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儿科医用智能抽血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562661发布日期:2021-04-06 12:11阅读:61来源:国知局
一种儿科医用智能抽血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智能医疗器械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儿科医用智能抽血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医疗系统的健全以及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程度增加,健康检查在人们生活中出现的频率逐渐增多。

而其中抽血是一种常见的检测手段,抽血一般指采静脉血,通过对血液进行检测能够进行多项健康检查,而婴幼儿抽血一直是医疗机构的难题,由于婴幼儿在抽血的过程中容易哭闹和不配合,导致婴幼儿抽血难度较大,抽血效率较低。

现有技术中解决婴幼儿抽血难的手段为:

(一)使用糖进行注意力分散,用糖一方面不利于婴幼儿的健康,另一方面在实际扎针的过程中无法降低扎针对婴幼儿的疼痛感,婴幼儿仍会哭闹;

(二)将婴幼儿的手臂进行固定,然后扎针,虽然手臂固定后能够保障抽血的正常进行,但是扎针的疼痛并没有减少,扎针后会可能使得部分婴幼儿挣扎,导致其固定的手臂受伤。

现有技术刁中为了防止婴幼儿抽血哭闹采用了各自措施进行解决,但是本申请发明人研究发现并不是所有的婴幼儿在抽血时均会哭闹,若对所有的婴幼儿抽血时均采用相应的防止哭闹手段则会导致资源的浪费以及整体效率的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儿科医用智能抽血系统,本系统能够根据婴幼儿的历史就诊数据判断出婴幼儿在针扎抽血时是否会哭闹,并且基于判断结果采用不同的手段进行处理,提高了医院抽血的整体效率,避免了对不哭闹的婴幼儿采用防哭闹手段,节约了医疗资源。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儿科医用智能抽血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连接单元,用于与医院医疗系统建立连接,从医疗系统中采集相应的医疗数据;

注册单元,用于就诊者注册,注册信息包括就诊者的历史抽血数据信息,历史抽血数据信息包括抽血时就诊者是否哭闹;

存储单元,用于存储就诊者的注册信息;

扫描单元,用于扫描识别就诊者的就诊码,获得就诊者的就诊信息,基于就诊者的就诊信息从存储单元中匹配出就诊者的历史抽血数据;

处理单元,用于基于就诊者的历史抽血数据选择相应的抽血单元进行本次抽血;

第一抽血单元,用于对就诊者的手臂进行固定,然后对就诊者的手臂进行按摩和预扎操作,然后使用注射器和针头对就诊者进行抽血;

第二抽血单元,用于对就诊者的手臂进行固定,然后使用注射器和针头对就诊者进行抽血。

其中,若本系统基于历史医疗数据判断出该就诊者在针扎抽血时不哭闹,则可以继续使用传统的注射器和针头直接针扎进行抽血的操作;若历史就诊数据表明该就诊者在针扎抽血时会哭闹,则可以使用本发明设计的第一抽血单元进行抽血,第一抽血单元能够对就诊者手臂进行按摩和预扎,按摩能够减缓针扎痛感,预扎能够让就诊者适应针扎,减少针扎带来的突然疼痛感,能够让婴幼儿逐渐适应扎针的过程避免突然扎针带来的突然疼痛感,进而能够避免婴幼儿哭闹,保障婴幼儿抽血的安全、高效的进行。

其中,本系统的原理为:首先通过连接单元与医院医疗系统建立连接,便于从医疗系统中采集相应的医疗数据,如用户的就诊信息等;用户可以利用注册单元进行注册,由于本发明中的就诊者为婴幼儿,此处注册时可以是相应的监护人进行,注册信息包括就诊者的历史抽血数据信息,历史抽血数据信息包括抽血时就诊者是否哭闹;利用存储单元存储就诊者的注册信息便于在需要的时候进行调用;就诊者在就诊时,就诊者的监护人在扫码单元前亮出就诊码,利用扫描单元扫描识别就诊者的就诊码,获得就诊者的就诊信息,基于就诊者的就诊信息从存储单元中匹配出就诊者的历史抽血数据;利用处理单元基于就诊者的历史抽血数据选择相应的抽血单元进行本次抽血;如历史抽血数据表明就诊者会哭闹,则选择能够减少就诊者针扎疼痛感和突然感的第一抽血单元进行抽血,若历史抽血数据表明就诊者不会哭闹,则使用传统的第二抽血单元,直接使用注射器和针头对就诊者进行抽血,不需要相应的按摩和预扎操作,提高了效率和节约了医疗资源。

现有技术中解决婴幼儿抽血难的手段为:

(一)使用糖进行注意力分散,用糖一方面不利于婴幼儿的健康,另一方面在实际扎针的过程中无法降低扎针对婴幼儿的疼痛感,婴幼儿仍会哭闹;

(二)将婴幼儿的手臂进行固定,然后扎针,虽然手臂固定后能够保障抽血的正常进行,但是扎针的疼痛并没有减少,扎针后会可能使得部分婴幼儿挣扎,导致其固定的手臂受伤。

为了解决现有防止婴幼儿抽血哭闹手段存在的问题,本发明设计改进了第一抽血单元,第一抽血单元能够在婴幼儿抽血的过程中减少婴幼儿扎针的痛感,且能够让婴幼儿逐渐适应扎针的过程避免突然扎针带来的突然疼痛感,进而能够避免婴幼儿哭闹,保障婴幼儿抽血的安全、高效的进行。

本发明中的第一抽血单元包括:

隔板、半圆筒、手臂固定结构、第一预设信息播放单元、手臂按摩器、第一圆筒、第一电动小车、第一导轨、预扎杆和控制器;

