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1]
本发明属于中药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黄精的炮制工艺。
背景技术:[0002]
黄精为黄精属植物,根茎横走,圆柱状,结节膨大。叶轮生,无柄。药用植物,具有补脾,润肺生津的作用。由于新鲜黄精味麻,易刺激咽喉,一般需加工后才能进行使用,传统加工方法多种多样,其中很多加工方法对于黄精有效成分的利用不充分,导致多方面的浪费,同时制得黄精炮制品多糖含量低,药用价值不够高,因此设计一种黄精的炮制方法是十分有必要的。
[0003]
传统黄精的炮制工艺采用九蒸九制的方法来炮制,随着炮制次数的增加,黄精内多糖的含量也在减少。黄精中的多糖成分,是黄精补肾益精、滋阴润燥等药效的物质基础之一,因此多糖的流失,一定程度减弱了炮制后黄精的药效。现有的一种黄精的炮制方法,利用黄酒闷润黄精后,黄精表面混匀麦麸,反复干燥、蒸制1-2次得到黄精炮制品。但该方法并没有解决黄精在蒸制过程中,多糖流失的问题,同时因蒸制次数少,生黄精的刺激性被减弱,但没有完全消除。
技术实现要素:[0004]
为了实现最大程度保证炮制黄精的药效和提高黄精的口感醇和度,减少炮制过程中黄精多糖的流失,并去除黄精的刺激性,本发明提供一种黄精的炮制工艺。
[0005]
一种黄精的炮制操作步骤如下:(1)一蒸黄精片,(2)一烘黄精片,(3)二蒸黄精片,(4)二烘黄精片,(5)三蒸黄精切,(6)三烘黄精片,改进在于:步骤(1)中,将新鲜的黄精洗净、去须,切片,晾干或低温烘干;在蒸屉的底面上均匀平铺二层艾叶,将烘干的黄精片均匀平铺在艾叶层上,水蒸3小时,蒸制压力为0.14mpa;新鲜的黄精和艾叶的质量比为50:1。
[0006]
进一步限定的技术方案如下:步骤(1)中,所述艾叶为带杆的生艾,艾叶在日常使用中常分为新艾、生艾和陈艾三大类,新艾是指当年采的新鲜艾叶。生艾是指每年五月采收的艾叶,采摘的鲜艾叶经过反复的日晒后的干品即为生艾。陈艾是指将采集后的新鲜艾叶,经过反复日晒后保存数年。
[0007]
步骤(1)中,黄精片的厚度为3-5mm。
[0008]
步骤(2)中,所述烘干为常温日光下,烘干温度为40℃-70℃。
[0009]
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体现在以下方面:(1)本发明在保证黄精原料的来源及质量一致情况下,通过与传统黄精炮制工艺进行对比,以黄精多糖及黄精总皂苷为参考指标,在生黄精质量一致的情况下,增加艾叶(带杆、生艾)均匀平铺2层,按照艾叶与新鲜的黄精质量比例1:50进行炮制的黄精比不增加艾叶(带杆)进行炮制(传统工艺)的黄精终产品有效成分黄精多糖含量增加35%,黄精总皂苷增
加37%,提高了炮制后的黄精的药用效果。通过增加艾叶(带杆、生艾)及调整蒸晒次数,结合药理学实验结果充分证明黄精具体的刺激性被完全消除,大大的提高了服用人员的舒适性及接受性。另一方面,艾叶本身具有丰富的多糖类、黄酮类和微量元素成分,艾叶水蒸液及挥发油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活性,在蒸制过程中能够抑制黄精多糖及总皂苷的水解及氧化,提高了黄精切片的多糖及总皂苷含量,提高黄精切片的药效。
[0010]
(2)本发明通过增加切片工序达到增加黄精比表面积,加大黄精与水蒸气接触面积,加速刺激性粘液的水解周期,从能耗方面大大的降低了能耗成本。艾叶本身含有丰富的挥发油成分,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活性,通过水蒸将挥发油充分接触黄精切片,将黄精刺激性粘液发生包合反应,其中艾叶含有的α-萜品烯醇对咽喉刺激性具有止咳平喘作用,在快速的消除黄精的刺激性的同时增加一层保护作用,通过药理实验以“吞噬指数”为参考指标,可知艾叶蒸制过的黄精的刺激性已完全消除。
