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青少年心理危机的测评和预警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6054033发布日期:2021-07-27 15:30阅读:231来源:国知局
一种青少年心理危机的测评和预警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青少年危机预警和心理服务
技术领域
,具体是一种青少年心理危机的测评和预警方法。
背景技术
: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离不开科学、准确的测评,在积极心理学的影响下,双因素模型逐渐得到认可,并在此基础上衍生了一系列应用及研究,成为当今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趋势。新趋势回应了以往测评命中率较低的困惑,引发了对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新认识以及危机的评估的新视角;然而,现有方法没有考虑心理危机易感性对心理危机的双阶作用,导致心理危机测评效度低,青少年心理危机预警效果差,同时现有方法更多的是从消极的视角来对心理危机进行预测,这些词汇的频繁使用会启动受测者的负性情绪,导致个体测评过程中受到负效应伤害,而且现有方法对于危机状态的评估难以在一个更长时间范围内对个体的心理危机进行预警,难以对青少年心理健康进行保护,并且现有方法大多只收集个体的一个时间点的信息进行测评,得到的结果说服力不足,局限性很大。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青少年心理危机的测评和预警方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青少年心理危机的测评和预警方法,包括:构建三级青少年心理危机预警理论模型;青少年心理危机易感性、生活事件的采集:基于理论模型构建三级青少年心理危机双阶判别模型;将生活事件和心理危机易感性分数输入到双阶判别模型模型内处理。优选的,所述三级青少年心理危机双阶判别模型,包括各项心理危机预测算法和各项心理危机诊断标准;所述青少年心理危机易感性、生活事件的采集是通过问卷方式进行的;所述心理危机易感性的采集亦通过对中性和积极的词汇的行为反应获得。优选的,所述将生活事件和心理危机易感性分数输入到双阶判别模型模型内处理,包括:通过各项心理危机预测算法得到个体的各项心理危机预测数据;个体的各项心理危机预测数据与各项心理危机诊断标准进行数据比对,进行心理危机级别反馈。优选的,所述生活事件,包括:被欺凌、生活压力、家庭内支持以及身体意像;所述心理危机易感性,包括:多方思考、情绪管控、认知层面可控、事件积极应对、积极自我价值以及幽默处事风格。优选的,所述各项心理危机预测算法,包括:对焦虑的预测:预测焦虑总分=多方思考×0.073+情绪管控×0.414-认知层面可控×1.4+事件积极应对×0.214+自我价值×0.023+幽默处事风格×0.236+成绩波动×0.111-身体健康×0.148+被欺凌×0.061-家庭内支持×0.048+认知层面可控×生活压力总分×0.014–事件积极应对×生活压力总分×0.005+午睡习惯×生活压力总分×0.013–事件积极应对×学业成绩×0.019+认知层面可控×成绩波动×0.05–事件积极应对×成绩波动×0.034-午睡习惯×成绩波动×0.061-情绪管控×身体健康×0.142+认知层面可控×身体健康×0.138-幽默处事风格×身体健康×0.083+认知层面可控×被欺凌×0.087;对抑郁的预测:预测抑郁总分=情绪管控×0.017-多方思考×0.086-认知层面可控×0.527+事件积极应对×0.020-自我价值×0.236+生活压力总分×0.016+午睡习惯×0.409–身体健康×0.078+成绩波动×0.052+被欺凌×0.027-家庭内支持×0.052+情绪管控×生活压力总分×0.006+认知层面可控×生活压力总分×0.01-幽默处事风格×生活压力总分×0.006-幽默处事风格×学业成绩×0.024+多方思考×成绩波动×0.051-情绪管控×成绩波动×0.037–事件积极应对×成绩波动×0