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纤式舌下微循环连续监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893996发布日期:2021-02-09 11:24阅读:100来源:国知局
一种光纤式舌下微循环连续监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发明属于微循环监测的设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纤式舌下微循环连续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微循环是指微动脉和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血液循环最根本的功能是进行血液和组织之间的物质交换,这一功能就是在微循环部分实现的。近年来,微循环被认为是心血管系统所负责的通过红细胞运输给组织供氧的最终目的地,微循环被认为是组织健康的主要“责任者”,因为它是影响组织供氧的决定性因素。液体治疗的最终目的是在微循环水平上改善灌注。只有能改善微循环血流、能引起反映低血容量的临床参数(如:心动过速,少尿,高乳酸血症,或低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等)得到纠正的液体治疗才会对患者病情有正面影响。
[0003]
舌下微循环因其床旁便利性、无创性等优点,在临床的应用逐渐得到重视。目前临床上使用的微循环监测手段主要包括正交偏振光谱技术、侧流暗视野成像技术、激光多普勒成像技术、近红外线光谱成像技术、脉搏血氧测定监测技术、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技术等等。第一代的正交偏振光谱技术(orthogonal polarization spectral,ops)及手持式电子显微通过对人体暴露组织器官的微循环进行研究,开创了微循环监测的新时代。第二代的侧流暗视野成像技术(sidestream dark field,sdf)是目前临床研究应用较多的监测微循环改变的手段[milstein dm,lindeboom ja,ince c.intravital sidestream dark-field(sdf)imaging is used in a rabbit model for continuous noninvasive monitoring and quantification of mucosal capillary regeneration during wound healing inthe oral cavity:apilot study[j].arch oral biol.2010,55(5):343-349]。第三代是基于入射暗场成像模式(incident dark-field,idf)的手持式暗视野显微镜,具有改善的光学分辨率等优势,idf是侧流暗场成像(sdf)的技术继承者。
[0004]
上述微循环监测手段,在工作时需要操作者手持监测探测头,并将监测探测头准确贴附患者的舌部,经发光二极管发射波长约530nm的绿光,舌下红细胞吸收后,对毛细血管的动态信息进行采集,从而获得血管密度和血流速度等信息。但是,由于操作者避免不了的生理性抖动,会造成镜头相对舌部的晃动,轻者,无法获得稳定图像;重者,会影响血液流速,甚至伤及舌部,污染探测头。而且,为了连续监测,长时间手持仪器对操作者也很痛苦。尽管分时分次监测可以缓解这一问题,但是又无法保证二次监测时,做到相同位置血管的对比观察,影响计算血管密度和血流速度的准确性。
[0005]
对于探测头相对舌部晃动,造成的相面移动问题,可以采用如公开号为“cn207575140u”,名称为“一种微循环成像装置”的专利文件中提出的自动调焦方式获取清晰图像,根据获取图像的对比度触发自动对焦算法,从而向镜头控制器输入指令,调整镜头距离。另外,也可采用如公开号为“cn206473308u”,名称为“一种手持式微循环监测仪用图像稳定和探测头压力控制装置”的专利文件中提出的压力传感器可保证探测头与舌部贴合
达到较理想状态,避免探测头与舌部距离过远造成的成像不清,以及距离过近导致的血管挤压。但是这些监测设备在临床使用时,无法做到同一区域,连续性的对比观察,这样计算的血液流速等参数是不准确的。针对这一问题,公开号为“cn105662388a”,名称为“快速可重复定位微循环休克监测仪及监测系统和方法”的专利申请文件提出的在低倍大视野下,对易于观察的大血管和大血管附近的血管进行编号,并采用计算机屏幕采集窗口的十字线将最为明显的大血管固定在屏幕中心位置,等到第二次监测时,找到大致区域,通过编号可以对应出之前跟踪的血管影像。