所述隔板用于将治疗室分隔为就诊区和诊疗区,隔板上设有出入门和第一通道,半圆筒穿过所述第一通道,半圆筒两端均为开口状,半圆筒两端分别位于就诊区和诊疗区,半圆筒外壁与第一通道内壁固定连接,半圆筒两端均设有手臂固定结构,第一预设信息播放单元安装在就诊区,第一预设信息播放单元用于播放预设信息吸引就诊者的注意力;

手臂按摩器中部设有贯穿手臂按摩器上下表面的第一通孔,第一圆筒的开口端插入第一通孔中,且第一圆筒开口端的端面与第一通孔的端面位于同一平面中,第一圆筒的密封端位于按摩板外,第一导轨固定在第一圆筒内壁上,且第一导轨的两端分别延伸至第一圆筒的两端,第一电动小车与第一导轨滑动连接,预扎杆一端与第一电动小车靠近第一圆筒开口端侧的车身固定连接,预扎杆另一端沿第一圆筒筒身方向向第一圆筒开口端延伸;

控制器与手臂按摩器连接,控制器用于控制手臂按摩器的启停;控制器还用于控制第一电动小车的启停以及第一电动小车移动的方向和速度以及第一电动小车的停止位置。

其中,本申请发明人研究发现婴幼儿在抽血过程中哭闹的根本原因是:1是婴幼儿看到针管后产生恐惧进而哭闹,2是抽血过程中的扎针痛感使得婴幼儿哭闹。本发明正是从上述两个原因出发进行的改进设计,第一抽血单元包括了隔板,利用隔板将治疗室分隔为就诊区和诊疗区,医护人员在诊疗区进行操作,避免了婴幼儿直接观察到针管,进而避免了其产生恐惧。并且第一抽血单元还包括第一预设信息播放单元,通过第一预设信息播放单元用于播放预设信息吸引就诊者的注意力,如吸引婴幼儿避免其将注意力集中在手臂上,进而能够分散其注意力,进而能够使得其能够放松,降低抽血过程的痛感,且播放预设信息进行吸引与用糖吸引相比对婴幼儿的健康有利;并且第一抽血单元的使用过程为首先对婴幼儿的手臂进行固定,然后使用手臂按摩器对手臂按摩器的手臂进行按摩,按摩的目的是使得手臂按摩器手臂肌肉放松,松弛的肌肉相比紧绷的肌肉能够降低抽血扎针带来的痛感,且第一抽血单元在按摩的过程中会多次使用预扎杆对婴幼儿的手臂进行类似针扎的操作,预扎具有轻微的疼痛感但小于针扎的疼痛,开始按摩时预扎杆对婴幼儿手臂的撞击力较小,然后逐渐增大预扎杆对婴幼儿手臂的撞击力,使得婴幼儿逐步适应手臂被扎的这一过程,使得其最终被扎时有一个适应过程,而不是突然被扎,婴幼儿适应了这种被扎的操作,进而能够降低哭闹的几率。

其中,第一抽血单元的使用过程为:

婴幼儿进入就诊区后,第一预设信息播放单元开始播放预设信息吸引婴幼儿的注意力;

然后将婴幼儿需要抽血的手臂穿过所述第一通道,通过2个手臂固定结构将婴幼儿的手臂固定在半圆筒上便于隔板另一侧的医护人员进行操作;

然后医护人员利用手臂按摩器对婴幼儿的手臂进行按摩,按摩的目的是使得婴幼儿的手臂肌肉放松,降低抽血扎针的痛感,避免其哭闹,手臂按摩器的开启和关闭以及按摩的档位如强度、速度、幅度、节奏等等均通过控制器进行控制;

在按摩的同时,控制器控制预扎杆对婴幼儿的手臂进行预扎操作,即控制器控制第一电动小车在第一导轨上进行往复运动,且每次按摩过程中第一电动小车需要从起点行驶至终点n次后返回起点,起点为第一圆筒的密封端,终点为第一圆筒的开口端,且每次按摩过程中第一电动小车第一次从起点行驶至终点的速度为v1,第一电动小车第二次从起点行驶至终点的速度为v2,...,第一电动小车第n次从起点行驶至终点的速度为vn,且vn大于vn-1,n为大于等于3的整数,由于预扎杆撞击手臂产生的预扎操作的预扎力与质量和速度相关,在质量不变的情况下增大速度即实现了预扎力的逐渐增大,使得就诊者能够逐渐适应针扎;

具体为:

初始时刻时第一电动小车位于起点,即第一圆筒的密封端,此时控制器控制第一电动小车以速度v1行驶至终点,即第一圆筒的开口端,第一电动小车在移动的过程中会带动预扎杆移动,第一电动小车在向第一圆筒开口端移动的过程中预扎杆也在逐渐向婴幼儿的手臂移动,预扎杆向婴幼儿的手臂移动最终与婴幼儿的手臂形成接触,即预扎杆撞击婴幼儿的手臂形成类似针扎的动作,但是由于预扎杆比针头大使得预扎杆撞击婴幼儿手臂的痛感与实际针扎的痛感相比较小,婴幼儿能够感觉到但是不会哭,本发明目的就是让婴幼儿逐渐感受到这种痛感并且痛感逐步增大但是又不至于哭闹,使其逐渐适应针扎的这个操作和痛感;

然后控制器控制第一电动小车返回至起点;

然后控制器继续控制第一电动小车从起点以速度v2行驶至终点,目的是继续进行预扎操作,此次由于v2大于v1,因此,此次的撞击力大于第一次,即此次预扎的痛感大于第一次预扎的痛感;

