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医针灸推拿按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727056发布日期:2021-01-26 17:31阅读:97来源:国知局
一种中医针灸推拿按摩装置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发明涉及医疗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中医针灸推拿按摩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中医学以阴阳五行作为理论基础,将人体看成是气、形、神的统一体,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探求病因、病性、病位、分析病机及人体内五脏六腑、经络关节、气血津液的变化、判断邪正消长,进而得出病名,归纳出证型,以辨证论治原则,制定"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等治法,使用中药、针灸、推拿、按摩、拔罐、气功、食疗等多种治疗手段,使人体达到阴阳调和而康复,在中医的要使用辅助装置配合治疗,现有的针灸推拿按摩装置给患者实施针灸时扎针的深度无法控制,全屏医者经验,容易造成对于患者造成二次伤害,且中医对患者进行推拿和按摩时,医务人员的劳动强度较大,工作辛苦。
[0003]
基于此,本发明设计了一种中医针灸推拿按摩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医针灸推拿按摩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针灸推拿按摩装置给患者实施针灸时扎针的深度无法控制,全屏医者经验,容易造成对于患者造成二次伤害,且中医对患者进行推拿和按摩时,医务人员的劳动强度较大,工作辛苦的问题。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
一种中医针灸推拿按摩装置,包括床板,所述床板顶部开设有第一t形滑槽,所述第一t形滑槽内滑动连接有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侧面滑动连接有针灸定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侧面固定连接有推拿装置,所述升降装置顶部固定连接有按摩装置,所述升降装置顶部固定连接有控制开关,所述床板底部固定连接有储物装置,所述储物装置底部固定连接有万向轮。
[0007]
优选的,所述升降装置包括一组支撑套,且支撑套与第一t形滑槽之间滑动连接,所述支撑套侧面开设有通孔,所述支撑套内通过圆柱弹簧定位销与通孔配合固定连接有u形支撑架,所述u形支撑架侧面开设有第二t形滑槽。
[0008]
优选的,所述针灸定位装置包括针灸固定块,且针灸固定块与第二t形滑槽之间滑动连接,所述针灸固定块表面开设有针灸孔,所述针灸固定块表面开设有滑动槽,且滑动槽内滑动连接有橡胶标尺,所述橡胶标尺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燕尾头。
[0009]
优选的,所述推拿装置包括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底部与u形支撑架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端部固定连接有限制头,所述u形支撑架侧面固定连接有一组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往复杆,所述往复杆的端部固定连接有限制杆,所述限制杆表面开设有限制滑槽,所述限制头位于限制滑槽内且与之滑动配合,所述往复杆表面开设有通孔,所述往复杆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端部固定连接有推拿锤,所述推拿锤顶部固定连接有伸缩杆,且伸缩杆穿过
第一弹簧且与通孔之间滑动配合。
[0010]
优选的,所述按摩装置包括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通过固定台与u形支撑架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多组凸轮,所述u形支撑架的顶部开设有多组通孔,所述通孔与凸轮的位置一一对应,所述u形支撑架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端部固定连接有按摩球,所述按摩球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按摩杆,所述按摩杆穿过第二弹簧和通孔与凸轮侧面之间相互接触。
[0011]
优选的,所述控制开关的输入端电连接外界电源的输出端,所述控制开关的输出端电连接第一电机的输入端,所述控制开关的输出端电连接第二电机得输入端。
[0012]
优选的,所述储物装置的包括储物板,所述床架与储物板之间通过四角支撑架之间相互固定。
[0013]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0014]
1.本发明通过调节升降装置以及针灸定位装置实现医务工作者将银针根据刻度显示插入患者的体内,银针顶部与橡胶标尺顶部之间的距离即为施针的深度;施针的深度一目了然,便于医务工作者操作,降低了施针对于患者造成的二次伤害;
[0015]
2.本发明通过推拿装置和按摩装置实现推拿锤的往复运动对患者的背部进行一个活血化瘀的效果,按摩敲击的过程无需医务工作者介入,实现自动按摩,降低了医务工作者的劳动强度;
[0016]
3.本发明底部固定连接有储物板方便医务工作者将工具和和其他设施放置,且储物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万向轮便于床板移动,便于运输和转移,增加了场景的适用性。
附图说明
[0017]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
图1为本发明前视角结构示意图;
[0019]
图2为本发明后视角结构示意图;
[0020]
图3为本发明俯视角结构示意图;
[0021]
图4为本发明a视图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2]
图5为本发明b视图放大视结构示意图;
