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面部神经麻痹的中药药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23655370发布日期:2021-01-15 13:52阅读:51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中药药酒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面部神经麻痹的中药药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面神经炎俗称面神经麻痹(即面神经瘫痪)、“歪嘴巴”、“吊线风”,是以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疾病。它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不受年龄限制。一般症状是口眼歪斜,患者往往连最基本的抬眉、闭眼、鼓嘴等动作都无法完成。临床多表现为病侧面部表情肌瘫痪,前额皱纹消失、眼裂扩大、鼻唇沟平坦、口角下垂。在微笑或露齿动作时,口角下坠及面部歪斜更为明显。病侧不能作皱额、蹙眉、闭目、鼓气和噘嘴等动作。鼓腮和吹口哨时,因患侧口唇不能闭合而漏气。进食时,食物残渣常滞留于病侧的齿颊间隙内,并常有口水自该侧淌下。由于泪点随下睑外翻,使泪液不能按正常引流而外溢。面神经炎引起的面瘫绝大多数为一侧性,且右侧多见,多数患者往往于清晨洗脸、漱口时突然发现一侧面颊动作不灵、口角歪斜。部分患者可有舌前2/3味觉障碍,听觉过敏等。

目前有采用纯中药组合物来治疗面部神经炎的,中药的组合物种类繁多,价格昂贵,在治疗的效果方面,治疗的周期较长,延缓患者恢复的周期,另外,纯中药成分较苦,食用量较大且食用不方便。目前临床西医主要采用皮质类固醇、b族维生素及抗病毒等药物治疗,不仅效果欠佳,易复发。

因此,人们对疗效更好更实用的治疗面部神经炎方面的药物仍存在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面部神经麻痹的中药药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通过白酒浸泡,改变药性,引药上行,配合生草乌、红花即能助其活血通络,另外经酒、白糖制后可缓和其酸涩性,使其味转厚,增强温补作用,更有效的治疗面部神经炎,组合物简单、易得,更加经济有效。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治疗面部神经麻痹的中药药酒,由如下重量份组分组成:生川乌10-15克;生草乌10-15克;乌梅10-15克;红花10-15克;白糖100克;20-40度的白酒500克。

一种治疗面部神经麻痹的中药药酒配方,由如下重量份组分组成:生川乌12克;生草乌12克;乌梅13克;红花12克;白糖100克;20-40度的白酒500克。

一种治疗面部神经麻痹的中药药酒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按重量份称取中药和白酒;

(2)将中药配方浸泡于白酒中,常温下避光密封浸泡3-7天即可。

一种治疗面部神经麻痹的中药药酒的制备方法所得的中药药酒在制备治疗面神经炎药物中的应用。

该中药药酒的配方是通过数年的实践总结,该中药药酒配方根据中医理论合理配伍。其中,各中药的药效如下:

生川乌:生川乌性味辛热燥,有毒性。主要功能:善于祛除寒湿,温经止痛。

生草乌:主要功效:祛风除湿,温经通络,散寒消肿止痛。可以用于治疗风寒湿痹痛引起的各关节的疼痛。还可以用于治疗跌打损伤,瘀血肿痛以及疮痈肿毒,可以用于治疗中风偏瘫以及头痛等等症状。