.022-午睡习惯×成绩波动×0.03+情绪管控×被欺凌×0.035-情绪管控×家庭内支持×0.037+自我价值×家庭内支持×0.034-午睡习惯×身体健康×0.086;预测自杀意念总分=多方思考×0.09-情绪管控×0.022-认知层面可控×0.178+事件积极应对×0.108-自我价值×0.075-幽默处事风格×0.164+午睡习惯×0.194+生活压力总分×0.012+被欺凌×0.094+学业成绩×0.027+成绩波动×0.031–身体健康×0.081-家庭内支持×0.049-认知层面可控_生活压力总分×0.007–事件积极应对×生活压力总分×0.003-幽默处事风格×生活压力总分×0.003–事件积极应对×学业成绩×0.017-午睡习惯×学业成绩×0.021+认知层面可控×成绩波动×0.026–事件积极应对×成绩波动×0.023-自我价值×成绩波动×0.02+幽默处事风格×成绩波动×0.031-午睡习惯×成绩波动×0.022+自我价值×家庭内支持×0.019+幽默处事风格×身体健康×0.033+事件积极应对×被欺凌×0.037+认知层面可控×家庭内支持×0.019。优选的,所述各项心理危机诊断标准,包括:预测焦虑总分值在-18至-0.39为正常,分值在-0.39至0.04之前为轻度焦虑,分值在0.04至0.47为中度焦虑,分值在0.47至18之间为重度焦虑;预测抑郁总分值在-18至-0.13为正常,分值在-0.13至0.3625之前为轻度抑郁,分值在0.3625至0.854为中度抑郁,分值在0.854至18之间为重度抑郁;预测自杀意念分值在-3至0.76为正常,分值在0.76至1.00之前为轻度自杀意念,分值在1.00至1.238为中度自杀意念,分值在1.238至18之间为重度自杀意念。优选的,所述个体的各项心理危机预测数据与各项心理危机诊断标准进行数据比对,进行心理危机级别反馈,包括:若个体各项预测数据均在正常范围,则进行一级潜在心理风险反馈;若个体焦虑和抑郁预测数据的诊断指标有任意一项在轻度以上,则进行二级危机测评及反馈;若个体自杀意预测数据的诊断指标在轻度以上,则进行三级危机测评及反馈。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首先,本发明从心里危机的本质原因出发,将心理危机易感性对心理危机的双阶作用纳入心理危机测评方法内,进而构建心理危机预警模型,大大提升了预测的效度,为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预警和积极心理发展提供了更好的指导效果;同时,本发明主要采用中性和积极的词汇对个体信息进行收集,进而预测个体的心理危机水平,避免了负性词汇的启动而带来的青少年心理负效应,从而实现了在测评预警过程中对青少年心理的保护效果;而且,本发明关注易感性和应对能力等指标,从而对可能出现危机的群体提出警示,能够在一个长时间段内对个体心理危机进行预警,加强了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持续保护效果;最后,本发明具有立体、动态的信息来源,不仅学生自己,还有其父母、班级、学校等信息,通过对这些信息进行量化分析使得本方法得到的青少年心理危机测评数据更有说服力,增加了数据的全面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发明一种青少年心理危机的测评和预警方法的流程图;图2是本发明一种青少年心理危机的测评和预警方法中三级青少年心理危机预警理论模型图;图3是本发明一种青少年心理危机的测评和预警方法中三级青少年心理危机双阶判别模型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实施例1:本实施例给出一种青少年心理危机的测评和预警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3所示,包括:构建三级青少年心理危机预警理论模型;青少年心理危机易感性、生活事件的采集:基于理论模型构建三级青少年心理危机双阶判别模型;将生活事件和心理危机易感性分数输入到双阶判别模型模型内处理。具体地,三级青少年心理危机双阶判别模型,包括各项心理危机预测算法和各项心理危机诊断标准;青少年心理危机易感性、生活事件的采集是通过问卷方式进行的;心理危机易感性的采集亦通过对中性和积极的词汇的行为反应获得。