重复执行上述操作,使得本次按摩过程中第一电动小车需要从起点行驶至终点n次后返回起点,且第n次预扎的痛感仍然小于实际针扎的痛感,但是仍然痛感仍然小于实际针扎的痛感,因此婴幼儿不会哭闹但是已经在逐步适应这种针扎操作;

即预扎杆对婴幼儿手臂进行了总共n次撞击,即进行了n次预扎操作,且撞击的力量逐步增加,使得婴幼儿对针扎的痛感有一个逐渐的适应过程,进而使得在按摩后实际抽血扎针时痛感不强烈和不突然,进而减小婴幼儿因痛感强烈和突然造成的哭闹。

优选的,本系统中注册信息包括就诊者的年龄和性别,所述存储单元中存储有若干类型的第一预设信息;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基于就诊者的年龄和性别从存储单元中匹配出相应的第一预设信息,并将匹配出的第一预设信息传输至第一预设信息播放单元。

虽然第一抽血单元中的第一预设信息播放单元能够播放相应的信息来吸引就诊者的注意力,如动画片等等,但是不同年龄和性别的就诊者喜欢观看的内容不同,若播放同样的内容则会导致注意力吸引效果差异较大,因此,为了提高第一预设信息播放单元对就诊者的注意力吸引效果,本发明设计了注册信息包括就诊者的年龄和性别,所述存储单元中存储有若干类型的第一预设信息;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基于就诊者的年龄和性别从存储单元中匹配出相应的第一预设信息,并将匹配出的第一预设信息传输至第一预设信息播放单元。即能够根据就诊者的年龄和性别匹配出相应类型的第一预设信息进行播放,如男孩喜欢观看机器人类型的动画片,女孩喜欢观看美少女一类的动画片,又如1岁的小朋友和3岁的小朋友喜欢观看的动画片类型不同,通过适配相应类型的第一预设信息,能够提供就诊者的注意力吸引效果。

优选的,本系统中注册信息包括就诊者的年龄,所述控制器还用于基于就诊者的年龄对第一电动小车的移动速度进行控制。

由于不同年龄的就诊者的疼痛感不同,即预扎杆对就诊者预扎时就诊者的痛感不同,年龄小的可能较小的预扎力就会哭,年龄大的可能相同的预扎力不会哭,因此,本发明通过获得就诊者的年龄来准确控制对应的第一电动小车的移动速度,即准确控制预扎杆的预扎力,对于年龄较大的就诊者则可以加大第一电动小车的移动速度,对于年龄较小的就诊者则可以减小第一电动小车的移动速度。

优选的,本系统中历史抽血数据信息包括历史抽血的身体位置和每次抽血的血量;就诊信息包括本次的就诊项目、本次抽血的身体位置和本次抽血的血量;处理单元,用于基于就诊者的就诊信息和就诊者的历史抽血数据选择相应的抽血单元进行本次抽血。

申请人研究发现某些婴幼儿抽血部位不同,抽血的血量不同,抽血哭闹的结果不同,如有的婴幼儿在屁股上抽血会哭,在手臂上抽血不会哭,有的又相反,有的抽血50ml不哭,有的抽血200ml会哭,因此,若仅仅以历史抽血是否哭来判断本次抽血是否哭则容易存在判断不准确的情况,本发明为了实现处理单元能够选择准确的抽血单元进行抽血进行了相应的改进设计,设计为历史抽血数据信息包括历史抽血的身体位置和每次抽血的血量;就诊信息包括本次的就诊项目、本次抽血的身体位置和本次抽血的血量;即需要处理单元基于就诊者的就诊信息和就诊者的历史抽血数据选择相应的抽血单元进行本次抽血,即利用处理单元综合历史抽血的身体位置和每次抽血的血量以及本次抽血的位置和抽血的血量进行匹配,来获得最终的判断结果,其中判断的方式是假如历史抽血哭闹时的数据为抽血位置为a,抽血血量为b,本次抽血位置为c,抽血血量为d,若抽血位置a与c相同,且d大于等于c,则判断本次抽血将会哭闹,否则均判断为本次抽血不会哭闹。

其中,连接单元与医院医疗系统建立连接,从医疗系统中采集相应的医疗数据,可以为有线连接也可以为无线连接;存储单元可以为服务器也可以为数据库也可以为可移动的存储器;扫描单元为相应的扫码设备,其中历史抽血数据可以从医疗数据库或者医疗系统或医疗平台中获得。

优选的,第一抽血单元中手臂按摩器包括:按摩板、若干按摩球、若干第一电机和若干第一转动轴;

按摩球与第一转动轴一一对应,第一转动轴与第一电机一一对应,按摩板内设有第一腔体,若干第一电机均固定在第一腔体内,按摩板下表面设有若干第一凹槽,第一凹槽与第一腔体之间设有第一转动孔,第一凹槽与按摩球一一对应,按摩球的一半嵌入在第一凹槽中,按摩球的另一半位于按摩板外,第一转动轴一端与按摩球固定连接,第一转动轴另一端与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按摩板中部设有贯穿按摩板上下表面的第一通孔;控制器与第一电机和第一电动小车连接,控制器用于控制第一电机的启停以及转动的速度和方向。

其中,第一抽血单元中手臂按摩器的工作原理是:将按摩板下表面朝向用户手臂,将按摩球与手臂接触,然后开启第一电机,第一电机带动第一转动轴转动,第一转动轴带动按摩球转动,按摩球对用户手臂进行按摩。