[0006]
然而,这些监测方法还是基于手持操作,生理性抖动是不可避免的。而且探测头体积偏大,病人含在舌下时,舒适度不好。尽管成像质量、数据准确性有所改善,但对于患者舌下极易形成压迫;对于医生或操作者,长时间手持探测体,不仅操作上极为不便,更无法实现连续的、准确的微循环探测。


技术实现要素:

[0007]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光纤式舌下微循环连续监测装置,可提高患者舒适度的同时,使操作者摆脱长时间手持设备的工作负担,并大幅提高连续微循环监测区域的准确性与可重复探测性。
[0008]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0009]
一种光纤式舌下微循环连续监测装置,包括舌下微循环探测体和分离设置的成像元件与图像处理部,所述舌下微循环探测体通过光纤与成像元件、图像处理部连接;
[0010]
所述舌下微循环探测体进一步包括探测头本体,所述探测头本体的前端设有微循环监测光源与反射光微透镜,所述探测头本体内有柔性光纤,所述反射光微透镜满足反射光线汇聚后光斑直径小于所述柔性光纤内径的条件;
[0011]
所述图像处理部,与所述柔性光纤进行信号连接,用于采集和处理经血红蛋白吸收后的反射光光斑图像;
[0012]
当进行舌下微循环监测时,所述微循环连续监测装置的照明光束投射到舌下组织表面上,并收集经组织内部散射和吸收后的光线,由所述反射光微透镜聚焦成光束通过所述光纤将光线信息连续传送至所述成像元件与图像处理部,以处理成可连续监测的舌下微循环图像数据。
[0013]
本发明所述探测头本体的至少一段弯曲呈钩状形成可挂设在使用者牙体上的挂钩式结构,所述装置还包括探管套,所述探管套套设于所述探测头本体的前端,且所述探管套与使用者舌下的接触部位呈仿生舌下圆润弧面状。
[0014]
所述探管套设置为不同尺寸规格的探管套,每一种探管的长度与一类使用者适配。
[0015]
所述探管套的形状与所述探测头本体的挂钩式结构匹配,中部纵向设有开孔,以方便所述探管套纵向套设于所述探测头本体,并且所述探管套上还设置有卡固结构,用于与所述探测头本体固定及方便拆卸探管套。
[0016]
所述微循环信号采集器包括光源及微型透镜部件,所述光源设于探测头本体的前端;所述微型透镜部件设置在所述探测头本体内,接收在经组织内部散射和吸收后的反射光线,并聚焦成反射光束。
[0017]
所述探测头本体的至少一段弯曲呈钩状形成挂钩式结构进一步包括:
[0018]
所述探测头本体内设置光纤部分的中段可弯曲呈钩状,并且所述光纤及套设在外部的探测头本体呈可弯曲的柔性部;所述探测头本体的前端呈水平状,所述反射光微透镜将收集到的光线改变其光路使其平行于所述探测头本体传输出去。
[0019]
所述光源为波长530nm的绿色光源。
[0020]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探管套的长度为1.5cm,适用于孩童的舌下微循环探测。
[0021]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探管套的长度为2cm,适用于成年女士的舌下微循环探测。
[0022]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探管套的长度为2.5cm,适用于成年男士的舌下微循环探测。
[0023]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探测头本体为3d打印制备的聚合树脂材料的探测头本体。
[0024]
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所述舌下微循环探测体包括平行结构探测头,所述平行结构探测头中的微循环信号采集器进一步包括:
[0025]
设置在平行结构探测头本体前端的侧壁上的光源,所述光源提供的照明光束投射到包括舌底在内的组织表面;
[0026]
成像接收通道,其包括反光镜,所述反光镜设置在所述光源的下方,并倾斜设于所述平行结构探测头的本体内,所述倾斜的角度设置为将收集到的光线改变其光路使其平行于平行结构探测头本体通过所述柔性光纤传输。
[0027]
