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连杆式骨折康复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487859发布日期:2021-03-30 21:12阅读:47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连杆式骨折康复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医疗康复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多连杆式骨折康复设备。本发明申请是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9100662796的分案申请



背景技术:

现有的骨折康复设备的缺点是结构单一的同时,无法实现人员腰部、脚部、腿部及脚踝的充分活动,往往均是单一功能的设备,且需要人员多次更换不同设备才能达到锻炼目的。为此,人们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提出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

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儿童骨折康复医疗床[申请号:201810732654.1],包括床架,所述床架底部两侧固定连接有伸缩床腿,所述床架内部两侧固定连接有滑动轨道,所述床架内壁两侧位于滑动轨道上方的位置固定连接有液压伸缩杆,所述液压伸缩杆通过输出杆固定连接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底部与滑动轨道滑动连接,所述滑动块顶部转动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远离滑动块的一端分别转动连接有头部床架和脚部床架,本发明涉及儿童医疗技术领域。该儿童骨折康复医疗床,达到了自动调节床位高度和护栏位置的目的,方便使用人员自己调整床位的高度,也便于医疗人员使用,该发明具有不同的呼叫方式保证病人可以在紧急的情况下均可以呼叫到医疗人员且减少长时间躺床上疼痛感,提高儿童卧床的舒适等优点。