[0023]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24]
1-床板,2-第一t形滑槽,3-升降装置,4-针灸定位装置,5-推拿装置,6-按摩装置,7-控制开关,8-储物装置,9-万向轮,10-支撑套,11-圆柱弹簧定位销,12-u形支撑架,13-第二t形滑槽,14-针灸固定块,15-针灸孔,16-橡胶标尺,17-固定燕尾头,18-第一电机,19-连接杆,20-限制头,21-固定环,22-往复杆,23-限制杆,24-限制滑槽,25-第一弹簧,26-推拿锤,27-伸缩杆,28-第二电机,29-固定台,30-转轴,31-凸轮,32-第二弹簧,33-按摩球,34-按摩杆,35-储物板,36-四角支撑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26]
请参阅图1-5,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0027]
一种中医针灸推拿按摩装置,包括床板1,床板1顶部开设有第一t形滑槽2,第一t形滑槽2内滑动连接有升降装置3,升降装置3侧面滑动连接有针灸定位装置4,升降装置3侧面固定连接有推拿装置5,升降装置3顶部固定连接有按摩装置6,升降装置3顶部固定连接有控制开关7,床板1底部固定连接有储物装置8,储物装置8底部固定连接有万向轮9。
[0028]
其中,升降装置3包括一组支撑套10,且支撑套10与第一t形滑槽2之间滑动连接,支撑套10侧面开设有通孔,支撑套10内通过圆柱弹簧定位销11与通孔配合固定连接有u形支撑架12,u形支撑架12侧面开设有第二t形滑槽13,针灸定位装置4包括针灸固定块14,且针灸固定块14与第二t形滑槽13之间滑动连接,针灸固定块14表面开设有针灸孔15,针灸固定块14表面开设有滑动槽,且滑动槽内滑动连接有橡胶标尺16,橡胶标尺16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燕尾头17,推拿装置5包括第一电机18,第一电机18底部与u形支撑架12顶部之间固定连接,第一电机18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9,连接杆19端部固定连接有限制头20,u形支撑架12侧面固定连接有一组固定环21,固定环21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往复杆22,往复杆22的端部固定连接有限制杆23,限制杆23表面开设有限制滑槽24,限制头20位于限制滑槽24内且与之滑动配合,往复杆22表面开设有通孔,往复杆22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25,第一弹簧25的端部固定连接有推拿锤26,推拿锤26顶部固定连接有伸缩杆27,且伸缩杆27穿过第一弹簧25且与通孔之间滑动配合,按摩装置6包括第二电机28,第二电机28通过固定台29与u形支撑架12顶部之间固定连接,第二电机28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轴30,转轴30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多组凸轮31,u形支撑架12的顶部开设有多组通孔,通孔与凸轮31的位置一一对应,u形支撑架12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32,第二弹簧32的端部固定连接有按摩球33,按摩球3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按摩杆34,按摩杆34穿过第二弹簧32和通孔与凸轮31侧面之间相互接触,控制开关7的输入端电连接外界电源的输出端,控制开关7的输出端电连接第一电机18的输入端,控制开关7的输出端电连接第二电机28得输入端,储物装置8的包括储物板35,床架与储物板35之间通过四角支撑架36之间相互固定。
[0029]
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应用为:患者躺在床板1上,背部朝上,医务工作人员移动支撑套10,将多组升降装置3移动至所需施针的位置,根据患者的胖瘦调节升降装置3的高度,按下圆柱弹簧定位销11,降低或升高u形支架与床板1之间的距离,根据实施针灸位置,移动针灸固定块14,由于针灸固定块14与第二t形滑槽13之间滑动连接,将针灸固定块14移动所需施针的位置,将固定燕尾头17与滑动槽之间脱离,使得橡胶标尺16与患者的背部接触,医务工作者将银针根据刻度显示插入患者的体内,银针顶部与橡胶标尺16顶部之间的距离即为施针的深度。施针的深度一目了然,便于医务工作者操作,降低了施针过程对于患者造成的二次伤害。
[0030]
当需对患者进行推拿时,将银针收起,将橡胶标尺16通过底部的固定燕尾头17将橡胶标尺16固定在针灸固定块14上,将橡胶标尺16收起,按下控制开关7,第一电机18工作,
带动连接杆19绕第一电机18的输出端转动,连接杆19端部的限制头20位于限制滑槽24内,连接杆19转动带动往复杆22员固定环21内往复移动,往复杆2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25,在往复的过程中推拿锤26始终与患者的背部相互贴合,推拿锤26的往复运动对患者的背部进行一个活血化瘀的效果,且全程无需医务工作者动手,提高了医务工作者的效率,还降低了医务工作者的劳动强度。
[0031]
推拿的时将控制开关7按下,启动第二电机28,将转轴30转动,由于转轴30上的凸轮31也跟着转动,当凸轮31的最高点与按摩杆34顶部接触时,实现对于患者背部的一次敲击,而凸轮31最低点时,第二弹簧32的作用下将按摩球33收回,等待下一次敲击,按摩敲击的过程无需医务工作者介入,实现自动按摩,降低了医务工作者的劳动强度。
[0032]
本装置底部固定连接有储物板35方便医务工作者将工具和和其他设施放置,且储物板3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万向轮9便于床板1移动,便于运输和转移,增加了场景的适用性。
[0033]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0034]
以上公开的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发明仅为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发明。本发明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