乌梅:性平,味酸涩,归肝、脾、肺、大肠经,主要功效:有敛肺涩肠、生津安蛔,主要用于肺虚久咳、少痰或干咳、无痰治疗,久泻久痢。

红花:味辛、性温,归心、肝经气香行散,入血分具有活血通经,祛瘀止痛的功效,主治功能:痛经,瘀滞腹痛,胸痹心痛,血积,跌打瘀肿,关节疼痛。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中,综合配方的组合物简单、易得,更加经济有效,成本低,治疗面部神经炎疗效高,无毒副作用,不复发及遗留后遗症,中药成分具有清热解毒、扶正祛邪、活血化瘀、祛风通络、补气安神、平衡阴阳功效。通过改善面瘫患者局部血液循环,消除面神经的炎症和水肿,使被压迫的面部神经得以恢复平衡,促使面瘫部位的气机畅通,改善涉及面瘫肌群的营养及其新陈代谢,修复中间神经元的结构,恢复其功能,促进神经元突触的再发芽,轴突再生延长,重新建立神经传导通路,进而恢复神经对面部肌群的支配,对急性期、恢复期面神经炎均有效;中药成分,通过白酒浸泡,改变药性,引药上行,配合生草乌、红花即能助其活血通络,另外经酒、白糖制后可缓和其酸涩性,使其味转厚,增强温补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该中药药酒主要用于治疗面神经炎,改善面瘫患者局部血液循环,消除面神经的炎症和水肿,使被压迫的面部神经得以恢复平衡。

用法用量:用于治疗,每天上、下午各一次,每次5ml即可。

不适宜人群:孕妇及儿童,高血压、肝病、胃肠道病患者,以及支气管炎、哮喘发作期患者,用酒过敏者慎用。另外,在服用其他药物的同时,也应该避免饮用此中药药酒。

实施例1

一种治疗面部神经麻痹的中药药酒配方,由如下重量份组分组成:生川乌12克;生草乌12克;乌梅13克;红花12克;白糖100克;20度的白酒500克。

具体的制备方法如下步骤:按上述重量份称取中药和白酒;将中药配方浸泡于白酒中,常温下避光密封浸泡3天即可。

具体病例:

刘宏宇,男,38岁,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胡襄镇胡襄北街人,2015年7月6日,在下班回家后,次日醒后感觉面部不适,喝水时漏水,照镜子后发现嘴歪,服用上述中药药酒,每天上、下午各服用一次,每次服用5ml,15天后痊愈,经复诊检查显示,恢复正常。

实施例2

一种治疗面部神经麻痹的中药药酒配方,由如下重量份组分组成:生川乌15克;生草乌15克;乌梅15克;红花15克;白糖100克;20度的白酒500克。

具体的制备方法如下步骤:按上述重量份称取中药和白酒;将中药配方浸泡于白酒中,常温下避光密封浸泡7天即可。

具体病例:

韩素英,女,41岁,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马集乡张岗村人,2017年5月16日,在屋檐下乘凉,傍晚刷牙漱口时漏水,耳根部疼痛,休息时闭眼障碍,严重营养生活,服用上述中药药酒,每天上、下午各服用一次,每次服用5ml,19天痊愈,经复诊检查显示,恢复正常。

实施例3

一种治疗面部神经麻痹的中药药酒配方,由如下重量份组分组成:生川乌15克;生草乌15克;乌梅15克;红花15克;白糖100克;40度的白酒500克。

具体的制备方法如下步骤:按上述重量份称取中药和白酒;将中药配方浸泡于白酒中,常温下避光密封浸泡6天即可。

具体病例:

李高良,男,49岁,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胡襄镇李关大队肖楼村人,1983年8月5日,早晨在楼下闲聊天,下午吃饭时感觉面部不适,耳根疼痛,闭眼障碍、流泪,服用上述中药药酒,每天上、下午各服用一次,每次服用5ml,14后天痊愈,经复诊检查显示,恢复正常。

实施例4

一种治疗面部神经麻痹的中药药酒配方,由如下重量份组分组成:生川乌10克;生草乌10克;乌梅10克;红花10克;白糖100克;30度的白酒500克。

具体的制备方法如下步骤:按上述重量份称取中药和白酒;将中药配方浸泡于白酒中,常温下避光密封浸泡7天即可。

具体病例:

韩丹丹,女,34岁,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马集乡孔王庄人,2018年6月5日,在楼下闲聊,次日感觉面部不适,发现嘴歪,闭眼障碍,服用上述中药药酒,每天上、下午各服用一次,每次服用5ml,14天后痊愈,经复诊检查显示,恢复正常。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