本发明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使其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
[0028]
1)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光纤式舌下微循环连续监测装置,通过光纤传导光信号,将探测头本体与成像元件、图像处理部等分离设置,大大减少探测体的体积及重量,可避免探测头本体在舌下占据过多空间及对舌下造成压迫,在提高使用者舒适度的同时,使操作者摆脱长时间手持设备的工作负担,并大幅提高连续微循环监测区域的准确性与可重复探测性。
[0029]
2)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光纤式舌下微循环连续监测装置,针对现有的微循环监测设备均基于手持操作,设备体积大,探测头本体质地坚硬,操作人员的无意晃动很可能对舌下造成伤害,而且操作者长时间举持设备也极为不便,无法实现连续的微循环探测的问题,通过将探测体的探测头本体设计成钩状,可挂设于使用者的牙齿上,无需手持探测头本体就可进行舌下微循环探测。
[0030]
3)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光纤式舌下微循环连续监测装置,根据不同的使用者群体,设计了不同规格长度的探管套,该探管套套设探测头本体的前端,且探管套与使用者舌下接触的部分为仿生舌下圆润弧面设计,从而有效避免探测体对舌下可能造成的伤害。
[0031]
4)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光纤式舌下微循环连续监测装置,针对现有的微循环监测手持设备存在因前段探测部分与舌底垂直,在探测时对使用者舌下形成压迫,易造成出血,严重影响成像质量的问题,通过将手持探测设备改为平行结构探测头,其探测部位与舌底平行,而不是垂直关系,既达到紧密贴合,又减少对患者舌底粘膜和皮下血管的压力,在不
影响探测效果的同时,提高使用者的体验度,解决传统微循环监测系统无法实现连续、高质量监测的瓶颈。
附图说明
[0032]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的一种光纤式舌下微循环连续监测装置的示意图;
[0033]
图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的套有探管套的舌下微循环探测体的示意图;
[0034]
图3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的探管套的示意图;
[0035]
图4为本发明具有挂钩式传感器结构的光纤式舌下微循环连续监测装置的一实例示意图;
[0036]
图5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的光纤式舌下微循环连续监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7]
图6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的平行结构探测头的结构示意图;
[0038]
图7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的口腔固定支架正面示意图;
[0039]
图8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的口腔固定支架的反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0]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舌下微循环探测体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
[0041]
由于现有微循环监测手持设备存在因前段探测部分体积大而且整体探测仪器较重,无法实现连续不间断长时程监测;对操作者要求较高,探测头本体贴舌下较近,容易挤压粘膜和皮下血管;探测头本体离舌下较远,影响收集视频质量;分次分时探测的观察视野较难一致,以致无法对同一部位微循环进行连续的监测和分析等问题,本发明提本体供了一种轻便的可连续长时程进行舌下微循环监测的探测体,实现对同一部位微循环进行连续的监测和分析。
[0042]
