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四级密封式阻菌无针加药接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926811发布日期:2022-05-07 11:25阅读:86来源:国知局
一种四级密封式阻菌无针加药接头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一种四级密封式阻菌无针加药接头,属于医疗器械领域。


背景技术:

2.随着静脉输液急速的发展,无针密闭输液技术也广泛应用于临床,无针输液指的是不需要穿刺可以反复向输液管路输送或者抽取液体的一类器械,采用无针加药接头为输液提供流道和注射口。目前无针加药接头大多结构复杂、操作繁琐,同时密闭性较差,以及无法消除接头内残余药液,给患者带来在输液过程中指数级受感染的几率。需要改善无针加药接头的密封结构,提高其阻菌效果,进一步保证患者的输液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四级密封式阻菌无针加药接头,一共采用了四道密封结构,使其装配方便,防止漏水漏气,提高其阻菌效果,可以保证患者的输液安全。
4.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四级密封式阻菌无针加药接头,包括螺口底座接头、密封塞和外壳,其中:
5.所述螺口底座接头包括从上至下依次相连的锥形管、定位柱和鲁尔接头,所述定位柱的外壁面上沿其圆周方向设置有一环形的卡扣凸台;
6.所述密封塞的底端向上开设有锥形管安装槽,所述密封塞的顶端设置有密封缝,所述密封缝的底端与所述锥形管安装槽连通;
7.所述密封塞的外壁面由从上至下依次相连的第一斜锥面、第一圆柱面、第二斜锥面、第二圆柱面、第三圆柱面和密封卡圈组成,所述第一斜锥面呈上大下小的锥形结构,所述第二斜锥面呈上小下大的锥形结构,所述第一圆柱面的直径、第二圆柱面的直径和第三圆柱面的直径依次增大;
8.所述外壳的内腔由从上至下依次相连的第一斜锥腔、第一圆柱腔、第二斜锥腔和第二圆柱腔;所述第一斜锥腔呈上大下小的锥形结构,所述第一斜锥腔在外壳的端口处形成倒角面;所述第二斜锥腔呈上小下大的锥形结构;所述第二圆柱腔上开设有与所述卡扣凸台相适配的卡扣凹槽;
9.所述密封塞设置在所述外壳内,所述第一斜锥面紧贴在第一斜锥腔内,所述第一圆柱面紧贴在所述第一圆柱腔内;所述第二斜锥面紧贴在第二斜锥腔内;所述第二圆柱面、第三圆柱面和密封卡圈分别位于所述第二圆柱腔内;
10.所述螺口底座接头的锥形管插入在所述密封塞的锥形管安装槽内,且所述锥形管位于所述密封缝的正下方;所述螺口底座接头的定位柱位于所述第二圆柱腔内,且所述密封塞的底端设置在所述定位柱的顶端;所述外壳的底端位于所述鲁尔接头的顶端;
11.所述卡扣凸台卡接在所述卡扣凹槽内形成第一道密封结构;
12.所述密封卡圈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二圆柱腔的内径,所述密封卡圈紧贴在所述第二
圆柱腔内形成第二道密封结构;
13.所述第一斜锥面的角度大于所述倒角面的角度,所述第一斜锥面紧贴在第一斜锥腔内形成第三道密封结构;
14.所述密封缝在自然状态下闭合形成第四道密封结构。
15.上述的一种四级密封式阻菌无针加药接头,其中,所述定位柱和鲁尔接头的中部分别开设有上下贯通的通孔,且锥形管、定位柱的通孔和鲁尔接头的通孔从上至下依次连通形成直通输液流道。
16.上述的一种四级密封式阻菌无针加药接头,其中,所述第三圆柱面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圆柱腔的内径。
17.上述的一种四级密封式阻菌无针加药接头,其中,所述第一斜锥面的角度为50~80度,所述倒角面的角度为30~45度。
18.上述的一种四级密封式阻菌无针加药接头,其中,所述螺口底座接头和外壳采用硬质聚酯制成,所述密封塞采用弹性体制成。
19.本发明的四级密封式阻菌无针加药接头,一共采用了四道密封结构,使其装配方便,防止漏水漏气,提高其阻菌效果,可以保证患者的输液安全。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发明的四级密封式阻菌无针加药接头的立体结构图(主视方向);
21.图2为本发明的四级密封式阻菌无针加药接头的立体结构图(仰视方向);
22.图3为本发明的四级密封式阻菌无针加药接头的主视图;
23.图4为图3的a-a向剖视图;
24.图5为本发明的四级密封式阻菌无针加药接头的分解结构图;
25.图6为螺口底座接头的立体结构图(主视方向);
26.图7为螺口底座接头的立体结构图(仰视方向);
27.图8为螺口底座接头的主视图;
28.图9为图8的a-a向剖视图;
29.图10为螺口底座接头的侧视图;
30.图11为图10的b-b向剖视图;
31.图12为密封塞的立体结构图;
32.图13为密封塞的的主视图;
33.图14为图13的a-a向剖视图;
