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骨科用术后康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290158发布日期:2021-03-17 00:38阅读:64来源:国知局
一种骨科用术后康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骨科护理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骨科用术后康复装置。



背景技术:

骨科是各大医院最常见的科室之一,主要研究骨骼肌肉系统的解剖、生理与病理,运用药物、手术及物理方法保持和发展这一系统的正常形态与功能。骨科康复是指综合协调地应用各种医学措施,包括物理治疗、运动治疗及医学工程学的手段,以减少骨科病人的肢体功能障碍,使其尽快更好地恢复躯体运动功能,重返社会。骨科康复的主要内容包括:肌力训练、关节功能训练,关节本体感觉、平衡功能训练,步态训练,神经功能的康复治疗及假肢、矫形器的应用等。

公开号为cn109481242a的中国发明专利文件中,公开了一种便于调节高度的骨科用术后辅助康复装置,该装置通过手持架一端与撑脚为铰接,另一端直接通过高度调节装置调节高度,从而在进行高度调节时,患者的手依旧可握持在手持架上,使得助行架依旧能够对患者进行支撑,从而实现了患者无需借助外人帮助即可实现对助行架的高度调节,但是该装置没有设置安全杆机构,这样当患者在使用该装置时,由于站立不稳,导致后倾时,此时其身体后方无保护杆进行保护,同时该装置没有设置收纳椅机构,这样当患者在使用康复装置时,如果疲劳时,不能够便捷的实现休息,因此该装置有一定的使用局限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骨科用术后康复装置,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骨科用术后康复装置,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下表面转动连接移动机构,安装座上表面固定连接两根滑动杆,安装座上表面转动连接传动机构,传动机构固定连接升降机构,升降机构上固定连接两根下辅助杆,升降机构上位于下辅助杆正上方固定连接两根上辅助杆,下辅助杆固定连接卡紧机构,上辅助杆固定连接滑套,滑动杆穿过滑套,滑套上固定连接安全杆机构,升降机构上固定连接收纳椅机构。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滑动杆远离安装座的一端固定连接挂物钩。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移动机构包括移动转轴,移动转轴下端固定连接移动轮座,移动轮座内转动连接移动轮。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第一锥齿轮轴,第一锥齿轮轴同轴固定连接第一锥齿轮,第一锥齿轮齿轮啮合第二锥齿轮,第二锥齿轮同轴固定连接第二锥齿轮轴,第二锥齿轮轴远离第二锥齿轮的一端固定连接传动把手,安装座上固定连接保护壳,保护壳和第二锥齿轮轴转动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升降机构包括螺纹杆,螺纹杆和第一锥齿轮轴固定连接,螺纹杆和保护壳转动连接,保护壳上表面固定连接限位杆,螺纹杆上螺纹连接轴承,轴承外侧固定连接升降架,限位杆穿过升降架。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卡紧机构包括卡环,卡环上设有卡紧螺栓,卡紧螺栓穿过卡环,卡紧螺栓螺纹连接卡紧螺母。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安全杆机构包括安装杆,安装杆铰接转动球,转动球固定连接安全杆,滑套上固定连接安全卡架,安全卡架上固定连接弹簧,弹簧远离安全卡架的一端固定连接调节杆把手,调节杆把手固定连接调节杆,调节杆穿过安全卡架,上辅助杆上固定连接放置卡架。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收纳椅机构包括转动座,转动座内转动连接转动轴,转动轴固定连接收纳椅,收纳椅上开设有滑槽,滑槽内设有滑块,滑块和升降架之间固定连接弹力绳,升降架下表面位于转动座下方固定连接限位板。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之处:本发明通过设置移动机构能够实现康复行走,通过传动机构和升降机构能够实现调节下辅助杆和上辅助杆的高度,适应不同身高病人使用,通过设置安全杆机构能够使病人在使用该装置时,由于站立不稳,导致后倾时,此时其身体后方有保护杆进行保护,通过设置收纳椅机构能够使病人在疲劳时,可以便捷的实现休息,提高了骨科术后康复的效率,同时有效增加了康复时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骨科用术后康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骨科用术后康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骨科用术后康复装置的正视图。