光纤由于出色的信号传导能力在医疗成像,传感和激光治疗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其中,以内镜的导像系统应用最为广泛:根据光线在纤芯和包层界面处发生的全内反射,实现光从体外到体内的传递,照亮患处;再通过探测头本体,收集组织表面的反射光,经由光纤传递给后方的处理系统,实现内窥成像。基于此,本实施例中的舌下微循环探测体采用光纤进行光信号传导,将探测头本体与微循环监测系统其他工作单元分开。工作时,只要将包裹有光纤的小型的探测体挂于使用者的牙齿上,确保探测体相对舌下固定,而关于成像、信号图像处理等仪器与探测体分开设置,以光纤进行连接,相比手持式监测仪器更加灵活轻便。
[0043]
实施例一
[0044]
本实施例中的光纤式舌下微循环连续监测装置为具有挂钩式传感器结构的舌下微循环监测探测装置,包括舌下微循环探测体和图像处理部,舌下微循环探测体与图像处理部通过柔性光纤连接。柔性光纤可采用高柔性光纤、各种光导光纤来实现。一种较佳地实现方式为:舌下微循环探测体为挂钩式结构,可挂设在使用者的牙体上。舌下微循环探测体可分离式连接至后端的图像处理部。比如,舌下微循环探测体通过收发器连接后端的图像处理部,这样,舌下微循环探测体与后端的图像处理部可分离设置,在临床检测中,也可以传输至多个后端图像处理部来处理并显示。另外,考虑到舌下微循环探测体使用过程中根
据适用人群的差异,可以提供多种不同尺寸规格的舌下微循环探测体。使用者不同,适用的舌下微循环探测体尺寸也不同,同理,本发明可以将正在使用的不同规格舌下微循环探测体传输至同一后端的图像处理部处理。另外,舌下微循环探测体在使用时避免二次污染,舌下微循环探测体为一种尺寸,本发明通过设置不同尺寸的探管套来适用不同人群的使用。一个使用者配置一个探管套,使用时,将探管套套设在舌下微循环探测体上,用完后,将探管套从舌下微循环探测体上分离,避免不同用户使用时感染。
[0045]
如图1所示,其为本发明挂钩式传感器结构的舌下微循环监测探测装置的一种实现实例图。舌下微循环监测探测装置包括舌下微循环探测体10、成像元件与图像处理部20。
[0046]
该舌下微循环探测体10包括:探测头本体1,该探测头本体1的前端设有微循环信号采集器2,探测头本体1的内部设有光纤3,光纤3与微循环信号采集器2光连接,用于传导光信号。
[0047]
以下具体介绍各个部件。
[0048]
探测头本体1至少包括前端部、中段部和后端部。可与使用者舌下组织接触的部分定义为探测头本体1的前端部,中段部和后端部还具有让医务人员握持的功能。探测头本体1呈中空的管状,其管状内可形成成像接收通道。在本实例中,探测头本体1的管状体可以一体制成,也可以前端部、中段部和后端部分别制成。前端部、中段部和后端部可以整体成一钩状结构,使用时挂设在使用者的牙体上(比如牙齿、牙床等),后通过医用胶带固定位置。
[0049]
探测头本体的前端设有微循环信号采集器2,所述探测头本体的内部设有光纤,光纤与所述微循环信号采集器光连接,用于传导光信号。微循环信号采集器2一般包括光源、成像接收通道的光线接收装置。
[0050]
光源可以是用于提供波长为λ的入射光线,其中λ>0。具体地,光源所发出的“光”包括但不限于:脉冲氙弧光或灯、汞弧光或灯,卤素光或灯、钨弧光或灯、激光器,激光二极管或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 diode,简称led)。“光”还可以分为相干光或非相干光,因此光源可以为相干光源或者非相干光源。具体实施过程中,光源可提供的入射光线的波长λ由微循环中的血红蛋白和脱氧血红蛋白的吸收光谱决定。在血红蛋白和脱氧血红蛋白的吸收光谱中,420nm(纳米),550nm和800nm是血红蛋白和脱氧血红蛋白的等吸收峰。本实施例中的光源102提供的入射光线的波长为530nm,但不限于530nm这一种波长,也可以是540nm、550nm等波长。
[0051]
光源不仅是指一个光源,也可以是若干光源组件,在本实例中,光源可以设置在探测头本体前端的侧壁,即光源是设置在与舌下接触的该端的端部,且稍与舌下接触部有一些间距,主要是方便光源提供的照明光束可以投射到包括舌下在内的组织表面上。
[0052]
一种常见的做法是将探测头本体的外壳开设若干孔,光源组件分别安装在该孔内,并将可以提供照明光束的光源组件设置为与水平呈一角度的。本实例可以有以下几种处理方案。比如,光源组件的各个光源横向或纵向排队设置在探测头本体前端的侧壁上,按照不同人舌下存在差异,系统可以控制不同位置的光源进行工作,提升探测头适用的人群。再比如,光源组件设置为与水平呈的该角度为可调整的,在微循环检测过程中,医务操作员可以设置调整该角度,以便提供的照明光束的照射角度可调。光渗透深度可以与光线入射角度有关,所以可以通过调整入射光线的入射角度,得到人体组织中不同深度的微循环图像。
