向后推动,而使其向回收滤网(即打开状态下的滤网套管2)中驱赶,使得钙化板块20全部进入至回收滤网中,直至球囊12被收容至第一导管3中,或者直接从第一导管3中向后拉出。

最后,无图示,同步地向后拉动第一导管3与第二导管4,使得收集有钙化板块20的回收滤网被挤压并收容至保护套管5中。此时,便可以驱使第一导管3、第二导管4及保护套管5同步地向后运动,使其从血管10中取出。

如此,便完成了在去除血管10周壁上阻塞的钙化斑块20的同时,还将去除的钙化斑块20从血管10中清除,避免钙化斑块20仍然留在血管10中随血液流动而造成的风险。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