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呼吸音停止提醒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718033发布日期:2021-01-24 06:25阅读:72来源:国知局
一种呼吸音停止提醒设备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发明属于家用健康监测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呼吸音停止提醒设备。


背景技术:

[0002]
呼吸监测多用干怀疑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患者。适用于夜间呼吸紊乱,改善其睡眠结构,从而对睡眠呼吸暂停引起的机体损害及出现的并发症发挥治疗作用。呼吸音指正常人呼吸时,气流通过呼吸道和肺泡,产生湍流引起振动,发出声响,通过肺组织及胸壁传至体表的声音,通过对呼吸音的监测也可以实现对用户睡眠呼吸质量。
[0003]
目前家用呼吸监测设备多为用户睡眠时带着呼吸罩,通过呼吸罩内部呼吸气流的变化监测用户的睡眠情况,但是这种模式束缚着用户脸部,呼吸罩连接线也让用户无法正常翻身,这样极大的降低了用户的睡眠质量,而且呼吸监测设备不使用暂用家用空间,影响用户的正常生活。
[0004]
专利公开号为cn209751858u的专利提供了一种呼吸停止报警装置机,所述可折叠波纹管远离输气管的一端部连接有呼吸罩,该设备在使用时将呼吸罩固定安装与面部的鼻子处,通过可折叠波纹管进行位置的调整,通过内部气流的变化监测用户呼吸变化,这种方式不符合使用者日常的睡眠习惯,严重影响用户的睡眠质量,而且该设备警示方式单一,只是通过蜂鸣器进行提醒,不能最大程度的叫醒或提醒他人。
[0005]
由鉴于此,发明一种可以便捷监测、不影响用户睡眠、便捷存储以及多方式提醒用户的呼吸音停止提醒设备是非常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0006]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呼吸音停止提醒设备,能够便捷监测、不影响用户睡眠、便捷存储以及多方式提醒用户,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0007]
一种呼吸音停止提醒设备,包括底座、升降台、提醒设置台、充电插口、呼吸音监测器、提醒环放置台、提醒环;所述的底座上部设置有升降台;所述的升降台右侧安装有提醒设置台;所述的提醒设置台上部设置有充电插口;所述的充电插口内部插接有呼吸音监测器;所述的提醒设置台上部前侧固定设置有提醒环放置台;所述的提醒环放置台上部套接有提醒环。
[0008]
优选的,所述的底座下部固定连接有移动轮;所述的底座内部安装有液压升降轴。
[0009]
优选的,所述的升降台左部设置有作业台,所述的作业台内部设置有cpu处理器;所述的升降台两侧固定连接有移动提手;所述的升降台上部左侧固定安装有警示灯;所述的升降台上部右侧固定设置有无线数据传输装置。
[0010]
优选的,所述的提醒设置台上部最左侧设置有警示音箱。
[0011]
优选的,所述的无线数据传输装置为indtu312无线数据终端。
[0012]
优选的,所述的充电插口下部固定设置有监测器放置台。
[0013]
优选的,所述的呼吸音监测器包括呼吸音传感器、连接柱、骨架、手柄、wifi传输
端、监测器充电口;所述的呼吸音监测器底部固定安装有呼吸音传感器;所述的呼吸音监测器上部连接有连接柱;所述的连接柱固定安装骨架下侧;所述的骨架上部连接有手柄;所述的手柄与骨架之间设置有wifi传输端;所述的手柄上部设置有监测器充电口。
[0014]
优选的,所述的呼吸音传感器为cnz-15型驻极体电容式传感器。
[0015]
优选的,所述的提醒环放置台包括提醒环充电口、提醒环固定凹口;所述的提醒环放置台上部固定设置有提醒环充电口;所述的提醒环放置台两侧固定安装有提醒环固定凹口。
[0016]
优选的,所述的提醒环包括震动电机、充电连接座、电触点;所述的提醒环两侧内部固定设置有震动电机;所述的提醒环上侧内部安装有充电连接座;所述的充电连接座中间部位设置有电触点。
[0017]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0018]
1、便捷存储,减少占用空间:本发明将设备分为底座和升降台两部分,通过液压升降轴连接,当需要使用时通过液压升降轴将升降台提升到与床齐平后使用,在不使用时压缩到最小化后通过移动提手将其拿到储物间存储。
[0019]
2、无线呼吸音监测,不影响用户睡眠质量:本发明通过呼吸音监测监测代替呼吸监测,而且通过wifi传输端实现无线数据对接,这样就不会影响用户的睡眠质量。
[0020]
3、多方式提醒:本发明设置有警示灯、警示音箱、震动电机以及电触点实现对用户通过光、音、震动以及电机多方式提醒用户。当通过以上这些方式还未将用户叫醒时,会通过在作业台提前设置的联系人号码自动提醒联系人确认用户状态,避免发生危险。
附图说明
[0021]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22]
图2是本发明的存储示意图。
[0023]
