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理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腿部运动损伤辅助恢复设备。
背景技术:
大多日常损伤和运动导致的伤害都是外部伤害,或者是关节扭伤,肌肉及相关组织的过度拉伸引起的拉伤。腿部损伤的病人在治疗后需要长时间的恢复期,在恢复期中需要进行康复运动来缩短恢复期,利于腿部正常康复。压腿能够拉伸韧带,提高肌肉的敏感度和弹性,放松疲劳的肌肉,促进血液循环,改善人的体态。现有一种体育用康复训练器,包括两个前后布置的立杆,立杆下端之间间隔设置有多个不同高度的压腿杆,压腿杆外套装有海绵套,海绵套上侧均设置有下凹的弧形槽,立杆左侧上端均设置有安装架,安装架左端之间设置有引体向上杆,立杆左侧中部均设置有握环,前侧立杆的前端中部设置有扶手,前侧立杆的前端底部设置有沿前后方向布置的支撑杆,支撑杆上设置有扭腰盘。采用现有的康复训练器,病人自主进行康复运动,压腿动作和肌肉恢复训练动作不当,不仅难以到达正常康复,还容易引起腿部旧伤复发。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腿部运动损伤辅助恢复设备,避免压腿动作和肌肉恢复训练动作不当影响损伤康复。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腿部运动损伤辅助恢复设备,包括:支架、副座椅、主座椅、顶升装置、第一导轨、第二导轨、第一滑块、第二滑块、锁紧螺钉、连杆、踏板、拉杆和把手,所述副座椅、顶升装置和主座椅依次设置在所述支架上,所述第一导轨设置在所述顶升装置上,所述第二导轨通过所述第一滑块设置在所述第一导轨上,所述第二滑块设置在所述第二导轨上所述主座椅一侧,所述连杆可旋转地设置在所述第二滑块上,所述连杆和所述第二滑块之间设置有锁紧螺钉,所述踏板设置在所述连杆上,所述拉杆设置在所述第二导轨上靠近所述副座椅一侧,所述把手设置在所述拉杆上。
可选的,所述腿部运动损伤辅助恢复设备还包括:挂钩、弹力绳和挂环,所述挂环设置在所述第一导轨一侧,所述弹力绳连接所述挂钩和所述挂环,所述第一滑块上设置有用于连接所述挂钩的挂耳。
可选的,所述弹力绳数量为多个。
可选的,所述主座椅和所述支架之间设置有座椅调节装置,所述座椅调节装置包括:第一立柱、第一拉索、第一弹簧、第一锁销、扳手、齿轮和齿条,所述第一立柱设置在所述主座椅和所述支架之间,所述齿轮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立柱靠近所述支架一端,所述齿条设置在所述支架上并与所述齿轮连接,用于锁止所述齿轮的所述第一锁销设置在所述第一立柱内,所述第一弹簧设置在所述第一立柱内使所述第一锁销锁止所述齿轮,所述扳手设置在所述主座椅上,所述第一拉索连接所述扳手和所述第一锁销。
可选的,所述腿部运动损伤辅助恢复设备还包括:套管、第二锁销、第二弹簧和第二立柱,所述第二立柱设置在所述第一导轨上,所述套管穿过所述第二立柱可转动地套设在所述拉杆上,所述把手通过所述套管连接所述拉杆,所述第二锁销设置在所述第二立柱内,所述第二弹簧设置在所述第二立柱内使所述第二锁销靠近所述拉杆,所述套管沿其轴向设置有u型槽,所述u型槽的槽宽大于所述第二锁销的直径。
可选的,所述套管和所述拉杆之间设置有扭簧。
可选的,所述拉杆靠近所述第二锁销一面为齿面,所述第二锁销上设置有与所述齿面配合的锁舌。
可选的,所述腿部运动损伤辅助恢复设备还包括:堵头和钢珠,所述套管内侧和所述拉杆外侧均设置有环槽,所述套管上设置有钢珠孔连通所述环槽,所述钢珠设置在所述环槽内,所述堵头设置在所述套管上以密封所述钢珠孔。
本发明提供一种腿部运动损伤辅助恢复设备,包括:支架、副座椅、主座椅、顶升装置、第一导轨、第二导轨、第一滑块、第二滑块、锁紧螺钉、连杆、踏板、拉杆和把手,所述副座椅、顶升装置和主座椅依次设置在所述支架上,所述第一导轨设置在所述顶升装置上,所述第二导轨通过所述第一滑块设置在所述第一导轨上,所述第二滑块设置在所述第二导轨上所述主座椅一侧,所述连杆可旋转地设置在所述第二滑块上,所述连杆和所述第二滑块之间设置有锁紧螺钉,所述踏板设置在所述连杆上,所述拉杆设置在所述第二导轨上靠近所述副座椅一侧,所述把手设置在所述拉杆上。本发明病人腿部放置在踏板上,通过副座椅上的辅助人员控制第二导轨滑动帮助病人压腿训练和肌肉恢复,防止病人自主进行康复运动动作不当引起旧伤复发。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腿部运动损伤辅助恢复设备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压腿装置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座椅调节装置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套管和拉杆连接示意图。