[0053]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实例中提到的光源是一个比较大的概念,不仅包括狭义的光源,也包括广义的光源。所述广义的光源是指在不仅包括提供照明光束的光源产生部件,也包括对产生的光束进行二次处理使用具有更佳的入射光效果的光处理部件。比如:还包括用于将产生照明光束进行汇聚、准直入射光线作用的聚光镜等。
[0054]
反射光微透镜(图中未绘示)需要满足接收到的光线汇聚后光斑直径小于所述柔性光纤内径的条件。
[0055]
jianzhao等人提出了基于深度学习与安德森局域光纤的新一代光纤成像系统(zhao j,suny,zhuz,et al.deep learning imaging through fully-flexible glass-air disorderedfiber[j].acs photonics,2018.)。这套系统结构简单、成本低廉、鲁棒性极高。该光纤成像系统可以在非相关宽带光源下以20hz高速实时传输无缺陷细胞图像。并且,系统在机械弯折扰动以及温度剧烈变化下仍然可以保持高速高质量的细胞图像传输,其无透镜状态下可以使成像深度延伸至4mm附近。本发明也可以直接采用上述光纤成像系统,该系统本身采用安德森局域光纤,其包含非相干宽带照明光源、功率可调的手术激光光源、光纤波分复用器、光纤侧抛耦合器、具有环形波导的安德森局域光纤以及相机系统。直接将安德森局域光纤安装在探测头本体内即可,这种情况下,可省略微循环信号采集器和后续的光纤部分,直接将该光纤的前端部弯曲成挂钩状即可。
[0056]
本实例也可以新设置反射光微透镜,可调整光源与反射光微透镜之间距离,在另一侧可观察到小于柔性光纤内径的光斑。另外如果对聚焦光斑的光斑质量有要求,可以增加光阑滤掉杂散光。另外,先将激光器放置到透镜焦距处,经透镜折射后为平行光,再加光阑也可实现。上述公开的仅是一种实施例,可以实现的反射光微透镜有多种实现方案,本实例并非用来局限本发明。
[0057]
探测头本体的至少一段弯曲呈钩状形成挂钩式结构,当进行舌下微循环监测时,所述探测头本体的前端部与舌下组织接触,舌下微循环探测体通过所述挂钩式结构定位设置在舌下组织预检测位置适配的牙体上;挂钩式结构的钩部为柔性结构,以可调整钩部的钩宽与使用者牙体适配,或可调整钩部在探测头本体所在的位置,以调节探测头本体的前端部与舌下组织之间的距离。
[0058]
本发明的一种实现方案是探测头本体的前端部、中段部分别做为钩的钩尖、钩端,中段部分形成一挂钩式结构。另一种实现方案是探测头本体的中段呈钩状形成挂钩式结构,这样,探测头本体的前端部呈水平状,且后端也可呈水平状,方便握持和定位。
[0059]
当确定舌下组织预检测位置时,可以找到与之位置适配的牙体。本发明不仅通过牙体的位置实现检测位置的精准定位。健康成人正常牙列包含32颗恒牙,分上下左右四个区域,按牙齿的形态与功能分为切牙、尖牙、双尖牙(前磨牙)、磨牙,共16对。左右成对的同名牙,其解剖形态相同。牙体包括牙釉质、牙本质、牙骨质三种钙化的硬组织和容纳牙髓软组织的髓腔。每个牙体都由牙冠、牙颈及牙根三部份组成。举例来说,当某个患者进行舌下微循环监测时,可记录此次检测挂记的某一尖牙位置,下一次进行舌下微循环监测检测,可方便获知上一次检测的舌下组织预检测位置。若挂记在同一尖牙上,检测到相同舌下组织预检测位置的可能性大大增强,因此,牙体不仅可起到固定作用,还可以用做位置标记作用。还有,可以直接挂记在牙冠上,若老人等没有牙齿时,也可以挂记在其牙根上。
[0060]
挂钩式结构的钩部为柔性结构。具体来说,探测头本体的中部可设置为具有一定
弯折度的柔性体,比如采用相应的材质使其具有该特性。也可以在探测头本体的中部外设套设有具有一定弯折度的柔性体。该柔性体可以具有一定的宽度,方便弯折且容易挂于牙体上。
[0061]
可调整钩部在探测头本体所在的位置,可以将柔性结构弯折成钩部,其弯折位置可调整,只要调节探测头本体的前端部与舌下组织之间可接触的距离即可。另外,本发明可以调整钩部的钩宽和/或深度,使钩部与使用者牙体适配,方便固定。
[0062]
进行微循环检测时,找到舌下组织预检测位置适配的牙体,调整挂钩式结构在所述位置以达到探测头本体的前端部与舌下组织可接触,调整成与使用者牙体适配的钩部的钩宽,通过所述挂钩式结构挂设于所述适配牙体,所述微循环信号采集器的照明光束投射到舌下组织表面上,收集在组织内部散射并返回组织表面的光线,聚焦成光束通过所述光纤将所述光线信息传送至后续的图像处理部分,以处理成舌下微循环图像数据。