上述方案依旧使用传统的无法实现人员身体各部分的活动,使人员在康复时间延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具有实现人员腰部、脚部、腿部及脚踝的充分活动等优点的设备。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发明的一种多连杆式骨折康复设备,包括框架式结构的下部支撑架,所述下部支撑架上方设置有支撑框架,所述支撑框架左右侧设置有左右对称的侧支架,所述侧支架内设置有上下贯穿的贯穿腔,所述支撑框架内固设有上下贯穿的容腔,所述侧支架上方设置有带动人员进行翻转而使人员在翻转过程中得到放松的翻转放松装置,所述侧支架左侧设置有便于人员活动脚踝部位的脚踝活动装置,翻转放松装置上侧设置有使人员腿部及腰部进行活动的腰腿活动装置,从而利用上述装置实现了人员全身的活动,使人员的经络肌肉得到放松。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翻转放松装置包括左右对称设置于所述侧支架上方的固定台,所述固定台之间转动的设置有翻转块,所述翻转块上端面固设有平板,所述平板下端面固设有前后对称的底转块,所述底转块下方设置有使所述平板在发生偏转的连杆偏转组件,所述平板下端面固设有使左右侧的所述平板能够相对运动稳定的转动稳定组件,从而利用连杆偏转组件使所述平板在驱动装置作用下偏转进行缓冲。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连杆偏转组件包括固设于所述贯穿腔和容腔之间且左右对称的导杆,所述导杆外表面滑动的设置有前后对称的移动块,所述移动块内转动的设置有顶起板,所述顶起板与所述移动块转动配合连接,所述贯穿腔内设置有驱动所述移动块前后移动以使所述平板发生偏转的驱动结构,从而利用所述移动块之间相对运动后将所述平板带动发生偏转。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驱动结构包括固设于所述侧支架一侧的第一动力电机,所述第一动力电机内动力连接设置有螺纹轴,所述螺纹轴与所述贯穿腔转动配合连接,所述螺纹轴穿过其中一个所述移动块并与其螺纹配合连接,所述螺纹轴滑动的穿过另一个所述移动块,从而利用所述第一动力电机控制所述螺纹轴转动后使所述移动块前后移动后带动所述顶起板发生偏转,使所述平板发生摆动。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转动稳定组件包括固设于所述平板下端面的底连块,所述底连块之间转动的设置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和翻转块的转动轴线共线,从而利用所述底连块和连接柱使左右侧的所述平板在不同方向转动后依然可以彼此高效运动。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脚踝活动装置包括固设于所述侧支架下端面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内滑动的设置有滑移轴,所述滑移轴前端面固设有推挤板,所述推挤板内固设有开口的开口腔,所述开口腔内转动的设置有转板,所述转板内固设有驱动垫脚组件进行左右转动的第二动力电机,从而利用所述第二动力电机驱动垫脚组件进行转动。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垫脚组件包括第一垫板,所述第一垫板上侧固设有与腰腿活动装置配合连接的转动板,所述第一垫板内固设有上下贯穿的内腔,所述转板与所述内腔端壁固定,所述第二动力电机左右侧动力连接设置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与所述内腔端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转动轴外表面固设有凸柱,所述凸柱外表面转动的设置有第二垫板,所述第二垫板端面固设有壳体,所述壳体内固设有开口的垫脚腔,所述第一垫板一侧设置有驱动所述壳体进行前后摆动的摆动结构,从而利用摆动结构和所述实现所述垫板的左右及前后摆动。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摆动结构包括固设于所述第一垫板一侧的摆动电机,所述摆动电机一侧动力连接设置有摆动板,所述摆动板内转动的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内转动的设置有摆杆,远离所述第二垫板的所述壳体端面固设有固柱,所述固柱与所述摆杆转动配合连接,从而利用所述摆动电机驱动所述摆动板摆动后带动所述连接板及摆杆使所述垫板摆动。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腰腿活动装置包括固设于所述平板上端面且前后对称的导轨块,所述导轨块内固设有开口的滑腔,所述平板上端面固设有前后对称的顶块,所述顶块之间转动的设置有翻转板,所述翻转板内固设有开口壳体腔,所述壳体腔端壁内连通设置有开槽和转动腔,所述转动板与所述转动腔转动配合连接,所述开槽内转动的设置有顶起板,所述顶起板内转动的设置有滑移块,所述滑移块与所述滑腔滑动配合连接,所述滑移块之间固设有滑移架,所述滑移架一侧设置有驱动所述滑移架进行左右移动的移动组件,从而利用所述翻转板的翻转使人员在所述翻转板上时腰腿得到充分活动。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移动组件包括固设于所述平板上端面的立板,所述立板对称设置有与所述平板固定的第三动力电机,所述第三动力电机一侧动力连接设置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与所述第三动力电机转动配合连接,所述驱动轴与所述滑移架螺纹配合连接,从而利用所述第三动力电机驱动所述顶起板摆动使所述翻转板发生反转。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此设备采用翻转放松装置、脚踝活动装置和腰腿活动装置实现了利用相对转动的方式使人身体腰部得到充分活动,同时脚踝活动装置采用了前后左右四个方向的活动方式使脚踝部位得到充分活动,利用到了腰腿活动装置使人员的大腿与小腿部位得到充分活动,防止了骨折人员的肌肉萎缩,且有效的降低了人员康复的时间,采用被动活动方式,使人员的体验感上升避免了痛苦,具体表现为利用左右侧的所述动力电机工作后驱动所述移动块前后移动,使所述顶起板摆动后带动所述平板摆动,左右侧的所述平板相对摆动后使人员的身体特别是腰部得到充分活动,使人员腰部肌肉群得到活动,防止腰部肌肉萎缩,利用到了所述动力电机和摆动电机驱动所述垫板进行前后左右的摆动,使人员将脚踝放入到所述垫脚腔后,在所述动力电机和摆动电机驱动相关结构下进行充分的活动,防止脚踝关节由于固定时间过久造成了损伤,同时利用到了所述动力电机,使所述动力电机带动相关结构使所述翻转板拱起翻转,使所述翻转板充分的将人腰腿得到充分活动,且所述滑移轴与所述固定块的滑动配合连接,使腰腿活动装置在工作后依然将人体支撑,提高了设备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图1中垫板的a方向的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设备的后侧三维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中图3中垫板的b方向的放大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设备的仰视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中,平板101、导轨块102、支撑框架103、第一动力电机104、下部支撑架105、侧支架106、固定块107、滑移轴108、推挤板109固定台110、开口腔111、转板112、第二动力电机113、转动轴114、内腔115、第一垫板116、转动板118、顶起板119、开槽120、转动腔121、壳体腔122、顶块123、翻转板124、翻转块130、摆动电机201、摆动板202、连接板203、固柱204、摆杆205、第二垫板207、壳体208、滑移块301、螺纹轴302、顶起板305、滑腔306、立板307、第三动力电机308、驱动轴309、垫脚腔401、凸柱402、限位板501、底连块502、连接柱503、底转块506、导杆508、移动块509、翻转放松装置960、脚踝活动装置961和腰腿活动装置962。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5所示,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为叙述方便,现对下文所说的方位规定如下:下文所说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与图1本身投影关系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一致,本发明的一种多连杆式骨折康复设备,包括框架式结构的下部支撑架105,下部支撑架105上方设置有支撑框架103,支撑框架103左右侧设置有左右对称的侧支架106,侧支架106内设置有上下贯穿的贯穿腔310,支撑框架103内固设有上下贯穿的容腔311,侧支架106上方设置有带动人员进行翻转而使人员在翻转过程中得到放松的翻转放松装置960,侧支架106左侧设置有便于人员活动脚踝部位的脚踝活动装置961,翻转放松装置上侧设置有使人员腿部及腰部进行活动的腰腿活动装置962,从而利用上述装置实现了人员全身的活动,使人员的经络肌肉得到放松。