优选的,第一抽血单元中所述手臂固定结构包括:第一紧固带、第二紧固带、第一对接端和第二对接端;第一紧固带的一端与半圆筒的左侧固定连接,第一紧固带的另一端与第一对接端固定连接,第二紧固带的一端与半圆筒的右侧固定连接,第二紧固带的另一端与第二对接端固定连接,第一对接端与第二对接端能够对接。

其中,在本发明中利用手臂固定结构可以固定婴幼儿的手臂,防止其在打针的过程中乱动,利用第一紧固带和第二紧固带的对接端对接可以对手臂进行紧固,利用2个手臂固定结构可以一前一后对手臂进行固定,保障固定效果。

优选的,第一抽血单元中半圆筒内壁设有保护垫。利用保护垫可以对婴幼儿的手臂进行保护。

优选的,第一抽血单元中所述第一抽血单元还包括:第一视频信息采集单元、第二视频信息采集单元、第一视频信息播放单元和第二视频信息播放单元;

第一视频信息采集单元和第一视频信息播放单元安装在就诊区,第二视频信息采集单元和第二视频信息播放单元安装在诊疗区;第一视频信息采集单元与第二视频信息播放单元连接,第一视频信息采集单元用于采集就诊区的视频信息并将采集的视频信息传输至第二视频信息播放单元中播放;第二视频信息采集单元与第一视频信息播放单元连接,第二视频信息采集单元用于采集诊疗区的视频信息并将采集的视频信息传输至第一视频信息播放单元中播放。

本发明中设有隔板将治疗室分隔为就诊区和诊疗区,由于为了避免婴幼儿看到针管导致其产生恐惧然后哭闹,因此本发明中的隔板是不透明的,但是这时会产生新的问题,导致医生和婴幼儿家属无法正常观察到对方,导致医生无法准确的获得诊疗需要的信息,以及不便于婴幼儿家属确认医生的身份信息,为了便于医生和婴幼儿家属互相观察和核实信息以及获得相关的信息,本发明设计了相应的视频采集单元和视频信息播放单元,分别采集就诊区和诊疗区内的视频信息然后在对应的视频信息播放单元中播放。通过上述第一视频信息采集单元、第二视频信息采集单元、第一视频信息播放单元和第二视频信息播放单元能够便于就诊区和诊疗区互相观察。

优选的,第一抽血单元中按摩板为柔性板。设计为柔性板目的是利用柔性板的柔性能够弯曲更佳方便与用户的手臂进行贴合,充分保障按摩球与用户手臂接触,保障按摩效果。

优选的,第一抽血单元中若干按摩球均匀分布在按摩板下表面。均匀分布能够保障按摩效果均匀。

优选的,第一抽血单元中所述隔板为非透明板。在现有技术中,婴幼儿在看到针管后会产生恐惧进而哭闹,为了避免其看到针管,本发明将隔板设计为非透明板,避免婴幼儿看到针管。

优选的,第一抽血单元中所述预扎杆包括:

第一主杆和若干第一子杆;其中第一主杆与任一第一子杆对接,第一主杆一端与第一电动小车的车身固定连接,第一主杆另一端设有第三对接端,第一子杆的一端设有第四对接端,第三对接端能够与第四对接端对接,第一子杆的另一端为预扎端,其中,任意2个第一子杆的预扎端尺寸大小不同,任意2个第一子杆的长度大小不同。

婴幼儿是婴儿和幼儿的统称,一般是指0-6岁的幼小儿童,而1岁和6岁的小朋友的手臂皮肤和肌肉的组织不同,进而其在相同撞击力下感受到的痛感程度也不相同,因此,可能预扎对于6岁的儿童来说痛感不强烈,但是相同力道的预扎操作可能对于1岁的小朋友来说可能就痛感强烈了,因此,为了适应不同年龄层的儿童,实现预扎力道的灵活调整,本发明对预扎杆的结构进行了改进设计,将预扎杆设计为有两部分第一主杆和第一子杆对接组成的杆,每次在就诊前根据当前就诊者的年龄情况,选择相应长度和相应预扎端端头大小的第一子杆,目的是实现相应预扎力道的选择,然后将选择的第一子杆与第一主杆进行对接,对接后形成需要的预扎杆然后进行抽血操作,其中,本发明中的第一子杆的长度和预扎端端头尺寸不同,这样设计的目的是通过不同的长度能够使得预扎在手臂的深度不同,通过扎向手臂不同的深度能够获得不同程度的痛感,扎入手臂越深越痛,相反扎入手臂越钱痛感越弱,而预扎端端头尺寸不同则能够实现预扎压力大小的调整,压力越大则痛感越强对应预扎端端头较小,压力越小痛感越弱对应预扎端端头较大,进而能够获得不同程度的痛感来适应不同年龄层的就诊者,因此,第一抽血单元通过选择不同尺寸的第一子杆与第一主杆进行对接实现了预扎杆的压力大小和扎入深度的调整,进而实现了不同年龄层就诊者的适应调整,实现了预扎的效果而不至于预扎疼痛过大导致就诊者在预扎阶段就哭闹。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所述的第一抽血单元的使用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婴幼儿进入就诊区后,第一预设信息播放单元开始播放预设信息;

利用手臂固定结构将婴幼儿的手臂固定在半圆筒上;

利用手臂按摩器对婴幼儿的手臂进行按摩;

在手臂按摩器按摩的同时,控制器控制第一电动小车在第一导轨上进行往复运动,且每次按摩过程中第一电动小车需要从起点行驶至终点n次后返回起点,起点为第一圆筒的密封端,终点为第一圆筒的开口端,且每次按摩过程中第一电动小车第一次从起点行驶至终点的速度为v1,第一电动小车第二次从起点行驶至终点的速度为v2,...,第一电动小车第n次从起点行驶至终点的速度为vn,且vn大于vn-1,n为大于等于3的整数;

