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部轮廓维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21947发布日期:2020-12-08 15:04阅读:101来源:国知局
耳部轮廓维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疗辅助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耳部轮廓维持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人们的生活品质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自身外表也越来越重视,并且随着技术的发展,整容手术也越来越成熟,越来越多的人们采用整容手术对面部以及人体其他的一些部位进行整形。鼻部整形术即对鼻部进行整形美容的外科手术,是整形美容外科手术中最普遍的手术之一。而耳软骨隆鼻是指通过使用自身耳软骨移植作为隆鼻材料的一种鼻部整形术,由于其整形效果良好,越来越多的推广应用到了临床中。

耳甲腔软骨和耳甲艇软骨是鼻整形术中软骨的良好来源之一,耳软骨切取过程难免破坏软骨结构的完整性和牢固性,术后如不对提取部位加以良好的固定,可导致提取部位瘢痕增生、耳轮廓结构错位畸形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外观和心理。目前常规对术后提取部位的固定是使用的棉球加压包扎的方式,然而,采用棉球加压包扎的方式缺乏良好外力支撑,存在脱落的风险,不能良好的维持耳部正常轮廓结构,导致依然容易出现提取部位瘢痕增生、耳轮廓结构错位畸形等问题。并且耳甲腔软骨和耳甲艇软骨从耳软骨切取术后,耳部正常轮廓结构的保持及术后瘢痕最小化一直以来是整形外科的研究重点。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对由于耳软骨切取术后对提取部位仅通过棉球加压包扎的方式进行固定,不能良好的维持耳部正常轮廓结构,导致容易出现提取部位瘢痕增生、耳轮廓结构错位畸形等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耳部轮廓维持装置可以在耳软骨切取术后维持耳部的正常轮廓结构,从而有效的降低耳部提取部位出现瘢痕增生以及耳轮廓结构出现错位畸形。

一种耳部轮廓维持装置,用以在耳软骨切取术后维持耳部轮廓结构,所述耳部轮廓维持装置包括:

提取部位第一维持装置;

提取部位第二维持装置,匹配所述提取部位第一维持装置设置;

连接装置,分别与所述提取部位第一维持装置及所述提取部位第二维持装置连接,用以将所述提取部位第一维持装置及所述提取部位第二维持装置维持固定于提取部位的相对两侧。

优选的,所述连接装置包括:

第一吸附装置,设置于所述提取部位第一维持装置上;

第二吸附装置,设置于所述提取部位第二维持装置上,且所述第一吸附装置与所述第二吸附装置能相互产生吸引力。

优选的,所述第一吸附装置与所述第二吸附装置均为软磁条。

优选的,所述第一吸附装置设置于所述提取部位第一维持装置上的外侧表面上,所述第二吸附装置设置于所述提取部位第二维持装置上的外侧表面上。

优选的,所述提取部位第一维持装置的形状与耳甲腔和耳甲艇表面的形状相适配,所述提取部位第二维持装置的形状与耳甲腔和耳甲艇背面的形成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第一吸附装置的大小及形状与所述提取部位第一维持装置相适配,所述第二吸附装置的大小及形状与所述提取部位第二维持装置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提取部位第一维持装置与所述提取部位第二维持装置均分为大型、中型、小型三种类型。

优选的,所述提取部位第一维持装置与所述提取部位第二维持装置均为硅胶材质。

优选的,所述提取部位第一维持装置和/或所述提取部位第二维持装置上开设有透气孔。

优选的,所述透气孔开设于所述提取部位第一维持装置和/或所述提取部位第二维持装置的边缘区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耳部轮廓维持装置通过设置所述提取部位第一维持装置、所述提取部位第二维持装置及所述连接装置,所述连接装置分别与所述提取部位第一维持装置、所述提取部位第二维持装置连接用以将所述提取部位第一维持装置及所述提取部位第二维持装置维持固定于提取部位的相对两侧,从而通过所述提取部位第一维持装置与所述提取部位第二维持装置能在耳软骨切取术后良好的维持耳部原始的正常轮廓结构,避免外耳软骨支撑力不够及软骨切取处术后瘢痕增生引起的形态畸形,同时所述提取部位第一维持装置与所述提取部位第二维持装置也具有良好外耳解剖贴合性也防治因软骨缺失引起的解剖结构畸形。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一种实施例提供的耳部轮廓维持装置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耳部轮廓维持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提取部位第一维持装置的立体结构及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所示提取部位第二维持装置的立体结构及安装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上,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设置在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另一个元件上。

