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药挥发油组合物、其制剂、制剂的制备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23851689发布日期:2021-02-05 14:26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一种中药挥发油组合物、其制剂、制剂的制备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0001]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可治疗咽炎的中药挥发油组合物、活性成分或有效成分为该中药挥发油组合物的中药制剂、该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以及该中药挥发油组合物在制备治疗咽炎的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0002]
咽炎是由细菌感染、病毒感染、环境因素等引起的咽部黏膜、黏膜下和淋巴组织炎症的统称,是人体咽部的非特异性炎症。根据疾病病程,咽炎多分为急性咽炎和慢性咽炎。急性咽炎是成人和儿童常见的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之一,2013年报道显示,儿童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咽炎发病率为37%。慢性咽炎多见于成年人,2012年和2017年的报道显示,由于环境因素、饮食习惯和抗生素滥用等情况,慢性咽炎在我国发病率较高,可达10%~30%。
[0003]
本病没有明显的地域性,亦没有明显的人群分布倾向,在人群中分布范围极为广泛,男女老幼均可患病,多发生于秋冬及冬春之交。咽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不一样,其临床表现也不同,常表现为咽部干燥、发痒、咽喉疼痛、吞咽困难等咽喉部不适症状,严重者可伴有发热、恶寒、头痛等全身症状。急性咽炎往往可以通过呼吸道飞沫或人群中的交往而传播,慢性咽炎则病程较长,难以治愈,严重的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国际上的指南对于链球菌检测阳性可处方抗生素,急性咽炎患者使用抗生素的情况是非常普遍的,在美国,仅2009年抗生素的处方费用就达到了107亿美元,给全球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
[0004]
中西医在治疗本病方面各有其特点,西医学对于咽炎的治疗多以抗病毒、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为主,缺点为出现耐药性、导致二重感染以及一些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轻度的不良反应为皮疹和腹泻,严重的不良反应为stevens-johnson综合征,严重的感染如艰难梭菌腹泻,以及出现过敏性休克或心源性猝死等危及生命的不良反应。中医药在治疗本病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对本病的认识可谓源远流长,以其辨证施治、用药安全可靠、疗效确切、不易耐药,且中药剂型多样、携带服用方便、价格低廉、毒副作用小为特点,一些现代的研究也显示,中药具有抗菌和免疫调节的作用,如金银花对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脑膜炎双球菌、肺炎球菌,鱼腥草对多种革兰阳性及阴性细菌均有抑制作用等。因此发掘中医药宝库,研究和制备新型有效的药物是一项艰巨而意义重大的任务。
[0005]
中医药关于咽炎的治疗方案十分丰富,治疗的药物也数不胜数,疗效甚佳。但中药汤剂存在煎煮不方便、口味差等问题,市面上治疗咽炎的成药剂型多为颗粒剂、口服液、胶囊、片剂、丸剂等,儿童难以接受。且需经胃肠道吸收、肝肾代谢而发挥疗效,起效较为缓慢,也会对胃肠道形成刺激,因此需要探索更为便捷、快速、有效的药物剂型。如中国专利申请cn110538266a公开了一种治疗咽炎的中草药药剂配方,其原料药为荆芥6-12克、桔梗4-10克、僵蚕6-12克、炙紫菀10-17克、浙贝母6-12克、党参10-25克、甘草1-8克与桃仁4-10克。这种药剂可以治疗咽炎,但服药后需经过胃肠道吸收,肝肾代谢,起效方式较慢,且存在汤药煎煮繁琐的情况;如中国专利申请cn109731078a公开了一种治疗慢性咽炎的中药贴剂及其制备方法,其原料药为a方:川贝母10~30份、瓜蒌5~15份、天花粉10~30份、百合10~30
份;b方:茯苓10~30份、橘红5~15份、桔梗5~15份、甘草10~30份、生地黄30~50份、麦冬30~50份、半夏10~30份、人参10~30份、粳米10~30份。这种药剂可治疗咽炎,但其给药方式为外用贴敷,通过经皮吸收方式,药效不能直达病所。


技术实现要素:

[0006]
基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可治疗咽炎的中药挥发油组合物,具有清热解毒,利咽止痛,治疗咽炎的作用。
[0007]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8]
一种中药挥发油组合物,按重量份计,由以下组分组成:
[0009][0010]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中药挥发油组合物按重量份计,由以下组分组成:
[0011][0012]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中药挥发油组合物按重量份计,由以下组分组成:
[0013][0014]
或者:
[0015][0016]
或者:
[0017][0018][0019]
或者:
[0020][0021]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马勃挥发油、薄荷挥发油、玄参挥发油、桔梗挥发油和甘草挥发油均能够通过水蒸气蒸馏法、水扩散蒸气蒸馏法、溶剂提取法、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法中任一种方法或两种以上方法结合使用从相关植物中提取制备得到。
[0022]
本发明所提供的中药挥发油组合物,选用马勃挥发油、薄荷挥发油、桔梗挥发油、玄参挥发油、甘草挥发油、冰片配伍治疗咽炎。
[0023]
马勃辛、平,归肺经,具有清热解毒,利咽、止血的功效。马勃既能宣散肺经风热,又能清泻肺经实火,长于解毒利咽,为治咽喉肿痛的常用药。《东垣试效方》中记载的普济消毒饮,即马勃与牛蒡子、板蓝根、玄参等同用治疗风热及肺火所致的咽喉肿痛。现代研究表明马勃对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具有较好的效果。
[0024]
薄荷辛、凉,归肝、肺经,具有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等功效。《本草纲目》记载:“利咽喉,口齿诸病。”对咽喉肿痛有着良好的治疗效果。现代研究已表明薄荷含有挥发油,薄荷脑具有抗刺激作用,可使气管产生新的分泌物,而使稠厚的黏液易排除,故有去痰
作用。薄荷油能刺激神经末梢的冷感受器而产生冷感,并反射性的造成深部组织血管的变化而起到消炎、止痛、止痒、局部麻醉和抗刺激的作用。
[0025]
玄参甘、苦、咸,微寒,归肺.胃,肾经,清热凉血,泻火解毒,滋阴。本品性味苦咸寒,既能清热凉血,又能泻火解毒,可用于治疗咽喉肿痛。《本草纲目》中记载:“滋阴降火,解斑毒,利咽喉,通小便血滞。”现代研究表明,本品对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有抑制作用,还具有抗炎、镇静、抗惊厥作用。
[0026]
桔梗苦、辛,平,归肺经,具有宣肺,祛痰,利咽,排脓的功效。桔梗能宣肺泄邪以利咽开音,凡外邪犯肺,咽痛失音者,常配甘草、牛蒡子等用,如《金匮要略》中所记载的桔梗汤。《珍珠囊药性赋》中也曾记载:“其用有四:止咽痛,兼除鼻塞;利膈气,仍治肺痈;一为诸药之舟楫;一为肺部之引经。”现代研究表明桔梗中所含的桔梗皂苷对口腔、咽喉部位、胃黏膜的直接刺激,反射性地增加支气管黏膜分泌亢进从而使痰液稀释,易于排出;桔梗有增强抗炎和免疫作用,其抗炎强度与阿斯匹林相似;桔梗粗皂苷有镇静、镇痛、解热作用。
[0027]
冰片辛、苦、微寒,归心、脾、肺经,具有开窍醒神,清热止痛的作用。冰片治疗咽炎历史悠久,《外科正宗》中就曾记载冰片与硼砂、朱砂、玄明粉同用治疗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现代研究表明冰片局部应用对感觉神经有轻微刺激,有一定的止痛及温和的防腐作用。
[0028]
甘草甘,平,归心、肺、脾,胃经,具有补脾益气,祛痰止咳,缓急止痛,清热解毒,调和诸药之功效。生甘草药性微寒,清热解毒,常用来治疗热毒所致的咽喉肿痛。现代研究表明甘草去痰效果显著;并有一定的抗菌、抗病毒、抗炎、抗过敏作用;能保护发炎的咽喉和气管黏膜。
[0029]
提取上述六味药挥发油按一定重量进行配伍,通过呼吸道直达病所,或舒缓止痛,或清热祛痰,或抗炎解毒,对咽炎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0030]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中药制剂,其有效成分或活性成分为上述任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的中药挥发油组合物。
[0031]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中药制剂由上述任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的中药挥发油组合物和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组成。
[0032]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包括防腐剂、乳化剂、保湿剂、增稠剂中的至少一种。
[0033]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中药制剂为经口雾化剂、鼻嗅剂、滴鼻剂、按摩膏中的至少一种。
[0034]
本发明的目的之三在于提供上述任一实施方式所述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所述马勃挥发油、薄荷挥发油、玄参挥发油、桔梗挥发油、甘草挥发油和冰片混合溶解,加入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按常规工艺手段制成经口雾化剂、鼻嗅剂、滴鼻剂、按摩膏中的至少一种。如在上述中药挥发油组合物中加入适量的乳化剂如蔬菜甘油,再加入适量的香精,通过雾化剂经口吸入,中药液微细颗粒直接、均匀地分布于呼吸道黏膜,避免了肝脏的首过效应,弥补了静脉、口服、灌肠等给药途径到达病灶时已是低浓度的不足,而且香精的加入改善了口感,小儿易于接受。
[0035]
本发明的目的之四在于提供上述任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的中药挥发油组合物在制备治疗咽炎的药物中的应用。
[0036]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0037]
本发明挥发油组合物中,马勃挥发油、玄参挥发油、桔梗挥发油均为君药,行清热祛痰,解毒利咽之效;以薄荷挥发油为臣药,疏散风热,利咽止痛;冰片兼任佐、使,既清凉舒缓以止痛,又可载药上行;以甘草挥发油调和诸药,六味药同用,共奏清热止痛、抗炎利咽之功,治疗咽炎效果甚佳。
[0038]
本发明的中药挥发油组合物是在中药理论指导下,结合现代药理学研究成果,根据发明人多年研究实践经验,精选出六种原料挥发油按照一定的重量组方而制成的。本发明仅以马勃挥发油、薄荷挥发油、玄参挥发油、桔梗挥发油、甘草挥发油和冰片六味药作为活性成分或有效成分,其配伍符合中药“君臣佐使”原则,药味数少,各组分协同作用,共同起到清热解毒、利咽止痛的功效,该中药挥发油组合物作为活性成分或有效成分所制成的制剂(如经口喷雾剂、鼻嗅剂、滴鼻剂、按摩膏),可直接从呼吸道给药,使得有效药物直达病所,或者涂抹于相关穴位并进行穴位按摩,使药物经皮吸收以刺激相应穴位,简单便捷,起效迅速,短期内有效缓解咽痒、灼热、咽中异物感、咽痛、咽干、干咳,晨起刷牙、说话多时恶心等临床症状。
[0039]
另外,本申请与现有的其他剂型的药物组合物相比,本发明还具有以下优点:
[0040]