图3是本发明的呼吸音监测器示意图。
[0024]
图4是本发明的呼吸音监测器主视图。
[0025]
图5是本发明的提醒环的示意图。
[0026]
图中:
[0027]
1、底座;2、移动轮;3、液压升降轴;4、升降台;5、作业台;6、提醒设置台;7、移动提手;8、警示灯;9、无线数据传输装置;10、充电插口;11、监测器放置台;12、呼吸音监测器;13、警示音箱;14、提醒环放置台;15、提醒环;121、呼吸音传感器;122、连接柱;123、骨架;124、手柄;125、wifi传输端;126、监测器充电口;141、提醒环充电口;142、提醒环固定凹口;151、震动电机;152、充电连接座;153、电触点。
具体实施方式
[0028]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0029]
实施例:
[0030]
如附图1至附图2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呼吸音停止提醒设备,包括底座1、升降台4、提醒设置台6、充电插口10、呼吸音监测器12、提醒环放置台14、提醒环15;所述的底座1上部设置有升降台4;所述的升降台4右侧安装有提醒设置台6;所述的提醒设置台6上部设置
有充电插口10;所述的充电插口10内部插接有呼吸音监测器12;所述的提醒设置台6上部前侧固定设置有提醒环放置台14;所述的提醒环放置台14上部套接有提醒环15。
[0031]
如附图1所示,上述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底座1下部固定连接有移动轮2;所述的底座1内部安装有液压升降轴3。
[0032]
如附图1至附图2所示,本所述的升降台4左部设置有作业台5,所述的作业台5内部设置有cpu处理器;所述的升降台4两侧固定连接有移动提手7;所述的升降台4上部左侧固定安装有警示灯8;所述的升降台4上部右侧固定设置有无线数据传输装置9。
[0033]
上述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提醒设置台6上部最左侧设置有警示音箱13。
[0034]
上述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无线数据传输装置9为indtu312无线数据终端。
[0035]
上述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充电插口10下部固定设置有监测器放置台11。
[0036]
如附图3至附图4所示,所述的呼吸音监测器12包括呼吸音传感器121、连接柱122、骨架123、手柄124、wifi传输端125、监测器充电口126;所述的呼吸音监测器12底部固定安装有呼吸音传感器121;所述的呼吸音监测器12上部连接有连接柱122;所述的连接柱122固定安装骨架123下侧;所述的骨架123上部连接有手柄124;所述的手柄124与骨架123之间设置有wifi传输端125;所述的手柄124上部设置有监测器充电口126。
[0037]
上述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呼吸音传感器121为cnz-15型驻极体电容式传感器。
[0038]
如附图1所示,上述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提醒环放置台14包括提醒环充电口141、提醒环固定凹口142;所述的提醒环放置台14上部固定设置有提醒环充电口141;所述的提醒环放置台14两侧固定安装有提醒环固定凹口142。
[0039]
如附图5所示,上述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提醒环15包括震动电机151、充电连接座152、电触点153;所述的提醒环15两侧内部固定设置有震动电机151;所述的提醒环15上侧内部安装有充电连接座152;所述的充电连接座152中间部位设置有电触点153。
[0040]
工作原理
[0041]
本发明要使用时,用户利用移动提手7将其移动到床边,通过液压升降轴3将提醒设置台6提升到与床平齐后使用。用户在作业台5操作设置危险时联系人等。
[0042]
启动设备,用户将插接在充电插口10中的呼吸音监测器12拿出贴在身体上,同时将套接在提醒环放置台14的提醒环15带在手臂上。设备实时监测用户的呼吸音状态,并且通过wifi传输端125和无线数据传输装置9将监测到的数据传输到作业台5中的cpu处理器中进行分析,当出现呼吸音减少甚至停止时,警示灯8一闪一闪发光,警示音箱13发出警示音,提醒环15上内侧的两个震动电机151震动用户提醒用户醒来。若用户无法醒来时,提醒环15上内侧的电触点153释放低电流电击用户促使其快速苏醒。当以上方式还是无法叫醒用户时,设备会自动通过手机提醒提前设置的危险联系人,防止出现危险。
[0043]
呼吸音监测器12通过充电插口10和监测器充电口126对接充电;提醒环15通过提醒环充电口141和充电连接座152对接进行充电。
[0044]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0045]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