手臂按摩器按摩结束后进行抽血操作;

抽血结束后解开手臂固定结构。

本发明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第一抽血单元能够在婴幼儿抽血的过程中减少婴幼儿扎针的痛感,且能够让婴幼儿逐渐适应扎针的过程避免突然扎针带来的突然疼痛感,进而能够避免婴幼儿哭闹,保障婴幼儿抽血的安全、高效的进行。

第一抽血单元中预扎杆的长度和尺寸能够灵活调整来适应不同年龄层的就诊者。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

图1为儿科医用智能抽血系统的组成示意图;

图2为第一抽血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手臂按摩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预扎杆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隔板,2-半圆筒,3-手臂固定结构,4-第一圆筒,5-第一电动小车,6-第一导轨,7-预扎杆,8-按摩板,9-按摩球,10-第一电机,11-第一转动轴,12-第一主杆,13-第一子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相互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范围内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在本发明的揭露中,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上述术语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可以理解的是,术语“一”应理解为“至少一”或“一个或多个”,即在一个实施例中,一个元件的数量可以为一个,而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该元件的数量可以为多个,术语“一”不能理解为对数量的限制。

实施例一

请参考图1,图1为儿科医用智能抽血系统的组成示意图,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了一种儿科医用智能抽血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连接单元,用于与医院医疗系统建立连接,从医疗系统中采集相应的医疗数据;

注册单元,用于就诊者注册,注册信息包括就诊者的历史抽血数据信息,历史抽血数据信息包括抽血时就诊者是否哭闹;

存储单元,用于存储就诊者的注册信息;

扫描单元,用于扫描识别就诊者的就诊码,获得就诊者的就诊信息,基于就诊者的就诊信息从存储单元中匹配出就诊者的历史抽血数据;

处理单元,用于基于就诊者的历史抽血数据选择相应的抽血单元进行本次抽血;

第一抽血单元,用于对就诊者的手臂进行固定,然后对就诊者的手臂进行按摩和预扎操作,然后使用注射器和针头对就诊者进行抽血;

第二抽血单元,用于对就诊者的手臂进行固定,然后使用注射器和针头对就诊者进行抽血。

其中,若本系统基于历史医疗数据判断出该就诊者在针扎抽血时不哭闹,则可以继续使用传统的注射器和针头直接针扎进行抽血的操作;若历史就诊数据表明该就诊者在针扎抽血时会哭闹,则可以使用本发明设计的第一抽血单元进行抽血,第一抽血单元能够对就诊者手臂进行按摩和预扎,按摩能够减缓针扎痛感,预扎能够让就诊者适应针扎,减少针扎带来的突然疼痛感,能够让婴幼儿逐渐适应扎针的过程避免突然扎针带来的突然疼痛感,进而能够避免婴幼儿哭闹,保障婴幼儿抽血的安全、高效的进行。

其中,本系统的原理为:首先通过连接单元与医院医疗系统建立连接,便于从医疗系统中采集相应的医疗数据,如用户的就诊信息等;用户可以利用注册单元进行注册,由于本发明中的就诊者为婴幼儿,此处注册时可以是相应的监护人进行,注册信息包括就诊者的历史抽血数据信息,历史抽血数据信息包括抽血时就诊者是否哭闹;利用存储单元存储就诊者的注册信息便于在需要的时候进行调用;就诊者在就诊时,就诊者的监护人在扫码单元前亮出就诊码,利用扫描单元扫描识别就诊者的就诊码,获得就诊者的就诊信息,基于就诊者的就诊信息从存储单元中匹配出就诊者的历史抽血数据;利用处理单元基于就诊者的历史抽血数据选择相应的抽血单元进行本次抽血;如历史抽血数据表明就诊者会哭闹,则选择能够减少就诊者针扎疼痛感和突然感的第一抽血单元进行抽血,若历史抽血数据表明就诊者不会哭闹,则使用传统的第二抽血单元,直接使用注射器和针头对就诊者进行抽血,不需要相应的按摩和预扎操作,提高了效率和节约了医疗资源。

实施例二

请参考图2,图2为第一抽血单元的结构示意图,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了一种第一抽血单元,所述第一抽血单元包括:

隔板1、半圆筒2、手臂固定结构3、第一预设信息播放单元、手臂按摩器、第一圆筒4、第一电动小车5、第一导轨6、预扎杆7和控制器;

所述隔板用于将治疗室分隔为就诊区和诊疗区,隔板上设有出入门和第一通道,半圆筒穿过所述第一通道,半圆筒两端均为开口状,半圆筒两端分别位于就诊区和诊疗区,半圆筒外壁与第一通道内壁固定连接,半圆筒两端均设有手臂固定结构,第一预设信息播放单元安装在就诊区,第一预设信息播放单元用于播放预设信息吸引就诊者的注意力;

手臂按摩器中部设有贯穿手臂按摩器上下表面的第一通孔,第一圆筒的开口端插入第一通孔中,且第一圆筒开口端的端面与第一通孔的端面位于同一平面中,第一圆筒的密封端位于按摩板外,第一导轨固定在第一圆筒内壁上,且第一导轨的两端分别延伸至第一圆筒的两端,第一电动小车与第一导轨滑动连接,预扎杆一端与第一电动小车靠近第一圆筒开口端侧的车身固定连接,预扎杆另一端沿第一圆筒筒身方向向第一圆筒开口端延伸;