[0011]
(3)本发明通过三蒸三烘,减少黄精的炮制次数,能最大限度保留黄精内的糖分和总皂苷含量,提高了黄精的醇/水浸出物,保持炮制黄精的药效;通过回收黄精蒸汁进行闷润工艺,能对黄精在蒸制过程中流失的糖分最大程度的进行回补,提高炮制黄精的药效。
附图说明
[0012]
图1为黄精多糖标准曲线。
[0013]
图2为黄精总皂苷标准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下面结构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5]
实施例1一种黄精的炮制操作步骤如下:(1)一蒸黄精片将5000g新鲜黄精洗净、去须,切片至3-5mm厚度,温度50℃、时间8小时烘干,得到黄精片;将干燥的黄精切片置于水蒸设备上,蒸屉底层平铺二层带杆的生艾, 带杆的生艾共100g,水蒸3小时,蒸制压力为0.14mpa,得到一蒸黄精切片及一蒸黄精汁。
[0016]
(2)将一蒸黄精片低温烘干至表面无水,低温烘干温度50℃、时间8小时,继续高温70℃烘干1.5小时,得到一蒸一烘黄精片。
[0017]
(3)将一蒸一烘黄精片放入蒸锅中,加入一蒸黄精汁,闷润1小时,水蒸1小时,蒸制压力为0.14mpa,得到二蒸黄精片及二蒸黄精汁。
[0018]
(4)将二蒸黄精片取出后低温烘干至表面无水,低温烘干温度50℃、时间8小时,高温70℃烘干1.5小时,得到二蒸二烘黄精片。
[0019]
(5)将二蒸二烘黄精片放入蒸锅中,加入二蒸黄精汁,闷润1小时,水蒸0.5小时,蒸制压力为0.14mpa,得到三蒸黄精片。
[0020]
(6)将三蒸黄精片取出后低温烘干至表面无水,低温烘干温度50℃、时间8小时,继续高温70℃烘干5小时,即得三蒸三烘黄精片。
[0021]
检测一蒸一烘黄精片、二蒸二烘黄精片和三蒸三烘黄精片中的多糖含量和总皂苷
含量,具体多糖含量的检测操作如下:(一)标准曲线的制备取经105℃干燥至恒重的无水葡萄糖对照品18mg,精密称定,置100ml量瓶中,加水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每1ml中含无水葡萄糖0.18mg)。
[0022]
精密量取对浑品溶液0.2ml、0.4ml、0.6ml、0.8ml、1.0ml,分别置10ml具塞刻度试管中,各加水至1.0ml,精密加入5%苯酚溶液1ml(临时配置),摇匀,再在冰水浴中缓慢滴加浓硫酸5ml,摇匀,置沸水浴中加热20min,取出,置冰水浴中冷却5min,以相应试剂为空白。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在582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以吸光度为纵坐标,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如图1所示,其中y=3.4722x+0.041,r2=0.997。
[0023]
(二)蒸制黄精多糖含量测定法取60℃干燥至恒重的本品细粉约0.25g,精密称定,置圆底烧瓶中,加80%乙醇150ml,置水浴中加热回流1小时,趁热滤过,残渣用80%热乙醇洗涤3次,每次10ml,将残淹及滤纸置烧瓶中,加水150ml,置沸水浴中加热回流1小时,趁热滤过,残渣及烧瓶用热水洗涤4次,每次10ml,合并滤液与洗液,放冷,转移至250ml量瓶中,加水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1ml,置10ml具塞干燥试管中,照标准曲线的制备项下的方法,自“精密加入5%苯酚溶液1ml”起,依法测定吸光度,从标准曲线上读出供试品溶液中含无水葡萄糖的重量(mg),计算,即得。