采用提取各种药原料挥发油的方式,取药物精华部分,有效物质的浓度更高,效果更好;
[0041]

挥发油可通过呼吸道黏膜直接吸收,起效更快;
[0042]

仅六味药即可实现较好的治疗效果,药少力专,节约成本;
[0043]

各味药均具有独特的作用,各有所长,或清热解毒,或清凉止痛,或滋阴生津,或宣肺祛痰,或抗炎利咽,靶向性的治疗咽炎常见症状,如咽喉红肿疼痛、咽喉干痒、咳嗽咳痰等;
[0044]

苦寒药物添加少,一方面可避免药物苦而带来口感不佳的问题,另一方面苦寒药物太过则易伤阳,尤其是小儿或慢性咽炎患者,易致正虚邪恋,病程缠绵,本发明的药物组合即可实现较好的治疗效果,无过多清热解毒苦寒药物,避免了因苦寒药物过多而引起的其他不良反应。
[0045]
经发明人进行药理学实验证明,本发明可明显降低咽炎小鼠血清炎症因子表达,降低tnf-α、il-6含量,说明本发明可有效诱导局部及全身免疫反应,抑制炎症反应,起到清热解毒、利咽止痛的作用。
[0046]
另外,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中药组合物,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0047]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0048]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
[0049]
下述实施例中所使用的马勃挥发油、薄荷挥发油、玄参挥发油、桔梗挥发油,可通
过市购,或者由以下方法制备而成:
[0050]
1、马勃挥发油的制备:取1kg马勃微波真空干燥处理,研磨过30目筛,装入超临界萃取釜中,萃取压力30mpa,温度50℃,流速300l
·
h-1
,动态萃取120min,得到马勃挥发油。
[0051]
2、薄荷挥发油的制备:取1kg干薄荷粉碎,研磨过30目筛,装入超临界萃取釜中,萃取压力6mpa,温度50℃,流速300l
·
h-1
,动态萃取90min,得到薄荷挥发油。
[0052]
3、玄参挥发油的制备:取1kg玄参切制后微波真空干燥处理,研磨过30目筛,装入超临界萃取釜中,萃取压力25mpa,温度40℃,流速300l
·
h-1
,动态萃取100min,得到玄参挥发油。
[0053]
4、桔梗挥发油的制备:取1kg桔梗切制后微波真空干燥处理,研磨过30目筛,装入超临界萃取釜中,萃取压力15mpa,温度50℃,流速300l
·
h-1
,动态萃取30min,得到桔梗挥发油。
[0054]
5、甘草挥发油的制备:取1kg甘草切制后微波真空干燥处理,研磨过30目筛,装入超临界萃取釜中,萃取压力15mpa,温度50℃,流速300l
·
h-1
,动态萃取30min,得到甘草挥发油。
[0055]
冰片为粉剂,于药店购买或按本领域常规工艺制备。
[0056]
实施例1:制备经口雾化剂
[0057]
将20份马勃挥发油、20份玄参挥发油、15份桔梗挥发油、15份薄荷挥发油、10份甘草挥发油及3份冰片混合溶解,加入适量蔬菜甘油作为乳化剂,加入适量甜橙香精调整口味,混合均匀,加入雾化剂中,即得。
[0058]
实施例2:制备鼻嗅剂
[0059]
将20份马勃挥发油、15份玄参挥发油、15份桔梗挥发油、15份薄荷挥发油、6份甘草挥发油及2份冰片混合溶解,混合液中加入棉芯浸润48h,将棉芯取出后装入abs注塑管,即得。
[0060]
实施例3:制备滴鼻剂
[0061]
将15份马勃挥发油、15份玄参挥发油、15份桔梗挥发油、10份薄荷挥发油、6份甘草挥发油和4份冰片混合溶解,加入适量吐温80作为乳化剂,适量苯甲酸钠作为防腐剂,加入适量去离子水稀释到100倍,混合溶解,即得。
[0062]
实施例4:制备按摩膏
[0063]
将15份马勃挥发油、20份玄参挥发油、15份桔梗挥发油、15份薄荷挥发油、5份甘草挥发油和4份冰片混合溶解,加入适量凡士林稀释到100倍混合,即得。使用时涂抹在少商、鱼际、列缺、天突、照海等穴位,并进行穴位按摩,药物经皮吸收,刺激相应穴位,达到清热解毒、利咽止痛的功用。