其中:1-支架,2-副座椅,3-主座椅,4-座椅调节装置,5-第一立柱,6-第一拉索,7-第一弹簧,8-第一锁销,9-扳手,10-齿轮,11-齿条,12-顶升装置,13-压腿装置,14-第一导轨,15-第二导轨,16-第一滑块,17-第二滑块,18-锁紧螺钉,19-连杆,20-踏板,21-挂钩,22-弹力绳,23-挂环,24-脚踏,25-拉杆,26-把手,27-套管,28-扭簧,29-第二锁销,30-第二弹簧,31-第二立柱,32-堵头,33-钢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腿部运动损伤辅助恢复设备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压腿装置示意图,参见图1-图2所示,腿部运动损伤辅助恢复设备包括:支架1、副座椅2、主座椅3、顶升装置12和压腿装置13,压腿装置包括:第一导轨14、第二导轨15、第一滑块16、第二滑块17、锁紧螺钉18、连杆19、踏板20、拉杆25和把手26。副座椅2、顶升装置12和主座椅4依次设置在支架1上,第一导轨14水平设置在顶升装置12上,第二导轨15通过第一滑块16设置在第一导轨14上,第一导轨14和第二导轨15相互垂直。第二滑块17设置在第二导轨15上主座椅3一侧,连杆19一端与第二滑块17铰接,可旋转地设置在第二滑块17上,连杆19和第二滑块17之间设置有锁紧螺钉18,连杆19的角度调整好后通过锁紧螺钉18锁紧。踏板20铰接连接在连杆19另一端,拉杆25设置在第二导轨15上靠近副座椅2一侧,把手26设置在拉杆25上。病人的小腿放置在踏板20上,通过锁紧螺钉18调整好连杆19角度,辅助人员坐在副座椅2上推拉拉杆25,辅助病人压腿训练和肌肉恢复,防止病人自主进行康复运动动作不当引起旧伤复发。
参见图1-图2所示,腿部运动损伤辅助恢复设备还包括:挂钩21、弹力绳22和挂环23,挂环23设置在第一导轨14一侧,弹力绳22连接挂钩21和挂环23,弹力绳22数量为多个,第一滑块16上设置有用于连接挂钩21的挂耳。挂一定数量的弹力绳22调节好力度,病人的脚蹬在踏板20上,可自主进行肌肉力量恢复训练。
图3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座椅调节装置示意图,参见图1-图3所示,主座椅3和支架1之间设置有座椅调节装置4。座椅调节装置4包括:第一立柱5、第一拉索6、第一弹簧7、第一锁销8、扳手9、齿轮10和齿条11。第一立柱5设置在主座椅3和支架1之间,第一立柱5为中空的管体,其下端设置有槽,齿轮10位于槽内且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一立柱5靠近支架1一端,齿条11设置在支架1上并与齿轮10连接,用于锁止齿轮10的第一锁销8设置在第一立柱5内,第一弹簧7设置在第一立柱5内使第一锁销8锁止齿轮10,扳手9设置在主座椅3上,第一拉索6连接扳手9和第一锁销8。通过转动扳手9可以提起第一锁销8释放齿轮10,再前后移动主座椅3至合适的距离,方便不同身高的病人使用该设备。
参见图1-图3所示,腿部运动损伤辅助恢复设备还包括:套管27、第二锁销29、第二弹簧30和第二立柱31,第二立柱31为中空的管体,其上端设置有与其轴向垂直的孔,第二立柱31设置在第一导轨14上,套管27穿过第二立柱31可转动地套设在拉杆25上,把手26通过套管27连接拉杆25,第二锁销29设置在第二立柱31内,第二弹簧30设置在第二立柱31内使第二锁销29靠近拉杆25,套管27沿其轴向设置有u型槽,u型槽的槽宽大于第二锁销29的直径。拉杆25靠近第二锁销29一面为齿面,第二锁销29上设置有与齿面配合的锁舌。辅助人员推动拉杆25到位后,可以转动把手26,将u型槽对准第二锁销29,第二锁销29能够将拉杆25锁定。套管27和拉杆25之间设置有扭簧,防止套管27自动转动锁止。
图4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套管和拉杆连接示意图,参见图1-图4所示,腿部运动损伤辅助恢复设备还包括:堵头32和钢珠33,套管27内侧和拉杆25外侧均设置有环槽,两个环槽组成截面为圆形的圆环。套管27上设置有钢珠孔连通环槽,钢珠33设置在环槽内,堵头32设置在套管27上以密封钢珠孔,防止钢珠33掉落。
参见图1-图4所示,支架1上靠近副座椅2设置有脚踏24。第二导轨15采用电动导轨,顶升装置12采用电动顶升,脚踏24用于控制第二导轨15和顶升装置12。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