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白芍的趁鲜加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3386296发布日期:2020-12-22 13:51阅读:47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药材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白芍的趁鲜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白芍是毛茛科植物芍药的干燥根。具有养血调经,敛阴止汗,柔肝止痛,平抑肝阳的功效;用于血虚萎黄,月经不调,四肢挛痛等,是我国常用中药材之一。白芍主要活性成分为芍药苷为代表的单萜苷类成分,五没食子酰葡萄糖为代表的没食子酸类成分等。

芍药苷是白芍的主要有效成分,是一种水溶性单萜类糖苷,芍药苷化学性质不稳定,需保存于低温、冷冻环境,且要避免碱性环境。芍药苷具有镇静、抗炎、镇痛、抗肿瘤、免疫调节、防治糖尿病并发症等多种作用,广泛应用于神经系统疾病及神经退行性疾病。

白芍传统加工方法为去皮水煮后晒干,近年来为了提高白芍的防烂效果,增加其色泽美感,白芍产地加工普遍采用硫磺熏蒸,但硫熏法也存在许多弊端,例如:不利于人体身体健康,使药物中的有效成分被破坏,提高了环境污染等。且采用传统的加工方法加工而成的白芍中芍药苷的含量较低,降低了白芍的药用功效。因此,亟需提供一种无熏制且芍药苷含量较高的白芍的加工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无需熏硫处理且芍药苷含量较高的白芍的趁鲜加工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白芍的趁鲜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采收;2)清洗除杂;3)分级:将清洗后的芍药根沥干水分后按其直径大小进行分级;4)烫制:将分级后的芍药根置于90-100℃热水中进行加热,当水温升高至80℃以上时开始计时,分别对分级后的芍药根进行燀制后捞出;5)去皮;6)一次干燥;7)切制;8)二次干燥。

进一步,所述步骤1)的具体操作步骤为:在每年的8月20日至9月30日,挖出生长5年以上的芍药根。

进一步,所述步骤2)的具体操作步骤为:将采收的芍药根挑选除去腐烂变质者,洗去芍药根上的泥土。

进一步,所述步骤3)中将芍药根按其直径大小分为三级,直径大于或等于2.5cm的芍药根为一级,直径大于1.8cm且小于2.5cm的芍药根为二级,直径小于或等于1.8cm的芍药根为三级。

进一步,所述步骤4)中热水加入量为芍药根重量的3倍。

进一步,所述燀制的参数为:一级的芍药根燀8-12min,二级的芍药根燀6-10min,三级的芍药根燀4-8min。

进一步,所述步骤5)的具体操作步骤为:将烫制后的芍药根置于放有粗砂的转速为每分钟40转至80转的滚筒内旋转6-10min,撞去粗皮。

进一步,所述步骤6)的具体操作步骤为:将去皮处理后的芍药根取出后用清水洗净,于40-55℃下干燥至水分含量在20-35%。

进一步,所述步骤7)的具体操作步骤为:将经过一次干燥处理后的芍药根切成1-2mm的薄片。

进一步,所述步骤8)的具体操作步骤为:将薄片置于45-60℃下干燥至水分含量在13%以内。

本发明一种白芍的趁鲜加工方法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加工方法简单,通过采用热水烫制的方式,与传统的煮制工艺相比,避免了采用硫磺熏蒸的工艺步骤,该加工过程易于控制,且芍药苷等有效成分含量流失较少,有效提高了加工的白芍中芍药苷的含量,且加工后的白芍的外观完整、美观,翘片率低于2%,提高了白芍的外观品质和白芍的药用和营养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这些具体实施方案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一种白芍的趁鲜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采收:在每年的8月20日至9月30日,挖出生长5年以上的芍药根;

2)清洗除杂:将采收的芍药根挑选除去腐烂变质者,洗去芍药根上的泥土;

3)分级:将清洗后的芍药根沥干水分后按其直径大小进行分级,共分为三级,直径大于或等于2.5cm的芍药根为一级,直径大于1.8cm且小于2.5cm的芍药根为二级,直径小于或等于1.8cm的芍药根为三级;

4)烫制:将分级后的芍药根置于95℃热水中进行加热,热水加入量为芍药根重量的3倍,当水温升高至80℃以上时开始计时,分别对一级的芍药根燀10min,二级的芍药根燀8min,三级的芍药根燀6min后捞出;

5)去皮:将烫制后的芍药根置于放有粗砂的转速为每分钟60转的滚筒内旋转8min,撞去粗皮;

6)一次干燥:将去皮处理后的芍药根取出后用清水洗净,于50℃下干燥至水分含量在20-35%;

7)切制:将经过一次干燥处理后的芍药根切成1.5mm的薄片;

8)二次干燥:将薄片置于50℃下干燥至水分含量在13%以内。

实施例2

一种白芍的趁鲜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采收:在每年的8月20日至9月30日,挖出生长5年以上的芍药根;

2)清洗除杂:将采收的芍药根挑选除去腐烂变质者,洗去芍药根上的泥土;

3)分级:将清洗后的芍药根沥干水分后按其直径大小进行分级,共分为三级,直径大于或等于2.5cm的芍药根为一级,直径大于1.8cm且小于2.5cm的芍药根为二级,直径小于或等于1.8cm的芍药根为三级;

4)烫制:将分级后的芍药根置于90℃热水中进行加热,热水加入量为芍药根重量的3倍,当水温升高至80℃以上时开始计时,分别对一级的芍药根燀8min,二级的芍药根燀6min,三级的芍药根燀4min后捞出;

5)去皮:将烫制后的芍药根置于放有粗砂的转速为每分钟40转的滚筒内旋转6min,撞去粗皮;

6)一次干燥:将去皮处理后的芍药根取出后用清水洗净,于40℃下干燥至水分含量在20-35%;

7)切制:将经过一次干燥处理后的芍药根切成1mm的薄片;

8)二次干燥:将薄片置于45℃下干燥至水分含量在13%以内。

实施例3

一种白芍的趁鲜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采收:在每年的8月20日至9月30日,挖出生长5年以上的芍药根;

2)清洗除杂:将采收的芍药根挑选除去腐烂变质者,洗去芍药根上的泥土;

3)分级:将清洗后的芍药根沥干水分后按其直径大小进行分级,共分为三级,直径大于或等于2.5cm的芍药根为一级,直径大于1.8cm且小于2.5cm的芍药根为二级,直径小于或等于1.8cm的芍药根为三级;

4)烫制:将分级后的芍药根置于100℃热水中进行加热,热水加入量为芍药根重量的3倍,当水温升高至80℃以上时开始计时,分别对一级的芍药根燀12min,二级的芍药根燀10min,三级的芍药根燀8min后捞出;

5)去皮:将烫制后的芍药根置于放有粗砂的转速为每分钟80转的滚筒内旋转10min,撞去粗皮;

6)一次干燥:将去皮处理后的芍药根取出后用清水洗净,于55℃下干燥至水分含量在20-35%;

7)切制:将经过一次干燥处理后的芍药根切成2mm的薄片;

8)二次干燥:将薄片置于60℃下干燥至水分含量在13%以内。

采用2010版中国药典方法中白芍中芍药苷的含量测定的方法对实施例1-3中加工制得白芍中芍药苷的含量进行测定,测定结果为:实施例1-3中芍药苷的含量分别为3.8%、2.5%、3.6%,翘片率分别为0.8%、1.6%、1.0%,采用本发明的加工方法加工后的白芍中芍药苷的含量均高于2.4%,翘片率低于2%,有效提高了白芍中芍药苷的含量,降低了翘片率。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