[0024]
总皂苷含量的检测操作如下:(一)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水(90:1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03nm。理论板数按薯蓣皂苷元峰计算应不低于3000;标准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薯蓣皂苷元对照品8.22mg,加甲醇溶解稀释成浓度为0.411mg/ml的对照品溶液,即得线性关系考察精密量取薯蓣皂苷元对照品溶液2、3、4、5、6、7、8μl,分别置10ml容量瓶中,加甲醇定容至刻度,按照“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下色谱条件进样测定,以峰面积(y)为纵坐标,以浓度(x,μg/ml)为横坐标进行线性回归,得回归方程为y=69671.989x-3018.739(r=0.99989,n=7)。结果表明,薯蓣皂苷元在0.822~3.288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二)蒸制黄精总皂苷含量测定精密称取过3号筛的黄精粉末约2g,置100ml锥形瓶中,精密加入无水乙醇50ml,称定重量,加热回流4h,放冷,再称定重量,用无水乙醇补足失量,摇匀,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20ml,回收溶剂,残渣加3mol/l盐酸80ml溶解,沸水浴中回流水解4h,冷却,移至分液漏斗中加三氯甲烷60ml萃取3次,每次20ml,合并三氯甲烷萃取液,用水洗涤3次,每次20ml,回收三氯甲烷,残渣加甲醇10ml溶解,用0.45μm微孔滤膜滤过,即得。
[0025]
蒸制黄精醇浸出物的测定取供试品约4g,精密称定,置250
〜
300ml的锥形中,精密加稀乙醇100ml,密塞,冷浸,前6小时内时时振摇,再静置18小时,用干燥器迅速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20ml,置已干燥至恒重的蒸发皿中,在水浴上蒸干后,于105℃干燥3小时,置干燥器中冷却30分钟,迅速精密称定重量。除另有规定外,以干燥品计算供试品中醇溶性浸出物的含量(%)。
[0026]
蒸制黄精水浸出物的测定
取供试品约4g,精密称定,置250
〜
300ml的锥形中,精密加水100ml,密塞,冷浸,前6小时内时时振摇,再静置18小时,用干燥器迅速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20ml,置已干燥至恒重的蒸发皿中,在水浴上蒸干后,于105℃干燥3小时,置干燥器中冷却30分钟,迅速精密称定重量。除另有规定外,以干燥品计算供试品中水溶性浸出物的含量(%)。
[0027]
对比例1:对比例1与实施例1的试验步骤一致,但在整个试验过程中都不加入艾叶。
[0028]
由表1可见,添加艾叶组三蒸三烘黄精多糖含量为16.15%,总皂苷含量为3.45%,未添加艾叶组三蒸三烘黄精多糖含量为12.02%,总皂苷含量为2.51%,在其他条件一致情况下,添加艾叶组多糖含量为未添加艾叶组的134%,添加艾叶组总皂苷含量为未添加艾叶组的137%。经实验表明,艾叶在黄精蒸制过程中,能够明显提高黄精炮制产品的多糖及总皂苷成分,醇浸出物及水浸出物含量明显增加,溶出成分丰富,究其原因可能是艾叶本身丰富的挥发油及黄酮类成分,能够提高黄精的抗氧化性,充分保留黄精本身的有益成分,提高黄精炮制产品的药效。