[0063]
图像处理部分这一块可以利用现有的技术来实现。比如,ccd进行反射光光斑的图像采集,再通过利用计算机进行图像处理,处理成舌下微循环图像数据。
[0064]
该探测头本体1可采用3d打印制备,材料可以是树脂聚合物。
[0065]
本实施例中的舌下微循环探测体通过将探测体的探测头本体1设计成钩状,可挂设于使用者的牙齿上,无需手持探测头就可进行舌下微循环探测;另外,通过光纤3传导光信号,将探测体与后续的图像处理、监测等工作单元分离,大大减少了探测体的体积及重量,可避免探测体在舌下占据过多空间及对舌下造成压迫,在提高使用者舒适度的同时,使操作者摆脱长时间手持设备的工作负担,并大幅提高连续微循环监测区域的准确性与可重复探测性。
[0066]
本实施例为了进一步提高使用者的体验舒适度,设计了探管套4,如图2、3所示。该探管套4套设于探测头本体1的前端,且探管套4与使用者舌下的接触部位呈仿生舌下圆润弧面状,如图3中的401所示。
[0067]
所述探管套的形状与所述探测头本体的挂钩式结构匹配,中部纵向设有开孔,以方便所述探管套纵向套设于所述探测头本体,并且所述探管套上还设置有卡固结构,用于可固定所述探测头本体和可方便拆卸探测头本体。本实施例根据不同的使用者群体,设计了不同规格长度的探管套4,如图3所示。a号探管套4前端部的长度为1.5cm,适用于孩童的舌下微循环探测;b号探管套4前端部的长度为2cm,适用于成年女士的舌下微循环探测;c号探管套4前端部的长度为2.5cm,适用于成年男士的舌下微循环探测。
[0068]
本发明舌下微循环探测体可以直接挂设且固定在使用者的牙齿上,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的特点,可避免在舌下占据过多空间和对舌下的压迫,提高患者舒适性,同时避免医生手持式监测系统出现的晃动等问题;相比手持式舌下微循环监测系统,只需将该探测体套在使用者牙齿上即可,信号处理等其他系统集成至仪器后端,这样,需要手动控制的仪器重量大大减小,极大减轻操作者工作负担,并实现稳定的、方便的、实用的连续舌下微循环监测。
[0069]
考虑到使用中,本发明的探测头本体可以单独出售。一个后端的图像处理部可以配套多个探测头本体。因此,本发明还要保护一种挂钩式传感器结构,其应用于舌下微循环监测探测。它进一步包括:
[0070]
探测头本体,所述探测头本体的前端设有微循环信号采集器,所述探测头本体内
设有柔性光纤,所述柔性光纤与所述微循环信号采集器连接,所述微循环信号采集器设置有用以将光束投射到使用者舌下组织表面上的光源和反射光微透镜,所述反射光微透镜满足光线汇聚后光斑直径小于所述柔性光纤内径的条件;所述探测头本体的至少一段弯曲呈钩状形成可挂设在使用者牙体上的挂钩式结构。
[0071]
探测头本体的至少一段弯曲呈钩状形成挂钩式结构,当进行舌下微循环监测时,所述探测头本体的前端部与舌下组织接触,所述舌下微循环探测体通过所述挂钩式结构定位设置在舌下组织预检测位置适配的牙体上;所述挂钩式结构的钩部为柔性结构,以可调整钩部的钩宽与使用者牙体适配,或可调整钩部在所述探测头本体所在的位置,以调节探测头本体的前端部与舌下组织之间的距离;
[0072]
探测头本体的后端内部设置有光信号传输的光纤耦合器,所述光纤耦合器与所述光纤连接。
[0073]
挂钩式结构还包括探管套,探管套套设于所述探测头本体的前端,且探管套与使用者舌下的接触部位呈仿生舌下圆润弧面状。
[0074]
实施例二
[0075]
本实施例中的光纤式舌下微循环连续监测装置为平行结构探测体微循环装置,包括平行结构探测头100,平行结构探测头100进一步包括:
[0076]
光源102:其设置在平行结构探测头本体前端的侧壁上,光源提供的照明光束投射到包括舌底在内的组织表面;
[0077]
成像接收通道,其包括反光镜103,反光镜103设置在光源102的下方,并倾斜设于平行结构探测头的本体内,倾斜的角度设置为将收集到的光线改变其光路使其平行于其探测头本体传输出去;
[0078]
成像捕获装置,用于接收到成像接收通道传送的光线,并聚焦成光束进行传输,以便后处理成微循环图像信息;成像捕获装置可以包含柔性光纤。
[0079]
进行微循环检测时,所述平行结构探测头100水平伸入,其与包括舌底在内的组织表面接触,照明光束投射到包括舌底在内的组织表面上,所述成像接收通道收集在组织内部散射并返回组织表面的光线,并将收集到的光线改变其光路使其平行于其探测头本体,供成像捕获装置聚焦成光束传输。
