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管介入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242179发布日期:2021-03-12 13:17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医用管介入系统,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设置有第一旋转电机(2),所述第一旋转电机(2)的输出端固定设置有丝杠(3),所述丝杠(3)上活动设置有螺母座(5),所述螺母座(5)上固定设置有支撑杆(6),所述支撑杆(6)上设置有清洗和夹持集成组件(7);

所述清洗和夹持集成组件(7)包括上组件(71)和下组件(72),所述上组件(71)靠近下组件(72)的一侧设置有上弧形垫层(8),所述上弧形垫层(8)中开设有出水孔(9)和出水通道(10),所述出水通道(10)上连通设置有进水管(11),所述进水管(11)连通于汇流管(12),所述汇流管(12)通过连通管(13)连通于储液箱(14),所述连通管(13)上设置有阀门(131),所述出水通道(10)靠近下组件(72)的一侧连通设置有卡环(25),所述上组件(71)靠近下组件(72)的一侧固定设置有延长板(26),所述延长板(26)中内嵌设置有阀门开关(27),所述阀门开关(27)和阀门(131)信号连接;

所述下组件(72)靠近上组件(71)的一侧对称开设有凹槽(28),所述凹槽(28)的底部均固定设置有液压缸(29),所述液压缸(29)的输出端固定连接于上组件(71)的底部,其中一个所述凹槽(28)中固定设置有固定块(30),所述固定块(30)中内嵌设置有导电块(31),所述导电块(31)通过电线(32)电性连接于电池(33),所述下组件(72)靠近上组件(71)的一侧设置有下弧形垫层(34),所述下弧形垫层(34)中开设有连通口(35),所述卡环(25)能够卡嵌设置在连通口(35)中,所述下弧形垫层(34)中从上到下依次开设有沥水孔(36)、排液通道(37)和排液口(38),所述下弧形垫层(34)和下组件(72)之间设置有弹性连接垫(39)和弹簧(40),所述排液口(38)连通于蓄液箱(41),所述蓄液箱(41)上连通设置有排污管(42),所述排污管(42)的出口处螺纹设置有密封盖二(421);

所述底板(1)上设置有轴承座二(43),所述轴承座二(43)中铰接设置有传动柱(44),所述传动柱(44)上固定设置有导向杆(45),所述导向杆(45)内部开设有通槽,所述传动柱(44)上固定贯穿设置有被动齿轮二(46),所述被动齿轮二(46)的侧面啮合设置有主动齿轮二(47),所述主动齿轮二(47)的底部中心处固定设置有传动轴(48),所述传动轴(48)固定于第二旋转电机(49)的输出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管介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杠(3)远离第一旋转电机(2)的一端固定设置有限位块(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管介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箱(14)内嵌设置在上组件(71)中,所述储液箱(14)的顶部连通设置有加液口(15),所述加液口(15)上螺纹设置有密封盖一(15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管介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箱(14)中铰接设置有搅拌轴(16),所述搅拌轴(16)上固定设置有多个搅拌叶片(18),所述搅拌轴(16)远离储液箱(14)的一端固定设置于被动齿轮一(19)的中心处,所述被动齿轮一(19)的侧面啮合设置有主动齿轮一(20),所述主动齿轮一(20)铰接设置,所述底板(1)上固定设置有支撑柱(23),所述支撑柱(23)上固定设置有齿条(24),所述主动齿轮一(20)能够和齿条(24)相啮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医用管介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箱(14)的外侧固定设置有圆环轴承(17),所述搅拌轴(16)铰接设置在圆环轴承(17)中。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医用管介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齿轮一(20)的底部中心处固定设置有底座杆(21),所述底座杆(21)铰接设置在轴承座一(22)中,所述轴承座一(22)固定设置在储液箱(14)的顶部外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管介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液箱(41)底壁靠近排污管(42)的一侧向下倾斜。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医用管介入系统,包括底板,所述丝杠上活动设置有螺母座,所述支撑杆上设置有清洗和夹持集成组件;所述清洗和夹持集成组件包括上组件和下组件,所述汇流管通过连通管连通于储液箱,所述出水通道靠近下组件的一侧连通设置有卡环;所述固定块中内嵌设置有导电块,所述下组件靠近上组件的一侧设置有下弧形垫层,所述排液口连通于蓄液箱;所述导向杆内部开设有通槽,所述传动柱上固定贯穿设置有被动齿轮二。本发明提供了医用管介入系统,有效保护导管,可以使用清洗和夹持集成组件对导管进行清洁和夹持给进,一物多用,功能集中,且导管表面也可以自动涂抹药剂,进而适用于更多的管介入情境,使用方便,非常值得推广。

技术研发人员:沈贵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蚌埠冠硕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2.10
技术公布日:2021.03.12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