控制器与手臂按摩器连接,控制器用于控制手臂按摩器的启停;控制器还用于控制第一电动小车的启停以及第一电动小车移动的方向和速度以及第一电动小车的停止位置。

第一抽血单元能够在婴幼儿抽血的过程中减少婴幼儿扎针的痛感,避免婴幼儿哭闹,保障婴幼儿抽血的安全、高效的进行。

其中,本申请发明人研究发现婴幼儿在抽血过程中哭闹的根本原因是:1是婴幼儿看到针管后产生恐惧进而哭闹,2是抽血过程中的扎针痛感使得婴幼儿哭闹。本发明正是从上述两个原因出发进行的设计,第一抽血单元包括了隔板,利用隔板将治疗室分隔为就诊区和诊疗区,医护人员在诊疗区进行操作,避免了婴幼儿直接观察到针管,进而避免了其产生恐惧。并且第一抽血单元还包括第一预设信息播放单元,通过第一预设信息播放单元用于播放预设信息吸引就诊者的注意力,如吸引婴幼儿避免其将注意力集中在手臂上,进而能够分散其注意力,进而能够使得其能够放松,降低抽血过程的痛感,且播放信息进行吸引与用糖吸引对婴幼儿的健康有利;并且第一抽血单元的使用过程为首先对婴幼儿的手臂进行固定,然后使用手臂按摩器对手臂按摩器的手臂进行按摩,按摩的目的是使得手臂按摩器手臂肌肉放松,松弛的肌肉相比紧绷的肌肉能够降低抽血扎针带来的痛感,且第一抽血单元在按摩的过程中会多次使用预扎杆对婴幼儿的手臂进行类似针扎的操作,开始按摩时预扎杆对婴幼儿手臂的撞击力较小,然后逐渐增大预扎杆对婴幼儿手臂的撞击力,使得婴幼儿逐步适应手臂被扎的这一过程,使得其最终被扎时有一个适应过程,而不是突然被扎,婴幼儿适应了这种被扎的操作,进而能够降低哭闹的几率。

其中,第一抽血单元的使用过程为:

婴幼儿进入就诊区后,第一预设信息播放单元开始播放预设信息吸引婴幼儿的注意力;

然后将婴幼儿需要抽血的手臂穿过所述第一通道,通过2个手臂固定结构将婴幼儿的手臂固定在半圆筒上便于隔板另一侧的医护人员进行操作;

然后医护人员利用手臂按摩器对婴幼儿的手臂进行按摩,按摩的目的是使得婴幼儿的手臂肌肉放松,降低抽血扎针的痛感,避免其哭闹,手臂按摩器的开启和关闭以及按摩的档位如强度、速度、幅度、节奏等等均通过控制器进行控制;

在按摩的同时,控制器控制预扎杆对婴幼儿的手臂进行预扎操作,即控制器控制第一电动小车在第一导轨上进行往复运动,且每次按摩过程中第一电动小车需要从起点行驶至终点n次后返回起点,起点为第一圆筒的密封端,终点为第一圆筒的开口端,且每次按摩过程中第一电动小车第一次从起点行驶至终点的速度为v1,第一电动小车第二次从起点行驶至终点的速度为v2,...,第一电动小车第n次从起点行驶至终点的速度为vn,且vn大于vn-1,n为大于等于3的整数;

具体为:

初始时刻第一电动小车位于起点,即第一圆筒的密封端,此时控制器控制第一电动小车以速度v1行驶至终点,即第一圆筒的开口端,第一电动小车在移动的过程中会带动预扎杆移动,第一电动小车在向第一圆筒开口端移动的过程中预扎杆也在逐渐向婴幼儿的手臂移动,预扎杆向婴幼儿的手臂移动最终与婴幼儿的手臂形成接触,即预扎杆撞击婴幼儿的手臂形成类似针扎的动作,但是由于预扎杆比针头大使得预扎杆撞击婴幼儿手臂的痛感较小,婴幼儿能够感觉到但是不会哭;

然后控制器控制第一电动小车返回至起点;

然后控制器继续控制第一电动小车从起点以速度v2行驶至终点,目的是继续进行预扎操作,此次由于v2大于v1,因此,此次的撞击力大于第一次,即此次预扎的痛感大于第一次预扎的痛感,但是仍然痛感仍然小于实际针扎的痛感;

重复执行上述操作,使得本次按摩过程中第一电动小车需要从起点行驶至终点n次后返回起点,且第n次预扎的痛感仍然小于实际针扎的痛感;

即预扎杆对婴幼儿手臂进行了总共n次撞击,即进行了n次预扎操作,且撞击的力量逐步增加,使得婴幼儿对针扎的痛感有一个逐渐的适应过程,进而使得在按摩后实际抽血扎针时痛感不强烈和不突然,进而减小婴幼儿因痛感强烈和突然造成的哭闹。

其中,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预设信息播放单元具体可以为显示器或播放器,播放的预设信息具体可以为动画片等等能够吸引就诊者的信息,替代传统的用糖吸引婴幼儿,有益于婴幼儿身体健康,且显示器可以通过波纹软管与隔板连接,利用波纹软管的可弯曲变形便于灵活调整显示器的位置和方向。

其中,预扎杆的长度和第一电动小车的移动速度可以在实际应用中根据需要进行灵活调整。

其中,第一抽血单元还设有适应性的电源用于为第一抽血单元供电,如相应的电源和供电电路等。

实施例三

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实施例三中,本系统中注册信息包括就诊者的年龄和性别,所述存储单元中存储有若干类型的第一预设信息;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基于就诊者的年龄和性别从存储单元中匹配出相应的第一预设信息,并将匹配出的第一预设信息传输至第一预设信息播放单元。