有益地,其中,翻转放松装置960包括左右对称设置于侧支架106上方的固定台110,固定台110之间转动的设置有翻转块130,翻转块130上端面固设有平板101,平板101的宽度至少为50cm,平板101下端面固设有前后对称的底转块506,底转块506下方设置有使平板101在发生偏转的连杆偏转组件,平板101下端面固设有使左右侧的平板101能够相对运动稳定的转动稳定组件,从而利用连杆偏转组件使平板101在驱动装置作用下偏转进行缓冲。

有益地,其中,连杆偏转组件包括固设于贯穿腔310和容腔311之间且左右对称的导杆508,导杆508外表面滑动的设置有前后对称的移动块509,移动块509内转动的设置有顶起板305,顶起板305与移动块509转动配合连接,贯穿腔310内设置有驱动移动块509前后移动以使平板101发生偏转的驱动结构,从而利用移动块509之间相对运动后将平板101带动发生偏转。

有益地,其中,驱动结构包括固设于侧支架106一侧的第一动力电机104,第一动力电机104内动力连接设置有螺纹轴302,螺纹轴302与贯穿腔310转动配合连接,螺纹轴302穿过其中一个移动块509并与其螺纹配合连接,螺纹轴302滑动的穿过另一个移动块509,从而利用第一动力电机104控制·螺纹轴302转动后使移动块509前后移动后带动顶起板305发生偏转,使平板101发生摆动。

有益地,其中,转动稳定组件包括固设于平板101下端面的底连块502,底连块502之间转动的设置有连接柱503,连接柱503和翻转块130的转动轴线共线,从而利用底连块502和连接柱503使左右侧的平板101在不同方向转动后依然可以彼此高效运动。

有益地,其中,脚踝活动装置961包括固设于侧支架106下端面的固定块107,固定块107内滑动的设置有滑移轴108,滑移轴108前端面固设有推挤板109,推挤板109为丁字型结构,滑移轴108之间的距离至少为40cm,推挤板109内固设有开口的开口腔111,开口腔111内转动的设置有转板112,转板112内固设有驱动垫脚组件进行左右转动的第二动力电机113,从而利用第二动力电机113驱动垫脚组件进行转动。

有益地,其中,垫脚组件包括第一垫板116,第一垫板116上侧固设有与腰腿活动装置962配合连接的转动板118,第一垫板116内固设有上下贯穿的内腔115,转板112与内腔115端壁固定,第二动力电机113左右侧动力连接设置有转动轴114,转动轴114与内腔115端壁转动配合连接,转动轴114外表面固设有凸柱402,凸柱402外表面转动的设置有第二垫板207,第二垫板207端面固设有壳体208,壳体208内固设有开口的垫脚腔401,垫脚腔401的圆弧直径为20cm,第一垫板116一侧设置有驱动壳体208进行前后摆动的摆动结构,从而利用摆动结构和133实现第二垫板207的左右及前后摆动。

有益地,其中,摆动结构包括固设于第一垫板116一侧的摆动电机201,摆动电机201一侧动力连接设置有摆动板202,摆动板202内转动的设置有连接板203,连接板203内转动的设置有摆杆205,远离第二垫板207的壳体208端面固设有固柱204,固柱204与摆杆205转动配合连接,从而利用摆动电机201驱动摆动板202摆动后带动连接板203及摆杆205使第二垫板207摆动。

有益地,其中,腰腿活动装置962包括固设于平板101上端面且前后对称的导轨块102,导轨块102内固设有开口的滑腔306,平板101上端面固设有前后对称的顶块123,顶块123之间转动的设置有翻转板124,翻转板124内固设有开口壳体腔122,壳体腔122端壁内连通设置有开槽120和转动腔121,转动板118与转动腔121转动配合连接,开槽120内转动的设置有顶起板119,顶起板119内转动的设置有滑移块301,滑移块301与滑腔306滑动配合连接,滑移块301之间固设有滑移架312,滑移架312一侧设置有驱动滑移架312进行左右移动的移动组件,从而利用翻转板124的翻转使人员在翻转板124上时腰腿得到充分活动。