图中:1、安装座;2、移动机构;201、移动转轴;202、移动轮座;203、移动轮;3、滑动杆;4、传动机构;401、第一锥齿轮轴;402、第一锥齿轮;403、第二锥齿轮;404、第二锥齿轮轴;405、传动把手;406、保护壳;5、升降机构;501、螺纹杆;502、限位杆;503、轴承;504、升降架;6、下辅助杆;7、上辅助杆;8、卡紧机构;801、卡环;802、卡紧螺栓;803、卡紧螺母;9、滑套;10、安全杆机构;1001、安装杆;1002、转动球;1003、安全杆;1004、安全卡架;1005、弹簧;1006、调节杆把手;1007、调节杆;1008、放置卡架;11、收纳椅机构;1101、转动座;1102、转动轴;1103、收纳椅;1104、滑槽;1105、滑块;1106、弹力绳;1107、限位板;12、挂物钩。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3,一种骨科用术后康复装置,包括安装座1,所述安装座1下表面转动连接移动机构2,安装座1上表面固定连接两根滑动杆3,安装座1上表面转动连接传动机构4,传动机构4固定连接升降机构5,升降机构5上固定连接两根下辅助杆6,升降机构5上位于下辅助杆6正上方固定连接两根上辅助杆7,下辅助杆6固定连接卡紧机构8,上辅助杆7固定连接滑套9,滑动杆3穿过滑套9,滑套9上固定连接安全杆机构10,升降机构5上固定连接收纳椅机构11。

所述滑动杆3远离安装座1的一端固定连接挂物钩12。

所述移动机构2包括移动转轴201,移动转轴201下端固定连接移动轮座202,移动轮座202内转动连接移动轮203。

所述传动机构4包括第一锥齿轮轴401,第一锥齿轮轴401同轴固定连接第一锥齿轮402,第一锥齿轮402齿轮啮合第二锥齿轮403,第二锥齿轮403同轴固定连接第二锥齿轮轴404,第二锥齿轮轴404远离第二锥齿轮403的一端固定连接传动把手405,安装座1上固定连接保护壳406,保护壳406和第二锥齿轮轴404转动连接。

所述升降机构5包括螺纹杆501,螺纹杆501和第一锥齿轮轴401固定连接,螺纹杆501和保护壳406转动连接,保护壳406上表面固定连接限位杆502,螺纹杆501上螺纹连接轴承503,轴承503外侧固定连接升降架504,限位杆502穿过升降架504。

所述卡紧机构8包括卡环801,卡环801上设有卡紧螺栓802,卡紧螺栓802穿过卡环801,卡紧螺栓802螺纹连接卡紧螺母803。

所述安全杆机构10包括安装杆1001,安装杆1001铰接转动球1002,转动球1002固定连接安全杆1003,滑套9上固定连接安全卡架1004,安全卡架1004上固定连接弹簧1005,弹簧1005远离安全卡架1004的一端固定连接调节杆把手1006,调节杆把手1006固定连接调节杆1007,调节杆1007穿过安全卡架1004,上辅助杆7上固定连接放置卡架1008。

实施例2

请参阅图1-3,本实施例的其它内容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所述收纳椅机构11包括转动座1101,转动座1101内转动连接转动轴1102,转动轴1102固定连接收纳椅1103,收纳椅1103上开设有滑槽1104,滑槽1104内设有滑块1105,滑块1105和升降架504之间固定连接弹力绳1106,升降架504下表面位于转动座1101下方固定连接限位板1107。

本发明在实施过程中,如果此时下辅助杆6和上辅助杆7的高度不适合使用病人的高度,此时转动卡紧螺栓803,松开卡环801,接下来转动传动把手405,实现带动第二锥齿轮轴404转动,此时带动第二锥齿轮403转动,第二锥齿轮403转动时会带动第一锥齿轮402转动,此时第一锥齿轮轴401也开始转动,进而实现带动螺纹杆501转动,当螺纹杆501转动时,此时会实现带动轴承503沿螺纹杆501上下运动,从而实现升降架504沿限位杆502上下运动,完成带动下辅助杆6和上辅助杆7的升降,当调节至合适位置时,此时可以转动卡紧螺母803,使得卡环801卡紧滑动杆3,病人进入装置内使用时,则将转动安全杆1003,将安全杆1003从放置卡架1008上取下,放置在安全卡架1004上,放置前拉动调节杆把手1006,将调节杆1007拉出,防止安全杆1003滑出安全卡架1004,当病人使用该装置疲劳后,可以拉动收纳椅1103,将收纳椅1103绕转动轴1102转动,此时可以坐的收纳椅1103上休息,当不坐时,此时收纳椅1103在弹力绳1106的作用下会进行收纳。

本发明通过设置移动机构2能够实现康复行走,通过传动机构4和升降机构5能够实现调节下辅助杆6和上辅助杆7的高度,适应不同身高病人使用,通过设置安全杆机构10能够使病人在使用该装置时,由于站立不稳,导致后倾时,此时其身体后方有保护杆进行保护,通过设置收纳椅机构11能够使病人在疲劳时,可以便捷的实现休息,提高了骨科术后康复的效率,同时有效增加了康复时的安全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