虽然第一抽血单元中的第一预设信息播放单元能够播放相应的信息来吸引就诊者的注意力,如动画片等等,但是不同年龄和性别的就诊者喜欢观看的内容不同,若播放同样的内容则会导致注意力吸引效果差异较大,因此,为了提高第一预设信息播放单元对就诊者的注意力吸引效果,本发明设计了注册信息包括就诊者的年龄和性别,所述存储单元中存储有若干类型的第一预设信息;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基于就诊者的年龄和性别从存储单元中匹配出相应的第一预设信息,并将匹配出的第一预设信息传输至第一预设信息播放单元。即能够根据就诊者的年龄和性别匹配出相应类型的第一预设信息进行播放,如男孩喜欢观看机器人类型的动画片,女孩喜欢观看美少女一类的动画片,又如1岁的小朋友和3岁的小朋友喜欢观看的动画片类型不同,通过适配相应类型的第一预设信息,能够提供就诊者的注意力吸引效果。

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实施例三中,本系统中注册信息包括就诊者的年龄,所述控制器还用于基于就诊者的年龄对第一电动小车的移动速度进行控制。

由于不同年龄的就诊者的疼痛感不同,即预扎杆对就诊者预扎时就诊者的痛感不同,年龄小的可能较小的预扎力就会哭,年龄大的可能相同的预扎力不会哭,因此,本发明通过获得就诊者的年龄来准确控制对应的第一电动小车的移动速度,即准确控制预扎杆的预扎力,对于年龄较大的就诊者则可以加大第一电动小车的移动速度,对于年龄较小的就诊者则可以减小第一电动小车的移动速度。

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实施例三中,本系统中历史抽血数据信息包括历史抽血的身体位置和每次抽血的血量;就诊信息包括本次的就诊项目、本次抽血的身体位置和本次抽血的血量;处理单元,用于基于就诊者的就诊信息和就诊者的历史抽血数据选择相应的抽血单元进行本次抽血。

申请人研究发现某些婴幼儿抽血部位不同,抽血的血量不同,抽血哭闹的结果不同,如有的婴幼儿在屁股上抽血会哭,在手臂上抽血不会哭,有的又相反,有的抽血50ml不哭,有的抽血200ml会哭,因此,若仅仅以历史抽血是否哭来判断本次抽血是否哭则容易存在判断不准确的情况,本发明为了实现处理单元能够选择准确的抽血单元进行抽血进行了相应的改进设计,设计为历史抽血数据信息包括历史抽血的身体位置和每次抽血的血量;就诊信息包括本次的就诊项目、本次抽血的身体位置和本次抽血的血量;即需要处理单元基于就诊者的就诊信息和就诊者的历史抽血数据选择相应的抽血单元进行本次抽血,即利用处理单元综合历史抽血的身体位置和每次抽血的血量以及本次抽血的位置和抽血的血量进行匹配,来获得最终的判断结果,其中判断的方式是假如历史抽血哭闹时的数据为抽血位置为a,抽血血量为b,本次抽血位置为c,抽血血量为d,若抽血位置a与c相同,且d大于等于c,则判断本次抽血将会哭闹,否则均判断为本次抽血不会哭闹。

其中,连接单元与医院医疗系统建立连接,从医疗系统中采集相应的医疗数据,可以为有线连接也可以为无线连接;存储单元可以为服务器也可以为数据库也可以为可移动的存储器;扫描单元为相应的扫码设备,其中历史抽血数据可以从医疗数据库或者医疗系统或医疗平台中获得。

实施例四

请参考图3,图3为手臂按摩器的结构示意图,本发明实施例四中的手臂按摩器包括:按摩板8、若干按摩球9、若干第一电机10和若干第一转动轴11;

按摩球与第一转动轴一一对应,第一转动轴与第一电机一一对应,按摩板内设有第一腔体,若干第一电机均固定在第一腔体内,按摩板下表面设有若干第一凹槽,第一凹槽与第一腔体之间设有第一转动孔,第一凹槽与按摩球一一对应,按摩球的一半嵌入在第一凹槽中,按摩球的另一半位于按摩板外,第一转动轴一端与按摩球固定连接,第一转动轴另一端与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按摩板中部设有贯穿按摩板上下表面的第一通孔;控制器与第一电机和第一电动小车连接,控制器用于控制第一电机的启停以及转动的速度和方向。

其中,第一抽血单元中手臂按摩器的工作原理是:将按摩板下表面朝向用户手臂,将按摩球与手臂接触,然后开启第一电机,第一电机带动第一转动轴转动,第一转动轴带动按摩球转动,按摩球对用户手臂进行按摩。

实施例五

本发明实施例五中的手臂固定结构包括:第一紧固带、第二紧固带、第一对接端和第二对接端;第一紧固带的一端与半圆筒的左侧固定连接,第一紧固带的另一端与第一对接端固定连接,第二紧固带的一端与半圆筒的右侧固定连接,第二紧固带的另一端与第二对接端固定连接,第一对接端与第二对接端能够对接。

利用手臂固定结构可以固定婴幼儿的手臂,防止其在打针的过程中乱动,利用第一紧固带和第二紧固带的对接端对接可以对手臂进行紧固,利用2个手臂固定结构可以一前一后对手臂进行固定,保障固定效果。

其中,第一紧固带和第二紧固带可以是橡胶带也可以是其他具有伸缩功能的紧固带,本发明对紧固带的具体实施方式不进行限定。

其中,本实施例中第一对接端与第二对接端的对接方式为可拆卸对接,如螺纹连接,卡扣连接等等,本实施例对第一对接端与第二对接端的对接方式的具体实施方式不进行限定。

其中,本发明实施例中,半圆筒内壁设有保护垫。利用保护垫可以对婴幼儿的手臂进行保护。保护垫可以为橡胶垫也可以为海绵垫,也可以为其他软质材料制成的垫子,本发明对保护垫的具体实施方式不进行限定。