[0029]
实施例2:为检验艾叶种类选择、平铺层数以及艾叶与新鲜黄精质量比例因素,现设计正交试验,并按照正交设计完成以下试验。
[0030]
(一)正交试验设计以多糖含量、总皂苷含量为指标,选择艾叶与新鲜黄精质量比例、艾叶种类、艾叶平铺层数三个因素,每因素选取3个水平进行l
9 (34)正交设计,因素水平见表2。
[0031]
按表2设计9组试验,l
9 (34)正交设计观念说明:正交表是一整套规则的设计表格,用 l为正交表的代号,9为试验的次数,3为水平数,即平行三组,4为观察因素,即最多考察4个因素,本次共考察3个因素,即艾叶与新鲜黄精质量比例 a、艾叶种类b、艾叶平铺层数c及空白组d,按照正交设计及炮制工艺进行炮制,炮制得三蒸三晒黄精片分别计算多糖含量及总皂苷含量。
[0032]
(二)试验步骤为:(1)一蒸黄精片将5000g新鲜黄精洗净、去须,切片至3-5mm厚度,温度50℃、时间8小时烘干,得到黄精片;将干燥的黄精切片置于水蒸设备上,蒸屉底层平铺带杆的艾叶,带杆的生艾共100g,水蒸3小时,蒸制压力为0.14mpa,得到一蒸黄精切片及一蒸黄精汁。
[0033]
(2)将一蒸黄精片低温烘干至表面无水,低温烘干温度50℃、时间8小时,继续高温70℃烘干1.5小时,得到一蒸一烘黄精片。
[0034]
(3)将一蒸一烘黄精片放入蒸锅中,加入一蒸黄精汁,闷润1小时,水蒸1小时,蒸制压力为0.14mpa,得到二蒸黄精片及二蒸黄精汁。
[0035]
(4)将二蒸黄精片取出后低温烘干至表面无水,低温烘干温度50℃、时间8小时,高温70℃烘干1.5小时,得到二蒸二烘黄精片。
[0036]
(5)将二蒸二烘黄精片放入蒸锅中,加入二蒸黄精汁,闷润1小时,水蒸0.5小时,蒸制压力为0.14mpa,得到三蒸黄精片。
[0037]
(6)将三蒸黄精片取出后低温烘干至表面无水,低温烘干温度50℃、时间8小时,继续高温70℃烘干5小时,即得三蒸三烘黄精片。
[0038]
(三)正交试验方法与结果按炮制工艺称取对应药材,试验安排及结果见表3,方差分析见表4;
表3中“no. 1-9”代表本次正交设计共进行9组实验,其中a、b、c、d各因素代表含义为a(艾叶与新鲜黄精质量比例 )、b(艾叶种类)、c(艾叶平铺层数)及d(空白组),其中k值为因素试验结果之和,如多糖含量k1 = 12.03 + 13.66 + 13.43 = 39.12,k’为因素试验结果之和的均值,如多糖含量k1’==13.04,r为k’值中的大数-小数。自由度=3(水平数)-1。f值为方差分析,用于代表两个及以上样本均数差别的显著性检验,通过查询f值表可得知f
0.01
(2,2)=99,f
0.05
(2,2)=19,f
0.1
(2,2)=9,其中f
0.01
、f
0.05
、f
0.1
分别代表了极其显著性影响,显著性影响及影响不显著,通过对比数值,当f值<f表,表面数据没有显著差异,当f值≥f表,表面数据存在显著差异。将相关数据代入正交试验表excel中,即得相关数值,通过f值的对比既能得到正交设计中各因素与实验结果之间的显著性影响程度,从而确定工艺参数信息。
[0039]
由表3及表4可以看出,影响多糖含量的因素大小顺序为a>b>c,即艾叶与新鲜黄精质量比例>艾叶种类>艾叶平铺层数。以多糖含量为考核指标,因素a对检测指标具有极其显著性影响(p<0.01),因素b对检测指标影响较显著(p<0.05),因素c对检测指标影响显著(p<0.1);影响总皂苷含量的因素大小顺序为a>b>c,即艾叶与新鲜黄精质量比例>艾叶种类>艾叶平铺层数。以总皂苷含量为考核指标,因素a对检测指标具有极其显著性影响(p<0.01),因素b、c对检测指标影响不显著(p>0.1,p>0.1)。综合考虑,兼顾多糖含量和总皂苷含量,因素a选择水平2较为合理,即艾叶与新鲜黄精质量比例为1:50;因素b水平2与水平3差异极小,根据工业化大生产即实际资源评估的特点,从省时、降耗、降低成本角度考虑,则宜选择水平2,即艾叶种类为生艾;因素c根据正交设计结果,选择水平2,即艾叶平铺层数为2层。因此,炮制工艺方案可选为a2b2c2组合,即炮制新鲜黄精切片烘干后,按照艾叶与新鲜黄精比例1:50配置带杆的生艾,按均一化平铺2层,按试验步骤制备。