有益地,其中,移动组件包括固设于平板101上端面的立板307,立板307对称设置有与平板101固定的第三动力电机308,第三动力电机308一侧动力连接设置有驱动轴309,驱动轴309与第三动力电机308转动配合连接,驱动轴309与滑移架312螺纹配合连接,从而利用第三动力电机308驱动顶起板119摆动使翻转板124发生反转。

初始状态时,上述装置、组件和结构处于停止工作状态,翻转板124处于平铺状态,壳体腔122处于将导轨块102完全覆盖的状态且导轨块102与壳体腔122相抵。

当设备进行工作时,首先人员躺到翻转板124的上端面,并且将脚掌放入到垫脚腔401内,此时小腿位于第一垫板116上端面,大腿位于左侧的翻转板124上端面,腰身位于右侧的翻转板124上端面,此时需要使人员腰身得到活动,则第一动力电机104工作后带动移动块509前后移动,在此过程中左右侧的移动块509运动的方向相反,使顶起板305与底转块506组成的连杆结构使平板101发生倾斜,此时底连块502相对于连接柱503也进行转动,使左右侧的平板101相对倾斜转动,使人员腰身得到活动,在此过程中位于容腔311内的移动块509作为缓冲作用使平板101翻转更为平稳安全,在需要活动人腿部脚部时,第三动力电机308工作后驱动滑移架312靠近支撑框架103方向移动,使滑移块301带动顶起板119进行翻转,此时翻转板124完全顶起,此时人员的腰腿得到充分活动,在此过程中滑移轴108向右滑动,使第一垫板116在翻转板124作用下拱起后依然可以作为支撑,使人体平稳放置于设备内,此时需要将人员的脚踝部位得到活动,则第二动力电机113工作后驱动第二垫板207左右摆动,使脚踝得到左右方向的活动疏松,同时摆动电机201工作后驱动摆动板202摆动,使摆动板202摆动后带动摆杆205和连接板203摆动,使第二垫板207进行前后摆动,此时脚踝得到前后方向的摆动,从而使人员身体得到全方位的活动,促进人员进行康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此设备采用翻转放松装置960、脚踝活动装置961和腰腿活动装置962实现了利用相对转动的方式使人身体腰部得到充分活动,同时脚踝活动装置961采用了前后左右四个方向的活动方式使脚踝部位得到充分活动,利用到了腰腿活动装置962使人员的大腿与小腿部位得到充分活动,防止了骨折人员的肌肉萎缩,且有效的降低了人员康复的时间,采用被动活动方式,使人员的体验感上升避免了痛苦,具体表现为利用左右侧的第一动力电机104工作后驱动移动块509前后移动,使顶起板305摆动后带动平板101摆动,左右侧的平板101相对摆动后使人员的身体特别是腰部得到充分活动,使人员腰部肌肉群得到活动,防止腰部肌肉萎缩,利用到了第二动力电机113和摆动电机201驱动第二垫板207进行前后左右的摆动,使人员将脚踝放入到垫脚腔401后,在第二动力电机113和摆动电机201驱动相关结构下进行充分的活动,防止脚踝关节由于固定时间过久造成了损伤,同时利用到了第三动力电机308,使第三动力电机308带动相关结构使翻转板124拱起翻转,使翻转板124充分的将人腰腿得到充分活动,且滑移轴108与固定块107的滑动配合连接,使腰腿活动装置962在工作后依然将人体支撑,提高了设备的安全性。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平板101、导轨块102、支撑框架103、第一动力电机104、下部支撑架105、侧支架106、固定块107、滑移轴108、推挤板109固定台110、开口腔111、转板112、第二动力电机113、转动轴114、内腔115、第一垫板116、转动板118、顶起板119、开槽120、转动腔121、壳体腔122、顶块123、翻转板124、翻转块130、摆动电机201、摆动板202、连接板203、固柱204、摆杆205、第二垫板207、壳体208、滑移块301、螺纹轴302、顶起板305、滑腔306、立板307、第三动力电机308、驱动轴309、垫脚腔401、凸柱402、限位板501、底连块502、连接柱503、底转块506、导杆508、移动块509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发明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发明精神相违背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