[0080]
具体的,请参看图6,该平行结构探测头100包括壳体101、光源102、反光镜103、楔形结构件104及限位件105。其中,壳体101呈圆柱形,在壳体101的前端侧壁上设有光源102,当进行舌底微循环监测时,光源102照射舌底。
[0081]
在光源102的下方设有反光镜103,该反光镜103倾斜设于壳体101内,当进行舌底微循环监测时,光源102照射舌底后,在舌底表面形成包含舌底微循环信息的光束,光束通过反光镜103后改变光路方向,平行于平行结构探测头传输出去。
[0082]
在壳体101的末端外侧壁上设有多个楔形结构件104,从图7、8中可以看出,壳体101的末端侧壁上设有4个楔形结构件104,且是均匀分布在侧壁上,形成一环形。当然,根据实际需求,也可以设置其他数量的楔形结构件104,且,楔形结构件104的设置位置也可以调整。这些楔形结构件104用于与口腔固定支架固定连接。
[0083]
在壳体101的末端外侧壁上还设有限位件105,该限位件105位于楔形结构件104之后,用于限制平行结构探测头100伸入口腔的长度,也用于防止平行结构探测头100在垂直
于口腔固定支架200的方向上的移动。该限位件105可以是套设在平行结构探测头100末端的圆环,也可以是其他形状的结构件,只要具体限位功能,达到限制平行结构探测头伸入口腔的长度,也用于防止平行结构探测头100在垂直于口腔固定支架200的方向上的移动的功能即可。
[0084]
当进行舌底微循环监测时,如图6所示。由于平行结构探测头与舌底平行,而不是垂直关系,从而既达到紧密贴合,又不会对舌底施加过多压力。该平行结构探测头的设计有效避免了目前设计中的圆柱探头对舌底的冲击与压迫。
[0085]
为了进一步控制对舌底观测部位的压力,本实施例在平行结构探测头的探测前端设置压力传感器,用户可根据压力传感器的反馈,调整平行结构探测头与舌底微循环的探测距离,避免出现因平行结构探测头贴舌底较近而挤压粘膜和皮下血管或因探测器离舌底较远而影响收集视频质量等问题。
[0086]
请参看图7,该口腔固定支架200呈弧形,在口腔固定支架200的中间端面上开有微循环探头插口201,该微循环探头插口201是个圆孔,其直径与平行结构探测头100的末端直径匹配,使平行结构探测头100的末端插入该微循环探头插口201中。该微循环探头插口201的内壁上设有多个卡槽2011,这些卡槽2011的位置及数量与平行结构探测头末端的楔形结构件104的位置及数量相对应。当平行结构探测头插入微循环探头插口201中后,楔形结构件104卡入卡槽2011中,使平行结构探测头100与口腔固定支架200固连,防止平行结构探测头转动及水平移动。并且,在楔形结构件104卡入卡槽2011中后,平行结构探测头末端的限位件105卡住微循环探头插口201的开口处,限制平行结构探测头伸入口腔的长度,也用于防止平行结构探测头100在垂直于口腔固定支架200的方向上的移动。
[0087]
在口腔固定支架200的中间端面上还设有内镜插口202,从图7、图8中可以看出,该内镜插口202呈圆柱形,该内镜插口202沿口腔固定支架的圆心方向设有一延伸段203,该延伸段203为一圆柱环。在延伸段203的侧面(圆弧面)设有气管插口204,可插入气管插管,保证患者监测时呼吸顺畅。延伸段203的下端面(下平面)设有半圆形开口205,便于患者舌部摆放。
[0088]
该口腔固定支架200可采用3d一体打印制备,材料可以是多材料树脂聚合物。
[0089]
本实施例提供的平行结构探测体微循环装置,采用口腔固定支架不仅保证对舌下同位血管的连续,实时的准确监测,而且根本上解决了因手持仪器而造成操作者生理性晃动带来的成像不稳定,舌下因探头压迫出血等问题,极大提高了患者监测时的安全性与实用性,也降低了操作者的工作难度。而且可以与内镜配合使用,实现在内脏检查,手术时,对舌下微循环进行实时监测。并且,由于采用平行结构探测头,在微循环探测时与舌底平行,而不是传统探测体中的垂直关系,从而既达到紧密贴合,又不会对舌底施加过多压力。平行结构探测头的设计有效避免了目前设计中的探头对舌底的冲击与压迫。
[0090]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即使对本发明做出各种变化,倘若这些变化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仍落入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