[0064]
以下通过动物实验证明本发明的积极效果
[0065]
1、实验材料:本发明组合物(经口雾化剂,按实施例1方法制备);小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elisa试剂盒、腺病毒3型、bx61型显微镜。
[0066]
2、实验动物:45只spf级babl/c小鼠,雄性,质量13~15g。5只一笼,自由饮食饮水。
[0067]
3、实验方法:
[0068]
(1)动物分组及造模
[0069]
babl/c小鼠随机分成3组,每组15只,分别为空白组、模型组、实验组。其中,空白组
不做造模处理;模型组和实验组动物采用以下方法造模:
[0070]
对模型组和实验组的小鼠的咽部注射腺病毒(采用100tcid50稀释),连续3d,用量为50ml/只。
[0071]
(2)动物给药
[0072]
实验组采用超声雾化器每次雾化给药0.05ml,每日两次,模型组及正常组采用生理盐水雾化,连续给药7d。
[0073]
(3)观察指标
[0074]
每日记录小鼠生理状态,3周后腹主动脉取血2ml,推片染色后,采用血球计数仪进行白细胞分类检测。3d后腹主动脉取血3ml,离心,分离血清,elisa法检测tnf-α、il-6炎症因子水平。第4d处死小鼠,取小鼠咽部组织,采用10%甲醛溶液固定,切片,he染色,观察咽部组织病理学。
[0075]
4、实验结果
[0076]
(1)各组小鼠一般状态
[0077]
空白组小鼠的咽部组织表面湿润,有光泽,呈淡红色,无充血肿胀以及分泌物;感染后,模型组小鼠的咽部组织呈暗红色,光泽度差,充血肿胀明显,咽部黏膜病变程度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本发明组的咽部组织光泽度得到明显改善,颜色变浅,充血肿胀程度和病变程度明显减轻,分泌物减少,其症状明显优于模型组(p<0.05)。
[0078]
表1各组小鼠白细胞分类计数比较(x
±
s)
[0079][0080]
注:与空白组对比,
#
p<0.05,与模型组对比,**p<0.01。
[0081]
表2各组小鼠血清il-6、tnf-α含量(x
±
s)
[0082][0083]
注:与空白组对比,
##
p<0.01,与模型组对比,**p<0.01。
[0084]
表3各组小鼠咽部病变程度比较(n)
[0085][0086]
5、实验结论
[0087]
根据实验结果可知,本发明挥发油组合物可有效减轻咽炎小鼠充血肿胀症状,改善咽部黏膜病变情况和白细胞分类情况,抑制炎症因子水平,提高死亡保护率以及生命延长率,起到清热解毒、利咽止痛的作用。
[0088]
典型病例
[0089]
典型病例1:曾某某,男,4岁,咳嗽、咽红,检查示腺病毒感染,使用实施例1中的雾化剂,每次吸入6~10口,分早、中、晚、临睡前4次,2日症状消除。
[0090]
典型病例2:杨某某,男,29岁,慢性咽炎病史,自觉咽部干燥感、异物感5年,使用实施例2中的鼻嗅剂,每次吸10min,分早、中、晚3次,2周疗程结束后患者自觉咽部干燥感及异物感显著好转,清嗓次数减少。
[0091]
综上,基于本发明所提供的中药挥发油组合物作为有效成分或活性成分制成的治疗咽炎的药物,具有清热解毒、利咽止痛的作用,可有效改善咽部黏膜病变情况和白细胞分类情况,抑制炎症因子水平,从而有效缓解咽痒、灼热、咽中异物感、咽痛、咽干、干咳等临床症状,而且药效快,无副作用,可直接从呼吸道给药,使药物直达病所,或者涂抹于相关穴位并进行穴位按摩,使药物经皮吸收以刺激相应穴位,简单便捷,起效迅速。
[0092]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0093]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