[0040]
实施例3:为检验艾叶蒸制液对黄精刺激性成分的包合作用,现做以下试验。
[0041]
试验步骤为:(1)将5000g黄精洗净、去须,切片至3-5mm厚度,晾干或低温烘干,干燥后的黄精切片置
于水蒸设备上,蒸屉底层平铺二层带杆的生艾,带杆的生艾共100g,水蒸3小时,蒸制压力为0.14mpa,水蒸完成后得到一蒸黄精切片及一蒸黄精汁。
[0042]
(2)将水蒸完成的黄精切片晾干或低温烘干至表面无水,继续高温70℃烘干1.5小时,得到一蒸一烘黄精切片。
[0043]
(3)将一蒸一烘黄精切片放入蒸锅中,加入一蒸黄精汁,闷润1小时,水蒸1小时,蒸制压力为0.14mpa,水蒸完成后得到二蒸黄精切片及二蒸黄精汁。
[0044]
(4)将二蒸黄精切片取出后晾干或低温烘干至表面无水,高温70℃烘干1.5小时,得到二蒸二烘黄精切片。
[0045]
(5)将二蒸二烘黄精切片放入蒸锅中,加入二蒸黄精汁,闷润1小时,水蒸0.5小时,蒸制压力为0.14mpa,水蒸完成后得到三蒸黄精切片。
[0046]
(6)将三蒸黄精切片取出后晾干或低温烘干至表面无水,继续高温70℃烘干5小时,即得三蒸三烘黄精切片。
[0047]
(7)取18-22g健康小鼠100只,雌雄各半,随机平分为5组,一组用一蒸一烘黄精喂食,一组用二蒸二烘黄精喂食,一组用三蒸三烘黄精喂食,一组用生理盐水灌胃(模型组),一组用生理盐水灌胃(空白对照),其中喂药量为0.5ml/d,每日1次,连续15天,记录小鼠活体数量。
[0048]
(8)于给药第11天一蒸一烘黄精组、二蒸二烘黄精组、三蒸三烘黄精组及模型组腹腔注射环磷酰胺40 mg/(kg
·
d),连续给药5天。第15天早上各组小鼠均腹腔注射50 g/l鸡红细胞生理盐水混悬液0.5 ml,于第15天灌胃给药后2 小时,给鸡红细胞后4小时每只老鼠尾静脉注射用生理盐水稀释5倍的印度墨汁0.1ml/10g体重,注射1min、5min后分别用经肝素处理过的吸管,从小鼠眶后静脉丛取血20
µ
l,放入存有2ml0.1%碳酸钠溶液的试管中,摇匀,以试剂空白管调零点,在680nm波长处测吸光度od值;采血后将小鼠颈椎脱臼处死,分别称取肝、脾重,按下列方法计算吞噬指数k:吞噬指数k=(lgod1-lgod2)/(t2-t1);其中od1、od2分别代表先后2次所采血样测得的吸光度,t2-t1代表2次采血的时间间隔。
[0049]
对比例2:对比例2与实施例2的试验步骤一致,但在整个蒸制过程中都不添加艾叶;步骤(8)中只分为2组,用生理盐水为小鼠灌胃给药不再重复试验。
[0050]
对比例3:对比例3与实施例2的试验步骤一致,但删除步骤(1)-(4),使用未经过加工炮制的生黄精喂食小鼠;步骤(8)中只分为2组,用生理盐水为小鼠灌胃给药不再重复试验。7天过后,小鼠的存活情况如下:(1)实施例2中,喂食一蒸一烘黄精的小鼠没有死亡,但该组小鼠精神萎靡,活动能力不强;(2)实施例2中,喂食二蒸二烘黄精的小鼠没有死亡,该组小鼠表现良好,活动较为正常;(3)实施例2中,喂食三蒸三烘黄精的小鼠没有死亡,该组小鼠表现良好,活动较为活跃;
(4)实施例2中,用生理盐水灌胃的小鼠没有死亡,该组小鼠表现正常;(5)对比例2中,喂食一蒸一烘黄精的小鼠死亡了2只,该组其他小鼠精神萎靡,活动能力不强,且睡眠时间增长;(6)对比例2中,喂食二蒸二烘黄精的小鼠没有死亡,但该组小鼠精神萎靡,活动能力不强,且睡眠时间增长;(7)对比例2中,喂食三蒸三烘黄精的小鼠没有死亡,但该组小鼠精神萎靡,活动能力不强,且睡眠时间增长;(8)对比例3中,喂食生黄精的小鼠全部死亡。