须知,本说明书附图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申请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申请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申请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耳部轮廓维持装置,用以在耳软骨切取术后维持耳部轮廓结构,所述耳部轮廓维持装置包括提取部位第一维持装置、提取部位第二维持装置及连接装置,所述提取部位第二维持装置匹配所述提取部位第一维持装置设置;所述连接装置分别与所述提取部位第一维持装置及所述提取部位第二维持装置连接,用以将所述提取部位第一维持装置及所述提取部位第二维持装置维持固定于提取部位的相对两侧。所述耳部轮廓维持装置可以有效维持固定耳部原始的正常轮廓结构,避免耳部出现形态畸形以及解剖结构畸形。

请结合参阅图1至图4。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耳部轮廓维持装置,用以在耳软骨切取术后维持耳部轮廓结构,避免耳部出现形态畸形以及解剖结构畸形,即所述耳部轮廓维持装置为耳软骨切取术后耳部轮廓维持装置。具体的,所述耳部轮廓维持装置用以在耳软骨隆鼻中,在将耳软骨取出后对耳部的软骨取出部位进行固定,从而维持耳部原始的正常轮廓结构,避免耳部出现形态畸形及解剖结构畸形,从而提升患者的满意度,降低出现医患纠纷的风险。并且所述耳部轮廓维持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有效降低患者耳甲腔和耳甲艇软骨提取后耳轮廓畸形的产生,增加患者的舒适度和满意度,同时通过所述耳部轮廓维持装置能实现快速的对耳部轮廓结构实现固定,也能有效降低手术所需时间。

所述耳部轮廓维持装置包括提取部位第一维持装置1、提取部位第二维持装置2及连接装置3,其中提取部位具体为:耳部取出的耳软骨对应的位置(通常为耳甲腔处与耳甲艇处)。所述提取部位第二维持装置2匹配所述提取部位第一维持装置1设置,其中匹配是指所述提取部位第二维持装置2能与所述提取部位第一维持装置1配套使用,两者能良好的贴附在提取部位的两侧。所述连接装置3分别与所述提取部位第一维持装置1及所述提取部位第二维持装置2连接用以将所述提取部位第一维持装置1及所述提取部位第二维持装置维持2固定于提取部位的相对两侧,从而维持耳部原始的正常轮廓形态。在耳软骨切取术后,所述提取部位第一维持装置1放置在切取部位相对应的耳甲腔和耳甲艇的解剖层面,以达到精准加压填充的作用。所述提取部位第二维持装置2放置在与所述提取部位第一维持装置1相对应的耳背位置,起到辅助固定前方所述提取部位第一维持装置1的作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装置3包括第一吸附装置及第二吸附装置,所述第一吸附装置设置于所述提取部位第一维持装置1上,所述第二吸附装置设置于所述提取部位第二维持装置2上,且所述第一吸附装置与所述第二吸附装置能相互产生吸引力,即通过所述第一吸附装置与所述第二吸附装置能将所述提取部位第一维持装置1与所述提取部位第二维持装置2相互吸引。具体的,所述第一吸附装置及第二吸附装置均由磁性材料制成,即所述提取部位第一维持装置1与所述提取部位第二维持装置2能通过所述第一吸附装置与所述第二吸附装置之间的磁力相互吸引,从而使得所述提取部位第一维持装置1与所述提取部位第二维持装置2能通过磁力吸附固定在提取部位的两侧。