具体地,将生活事件和心理危机易感性分数输入到双阶判别模型模型内处理,包括:通过各项心理危机预测算法得到个体的各项心理危机预测数据;个体的各项心理危机预测数据与各项心理危机诊断标准进行数据比对,进行心理危机级别反馈。具体地,生活事件,包括:被欺凌、生活压力、家庭内支持以及身体意像;所述心理危机易感性包括:多方思考、情绪管控、认知层面可控、事件积极应对、积极自我价值以及幽默处事风格。进一步的,各项心理危机预测算法,包括:对焦虑的预测:预测焦虑总分=多方思考×0.073+情绪管控×0.414-认知层面可控×1.4+事件积极应对×0.214+自我价值×0.023+幽默处事风格×0.236+成绩波动×0.111-身体健康×0.148+被欺凌×0.061-家庭内支持×0.048+认知层面可控×生活压力总分×0.014–事件积极应对×生活压力总分×0.005+午睡习惯×生活压力总分×0.013–事件积极应对×学业成绩×0.019+认知层面可控×成绩波动×0.05–事件积极应对×成绩波动×0.034-午睡习惯×成绩波动×0.061-情绪管控×身体健康×0.142+认知层面可控×身体健康×0.138-幽默处事风格×身体健康×0.083+认知层面可控×被欺凌×0.087;对抑郁的预测:预测抑郁总分=情绪管控×0.017-多方思考×0.086-认知层面可控×0.527+事件积极应对×0.020-自我价值×0.236+生活压力总分×0.016+午睡习惯×0.409–身体健康×0.078+成绩波动×0.052+被欺凌×0.027-家庭内支持×0.052+情绪管控×生活压力总分×0.006+认知层面可控×生活压力总分×0.01-幽默处事风格×生活压力总分×0.006-幽默处事风格×学业成绩×0.024+多方思考×成绩波动×0.051-情绪管控×成绩波动×0.037–事件积极应对×成绩波动×0.022-午睡习惯×成绩波动×0.03+情绪管控×被欺凌×0.035-情绪管控×家庭内支持×0.037+自我价值×家庭内支持×0.034-午睡习惯×身体健康×0.086;预测自杀意念总分=多方思考×0.09-情绪管控×0.022-认知层面可控×0.178+事件积极应对×0.108-自我价值×0.075-幽默处事风格×0.164+午睡习惯×0.194+生活压力总分×0.012+被欺凌×0.094+学业成绩×0.027+成绩波动×0.031–身体健康×0.081-家庭内支持×0.049-认知层面可控_生活压力总分×0.007–事件积极应对×生活压力总分×0.003-幽默处事风格×生活压力总分×0.003–事件积极应对×学业成绩×0.017-午睡习惯×学业成绩×0.021+认知层面可控×成绩波动×0.026–事件积极应对×成绩波动×0.023-自我价值×成绩波动×0.02+幽默处事风格×成绩波动×0.031-午睡习惯×成绩波动×0.022+自我价值×家庭内支持×0.019+幽默处事风格×身体健康×0.033+事件积极应对×被欺凌×0.037+认知层面可控×家庭内支持×0.019。进一步的,各项心理危机诊断标准,包括:预测焦虑总分值在-18至-0.39为正常,分值在-0.39至0.04之前为轻度焦虑,分值在0.04至0.47为中度焦虑,分值在0.47至18之间为重度焦虑;预测抑郁总分值在-18至-0.13为正常,分值在-0.13至0.3625之前为轻度抑郁,分值在0.3625至0.854为中度抑郁,分值在0.854至18之间为重度抑郁;预测自杀意念分值在-3至0.76为正常,分值在0.76至1.00之前为轻度自杀意念,分值在1.00至1.238为中度自杀意念,分值在1.238至18之间为重度自杀意念。进一步的,个体的各项心理危机预测数据与各项心理危机诊断标准进行数据比对,进行心理危机级别反馈,包括:若个体各项预测数据均在正常范围,则进行一级潜在心理风险反馈;若个体焦虑和抑郁预测数据的诊断指标有任意一项在轻度以上,则进行二级危机测评及反馈;若个体自杀意预测数据的诊断指标在轻度以上,则进行三级危机测评及反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首先,本发明从心里危机的本质原因出发,将心理危机易感性对心理危机的双阶作用纳入心理危机测评方法内,进而构建心理危机预警模型,大大提升了预测的效度,为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