[0051]
经试验表明,未经炮制的生黄精含有慢性毒性成分,而未与艾叶一起蒸制的黄精具有一定量的毒性成分,且毒性成分随蒸制次数的增加而减少;而艾叶与黄精一起蒸制,能有效减弱黄精中的毒性成分,当艾叶与黄精一起蒸制达到两次时,即能有效消除黄精中毒性成分对活体的影响。
[0052]
a
p<0.01,vs.模型组从表5可以看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对鸡红细胞的吞噬指数和吞噬百分率显著降低(p < 0.01),说明成功建立免疫抑制模型。与艾叶一起蒸制过的黄精,能明显提高小鼠的免疫能力,及提高黄精炮制品的免疫药效,其中以三蒸三烘黄精组组效果明显。
[0053]
实施例4:为检测蒸制次数对黄精多糖和总皂含量的影响,现做以下实验实验试验步骤为:(1)将5000g黄精洗净、去须,切片至3-5mm厚度,晾干或低温烘干,干燥后的黄精切片置于水蒸设备上,蒸屉底层铺二层带杆的生艾(共100g),水蒸3小时,蒸制压力为0.14mpa,水蒸完成后得到一蒸黄精切片及一蒸黄精汁。
[0054]
(2)将水蒸完成的黄精切片晾干或低温烘干至表面无水,继续高温70℃烘干1.5小时,得到一蒸一烘黄精切片。
[0055]
(3)将一蒸一烘黄精切片放入蒸锅中,加入一蒸黄精汁,闷润1小时,水蒸1小时,蒸制压力为0.14mpa,水蒸完成后得到二蒸黄精切片及二蒸黄精汁。
[0056]
(4)将二蒸黄精切片取出后晾干或低温烘干至表面无水,高温70℃烘干1.5小时,得到二蒸二烘黄精切片。
[0057]
(5)将二蒸二烘黄精切片放入蒸锅中,加入二蒸黄精汁,闷润1小时,水蒸0.5小时,蒸制压力为0.14mpa,水蒸完成后得到三蒸黄精切片。
[0058]
(6)将三蒸黄精切片取出后晾干或低温烘干至表面无水,继续高温70℃烘干5小时,即得三蒸三烘黄精切片。
[0059]
通过实施例1中的检测方法,检测炮制后黄精的多糖、总皂苷和浸出物(醇/水)含量;对比例4对比例4与实施例3的试验步骤一致,在步骤(4)后加入以下步骤:(7)将三蒸三烘黄精放于蒸煮锅内,加入三蒸黄精汁,闷润1小时后,水蒸0.5小时,蒸制压力为0.14mpa,水蒸完成后得到四蒸黄精和四蒸黄精汁;(8)将四蒸黄精切片取出后晾干或低温烘干至表面无水,继续高温烘干5小时,即得四蒸四烘黄精切片。
[0060]
对比例5对比例5与对比例4的试验步骤一致,在步骤(6)后加入以下步骤:(9)将四蒸四烘黄精放于蒸煮锅内,加入四蒸黄精汁,闷润1小时后,水蒸0.5小时,蒸制压力为0.14mpa,水蒸完成后得到五蒸黄精和五蒸黄精汁;(10)将五蒸切片取出后晾干或低温烘干至表面无水,继续高温烘干5小时,即得五蒸五烘黄精切片。
[0061]
由表6可见,三蒸三烘黄精多糖含量16.15%,总皂苷含量3.45%,为二蒸二烘黄精多糖含量102%,总皂苷含量107%,说明三蒸三烘工艺比二蒸二烘工艺制得黄精片营养成分更高,二蒸二烘工艺未充分提取出黄精有效成分。继续增加蒸烘次数,得到的四蒸四烘多糖含量为三蒸三烘多糖含量94.8%,总皂苷含量为三蒸三烘62.6%,各有效成分明显降低,说明蒸烘次数不是越多越好。经实验表明,一蒸一烘黄精及二蒸二烘黄精无法合理吸收一蒸剩下
的药汁,多糖和总皂苷含量比三蒸三烘黄精要低;四蒸四烘黄精及五蒸五烘的多糖和总皂苷成份检测结果明显低于三蒸三烘黄精,醇浸出物及水浸出物差异不大,说明增加蒸烘次数浸出物影响不大,多糖及总皂苷含量在三次之后明显降低,因此,三蒸三烘炮制工艺为最佳工艺,能最大程度提取出炮制黄精的药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