优选的,所述第一吸附装置与所述第二吸附装置均为软磁条,使得所述第一吸附装置与所述第二吸附装置具有柔软性、弹性及可扭曲性,使得所述第一吸附装置与所述第二吸附装置能具备一定程度的形变能力,从而更好的适配所述提取部位第一维持装置1与所述提取部位第二维持装置2。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吸附装置可采用软磁条,所述第二吸附装置可采用磁铁,即只需所述第一吸附装置与所述第二吸附装置之间能产生磁力将所述提取部位第一维持装置1与所述提取部位第二维持装置2相互吸引固定即可。而本实施例中,通过将所述第一吸附装置与所述第二吸附装置均采用软磁条,从而使得所述第一吸附装置能跟随所述提取部位第一维持装置1产生形变,所述第二吸附装置能跟随所述提取部位第二维持装置2产生形变,保障了磁力吸引的面积,有效的确保所述提取部位第一维持装置1与所述提取部位第二维持装置2能稳固的贴附于提取部位的两侧。

优选的,所述第一吸附装置设置于所述提取部位第一维持装置1上的外侧表面上,所述第二吸附装置设置于所述提取部位第二维持装置2上的远离提取部位的外侧表面上。其中,外侧表面是指当所述提取部位第一维持装置1与所述提取部位第二维持装置2安装于耳部后朝向远离耳部的一侧表面,即裸露于外部未与耳部皮肤贴合的一侧表面。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将所述第一吸附装置设置于所述提取部位第一维持装置1的外侧表面上,当需要将所述提取部位第一维持装置1摘取时,可通过所述第一吸附装置更好的施力,方便了对所述提取部位第一维持装置1的摘取。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第一吸附装置与所述第二吸附装置之间产生的吸附力大小应当适当,只需确保所述提取部位第一维持装置1与所述提取部位第二维持装置2吸附固定在提取部位两侧即可,从而避免出现耳部皮肤由于受压缺血坏死的情况。

优选的,所述第一吸附装置与所述提取部位第一维持装置1一体成型,所述第二吸附装置与所述提取部位第二维持装置2一体成型,保障了相互之间的连接稳定性。更优的,所述第一吸附装置可一部分嵌入所述提取部位第一维持装置1中,所述第二吸附装置可一部分嵌入所述提取部位第二维持装置2中,从而使得接触面积更大,连接的稳定性更好。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根据实际需求,所述第一吸附装置可设置于所述提取部位第一维持装置1任意位置,如所述第一吸附装置可完全嵌入所述提取部位第一维持装置1内,同理所述第二吸附装置也可根据需求设置于所述提取部位第二维持装置2的任意位置。甚至,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连接装置可由所述提取部位第一维持装置1、所述提取部位第二维持装置2自身构成,如所述提取部位第一维持装置1、所述提取部位第二维持装置2均可采用带有磁性的柔性材料制成。

优选的,所述提取部位第一维持装置1与所述提取部位第二维持装置2均为硅胶材质,从而能较好的提高患者佩戴以后的舒适感。更优的,所述提取部位第一维持装置1与所述提取部位第二维持装置2均为透明硅胶材质,从而可以更好的观察到提取部位当前状态。

所述提取部位第一维持装置1、所述提取部位第二维持装置2与人耳轮廓结构相适配。具体的,所述提取部位第一维持装置1的形状与耳甲腔和耳甲艇表面的形状相适配,所述提取部位第二维持装置2的形状与耳甲腔和耳甲艇背面的形成相适配,从而可达到与耳甲腔和耳甲艇解剖形态良好贴附的功能。即所述提取部位第一维持装置1能良好的收容在耳甲腔和耳甲艇对应位置,并且所述提取部位第一维持装置1的内侧表面能良好的与耳甲腔和耳甲艇前侧表面贴合,所述提取部位第二维持装置2的内侧表面能良好的与耳甲腔和耳甲艇背侧表面贴合,有效的保障了维持效果。最好是,所述提取部位第一维持装置1的内侧表面完全与耳甲腔和耳甲艇前侧表面贴合,所述提取部位第二维持装置2的内侧表面完全与耳甲腔和耳甲艇背侧表面贴合。具体的,所述提取部位第一维持装置1包括两凸起部及设置于两凸起部之间的凹部,两所述凸起部能对应嵌入收容在耳甲腔和耳甲艇,所述凹部能对应避让耳轮脚。