预警和积极心理发展提供了更好的指导效果;同时,本发明主要采用中性和积极的词汇对个体信息进行收集,进而预测个体的心理危机水平,避免了负性词汇的启动而带来的青少年心理负效应,从而实现了在测评预警过程中对青少年心理的保护效果;而且,本发明关注易感性和应对能力等指标,从而对可能出现危机的群体提出警示,能够在一个长时间段内对个体心理危机进行预警,加强了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持续保护效果;最后,本发明具有立体、动态的信息来源,不仅学生自己,还有其父母、班级、学校等信息,通过对这些信息进行量化分析使得本方法得到的青少年心理危机测评数据更有说服力,增加了数据的全面性。实施例2:本实施例给出一种青少年心理危机的测评和预警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3所示,当得到二级预警反馈或三级预警反馈后,对个体进行二级预警测验或三级预警测验,最后将测验结果与预测结果综合整理诊断心理危机类型;具体地,心理危机类型分为:复杂型爆发:症状程度严重,症状引发是由多种深刻的个体和环境因素导致,干预将遇到很大挑战;累积型爆发:症状程度严重,症状引发是由稳定的个体和环境因素导致,干预时或难回避这些因素;偶然型爆发:症状程度严重,但个体和环境因素中存在多种有利因素,症状引发因素相对单一,干预指向相对直接;恶化型发作:出现明显症状,因为症状有深刻的个体和环境因素支持,当前症状仍具有进一步恶化风险;困难型发作:出现明显症状,个体和环境因素对于症状的维持发挥了重要作用,无有效干预,症状将会长期维持;单纯型发作:出现明显症状,个体和环境因素中存在较多有利因素,症状或为单一因素导致;风险不适:出现轻微症状反应,但因其个体和环境因素差异,而具有不同风险程度不同;潜在风险:个体和环境因素显示具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风险,但症状表现尚未达到阳性标准;当个体的焦虑预测结果在轻度及以上时,进一步完成二级预警测验,在二级预警测验中,主要测量相关的焦虑测试,焦虑测试的分数范围在12-50之间,当总分值在33.468以下,表明个体属于正常水平;分值在33.468-39.873之间为轻度压力水平,分值在39.873-46.278为中度水平,分值在46.278-50为重度水平,最后将测验结果与预测结果综合整理得到表1所示的焦虑心理危机类型;表1当个体的抑郁预测结果在轻度及以上时,进一步完成二级预警测验,在二级抑郁预警测验中,主要测量相关的抑郁测试,抑郁测试的分数范围在14-50之间,当总分值在35.9952以下,表明个体属于正常水平;分值在35.952-42.039之间为轻度压力水平,分值在42.039-48.126为中度水平,分值在48.126-50为重度水平,最后将测验结果与预测结果综合整理得到表2所示的抑郁心理危机类型;表2当个体的自杀意念预测结果在轻度及以上时,进一步完成二级自杀预警测验,在二级自杀预警测验中,主要测量当前的的自杀意念,自杀测验的测验结果分为无自杀意念、有自杀意念、有自杀尝试和有自杀行为四种,最后将测验结果与预测结果综合整理得到表3所示的自杀心理危机类型;即时预测有自杀行为有自杀尝试有自杀意念无自杀意念高复杂型自杀警报恶化型自杀预警高风险自杀高危高潜在自杀危机中累积型自杀警报困难型自杀预警中风险自杀高危中潜在自杀危机低偶然型自杀警报单纯性自杀预警低风险自杀高危低潜在自杀危机表3工作原理:首先,通过问卷方式对青少年心理危机易感性、生活事件进行采集,再通过各项心理危机预测算法得到个体的各项心理危机预测数据,然后根据个体的各项心理危机预测数据与各项心理危机诊断标准进行数据比对,若个体各项预测数据均在正常范围,则进行以及一级潜在心理危机反馈;若个体焦虑和抑郁数据的诊断指标有任意一项在轻度及以上,则进行二级心理危机测评及反馈;若个体自杀意念预测数据的诊断指标在轻度及以上,则进行三级危机测评及反馈;最后对个体进行二级预警测验或三级预警测验,最后将测验结果与预测结果综合整理诊断心理危机类型。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
技术领域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