34.图15为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5.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其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地说明:
36.请参阅图1至图5,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一种四级密封式阻菌无针加药接头,包括螺口底座接头1、密封塞2和外壳3。
37.请参阅图6至图11,螺口底座接头1包括从上至下依次相连的锥形管11、定位柱12
和鲁尔接头13,定位柱12的外壁面上沿其圆周方向设置有一环形的卡扣凸台14。定位柱12和鲁尔接头13的中部分别开设有上下贯通的通孔,且锥形管、定位柱的通孔和鲁尔接头的通孔从上至下依次连通形成直通输液流道15。
38.请参阅图12、图13和图14,密封塞2的底端向上开设有锥形管安装槽2a,密封塞2的顶端设置有密封缝2b,密封缝2b的底端与锥形管安装槽2a连通,密封缝2b在自然状态下闭合。
39.密封塞2的外壁面由从上至下依次相连的第一斜锥面21、第一圆柱面22、第二斜锥面23、第二圆柱面24、第三圆柱面25和密封卡圈26组成,第一斜锥面31呈上大下小的锥形结构,第二斜锥面23呈上小下大的锥形结构,第一圆柱面22的直径、第二圆柱面24的直径和第三圆柱面25的直径依次增大。
40.请参阅图15,外壳3的内腔由从上至下依次相连的第一斜锥腔31、第一圆柱腔32、第二斜锥腔33和第二圆柱腔34;第一斜锥腔31呈上大下小的锥形结构,第一斜锥腔31在外壳的端口处形成倒角面3a;第二斜锥腔33呈上小下大的锥形结构;第二圆柱腔34上开设有与卡扣凸台14相适配的卡扣凹槽35。
41.再请参阅图4,密封塞2设置在外壳3内,第一斜锥面21紧贴在第一斜锥腔31内,第一圆柱面22紧贴在第一圆柱腔32内;第二斜锥面23紧贴在第二斜锥腔33内,可起到限位作用,使得密封塞2的上表面与外壳3的上表面齐平;第二圆柱面24、第三圆柱面25和密封卡圈26分别位于第二圆柱腔34内。
42.螺口底座接头1的锥形管11插入在密封塞2的锥形管安装槽2a内,且锥形管11位于密封缝2b的正下方;螺口底座接头1的定位柱12位于第二圆柱腔34内,密封塞2的底端设置在定位柱12的顶端。外壳3的底端位于鲁尔接头13的顶端
43.卡扣凸台14卡接在卡扣凹槽35内形成第一道密封结构,这样,外壳3与螺口底座接头1紧密配合,装配方便,无需超声焊接机点膜粘接即可实现外壳3与螺口底座接头1的装配。
44.密封卡圈26的外径大于第二圆柱腔34的内径,密封卡圈26紧贴在第二圆柱腔34内形成第二道密封结构;这样,可以防止整个无针加药接头在使用过程中漏水漏气。
45.第一斜锥面21的角度大于倒角面3a的角度,第一斜锥面21紧贴在第一斜锥腔31内形成第三道密封结构;例如,第一斜锥面21的角度为50~80度,比如55度;倒角面3a的角度为30~45度,比如40度;使得密封塞2的顶端紧贴在外壳1的端口,形成密封,另外外壳1的端口处形成的倒角面3a为斜面,无垂直死角,细菌无处可藏,利于杀菌消毒。
46.密封缝2b在自然状态下闭合形成第四道密封结构,密封缝2b在自然状态下闭合,阻断直通输液流道15,可以实现阻菌,进一步提高阻菌效果,在使用状态下,锥形管11向上顶开密封缝2b,使得直通输液流道15向外输液。
47.第三圆柱面25的直径小于第二圆柱腔34的内径,为压缩时留出空间,减少摩擦阻力,医护人员不需要用很大的力度就能连接,以此方便医护人员轻松使用,并且在注射器拔出时不影响密封塞的快速复位。
48.本发明的四级密封式阻菌无针加药接头,螺口底座接头1和外壳3采用具有高透明度的硬质聚酯制成,密封塞2采用透明弹性制成,这样,医护人员在使用该无针加药接头时,可以观测液体流动情况,保证输液安全。
49.本发明的四级密封式阻菌无针加药接头,具有四道密封结构,即卡扣凸台14卡接在卡扣凹槽35内形成第一道密封结构,使得外壳3与螺口底座接头1装配方便;密封卡圈26紧贴在第二圆柱腔34内形成第二道密封结构,可以防止整个无针加药接头在使用过程中漏水漏气;第一斜锥面21紧贴在第一斜锥腔31内形成第三道密封结构,使得密封塞2的顶端紧贴在外壳1的端口,形成密封,且倒角面3a为斜面,无垂直死角,细菌无处可藏,利于杀菌消毒;密封缝2b在自然状态下闭合形成第四道密封结构,可以实现自然状态下阻菌。
50.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四级密封式阻菌无针加药接头,一共采用了四道密封结构,使其装配方便,防止漏水漏气,提高其阻菌效果,可以保证患者的输液安全。
51.本技术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发明,而并非用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只要在本发明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变化、变型都将落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