所述第一吸附装置的大小及形状与所述提取部位第一维持装置1相适配,所述第二吸附装置的大小及形状与所述提取部位第二维持装置2相适配。即所述第一吸附装置根据所述提取部位第一维持装置1的形状及大小相适配设置,所述第二吸附装置根据所述提取部位第二维持装置2的形状及大小相适配设置,从而达到各部分吸引力均匀有力的效果。

所述提取部位第一维持装置1与所述提取部位第二维持装置2均分为大型、中型、小型三种类型。具体的,所述提取部位第一维持装置1分为大型提取部位第一维持装置、中型提取部位第一维持装置及小型提取部位第一维持装置,所述提取部位第二维持装置2分为大型提取部位第二维持装置、中型提取部位第二维持装置及小型提取部位第二维持装置。所述大型提取部位第二维持装置与所述大型提取部位第一维持装置匹配,所述中型提取部位第二维持装置与所述中型提取部位第一维持装置匹配,所述小型提取部位第三维持装置与所述小型提取部位第三维持装置匹配。其中,所述大型提取部位第一维持装置:长度(图3中l):28mm;宽度(图3中w):22mm;深度(图3中d):16mm;所述中型提取部位第一维持装置:长度:24mm;宽度:19mm;深度:13mm;所述小型提取部位第一维持装置:长度:20mm;宽度:17mm;深度:10mm。其中,所述大型提取部位第二维持装置的长度和宽度与所述大型提取部位第一维持装置相适配,所述中型提取部位第二维持装置的长度和宽度与所述中型提取部位第一维持装置相适配,所述小型提取部位第二维持装置的长度和宽度与所述小型提取部位第一维持装置相适配。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将所述提取部位第一维持装置1与所述提取部位第二维持装置2均分别设置大型、中型、小型三种类型,通过三种类型可以适配绝大多数患者,从而可以实现标准化生产,并且也能让不同的患者能更好的选择到合适的尺寸使用。

优选的,所述提取部位第一维持装置1和/或所述提取部位第二维持装置2上开设有透气孔,从而在佩戴时,耳部能更好的散热透气,并且也能通过所述透气孔更好的传递声音,尽可能的减缓配套时对患者听力的影响。更优的,所述透气孔开设于所述提取部位第一维持装置1和/或所述提取部位第二维持装置2的边缘区域,从而所述透气孔不会影响到所述提取部位第一维持装置1和/或所述提取部位第二维持装置2正常对耳部的固定维持。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装置3采用磁性材质制成,从而通过磁力将所述提取部位第一维持装置1与所述提取部位第二维持装置2固定。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连接装置3还可为其他结构,如所述连接装置3还可为连接夹,通过弹力实现固定,或所述连接装置3可分别与所述提取部位第一维持装置1与所述提取部位第二维持装置2固定连接,且所述连接装置3环绕耳部设置挂放在耳部上。而本实施例通过将所述连接装置3设置为所述第一吸附装置、所述第二吸附装置的结构,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快捷,并且吸附力朝向耳部,能更好的贴附在耳部上,并且也能有效的控制对耳部的压力,避免耳部皮肤由于受压过大缺血坏死,减少人为因素的影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耳部轮廓维持装置通过设置所述提取部位第一维持装置、所述提取部位第二维持装置及所述连接装置,所述连接装置分别与所述提取部位第一维持装置、所述提取部位第二维持装置连接用以将所述提取部位第一维持装置及所述提取部位第二维持装置维持固定于提取部位的相对两侧,从而通过所述提取部位第一维持装置与所述提取部位第二维持装置能在耳软骨切取术后良好的维持耳部原始的正常轮廓结构,避免外耳软骨支撑力不够及软骨切取处术后瘢痕增生引起的形态畸形,同时所述提取部位第一维持装置与所述提取部位第二维持装置也具有良好外耳解剖贴合性也防治因软骨缺失引起的解剖结构畸形。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此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改进,但这些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