其中,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抽血单元还包括:第一视频信息采集单元、第二视频信息采集单元、第一视频信息播放单元和第二视频信息播放单元;

第一视频信息采集单元和第一视频信息播放单元安装在就诊区,第二视频信息采集单元和第二视频信息播放单元安装在诊疗区;第一视频信息采集单元与第二视频信息播放单元连接,第一视频信息采集单元用于采集就诊区的视频信息并将采集的视频信息传输至第二视频信息播放单元中播放;第二视频信息采集单元与第一视频信息播放单元连接,第二视频信息采集单元用于采集诊疗区的视频信息并将采集的视频信息传输至第一视频信息播放单元中播放。

本发明中设有隔板将治疗室分隔为就诊区和诊疗区,由于为了避免婴幼儿看到针管导致其恐惧然后哭闹,因此本发明中的隔板是不透明的,但是这时会产生新的问题,导致医生和婴幼儿家属无法正常观察到对方,导致医生无法准确的获得诊疗需要的信息,以及不便于婴幼儿家属确认医生的身份信息,为了便于医生和婴幼儿家属互相观察和核实信息以及获得相关的信息,本发明设计了相应的视频采集单元和视频信息播放单元,分别采集就诊区和诊疗区内的视频信息然后在对应的视频信息播放单元中播放。

其中,本实施例中第一视频信息采集单元、第二视频信息采集单元具体可以为摄像头或监控摄像头或摄像机或相机或其他具体视频采集功能的设备,第一视频信息播放单元和第二视频信息播放单元为显示器或播放器等等。

其中,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抽血单元中的按摩板为柔性板。设计为柔性板目的是利用柔性板的柔性能够弯曲更佳方便与用户的手臂进行贴合,充分保障按摩球与用户手臂接触,保障按摩效果。如可以为橡胶板等等。

其中,本发明实施例中,若干按摩球均匀分布在按摩板下表面。

其中,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隔板为非透明板。在现有技术中,婴幼儿在看到针管后会产生恐惧进而哭闹,为了避免其看到针管,本发明将隔板设计为非透明板,避免婴幼儿看到针管。

实施例六

请参考图4,图4为预扎杆的结构示意图,第一抽血单元中所述预扎杆包括:

第一主杆12和若干第一子杆13;其中第一主杆与任一第一子杆对接,第一主杆一端与第一电动小车的车身固定连接,第一主杆另一端设有第三对接端,第一子杆的一端设有第四对接端,第三对接端能够与第四对接端对接,第一子杆的另一端为预扎端,其中,任意2个第一子杆的预扎端尺寸大小不同,任意2个第一子杆的长度大小不同。

婴幼儿是婴儿和幼儿的统称,一般是指0-6岁的幼小儿童,而1岁和6岁的小朋友的手臂皮肤和肌肉的组织不同,进而其在相同撞击力下感受到的痛感也不相同,因此,可能预扎对于6岁的儿童来说痛感不强烈,但是相同力道的预扎操作可能对于1岁的小朋友来说可能就痛感强烈了,因此,为了适应不同年龄层的儿童,实现预扎力道的灵活调整,本发明对预扎杆的结构进行了改进设计,将预扎杆设计为有两部分第一主杆和第一子杆对接组成的杆,每次在就诊前根据当前就诊者的年龄情况,选择相应长度和相应预扎端端头大小的第一子杆,目的是实现相应预扎力道的选择,然后将选择的第一子杆与第一主杆进行对接,对接后形成需要的预扎杆然后进行抽血操作,(如6岁的儿童则可以选择长一些,预扎端细一些的第一子杆,这样在预扎的时候会产生相对大一些的痛感,如1岁的儿童则可以选择短一些,预扎端粗一些的第一子杆,这样在预扎的时候会产生相对小一些的痛感)其中,本发明中的第一子杆的长度和预扎端端头尺寸不同,这样设计的目的是通过不同的长度能够使得预扎在手臂的深度不同,通过扎向手臂不同的深度能够获得不同程度的痛感,而预扎端端头尺寸不同则能够实现预扎压力大小的调整,进而能够获得不同程度的痛感,因此,第一抽血单元通过选择不同尺寸的第一子杆与第一主杆进行对接实现了预扎杆的压力大小和扎入深度的调整,进而实现了不同年龄层就诊者的适应调整,实现了预扎的效果而不至于预扎疼痛过大导致就诊者在预扎阶段就哭闹。

实施例七

本发明实施例七还提供了一种第一抽血单元的使用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婴幼儿进入就诊区后,第一预设信息播放单元开始播放预设信息;

利用手臂固定结构将婴幼儿的手臂固定在半圆筒上;

利用手臂按摩器对婴幼儿的手臂进行按摩;

在手臂按摩器按摩的同时,控制器控制第一电动小车在第一导轨上进行往复运动,且每次按摩过程中第一电动小车需要从起点行驶至终点n次后返回起点,起点为第一圆筒的密封端,终点为第一圆筒的开口端,且每次按摩过程中第一电动小车第一次从起点行驶至终点的速度为v1,第一电动小车第二次从起点行驶至终点的速度为v2,...,第一电动小车第n次从起点行驶至终点的速度为vn,且vn大于vn-1,n为大于等于3的整数;

手臂按摩器按摩结束后进行抽血操作;

抽血结束后解开手臂固定结构。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