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治疗风湿骨病的膏药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4696774发布日期:2021-04-16 11:57阅读:100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涉及膏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治疗风湿骨病的膏药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风湿骨病,包括风寒引起的风湿关节炎,颈椎病引起的头痛,肩膀胳膊痛,以及手脚麻木腰痛,腰肌劳损,筋骨风寒入侵疼痛病,以及跌打损伤等,以上这些都是人们生活中最常见的病症。在传统的治疗方法中,西医往往是采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方法,虽然有所缓解,但是治标不治本,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以上病症;而中医则是膏药进行治疗,但是现有的膏药在使用后,摘去时,会有大量膏药体沾覆于皮肤表面,不便清理,当膏药体沾覆于衣服表面时,还需要用开水烫过后才能清理下来。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用于治疗风湿骨病的膏药。
4.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5.一种用于治疗风湿骨病的膏药,由以下重量的原料组成:乳香10

50g,没药10

50g,藏红花10

50g,土虫10

50g,象皮10

50g,轻粉10

50g。
6.进一步的,由以下重量的原料组成:乳香30g,没药30g,藏红花30g,土虫30g,象皮30g,轻粉30g。
7.进一步的,还包括香油500g。
8.进一步的,还包括豆浆200g。
9.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用于制备上述用于治疗风湿骨病的膏药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0.s1、按上述重量配比称取原料;
11.s2、将乳香、没药、藏红花、土虫、象皮、轻粉分别洗净干燥,后磨成粉末;
12.s3、将磨成粉末的乳香、没药、藏红花、土虫、象皮、轻粉倒入豆浆中,搅拌混合均匀;
13.s4、将香油倒入步骤s3制备的混合料中,搅拌均匀;
14.s5、将步骤s4中制备好的混合料倒入锅中熬制,在熬制过程中通过搅拌器进行搅拌,防止粘锅;
15.s6、将熬制好的膏药静置晾凉,后按公知工艺装入密封罐中,密封存放即可。
16.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2中,所述药粉为80

120目。
17.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5中,所述药膏熬制时长为5

8h。
18.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6中,所述密封罐在使用前需杀菌消毒。
19.本发明的药材功效解析如下:
20.乳香:味辛、苦,性温;入心、肝、脾经;功能与主治:调气活血,定痛,追毒,治气血凝
滞、心腹疼痛,痈疮肿毒,跌打损伤,痛经,产后瘀血刺痛。
21.没药:味苦辛,性平,无毒,入十二经,功用主治:散血去瘀,消肿定痛;治跌损,金疮,筋骨,心腹诸痛,癥瘕,闭经,痈疽肿痛,痔漏,目障。
22.藏红花:味性:甘,平;归经:入心、肝经;活血化瘀,散郁开结;治忧思郁结,胸膈痞闷,吐血,伤寒发狂,惊怖恍惚,妇女经闭,产后瘀血腹痛,跌扑肿痛。
23.土虫:性味:味咸,性寒;归经:归肝经;功效:破血逐瘀,续筋接骨;主治:用于跌打损伤,筋伤骨折,血瘀经闭,产后瘀阻腹痛,瘾瘕痞块。
24.象皮:性味:甘咸,温。
25.①
《本草新编》:“味甘,气平,无毒。”26.②
《本经逢原》:“咸,温,无毒。”27.归经:

《玉楸药解》:“入足太阳膀胱经。”28.②
《本草再新》:“入脾经。”29.功能主治:止血,敛疮。治外伤出血,及一切创伤、溃疡久不收口。
30.①
《医学入门》:“煎膏药,去腐生新,易于敛口。”31.②
《纲目》:“治下疳,烧灰和油敷之。又治金疮不合。”32.③
《本草新编》:“专能生肌长肉,定狂,止呕吐。”33.④
《本草再新》:“治湿痹。”34.轻粉:性味:味辛,性寒;归经:归大肠、小肠经;功效:外用杀虫,攻毒,敛疮;内服祛痰消积,逐水通便;主治:外治用于疥疮,顽癣,臁疮,梅毒,疮疡,湿疹;内服用于痰涎积滞,水肿臌胀,二便不利。
35.香油:香油具有浓郁的香气,可促进食欲,帮助消化。它富含亚油酸、油酸、亚麻酸等不饱和脂肪酸,容易被人体分解、吸收和利用,以促进胆固醇的代谢,并有助于消除动脉血管壁上的沉积物,对防治心血管疾病有一定的作用;香油中含量仅占0.5%的芝麻素具有优异的抗氧化作用,可以保肝护心,延缓衰老,同时芝麻素还具有良好的抗癌功能。香油中还含丰富的维生素e,具有促进细胞分裂和延缓衰老的功能。香油还有润肠通便,润嗓利咽的功效;习惯性便秘患者,早晚空腹喝一口香油,能润肠通便。有抽烟习惯和嗜酒的人经常喝点香油,对减轻烟酒的毒害有一定效果。炒菜时油温不宜烧得过高,以免营养物质散失。
36.豆浆:治虚羸,治痰火吼喘,治淋症,宁嗽补血,治血崩,治脚气肿痛,难走者,清肺化痰,利尿解毒,虚劳咳嗽,湿热黄疸,肺痈,清热下气,利便通肠,止淋浊。入阴分。泻火,通淋浊。清咽,祛腻,解盐卤毒。清肺补胃,润燥化痰。
37.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能够通过香油和豆浆降低药性的氧化挥发,最大可能保留药性,减少药物浪费,减少使用成本,同时能够治疗风湿骨病、腰腿疼痛、毒疮、痈、肿块,治疗效果好,无不良反应,不复发,使用方便,不会因长时间粘覆皮肤表面造成大量残余,方便清理。
具体实施方式
38.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
范围。
39.实施例一:
40.一种用于治疗风湿骨病的膏药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41.s1、按上述重量配比称取原料;
42.s2、将30g的乳香、30g的没药、30g的藏红花、30g的土虫、30g的象皮、30g的轻粉分别洗净干燥,后磨成100目粉末;
43.s3、将磨成粉末的乳香、没药、藏红花、土虫、象皮、轻粉倒入200g豆浆中,搅拌混合均匀;
44.s4、将500g的香油倒入步骤s3制备的混合料中,搅拌均匀;
45.s5、将步骤s4中制备好的混合料倒入锅中熬制,在熬制过程中通过搅拌器进行搅拌,防止粘锅,熬制6h;
46.s6、将熬制好的膏药静置晾凉,后按公知工艺装入在使用前已杀菌消毒的密封罐中,密封存放即可。
47.实施例二:
48.一种用于治疗风湿骨病的膏药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49.s1、按上述重量配比称取原料;
50.s2、将20g的乳香、20g的没药、15g的藏红花、20g的土虫、20g的象皮、15g的轻粉分别洗净干燥,后磨成80目粉末;
51.s3、将磨成粉末的乳香、没药、藏红花、土虫、象皮、轻粉倒入200g豆浆中,搅拌混合均匀;
52.s4、将500g的香油倒入步骤s3制备的混合料中,搅拌均匀;
53.s5、将步骤s4中制备好的混合料倒入锅中熬制,在熬制过程中通过搅拌器进行搅拌,防止粘锅,熬制6h;
54.s6、将熬制好的膏药静置晾凉,后按公知工艺装入在使用前已杀菌消毒的密封罐中,密封存放即可。
55.实施例三:
56.一种用于治疗风湿骨病的膏药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57.s1、按上述重量配比称取原料;
58.s2、将45g的乳香、45g的没药、40g的藏红花、40g的土虫、42g的象皮、36g的轻粉分别洗净干燥,后磨成120目粉末;
59.s3、将磨成粉末的乳香、没药、藏红花、土虫、象皮、轻粉倒入200g豆浆中,搅拌混合均匀;
60.s4、将500g的香油倒入步骤s3制备的混合料中,搅拌均匀;
61.s5、将步骤s4中制备好的混合料倒入锅中熬制,在熬制过程中通过搅拌器进行搅拌,防止粘锅,熬制5h;
62.s6、将熬制好的膏药静置晾凉,后按公知工艺装入在使用前已杀菌消毒的密封罐中,密封存放即可。
63.本发明的用法为:使用时,用火将膏药烤热,并根据需求捏制成合适的形状,贴于患处,并通过胶带固定,一般10天为一个疗程,3个疗程即可;一贴可用十日,用时如皮肤出
现痒或红的情况,为正常情况,可先将药贴取下,晾半小时左右再重新贴上,当感觉药膏与皮肤的贴合感不佳时,为药膏与皮肤表面有水所致,将水擦去即可。
64.注:无禁忌人群。
65.以下为使用本发明进行治疗的临床例子:
66.1:张某某,女,55岁,脖子后方长有手掌大的硬块,影响腰的伸直,造成走路困难,使用本药膏一个疗程后,硬块软化、变小,可正常走路,腰部可伸直,使用本药膏两个疗程后,硬块完全消失,行动受限的症状完全消失,可正常生活,半年内未复发。
67.2:赵某某,男,65岁,患有颈椎病,已达15年,颈背疼痛僵硬、易头晕,行动受限,使用本药膏一个疗程后,头晕症状消失,颈背疼痛减轻,使用本药膏两个疗程后,颈背不再僵硬,基本可自如活动,使用本药膏三个疗程后,治愈,半年内未复发。
68.3:王某,男,12岁,腿部皮肤出现毒疮,时有少量黄稠脓液外溢,周围常有红晕,自觉疼痛,使用本药膏半个疗程后,脓疱消退,只剩部分红肿,疼痛症状消失,使用本药膏一个疗程后,治愈。
69.4:李某某,男,45岁,风湿骨病,髋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周围肌肉疼痛,使用本药膏治疗一个疗程后,肌肉疼痛感减轻,关节疼痛减轻,使用本药膏治疗两个疗程后,肌肉疼痛基本消失,关节肿胀减轻,使用本药膏治疗三个疗程后,关节肿胀消失,肌肉和关节疼痛消失,巩固一个疗程后,一年未复发。
70.采用本中药治疗风湿骨病,治疗效果显著,治愈率超过95%,有效率98%,对腰腿疼痛、毒疮、痈、肿块、脓包、肿瘤等疾病也有很好的治疗效果;膏药渗透性强,疗效快,用药3秒就明显缓解疼痛,治疗效果远超市面上的其它膏药,且膏药治标治本,能够彻底根除病灶,真正能为患者解除病痛,膏药还能促进伤口愈合而且不留疤痕。
71.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