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骨科护理用助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58020发布日期:2020-10-28 12:02阅读:63来源:国知局
一种骨科护理用助行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骨科护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骨科护理用助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和人口老龄化的加速,日常生活中患有骨关节疾病、意外事故所致骨关节损伤的病人占到相当大的比例,因老年骨质疏松所致骨折的人数也有日渐增多的趋势,另外,还有一些其他原因造成的骨关节病变,如肿瘤、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等,也较常见。

目前在骨科的护理中,会使用到助行器,来帮助患者来行走和恢复,而现有的一种骨科护理用的助行器,在使用的过程中存在不够稳定的情况,容易使患者发生摔倒,从而会加重患者的病情,不利于患者的康复。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骨科护理用助行装置,具备良好的稳定性等优点,解决了现有助行装置不稳定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骨科护理用助行装置,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两个所述支撑杆的内部均开设有圆孔,所述圆孔的内壁均活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支撑杆的底端两侧均活动连接有传动杆,两个所述传动杆的正面均活动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的一端穿过传动杆后与支撑杆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传动杆远离支撑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底杆,所述底杆与传动杆相互成四十五度的夹角,所述转杆的表面设置有扭簧。

本实用新型的骨科护理用助行装置,所述支撑杆左右两侧面的底端均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顶端设计成弧形,所述底杆的顶端为半球形,通过在支撑杆的底端设置顶端为弧形的凹槽,起到了卡接住底杆的作用,保证了整个结构的稳定。

本实用新型的骨科护理用助行装置,所述连接杆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远离固定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的顶面通过通孔与连接杆的表面活动连接,通过在连接杆的左右两侧设置固定板,同时配合弹簧和挡板,从而可以把向下活动后的连接杆给弹回原位,起到了复位连接杆的作用,进而保证了连接杆下一次的工作能够正常的运行。

本实用新型的骨科护理用助行装置,两个所述连接杆分别位于装置本体的左右两侧,左侧所述连接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左顶杆,右侧所述连接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右顶杆,所述左顶杆和右顶杆之间设置有横杆,通过左顶杆和右顶杆的设置,同时配合左顶杆和右顶杆之间的横杆,起到了让两个连接杆同时按下的效果,保证了装置本体左右两侧的稳定。

本实用新型的骨科护理用助行装置,所述左顶杆、右顶杆和横杆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橡胶套,所述橡胶套、左顶杆和右顶杆的正截面均为方形,通过橡胶套的设置,使得患者在按动左顶杆和右顶杆时可以更加的舒适。

本实用新型的骨科护理用助行装置,所述底杆的底面从正截面看为倾斜状,所述连接杆的底端和传动杆靠近圆孔的一端均为弧形,通过把底杆的底面设置成倾斜状,使得打开底杆时起到了对装置本体更好的固定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支撑杆的内部开设圆孔,并且在圆孔的内部设置连接杆和传动杆,从而可以按下连接杆,让传动杆把底杆向两侧打开,进而起到了支撑住装置本体的作用,达到了防止骨科患者在使用助行器时摔倒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连接杆的左右两侧设置固定板,同时配合弹簧和挡板,从而可以把向下活动后的连接杆给弹回原位,起到了复位连接杆的作用,进而保证了连接杆下一次的工作能够正常的运行。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剖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侧剖结构示意图。

图中:1、装置本体;2、支撑杆;3、圆孔;4、连接杆;5、左顶杆;6、横杆;7、右顶杆;8、传动杆;9、底杆;10、凹槽;11、转杆;12、固定板;13、弹簧;14、挡板;15、橡胶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实用新型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就是说,在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的骨科护理用助行装置,包括装置本体1,装置本体1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2,两个支撑杆2的内部均开设有圆孔3,圆孔3的内壁均活动连接有连接杆4,支撑杆2的底端两侧均活动连接有传动杆8,两个传动杆8的正面均活动连接有转杆11,转杆11的一端穿过传动杆8后与支撑杆2的内壁活动连接,传动杆8远离支撑杆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底杆9,底杆9与传动杆8相互成四十五度的夹角,转杆11的表面设置有扭簧,通过在支撑杆2的内部开设圆孔3,并且在圆孔3的内部设置连接杆4和传动杆8,从而可以按下连接杆4,让传动杆8把底杆9向两侧打开,进而起到了支撑住装置本体1的作用,达到了防止骨科患者在使用助行器时摔倒的问题。

支撑杆2左右两侧面的底端均开设有凹槽10,凹槽10的顶端设计成弧形,底杆9的顶端为半球形,通过在支撑杆2的底端设置顶端为弧形的凹槽10,起到了卡接住底杆9的作用,保证了整个结构的稳定。

连接杆4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2,固定板1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弹簧13,弹簧13远离固定板1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挡板14,挡板14的顶面通过通孔与连接杆4的表面活动连接,通过在连接杆4的左右两侧设置固定板12,同时配合弹簧13和挡板14,从而可以把向下活动后的连接杆4给弹回原位,起到了复位连接杆4的作用,进而保证了连接杆4下一次的工作能够正常的运行。

两个连接杆4分别位于装置本体1的左右两侧,左侧连接杆4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左顶杆5,右侧连接杆4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右顶杆7,左顶杆5和右顶杆7之间设置有横杆6,通过左顶杆5和右顶杆7的设置,同时配合左顶杆5和右顶杆7之间的横杆6,起到了让两个连接杆4同时按下的效果,保证了装置本体1左右两侧的稳定。

左顶杆5、右顶杆7和横杆6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橡胶套15,橡胶套15、左顶杆5和右顶杆7的正截面均为方形,通过橡胶套15的设置,使得患者在按动左顶杆5和右顶杆7时可以更加的舒适。

底杆9的底面从正截面看为倾斜状,连接杆4的底端和传动杆8靠近圆孔3的一端均为弧形,通过把底杆9的底面设置成倾斜状,使得打开底杆9时起到了对装置本体1更好的固定效果。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当感觉到装置本体1不平稳时,先按下横杆6,让横杆6带动横杆6两侧的左顶杆5和右顶杆7向下压,此时支撑杆2内部的连接杆4就会在左顶杆5和右顶杆7的压力下向下移动,而连接杆4的下方设置有传动杆8,而由于传动杆8上有连接有底杆9,并且传动杆8与支撑杆2通过转杆11活动连接,所以可以让连接杆4压动传动杆8转动,从而向两侧打开底杆9,进而起到了支撑住装置本体1的作用,达到了防止骨科患者在使用助行器时摔倒的问题,而由于在连接杆4的左右两侧设置固定板12,而在固定板12的底面设置有弹簧13和挡板14,并且挡板14通过通孔与连接杆4的表面活动连接,从而可以把向下活动后的连接杆4给弹回原位,而转杆11上设置有扭簧,从而起到了复位连接杆4和传动杆8的作用,进而保证了连接杆4下一次的工作能够正常的运行,而通过在支撑杆2的底端设置顶端为弧形的凹槽10,则是起到了卡接住底杆9的作用,保证了整个结构的稳定,而通过在左顶杆5、右顶杆7和横杆6的表面设置橡胶套15,使得患者在按动左顶杆5、右顶杆7和横杆6时可以更加的舒适。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的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